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经典语录(喜欢和爱的区别)

《心理学与生活》摘录

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学

第五节 社会关系

作者/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2022.10.15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经典语录(喜欢和爱的区别)(1)

♥喜欢

☞人们往往会喜欢他们能近距离接近的人——因为他们生活或工作离你很近,所以能见到他们,与他们相识。

☞曝光效应

是指你会越来越喜欢邻近你的人。

☞引发吸引和喜欢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 

☞无论是好是坏,外表吸引力在激发友谊方面常常起着一定的作用。

☞西方文化中存在一种明显的刻板印象: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

☞大量研究证明,外表吸引力会影响所有各类判断。

例如,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当他们的外表更有吸引力时,人们都会认为他们更有社会竞争力。另外,有吸引力的孩子在学校得到更高的竞争级别,而有吸引力的成人在他们的职业上得到更高的竞争级别。

☞外表吸引力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这么强的作用。

例如,让加纳和美国的学生看同样一组照片,既有漂亮面孔也有普通面孔。他们要评价每张照片的几项人格特质(诸如可靠、持重、敏感和坚强)。如图16.6所示。

图16.6 对漂亮和普通个体的跨文化特质判断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经典语录(喜欢和爱的区别)(2)

加纳和美国的参与者要根据漂亮和普通个体的照片做出特质判断。加纳学生对漂亮和普通面孔的照片几乎都做出同样的归因。而美国学生对普通照片则做出不太积极的归因。

★相似性 

“物以类聚”,这句著名的格言说的正是相似性。这句话对不对呢?

☞研究证据指出,在很多情形下这句话都是正确的。在诸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能促进友谊。为什么会这样?与你类似的人能够给你一种个人获得证实的感觉。

例如,因为有一个与你相似的人,你会觉得你所珍爱的态度真的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差异往往导致强烈的排斥。当你发现某人的意见与你的不同,你可能会想起过去记忆中的人际冲突,这就会促使你走开。如果你远离不同于自己的人,那么你的朋友圈子就只剩下了那些相似的人。

☞相似性似乎还能让友谊历久弥坚。有项研究始于1983年,当时研究者评估了45对朋友之间的相似性。

正如相似性会导致吸引力一样,吸引力也会引起相似性的知觉:人们往往会认为,他们喜欢的人与自己更相似,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互惠 

你倾向于喜欢那些你认为喜欢你的人。对于那些给自己“喜欢”的人,人们通常也回报以“喜欢”。不仅如此,因为你的信念会影响你的行为,所以你认为某人喜欢或者不喜欢你本身能促成这种关系成为现实。

证据表明,你大多数朋友是那些你经常遇到的人,是那些与你共享很多相似性和互惠的人。

♥爱

多数情况下,你都是从喜欢一个人开始,以爱结束(可是也有人说他们爱某些从个人角度来说并不是特别喜欢的亲属)。

★爱的体验 

☞人们将爱的类别概括为三个方面:

1.激情——性激情和欲望

2.亲密——真诚和理解

3.承诺——投入和奉献

☞很多恋爱关系开始时都有一个极其强烈、专注的阶段,人们称之为激情之爱。随着时间推移,关系双方倾向于转变成一种强度降低但亲密加深的状态,这被称为伴侣之爱。

☞研究人员发现,相处30年后依然有相当水平的激情之爱。当你进入爱的关系的时候,你可以满怀信心地期望激情也会经久不衰,即使关系越来越多地包含了其他需要,但激情仍会以某种形式存在。

☞爱的体验也受文化期望的影响。具有独立自我的文化更看重个人而不是集体;相互依赖文化则更看重共同的文化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的价值。

☞跨文化研究已经获得充分的概括性结论:独立文化的成员对爱要重视得多。

★哪些因素能让关系持久? 

研究表明,那些认为自我和他人重叠最多的人——即那些把其他人视为包括在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长期对他们的伴侣承担责任。

图16.7 自我包含他人(IOS)量表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经典语录(喜欢和爱的区别)(3)

如果你处于浪漫关系当中,哪个图示最能表达你和伴侣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利用自我包含他人(IOS)量表的研究发现,那些最明显地认为其他人包含在自我之中的人,也恰恰最有可能保持对关系的承诺。

☞依恋类型有什么区别?

表16.2提供了三种有关亲密关系的说法。

研究证明,依恋类型能准确地预测关系质量。同选择其他两种类型的人相比,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最为持久。依恋类型还能预测恋爱中的个体体验嫉妒的方式。

例如,同安全型依恋的人相比,焦虑型依恋的人嫉妒体验更为频繁和强烈。

表16.2 亲密关系中的成人依恋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经典语录(喜欢和爱的区别)(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