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心脏杂音生理和病理(三岁女童心脏先天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出生时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3岁女童苗苗(化名)体重不到12公斤,瘦小得让人心疼。近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其实施了微创先心手术,填补了苗苗心脏上的“窟窿”。此例手术的顺利实施也创下了扬州地区同类手术患者年龄小、体重轻的纪录。

三岁孩子心脏杂音生理和病理(三岁女童心脏先天有)(1)

“房间隔缺损简单来说,就是左右心房之间有一堵墙,这堵墙如果没有长好,或者这堵墙上有洞就称为房间隔缺损。苗苗在出生时就发现心脏有杂音,当时家长没有选择立即治疗而是主动观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心血管科副主任徐振兴告诉记者,这次患儿入院时,体型瘦小,体重比正常三岁女童轻了3公斤左右,心脏彩超提示右侧心脏扩大,进一步查心电图和胸片,均提示明显房间隔缺损,存在大量左向右分流的情况。“她的房间隔上有一个约12mm的缺损,而患儿房间隔直径仅28mm,缺损近一半,情况紧急,需进行手术治疗。”

据了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式分为内科微创治疗与手术治疗。相较于手术治疗而言,内科治疗的创伤较小,恢复更快,对患儿心理应激的影响也更小。但能否进行介入微创治疗,需要团队进行评估研究。

“患儿是12mm的房缺,选择的封堵器直径要大于房缺直径,才能保证安装的稳定;除了缺口部分,在其周边封堵器也需要一些支撑,对房间隔的直径有一定的要求。”按照徐振兴的评估,该患儿封堵器直径至少达28mm。

三岁孩子心脏杂音生理和病理(三岁女童心脏先天有)(2)

此时,一个两难的局面摆放在所有人面前:选择小一些的封堵器可以避免对周边结构的影响,可能出现封堵器固定不好的情况,面临脱落的风险;但如果封堵器选择过大,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周边血管瓣膜,比如二尖瓣返流,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堵塞,引起血流速度增快,甚至血管闭塞。

团队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给苗苗选择了14mm的封堵器。通过与麻醉科、彩超室等多个学科通力合作,封堵器顺利安装,历经1小时左右的手术成功为患儿“补心”。

徐振兴提醒家长,房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部分儿童可以随着年龄的长大而自行闭合,但如果年龄大于3岁仍不闭合,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等,有手术适应症无禁忌症的,应考虑积极手术,首选介入手术。尤其孩子确诊先心病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通讯员 傅轩

交汇点记者 张韦

编辑: 李鑫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