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

最近,不少市民在南宁市内一些公园、小区、草地遭遇红火蚁攻击。对此,南宁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黄前提醒大家:碰到蚁窝、马蜂窝,要远远避开,如被蜇咬应马上处理,症状严重的应立即就医。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1)

红火蚁(资料图片)

黄前医师介绍,国庆中秋假期前一段时间,南宁市中医医院已经接诊3例被蚂蚁咬伤的病例,其中一例是他接诊的。患者是一名20岁的男青年,从外地来南宁找工作。据患者来医院后描述,事发当晚他和朋友到西乡塘区一个公园散步,通过手机的电筒光线发现一个突起的蚂蚁窝。出于好奇,他一脚踩上去,结果就被红火蚁蜇伤了右脚趾,致局部出现红疹,感觉灼痛、刺痒。

“患者送到医院时测血压只有90/58mmHg,低于正常血压,已经处于休克状态。”黄前医师接诊时,那名男青年已经出现了全身症状:红疹蔓延至全身伴头晕、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经过用抗过敏药及激素药等药物处理后,患者才清醒过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被红火蚁咬伤。10月1日晚上,家住凤岭南路的秦女士像平时一样在小区跑步后,在一处光线比较暗的草地边压腿,突然感觉右脚脚踝好像被咬了一下,痛得她马上跳起来。到了第二天下午,右脚肿得像馒头一样,不但痛且奇痒无比。去药店买药时,药剂师建议她马上去医院。秦女士到社区一家诊所就医后,医生一看就说是蚂蚁蜇伤的。吃了治过敏药后,她休息了3天脚才消肿,痒的感觉也在4天后才消除。而就在不久前,秦女士的丈夫在五象新区一所学校跑步时不慎踩到蚂蚁窝也被红火蚁蜇伤。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2)

秦女士脚被蜇伤后红肿痛痒(当事人供图)

家住柳沙的邓女士说,前几天她与丈夫到南宁大桥底下拍夜景,不小心踩到红火蚁窝,几只红火蚁很快爬进她的鞋子。“当时感觉痒痒的,以为没关系,回到家脱下袜子一看,已经起脓包了,赶紧涂青草药膏,好几天才消。”邓女士说,年初时,丈夫在柳沙公园拍照时不慎踩到红火蚁的巢穴被蜇伤,脚马上发红、肿胀,回家后用药膏涂了一遍。从此,夫妻俩只要外出都带着药膏。

黄前医师说,他曾经在老家晒黑豆时也被红火蚁蜇伤,因拖延了3天才用药,结果被蜇伤的皮肤起了脓包,一个月后症状才完全消失。他提醒大家,应远离蚁窝、蜂窝,蚁类、蜂类具有攻击性,触碰它们很容易遭攻击。如果是过敏体质,后果很可怕,甚至休克,最严重的会死亡,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

红火蚁是什么蚂蚁

和普通蚂蚁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被它咬伤后会如此危险

先来给大家科普下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3)

红火蚁有多可怕?

红火蚁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体型长度约为3-7毫米,与其他蚂蚁差不多。之所以叫“火蚁”,就是为了描述被它叮咬后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4)

红火蚁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你皮肤,会立即引发剧烈灼热感,局部皮肤形成红斑、水泡、硬肿,有痒感。水泡破裂,还可引起细菌性的二次感染。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5)

红火蚁的毒液中还含有少量水溶性蛋白等物质,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性反应,严重者引发过敏性休克,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头或支气管水肿与痉挛,血压降低,以及头晕乏力、昏迷、抽搐等,严重可导致死亡。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6)

红火蚁危险性这么高

那外出不小心被咬怎么办?

被咬后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被咬?

下面这些,大家一定要看仔细啊~

01

被红火蚁咬伤后会有这些症状

人被蜇后

一般会出现下列症状

✎火灼伤般的疼痛感

红火蚁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红火蚁毒液注入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脓包,有烧灼般疼痛感和瘙痒感。

✎细菌性感染

如果水泡破裂,还可引起细菌性感染。

✎可产生过敏反应

红火蚁的毒液中还含有少量水溶性蛋白,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或者体质较弱者的人产生过敏性反应,严重者引发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所以

被红火蚁咬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不小心被咬伤了

怎么处理呢?

02

被咬伤后怎么办?

✎程度较轻的话

① 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

② 可用凉水或冰块对被叮咬的部位进行冷敷。

③ 注意保持被叮咬伤口清洁,千万不要用手搔抓,以免导致继发感染。

④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织胺药剂,以缓解过敏反应。

✎有过敏病史或被叮咬后,反应较严重的话

务必迅速到医院就诊,进行抗过敏及局部清疮等处理。

03

如何防止被咬伤

说了这么多

如何防止被咬伤才是关键

因为红火蚁的窝往往会建在野外道路两边,在野外走路时尽量走路中间,尽量不进入没有路的林地草地区域。

遇到这样的沙土丘尽量避开,更不要去踩。

被毒蜂蜇伤首要处理方法(南宁小伙被红火蚁蜇伤)(7)

来源:南宁晚报、广州疾控i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宁广播电视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