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月亮的由来(关于月亮崇拜的那些事儿)

中秋节月亮的由来(关于月亮崇拜的那些事儿)(1)

远古人类认识世界用神话,而神话里不可或缺的两个角色就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神每个文明都有,也都差不多。

在中秋佳节,咱们就聊一聊月亮,月神在各个文明里走向不一样。

每一个文明的神明崇拜,本质上都是某种力量崇拜,这些力量背后是希望,也可以是绝望。

古希腊文明里月神分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三个时期,最早时期神话不成体系,天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自然就会出现一个月之女神塞勒涅,光明女神有两娃,一男一女,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而且月亮的圆缺,在古希腊意味着不同的命运,所以月之女神也承担了巫术占卜的一大职责。

等有了神话体系以后,月亮女神也就有了身份,满月女神潘狄亚就是正统的月之女神塞勒涅和宙斯的孩子,大月亮神和神王生了小月亮女神。

而最后一个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也就是象征残月的女神,则是在古典晚期才和月亮扯上关系。

北欧的月神是玛尼,是个男神,他们的太阳神苏尔反而是女神,也许那边寒冷占据大多数时间,还有极夜的存在让他们的文明里,月亮占据的角色更重。

不过这些关于月亮的神话里,最不可或缺的当然就是咱们的嫦娥了,毕竟西方自从被一神教统治了以后,和月亮相关的很多文化都变成了巫术,变成了邪恶的东西。

嫦娥,吴刚,玉兔的故事每个中国人都晓得,咱们登月的飞船都叫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那么这个故事起源是什么呢?

故事的起源其实和大多数文明差不多,月亮和太阳,一阴一阳,月亮作为阴的一面,自然也和女性关联在了一起。

而且远古神话出现的时期,尚在狩猎文明,那个文明崇拜的就两件事:生存和繁衍,力量崇拜和生殖崇拜。

在我们生活的周边,什么东西繁衍能力最强?

当然是蛙类了,一下子产卵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然后孵化出一大群的蝌蚪,谁看不羡慕?

于是女性和蛙两个意向合在了一起,女娲出现了,很多证据表明女娲的娲字,原始意象也来自那个“蛙”。

月亮作为女性,自然的也和蟾蜍关联在了一起。

古时候月亮就是蟾蜍,太阳上的三足金乌,月亮上的蟾蜍是最早的两个意象符号。

那蟾蜍什么时候变成了嫦娥呢?这当然就是神话体系出现的原因了。

我们现在对于神话故事里各个人物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那其实都是一个个时期的人编写完善的,在古典神话早起,其实很多神仙都是一个人。

比如最早的蟾蜍,把它神话以后就变成了女神,这个女神不同的地方会给她讲不同的故事。

这个地方说她从西边升起,照耀万物,那么就是西边最厉害的女神,就用西王母的称号给她加了很多故事。

也有人觉得她肯定是一个清冷高贵的仙子,那么就用嫦娥仙子的形象给她加了故事。

而传来传去,故事也越来越丰满,而且双方编故事的人群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相互都不承认,那就合一起了,于是西王母或者嫦娥身份就会有所改变。

就像两个都是县长,那一个正一个副,或者加一个书记。

那吴刚呢?吴刚和桂树怎么来?

那是更晚之后的故事了,咱们古人讲究一阴一阳,又讲究反故事都得有教育意义,于是多了一个角色吴刚,而且吴刚和嫦娥一定都要是犯错了才上的月亮,孤零零的守着月亮上,这样就更有教育意义了。

那兔子呢?什么时候蟾蜍变成了玉兔?

那是因为蟾蜍古时候又叫顾菟,菟和兔同音,在生殖崇拜的高峰过后,进入农业文明,这时候文化开始取代野蛮,大家就觉得蟾蜍太丑,兔子多可爱?

而且兔子也很能生,一窝这么多只呢?于是蟾蜍也就变成了兔子。

从周代开始,月亮崇拜和月亮神话越来越丰富,和各个文明一样,关于月亮的故事也在延续。

不过月亮的意象也一边在变,月是中秋明,人们追求的团圆是苏轼加进去的意象,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让月亮变成了理想的代名词。

张爱玲的白月光和朱砂痣,又让月光有了不一样的意象。

不过,月亮正在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一点点的离我们而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满意我们的故事,哈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