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

丹麦电影简史(中)

作者:彼得·谢普澜

译者:王棵锁

编者按:

本文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师王棵锁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全文共三万余字。由于推送篇幅所限,将分为三部分发出,此为第二部分。(戳这里回顾:丹麦电影简史 上)

译者按:

本文将按照年代顺序,详细论述丹麦电影史上每十年间的主要影片、主导趋势与类型、电影创作者以及这些电影产生的政治语境与机构体系架构。“丹麦电影史”涵盖了丹麦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逃避现实到直面社会现实,从家庭情节喜剧到道格玛(Dogme)运动,从主流到先锋,从动作片到纪录片在内的详尽历史,是对1890年代至今(2010年)丹麦电影发展演变的整体概览。

本文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根据丹尼尔·桑德斯(Daniel Sanders)的英译版译出。原作者为彼得·谢普澜(Peter Schepelern,1945-),哥本哈根大学电影与媒介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电视文化、道格玛95和拉斯·冯·提尔电影等,主要学术成果有《叙事电影》(1972)、《丹麦电影》(1980)、《商业实践与批评理论中的电影类型》(1981)、《艺术元素:拉斯·冯·提尔的电影世界》(1997)、《百年丹麦电影》(2001,合著)等。

丹麦电影史第六节(1960-1969):

走向自由的1960年代

电视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已危及电影票房。为了给亟待扶助的丹麦电影业提供经济支持,1964年颁布的电影法正式规定政府须扶持电影艺术。欧洲电影的新突破波及丹麦,由此催生了丹麦电影新浪潮。受广泛传播的1960年代言论自由大趋势的影响,色情作品和成人电影审查制度也一并取消。

01

电视的威胁与世界上最好的电影法

电影票销量攀至顶峰——1954年售出了6000万张电影票。但1954年也是丹麦电视台经过三年的试播期后正式开播(国家专营的Statsradiofonien,自1959年起以丹麦广播公司新名称为公众所知)的一年。电视的迅速蔓延,对丹麦电影票销售产生巨大影响。1960年电影票销量降至4400万张,1970年只卖出了2000万张。相较之下,丹麦电影占总售票额的25-30%而美国电影竟高达55-60%。

在往常,文化机构只是将电影媒介视为一种不具更大文化价值的大众娱乐形式,如今却不这么认为了。曾被置于新兴娱乐媒体压力之下的电影,如今已得到尊重。电影商业表现的急转直下,给丹麦电影业当头一棒,从而促使政府承诺对电影业提供必要支持(尤其在艺术电影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也与1960年代新的以政治为导向的文化相适应,政府在文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丹麦文化部成立于1961年;1964年,政府设立艺术基金,同年又颁布了新的电影法(最早于1965年正式实施),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影法”。如今,政府从电影票销售额中提取的财政收入都被纳入电影基金会(隶属文化部),用于投资电影业,以期共同致力于提升影片品质、支持艺术发展。

随着丹麦电影学院的成立(1966年),政府对电影的文化价值的认可持续升温,它所开的课程以及1967年哥本哈根大学电影学专业课的开设,在70年代成为催生新丹麦电影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包括丹麦电影博物馆(Det Danske Filmmuseum,现更名为Museum & Cinematek),该馆由欧维·布鲁森多夫(Ove Brusendorff)于1941年牵头创办,随后升级为Christianshavn Film House的一部分,自备剧院并开展放映活动。

02

来自欧洲的信号:60年代丹麦电影新浪潮

1960年代的欧洲电影片场以新鲜的艺术气息和创作突破闻名于世,尤其是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和人们熟知的法国电影新浪潮(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雷乃等)。

这些新趋势也影响到了丹麦电影。最早起步的是本特·克里斯滕森,他影片《哈利和巴特勒》(Harry og kammertjeneren,1961),是将丹麦民间喜剧用现代形式进行改造的一次成功尝试,编剧莱夫·潘杜罗(Leif Panduro)后来成为丹麦电视剧界的核心人物。另一方面,导演帕勒·凯鲁夫-施密特(Palle Kjærulff-Schmidt)和作家克劳斯·利夫比亚(Klaus Rifbjerg)合作的多部风格新颖的影片,推动丹麦电影跳出陈规的藩篱、趋向更合时宜的新艺术风格。本特·克里斯滕森拍摄了划时代的作品《周末》(1962),影片塑造了已步入而立之年的一代人的形象,关注一对夫妻的日常琐事和理想的幻灭,这部电影令丹麦电影焕然一新。随后还涌现一些影片:如展现敏感时期景象的《战争往事》(Der var engang en krig,1966),讲述德国占领期间青少年的生活成长历程,是现代丹麦电影的经典之作。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1)

帕勒·凯鲁夫-施密特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克里斯滕森和潘杜罗延续其黑色喜剧创作,拍摄了《邻居》(1966),这部寓言式的影片讽刺了邻国之间借武器装备竞赛以决雌雄的荒唐举措。

亨宁·卡尔森(Henning Carlsen)曾因英语故事长片《两难之境》(Dilemma,1962)受到广泛关注,影片改编自南非剧作家纳丁·戈戴默(Nadine Gordimer)的原著,并在南非秘密拍摄。如今他拍摄了本时期的又一杰作——由斯堪的纳维亚多家电影公司联合摄制的影片《饥饿》(Sult,1966)。影片主演是瑞典著名演员柏尔·奥斯卡森(Per Oscarsson),导演将挪威著名作家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的处女作小说搬上银幕,以现代手法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濒临崩溃边缘的年轻作家形象。还值得注意的是斯文(Sven)与莱尼·贡鲁克(Lene Grønlykke)夫妇,他们的《卡尔-亨宁叙事诗》(Balladen om Carl-Henning,1969),讲述了一个来自日德兰低地的悲情人物的故事。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2)

《两难之境》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也有类型风格更为保守的艺术电影,如克努德·雷夫·汤姆森(Knud Leif Thomsen)的讽刺影片《自杀》(Selvmordsskolen,1964)和其经典之作《爵士时代》(Midt i en jazztid,1969),后者改编自克努德·苏纳毕(Knud Sønderby)的经典小说。完全跳出当代潮流之外的还是特立独行的德莱叶,他的遗作《葛楚/格特鲁德》(Gertrud,1964)打破了浪漫情节剧幻梦。

03

时代风格:60年代的纪录片和先锋电影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3)

亨宁·卡尔森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在纪录片领域,亨宁·卡尔森的“丹麦人三部曲”——《老人》(De gamle,1961)、《家庭相册》(Familiebilleder,1964)和《青年》(Ung ,1965)与法国真实电影运动(cinéma vérité)多有相仿。西奥多·克里斯滕森(Theodor Christensen)则一如既往地展开性别平权论争,拍摄了具有前期女性主义色彩的《你的名字是女人》(Dit navn er kvinde,1961)。以下影片也不容忽视:博格·胡斯特的核试验题材影片《新现实》(Enny virkelighed,1963)、 约尔根·鲁斯的《克努德·拉斯穆森旅行日志》(Knud Rasmussen portrait Knud,1966)是最早以格陵兰岛为背景地的系列影片,约尔根的侄子——奥勒·鲁斯(Ole Roos)的法国电影演员传记片《米歇尔·西蒙》(Michel Simon,1964)。此外,克劳斯·奥斯特(Claus Ørsted)和拉斯·布森(Lars Brydsen)联合执导的13分钟短片《贫民区》(Kongens Enghave,1967)从社会角度成功刻画了置身垃圾填埋场的一个失败者,洋溢着惊人的诗意视觉风格。

青春叛逆时潮、抗议、集会以及另类的艺术表达是全球范围内的时代特征,但在丹麦电影史中却只残留些许痕迹。约尔根·莱斯(Jørgen Leth)为我们奉上了先锋短片《完美的人类》(Det perfekte menneske,1967)。影片以讽刺的笔调探讨人性,翻拍版影片《五道障碍》(The Five Obstructions,2003年与拉斯·冯·提尔联合执导)便以本片为蓝本。他也是“ABCinema”艺术运动(1968 - 70)的核心成员,是1969年短暂占领丹麦电影学院事件的推手(运动参加者以示威游行的方式,抵抗商业片流行对学院派的影响)。

动画电影创作方面,重要的创作者有本特·巴福德(Bent Barfod)、詹尼克·哈斯楚普(Jannik Hastrup)和弗莱明·奎斯特·穆勒(Flemming Quist Møller)等。

04

系列电影和史前怪兽:60年代的流行电影

尽管新浪潮、先锋电影等创新活动声势浩大,传统的民间喜剧之路仍旧走得四平八稳。以《加油站女男爵》(Baronessen fra benzintanken,1960)为代表的影片,巧妙地将传统的丹麦平民形象与贵族身份混搭在极富魅力的演员格西塔·诺比(Ghita Nørby)身上。除此之外还有如《士兵同志》(Soldater-kammerater,1958 - 68)、《诗人与小妈妈》(Poeten og Lillemor,1959 - 61)、反映郊区家庭生活的喜剧《大脑上的尘埃》(Støv på hjernen,1959 - 63)、至今仍在续拍的《老舅难当》(Min søsters børn,1966-71)等系列电影。

为模仿美国动作大片,Saga公司拍摄了多部科幻电影,如合拍片《蜥蜴大战》(Reptilicus,1961),片中的史前蜥蜴怪兽企图摧毁哥本哈根。本片由保罗·邦(Poul Bang)执导,改编自丹麦裔美国剧作家伊布·梅彻尔(Ib Melchior)的小说,是丹麦影史上当之无愧的烂俗邪典片(本片同时有更平庸的美国版,导演为西德尼·平克)。

05

时代精神的胜利:成人内容审查的终结

自1907年起,电影审查在丹麦就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制度,其电影审查机构成立于1913年。电影审查在1922年的影院法中得到延续,并在1933年的影院法中得到强化,它尤其强调打击犯罪和色情内容。

1960年代蔚为大观的自由精神(不仅在性内容方面),在这些影片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十七岁》(Sytten,1965)、《我,一个女人》(Jeg-en kvinde,1965)和克努德·雷夫·汤姆森的《礼物》(Venom,1966)等都是如此。为顺应时代潮流,同时考虑到其经济潜力,色情内容禁令逐渐被解除。首先是1967年,社会民主党政府解除了色情文字作品禁令;随后,一位保守的司法部长则在1969年宣布废除色情图片审查。

同年,成人电影审查制也随之取消。如今,审查机构只在评估儿童可观看的电影时才发挥作用(自1960年起,电影审查评级只含两项:16岁以下青少年禁止观看和12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1997年,丹麦电影审查制度被彻底废止。

丹麦电影史第七节(1970-1979):

情色喜剧和星座符号电影

随着1972年丹麦新电影法的颁布,丹麦电影学会(DFI)也宣告成立。政府电影扶持组织之所以能迅速成长起来主要得益于新的顾问扶持计划,但由于“索尔森(Thorsen)案”,其政治独立性和廉洁性自诞生起便遭到猛烈抨击和质疑。青春电影在1970年代迎来了其鼎盛期;曾经风行全国的民间喜剧换上“奥尔森(Olsen)帮”喜剧强盗片的翻新形式卷土重来。情色内容因初获自由而刺激了“民间情色喜剧”这一类型——所谓的床笫情色片和星座符号(Tegn)系列片——的诞生。

01

丹麦电影学会的成立

1972年,丹麦政府颁布了新的《电影法》,电影基金会重组为丹麦电影学会(仍隶属于文化部);自此,该组织成为所有丹麦国产电影的扶持机构。电影被破天荒地直接列入国家预算范围之内。这主要归功于所谓的“顾问计划”,国家电影辅助资金的流向主要由顾问委员们决定,他们的任期通常为2-3年。初期只有专为成人电影所设立的两个顾问小组,1976年设立了儿童和青少年电影咨询委员会。1988年增设短片及纪录片顾问组,1989年又增设儿童片和纪录片顾问组。新电影法也废除了旧有的影院发展拨款制度,经营惨淡的影院行业成为开放的自由市场。

这部新电影法和国家对丹麦电影的扶持,可视为政府对艺术的纾困之举,但也可视为官方插手干预艺术创作自由的开端。因此丹麦电影学会能否独立于政治权力范围之外进行运作,亦即所谓的“展臂之距”(at-arms-length)原则能否凑效,便显得至关重要。

02

文化挑衅:“索尔森案”和先锋派

新的顾问制创立伊始便尴尬遇冷,问题就出在其独立性和廉洁性方面。画家、偶发艺术家(Happening Art)延斯·约尔根·索尔森(Jens Jørgen Thorsen)也是著名的导演,他曾改编过美国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956年创作的小说《放荡的日子》(Stille dage i Clichy,1970)。他宣布,自己打算创作一部耶稣题材影片——《多面基督》,片中的救世主既是政治家又是色情狂。

剧本于1973年在顾问格特·弗雷德霍姆(Gert Fredholm)的建议下获得资金扶持,但此举却在国际上诱发一场轩然大波——教皇本人也表示抗议,学会迫于压力终止了这个项目。1975年在学会顾问斯迪格·比约克曼(Stig Björkman)的推动下,该项目重新获扶持,但又被文化部长尼尔斯·马提亚森(Niels Matthiasen)直接叫停,其理由是影片有亵渎宗教和侵犯传道者版权之嫌。艺术创作虽然需要自由表达,但不应戏仿和嘲讽基督教习俗。不过,到了1989年,这一部长级裁决被判定为违法。

索尔森案有深刻的文化源起:激进的、另类的流行文化,透过许多富有争议的作品体现出来,艺术运动“ABCinema”流行期间,由柏·柯克比(Per Kirkeby)、约尔根·莱斯(Jørgen Leth)、奥勒·约翰(Ole John)和比约恩·诺加德(Bjørn Nørgaard)等7位导演联袂执导的实验影片《举目无亲》(Frændeløs,1970)便是一例。影片中有一个著名的场景,莱尼·阿德勒·彼得森(Lene Adler Petersen)饰演的女基督徒,全身赤裸着,背负着十字架穿过了证券交易大厅。另外一项推动电影这一媒介走向民主多元的举措,是1970年电影工作室(Filmværkstedet)公司的成立,其首要任务是为纪录片和实验性影片提供资助(这类影片很难在一般的电影公司摄制完成),它所生产的影片大多涉及政治议题并带有社会批判色彩,如由伊特·雷克斯(Jytte Rex)和科斯滕·加斯森(Kirsten Justesen)执导的、宣扬女权主义的影片《睡美人》(Tornerose var et vakkert barn,1971)。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4)

约尔根·莱斯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3

现实主义电影、政治和女权论争及文学传统:70年代的剧情片

1970年代,一股新的现实主义潮流波及丹麦电影。弗朗茨·恩斯特(Franz Ernst)的首部故事长片《隆尼的生活》(Ang.:Lone,1970)以半纪录片手法讲述了一个现实故事:一个年轻女孩,既想摆脱旧环境又想逃离新的生活空间。对现实的刻画也是汉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电影的表达重点,他主要描写不合群者柏尔(Per,由奥勒·恩斯特饰演)的生活境遇,他拍摄了有关强盗柏尔的三部曲影片《逃亡》(Flugten,1973)、《柏尔》(Per,1975)和《盲搭档》(Blind makker,1976)。亨宁·卡尔森联合编剧本尼·安德森(Benny Andersen)拍摄了影片《随波逐流》(Man sku'være noget ved musikken,1972),集中关注性情忧郁的夜生活群体。阿斯特丽德·亨宁-延森(Astrid Henning-Jensen)的《冬天出生的孩子》(Vinterbørn,1978)改编自迪亚·提尔·默克(Dea Trier Mørch)的畅销小说,主要讲述一群妇女在产房的遭遇。

现实主义风潮也曾对犯罪类型片产生重大影响,后者到目前为止在丹麦仍属异类。伊斯本·霍隆-卡尔森(Esben Høilund-Carlsen)的《19朵红玫瑰》(Nitten røde roser,1974)是第一部融合了血腥、动作元素并受到美国片影响的现代犯罪电影。安德斯·瑞芬(Anders Refn)延续了这一风格,拍摄了警察题材电影《神探》(Strømer,1976),这两部影片的制片人都是埃里克·克罗尼(Erik Crone)。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5)

安德斯·瑞芬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也有影片关注政治事件和女性权利等时代论争。克里斯蒂安·布拉德·汤姆森(Christian Braad Thomsen)的《亲爱的艾琳》(Kære Irene,1971),彼得·瑞芬(Peter Fefn)的《丹麦爱情故事》(Violer er blå,1975),尤其是梅特·克努森(Mette Knudsen),伊丽莎白·里加德(Elisabeth Rygård)与李·维斯楚普(Li Vilstrup)的《女人当自强》(Ta'det som en mand,frue,1975),片中有个段落巧妙地描绘了梦境,改变了世俗偏见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我们看到一个懦弱的丈夫操持家务,而强势的妻子外出上班。作家亨里克·斯坦格鲁普(Henrik Stangerup)则触及了知识论争,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导演才能,在《上帝周日不休息》(Giv Gud en chance om søndagen,1970)中,影片讲述了深陷宗教和婚姻危机的牧师的故事。《致命之吻》(Farlige kys,1972)是一部精神分析电影,《地球是平的》(Jorden er flad,1977)立意大胆却不成功,卡斯帕·罗斯楚普(Kaspar Rostrup)把路德维希·冯·霍尔博格(Holberg,Ludwig Baron von)的经典剧目《伊拉斯谟斯·蒙塔纳斯》(Erasmus Montanus)的故事挪到了18世纪的巴西。

克努德·列夫·索姆森的《骗子》(Løgneren,1970)也受到文学传统的滋养,影片改编自马丁·A·汉森的存在主义小说;克劳斯·奥斯特(Claus Ørsted)拍了根据布利彻经典犯罪悬疑小说改编的《魔鬼的杰作》(Præsten i Vejlby,1972);奥勒·鲁斯(Ole Roos)的《蓄意破坏》(Hærværk,1977,编剧为克劳斯·利夫比亚)改编自汤姆·克里斯滕森(Tom Kristensen)酗酒题材的现代主义小说,重现了1930年代的丹麦社会图景;《男爵》(Slægten,1978)中的安德斯·瑞芬(Anders Refn)的故事原型来自作家古斯塔夫·维德(Gustav Wied)[译注1]的同名小说(1898),格特·弗雷德霍姆的优秀作品《职员失踪案》(Den forsvundne fuldmægtig,1971)将汉斯·莎菲(Hans Scherfig)小说中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发扬光大。

游离于此潮流之外的是爱德华·弗莱明,他因喜剧创作而成名,随后又拍了《下一个节目:舞蹈》(og sa er der bal bagefter,1970)关于跨省巡演的演员们的故事,职业剧《短暂的夏日时光》(Den korte sommer,1976),以及表现易装癖和同性恋人群生活的喜剧片《镜子》(Lille spejl,1978)。

04

与孩子在一起:青春电影的鼎盛期

本时期还有一个取得重大突破并步入黄金期的特殊类型:青春电影。1950年代的青春电影对非道德内容与缺乏责任感的年轻一代敬而远之,而1970年代的青春电影非常忠实而敏锐地关注边缘化的年轻人,这类影片展现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的彷徨和困惑。

发轫之作是尼尔森(Lasse Nielsen)与恩斯特·约翰森的展现少年生活的《让我们在一起》(La'os være,1975),默顿·阿恩弗雷德(Morten Arnfred)的《我和查理》(1975,与亨宁·克里斯蒂安森共同执导)以及索伦·克拉-雅各布森的《想看我漂亮的肚脐吗?》(Vil du se min smukke navle? 1978)。上述影片的监制均为著名制片人兼演员斯蒂恩·赫德尔(Steen Herdel)。紧随这些作品出现的是默顿·阿恩弗雷德的代表作《约翰尼·拉尔森》(Johnny Larsen,1979),影片凭借摄影师德克·布鲁尔(Dirk Bruel)出色影像氛围营造而独具一格。比利·奥古斯特(Bille August)的处女作是《在我的生命中》(Honning Måne,1978),影片描绘两个脆弱的年轻人的生活,展现了相似的敏感易伤的青年岁月。这些青春电影后来成为丹麦电影的重要标志。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6)

《在我的生命中》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许多有天分的作者导演们都以拍儿童和青少年题材电影起步。自学成才的导演尼尔斯·马尔姆洛斯(Nils Malmros)的自传三部曲的《拉尔斯·奥勒5C》(Lars Ole 5c,1973)和《男孩们》(Drenge,1977)可以视为更加成人化的作品。导演满怀深情地重新建构了他在故乡奥尔胡斯(Aarhus)度过的童年和青春期,描述了其间的希望与痛苦。

青年题材电影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如爱德华·弗莱明(Edward Fleming)的《去你的传统!》(Rend mig i traditionerne,1979)改编自莱夫·潘杜罗(Leif Panduro)轰动一时的新古典主义小说。

在动画片领域,詹尼克·哈斯楚普和弗莱明·奎斯特·穆勒联合执导的《本尼的浴缸》(Benny badekar,1971)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冒险故事,他逃出了枯燥沉闷的钢筋水泥建筑的藩篱,这种讽刺之作打破了经典的动画电影风格,与迪斯尼式的甜蜜童话拉开了距离。

05

生活在丹麦:70年代的纪录片

1938年,政府为发行纪录片而创办了国家电影中心(Statens Filmcentral),随着1972年电影法的颁布,它隶属丹麦电影学会并逐步成为丹麦纪录片最重要的出品方。

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纪录片导演有乔恩·邦·卡尔森(Jon Bang Carlsen),他的作品有《珍妮》(Jenny)和《富人》(En rig mand,1979)弗朗茨·恩斯特(Frantz Ernst)关注心理疾病患者的《人生如梦》(Livet er En drøm,1972),克里斯蒂安·布拉德·汤姆森描绘故乡风貌的《我世界的源泉》(Herfra min verden går,1976),约尔根·韦斯特加德(Jørgen Vestergaard)关于征兵问题的短片《当我离开的时候》(Dengang jeg drog af sted,1971),探讨基督教坚信礼的《我最好的客户的婚礼》(Den store dag,1975)。克劳斯·奥斯特和拉尔斯·布里德森(Lars Brydesen)拍摄了一部丹麦电影《丹麦相册》(Danske billeder,1970,编剧为劳斯·利夫比亚)。约尔根·莱斯(Jørgen Leth)在自己的丹麦生活纪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拍摄了《生活在丹麦》(Life in Denmark,Livet i Danmark,1971),以人类学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丹麦生活。他还拍摄了自行车运动题材的电影《单车明星与送水员》(Stjernerne og vandbærerne,1973)和《地狱中的星期天》(En forarsdag i helvede,1976)。政治纪录片的代表作是尼尔斯·维斯特(Nils Vest)的《被压迫的人们总是对的》(Et undertrykt folk har altid ret,1976),影片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约尔根·弗林德·佩德森(Jørgen Flindt Pedersen)和埃里克·斯蒂芬森(Erik Stephensen)执导的影片《你邻居的儿子》(Din nabos søn,1981)揭露了希腊军政府时期[译注3]的残酷独裁统治,重点关注行刑者。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7)

《你邻居的儿子》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6

民间情色喜剧——床笫情色片和星座符号电影

1969年色情图片审查制的废除,直接导致一大批露骨的情色电影的爆发式增长,也令丹麦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十年间,老牌电影公司帕拉丁拍摄了8部“床笫情色电影”,这个(温和的)情色喜剧系列的始作俑者是约翰·希尔巴德(John Hilbard),他的《床笫片精选》(Mazurka påsengekanten,1970)是最早的软色情电影。与这个系列针锋相对的,是所谓的星座符号系列[译注1]电影,多数影片由Con Amore和Happy Film公司的导演维尔纳-海德曼(Werner Hedman)执导,首部作品是《处女的标志》(I Jomfruens tegn,1973),该系列片的人物设置跟前者基本无异,但添加了更加大胆的情色内容,带有很多硬色情电影的特征。主演过两个系列的是演员奥勒·索托夫特(Ole Søltoft),他通常扮演一个羞涩而无辜的男子,屡遭挑逗和诱惑;此外还有像安妮·波吉特(Annie Birgit)和伯迪·托弗(Birte Tove)这样小有名气的演员。当然,还有大量匿名参演的演员。

情色片迅速成为强势出口商品,时髦的性解放思潮与传统的丹麦民间喜剧形式相结合,使其成为当时丹麦典型的媚俗文化产品。奥勒·伊戈(Ole Ege)的里程碑式影片《妓院》(Bordellet,1972),推动情色片流行的还有布里埃尔·阿克塞尔(Gabriel Axel)的《爱》(Amour,1970)和《爱的问候》(Med kærlig hilsen,1971)。

07

奥尔森帮:民间喜剧的最后辉煌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8)

埃里克·波林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在60年代经历一段低迷期后,民间喜剧(不包括情色喜剧)在70年代迎来了复兴。诺蒂斯克电影公司(Nordisk Film)和埃里克·波林(Erik Balling)出品的喜剧风格影片——奥尔森帮盗窃题材电影——首屈一指,亨宁·巴斯(Henning Bahs)担任这些影片的联合导演、布景师和特效师。起初,《奥尔森帮》(Olsen-banden,1968)和《陷入困境的奥尔森帮》(Olsen-banden pa spanden,1969)反响一般,但随着《奥尔森帮:孤注一掷》(Olsen-banden i Jylland,1971)的上映,该系列对这一概念形式的摸索已是轻车熟路。1970年代的十多年间,奥尔森帮喜剧片系列(1968-1981年共计13部)成为丹麦最受欢迎的电影。

奥尔森帮系列影片中,带头大哥埃贡(Egon,欧维·斯珀维饰演)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倒霉透顶;他的两个属下也经常帮倒忙,凯杰尔(Kjeld,保罗·邦加德饰演)胆小怕事,本尼(Benny,默顿·格伦瓦德饰演)又是个糊涂蛋。在丹麦人看来,他们身上透着某种典型的民族特色,不过,三个形象在民主德国和东欧也广受追捧。

波林、诺蒂斯克电影公司和丹麦广播公司(Danmarks Radio)联袂进入电视制作领域,制作了喜剧剧集《克里斯蒂安港的房客们》(Huset på Christianshavn,1970-1977)和广受欢迎的同类型剧集《斗牛士》(1978-1982,制作人为诺加德),它描绘了1929-1947年间丹麦外省小城镇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因而成为国民文化和商业话题的焦点。

【译注】

[1].Gustav Johannes Wied,1858-1914,丹麦作家。维德擅长创作社会讽刺小说,内容多表现小资产阶级、社会名流和统治阶层生活,短篇、长篇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有涉猎,1882年曾因创作讽刺短篇小说而被征服监禁14天。晚年,维德的小说逐渐不为读者接受而他本人又胃痛缠身,1914年,维德服用氰化钾自杀。

[2].1967-1974,指右翼军事政权统治希腊的7年期间。

[3].Zodiac films,融合了侦探片与情色内容的系列电影。片名多以星座命名,最著名的当属维尔纳-海德曼执导、由演员Ole Søltoft主演的“Tegn(星座)系列”。

丹麦电影史第八节(1980-1989):

青春电影和先锋电影的时代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两部丹麦电影接连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这一时期的电影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重在描绘带有丹麦现实生活气息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尼尔斯·马尔姆洛斯以其现实主义特征明显的青春电影蜚声国外,而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则在丹麦电影界因前卫大胆的先锋风格脱颖而出。电影法于1989年再次修订。为推动主流电影生产,“50/50”计划应运而生。

01

1982年电影法和1989年电影法

1980年代,丹麦电影两度荣获好莱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然而在这个关键时期,电影的产量却下滑至低谷。1982年只发行了7部丹麦国产电影,全年仅售出不到100万张电影票。

在意识到只有丹麦国产电影才是电影业持续运转的保障之后,1982年的电影法尤其强调为电影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该法还引入一项特别条款,规定对儿童电影和青少年电影的资助比例不得低于25%。

在1970年代,丹麦电影的资金来源有两个。艺术电影基本靠国家赞助,而主流商业电影依赖私人资本。然而到了1980年代,所有的丹麦电影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政府的扶持。由于生产成本相对昂贵,加之小国的人口基数极其有限,只有非常成功的电影才能完全依靠私人资本存活。

电影法于1989年再度修订。为鼓励主流商业电影制作,政府制定了所谓的“50/50计划”(后调整为“60/40计划”)。该计划支持那些“极有可能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电影项目,如果有50%的私人资本,政府将提供另外一半的资金(尽管上限为350万丹麦克朗)。通常会有占全年财政资助总额25%的资金用于该计划。因此,电影的扶持资金来源最终从艺术界转向了整个社会文化领域。

02

大众文化、现实主义与改编题材电影:

1980年代的民族电影

主流商业电影的佼佼者是《沃尔特与卡洛》,作为当时典型的喜剧系列,从柏尔·霍斯特(Per Holst)的《沃尔特与卡洛》(Walter og Carlo–op påfars hat,1985)始,它便对喜剧类型片惯例进行了自嘲。然而,由于奥尔森帮强盗喜剧系列珠玉在前,因此流行电影很难再有所创新。波林与基姆·拉尔森(Kim Larsen)和埃里克·克劳森(Erik Clausen)联合拍摄了最后一部成功的喜剧片《子夜时分》(Midt om natten,1984),这部喜剧把流行的青年反叛和占领空屋者们的故事改编成了民间歌舞喜剧。

早已名声在外、自学成才的导演兼演员埃里克·克劳森拍摄了电影《卡萨布兰卡马戏团》(1981年)和《摇滚银饰》(1983年),这两部风格明快的影片关注的是普通劳工和马戏团艺人。他还尝试了主题稍显阴郁、视觉上带有实验性的影片《月亮的阴暗面》(Manden i månen,1986年),讲述了一个刑满出狱的杀妻犯的故事。《拉米和朱丽叶》(Rami og Julie,1988年)讲述了一对丹麦-巴勒斯坦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将种族融合问题纳入丹麦主流电影的导演。

延续现实主义传统风格的影片,有赫勒·里斯林(Helle Ryslinge)的《火红的心》(Coeur flambés,1986年)和克里斯蒂安·布拉德·汤姆森的《岩石上的女人们》(Koks i kulissen,1983年)。而伊斯本·霍隆-卡尔森的《离开》(Sligrevalsen,1981年)展示了中产阶级在爱情的旋转木马上的经历。带有更多人道主义关怀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卡斯帕·罗斯楚普获奥斯卡提名的《跳舞的莱吉茨》(Dansen med Regitze(1989年),展现了一个平凡女性对婚姻生活的感触。

文化遗产电影——或称“文学遗产电影”——以卡斯帕·罗斯楚普的《山上的叶普》(Jeppe på bjerget,1981)为代表,影片改编自霍尔伯格(Holberg)1722年的经典话剧,它标志着一个文学改编时代的成功到来。首先是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Gabriel Axel)风格偏传统的《芭贝特的盛宴》(Babettes gæstebud,1987),这是一部取材于卡伦·布利克森(Karen Blixen)小说的影片,一位法国大厨在节俭的当地人面前展示了她的精湛厨艺。随后,比利·奥古斯特(Bille August)改编了作家马丁·安徒生·尼克索(Martin Andersen Nexø)的诺奖小说《征服者佩尔》(Pelle Erobreren,1987),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戛纳最佳影片奖。

03

人道主义的故事讲述:1980年代的儿童与青春电影

新电影法的新的一些积极作用在于,它推动了1970年代中期就已经崭露头角的儿童电影和青春电影的发展。

比利·奥古斯特与作家比亚内·鲁特尔联合创作了一系列稳赚不赔的儿童电影和青春题材电影,包括《儿童之城》(Zappa,1983年),《巴斯特的世界》(Busters verden,1984)和《青春岁月》(Tro,håb og kærlighed,1984)。他富于人道主义关怀的叙事手法以及对孤独和失意的表现在《征服者佩尔》(1987)中臻至巅峰,使该片成为丹麦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奥古斯特的制片人柏尔·霍斯特(Per Holst)也是该时期很多影片的幕后支持者。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9)

《儿童之城》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尼尔斯·马尔姆洛斯延续了自己对记忆的艺术化表现。《知识之树》(kundskabenstræ,1981,由延·温克担任摄影指导)是现代丹麦电影中探讨霸凌、爱情的挫败和失意的经典之作。随后《美女与野兽》(skønheden og udyret,1983)讲述了一个花季女孩和她善妒的父亲的故事;带有自嘲意味的影片《奥胡斯之夜》(Århus by Night,1989)中,一位来自奥胡斯的年轻电影导演与一个哥本哈根电影剧组打算合拍一部电影。

长大成人是许多青春电影的主题。如林达·文德尔(Linda Wendel)的《巴勒鲁普大道》(Ballerup Boulevard,1986)和《幸福是一条奇怪的鱼》(Lykken er en underlig fisk,1989),阿斯特丽德·亨宁-延森改编自托沃·迪特利夫森(Tove Ditlevsen)原著小说的《童年的街道》(Barndommens gade,1986),汉斯·亨里克·约根森(Hans-Henrik Jørgensen)的《基姆·什科弗的故事》(Historien om Kim Skov,1981),索伦·克拉-雅各布森的《雷鸟》(Thunderbirds,Isfugle,1983)以及乔恩·邦·卡尔森(Jon Bang Carlsen)的节奏缓慢却富有象征意味的影片《奥菲利亚进城记》(Ofelia kommer til byen,1985)等。

儿童电影的首获成功的标志是索伦·克拉-雅各布森的《橡胶泰山》(Gummi-Tarzan,1981),影片改编自奥勒·隆德·柯克加德(Ole Lund Kirkegaard)的小说,他的作品想象力丰富,风格明快,是该时期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克拉-雅各布森的另一部作品《艾玛的影子》(Skyggen af Emma,1988)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的哥本哈根,以及埃里克·克劳森(Erik Clausen)的《泰山妈妈咪呀/我和妈妈咪呀》(Tarzan Mama Mia/Mig og Mama Mia,1988)。也有儿童题材的动画电影,詹尼克·哈斯特鲁普(Jannik Hastrup)的《萨姆森和萨莉》(Samson og Sally,1984),这是继安徒生童话《打火匣》(Fyrtøjet,Siegfried Hartmann,1959)之后的首部动画长片。还有安德斯·索伦森讲述土豆传播史的短动画片《神奇土豆历险记》(Eventyret om den vidunderlige kartoffel,1985年),彼得·梅森(Peter Madsen)根据挪威神话改编的动画电影《瓦尔哈拉》(Valhalla,1986)感动了一代儿童和成年人,影片的动画制作总监由经验丰富的林博格(Børge Ring)担任,他凭借动画短片《安娜和贝拉》荣获第58届(1986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10)

《瓦尔哈拉》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4

安迪·沃霍尔吃汉堡的年代:1980年代的纪录片

纪录片领域涌现了一批杰作。乔恩·邦·卡尔森(Jon Bang Carlsen)拍摄了展现美国生活状况的《明星旅馆》(1981)和《凤凰》(Fugl Fønix,1984),麦·韦策曼(Maj Wechselmann)拍摄的引发相当争议的纪录片《没有哈姆雷特的克伦堡城》(Ingen Hamlet på Kronborg iår,1986),再次提及德国占领期的纳粹遗留问题。安妮·维尔薇(Anne Wivel)的《面对面》(Ansigt til ansigt,1987),讲述了哥本哈根的乡村神学院里的故事。卡夏·弗波特·彼得森(Katia Forbert Petersen)的《我可爱的孩子们》(Mit søde barn,1987),记录了第三世界(孟加拉国)的母亲们的生活。拉尔斯·约翰森(Lars Johansson)拍摄了短片《安霍尔特岛之旅》(Anholt-stedet,rejsen,1988),拉尔斯·布里德森的《海洋的沉沦》(Dråben i havet,1985)关注了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问题。多拉·邦菲斯(Dola Bonfils)的《警察局日常》(Politiet i virkeligheden,1986)和《死亡:生命的一部分》(Med døden inde pålivet,1989),都是强烈关注社会问题的影片,后者用大量医院实拍影像探讨了医院生活和死亡。拉尔斯·恩格斯(Lars Engels)拍摄了两部电视电影,讲述哥本哈根瘾君子和妓女生活的摆拍纪录片《广场女孩》(Pigerne på Halmtorvet,1992)和纪录监狱女囚生活的《西监女孩》(Piger i Vestre Fængsel,1992)。

约尔根·莱斯在这一时期最令人瞩目的作品是《来自美国的66个场景》(66 scener fra Amerika,1981),片中就有安迪·沃霍尔吃汉堡的著名长镜头。他还拍摄了个人风格明显、充满反思的行记影片《爱的札记》(Notater om kærligheden,1989),是融合了纪录片和实验电影手法的作品。

05

寓言世界的痛楚:先锋电影的突破

莱斯(Leth)算是实验电影的先驱,当然也包括伊特·雷克斯(Jytte Rex)。他凭借出色的艺术想象力创造了许多部视觉神话,如《贝拉多纳》(Belladonna,1981)和《伊索尔德》(Isolde,1989)。实验风格显著的数码影像,当属尼尔斯·卢姆霍特(Niels Lomholt)和安妮·梅特·胡格(Ane Mette Ruge)的作品。

丹麦著名老电影(丹麦电影简史中)(11)

《贝拉多纳》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新丹麦电影中最具突破性的先锋电影出自拉斯·冯·提尔。从丹麦电影学院毕业后他拍摄了《影像多面体》(Befrielsesbilleder,1982),讲述了一名德国战犯的故事。他的首部英文对白长片是《犯罪分子》((Forbrydelsens element,1984),本片和低成本的实验电影《瘟疫》(Epidemic,1987)、带有明显情节剧特征的《欧洲特快列车》(Europa,1991)被誉为“欧洲三部曲”,它们对欧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充满噩梦式的魔幻展现。

冯·提尔这位初出茅庐便备受国际瞩目的创作者,从德莱叶、伯格曼和塔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主义视觉风格。他的影片故事暧昧含混,多表现理想主义在世俗世界的失落以及个体在寓言式的宇宙中受难。

原文来自:

dfi.dk/en/english/danish-film-history/danish-film-history-1896-2009

Website 官网: kina.um.dk

Wechat Official ambkina

Sina Weibo 新浪微博: 丹麦驻华大使馆

LinkedIn 领英: DKinChina

Facebook: AmbKina

Twitter: DKinChin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