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见自家人寂灭(目击民愁心恻恻)

目击民愁心恻恻

□ 刘奋武

欲见自家人寂灭(目击民愁心恻恻)(1)

杭州的前任太守以唐代白居易和宋代苏轼最为有名。白居易和苏轼上任后都有“疏浚西湖”之举,前者在西湖上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后者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两人都是著名文人,为西湖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苏白二堤”也因此成了杭州最富内涵的景点。

可是清初嵇宗孟任太守时,依然繁华秀美的江南名郡杭州却面临着自然灾害的考验,此时“天灾流行,水旱相继,南浙之民流离饿殍者,不可胜计,而杭郡尤被其毒”,嵇宗孟“亲行履亩,检核灾伤,申请蠲赈,所全活实多”。浙江巡抚范承谟上书康熙皇帝,上报嵇知府轸恤民间的事迹,谓“有公以佐理于下民之,所以遇灾而不困,滨死而复生,岂非幸欤[ 清·朱奇龄《拙斋集》卷一《送太守嵇公谢病归里序》。]?”

康熙八年(1669)的一场龙卷风,算是送给新来知府的“见面礼”。这一年的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连见龙起蜿蜒,下洛塘南田中,云如火,大风拔木飞瓦损民居”。之后便“大礼”不断。禾苗将有,八月六日、七日连雨,苗叶间出小虫,啮其茎穗尽折。九年(1670)四月大雨,“河水溢,禾稼淹死”。六月十三日大雨,河水复溢。十年(1671)夏,大旱赤地,奇旱大饥,五月至八月不雨高下,田无粒收。十一年(1672)八月霖雨伤稼生螟,有虫食稼殆尽[ 摘自《余杭县志》《海宁州志》、《海宁县志》、《钱塘县志》、《富阳县志》、《临安县志》、《于潜县志》、《杭州府志》。]。

这些灾害都极其简要地记载在志书上,实际情形凄惨无比。作为郡守,嵇宗孟每每轻车简从,亲临灾所,行田、踏荒、勘察灾情,安置灾民,处理善后。嵇宗孟康熙九年(1670)七月六日所作的《前踏荒诗》对此作了记述,其中有句云:“岁曰庚戌六月夏,海飓掀江渔下土。涛山浪屋飞瓦鸣,七昼七回雷雨惊。坂田头白畬田没,三尺鲤鱼陇上行。”

灾情上报,巡抚范承谟奏请蠲振,得天子体恤,百姓感恩。嵇宗孟在《前踏荒诗》的后阙写道:“蠲租丹诏晖云外,长孺开仓歌大赉。君臣交警协穹苍,风不鸣条雨破块。”兵科给事中杨雍建是杭州海宁人,和其诗云:“武林九邑半漂没,立沛纶音遍闾里。”永嘉县学谕陆进[ 清·陆进《踏荒行和嵇淑子太守》,《巢青阁集》卷四。]的和诗再现了太守救灾的情景:积雨溢行潦,日日垤鸣鹳。四月麦无秋,五月秧悉烂。古杭十室九室空,陇亩谁能辨西东。不见于耕及举趾,只见波澜泱漭吹悲风。田家妇子流,相向日叹息。不能艺稻梁,朝夕何由食?不能艺稷黍,租税何由得?幸哉贤太守,目击民愁心恻恻。五马出郊问民灾,茅檐菜色良可哀。儿童父老走牵袂,有如家人父子相低回。谓民尔弗咨且怨,为尔蠲租减税无相催。淫雨倏逢膏雨至,洪波忽遇恩波来。古人为民牧,有如父与母,龚黄召社久不作,今也复视贤太守。阳侯河伯且勿骄,行见明年乐大有。小民歌颂应无穷,日向苍天祝眉寿。

一年后(1671)的杭州又遭遇了旱灾。这次旱灾似乎有所征兆,先是上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立春)两天,没日没夜下了一场大雪,“雪厚盈尺”,至新年的正月初六已经“消尽”,“占为旱兆”。果然,大旱之年不期而遇。嵇宗孟再次深入到杭属九个州县,除了每个州县都留有踏荒诗外,又于八月作了《后踏荒行》,诗中有句曰:六月七月蕴隆炽,桑赭叶黄虫镂字。去年鲤鱼场圃游,今年鱼宫驱马至。周行切切耿时艰,抆泪西风不忍看。清夜绘图邀帝眷,荒郊立马问农官。我愿倚天作大冶,浑融二气忘冬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