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108个经典故事(关于成语故事倾国倾城的理性思考)

#历史开讲#关于成语故事《倾国倾城》的理性思考

据传在(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汉武帝时期,被封为协律都尉的李延年,精通音律,曾在汉武帝面前赋诗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一书)

成语中的108个经典故事(关于成语故事倾国倾城的理性思考)(1)

武帝对此美人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而平阳公主见此则进言道,听说李延年有个妹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闻之则喜,立即下令召见,果然李延年妹子貌美如花,又通音律,能歌善舞,便被纳入后宫,很受武帝宠爱。后李夫人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这就是深受武帝宠幸的李夫人。

成语中的108个经典故事(关于成语故事倾国倾城的理性思考)(2)

“倾国倾城”一词,也就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绝伦,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被引用。其实成语《倾国倾城》它最早出自于: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等词语的记载。当时是讥讽周幽王只知宠幸绝代佳人褒姒,不顾朝政、荒废时光而亡国的诗句。诗句中的哲夫、哲妇,是指明达、才智者。倾城,是指城邦覆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也就是说“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通俗的说就是,有才的男人称霸王,有才的女人便会亡国,这反映当时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废亡国的真实历史故事。

成语中的108个经典故事(关于成语故事倾国倾城的理性思考)(3)

后来,人们约定成俗,习惯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人美丽的容貌。这句成语已作为绝色美女的赞词,并无贬意。这里的倾,已不是倾覆之意,而应作为倾慕理解。倾城倾国是说全城、全国的人都倾慕其美貌。这就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褒姒的美貌应当受到所有人的羡慕。女人艳丽,不应该有罪,本意是美何罪之有呢?唐代官居御史大夫的大诗人元稹当年路过褒城时就有感而发,并留下了“花疑褒姒笑,栈息武侯征”的诗句。这位政治家和诗人把功业未就的“哲夫”诸葛亮和亡国的褒姒相提并论,从字里行间中都充满着对这两位“哲人”的遗憾及其同情之心,这也许就是对那些历史学者所作“褒姒倾国”的结论是一种很好的否定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