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

在中国传统武术里,刀、剑两门短兵,枪、棍两门长兵被称为四门正兵,属于有条件最好都练的一揽子兵器。那么,为何枪被称为四正兵之首、诸艺之王呢?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

枪的起源

远古,先民将兽角或石镞绑在木杆上,用来猎捕陆上野兽或者水中鱼鳖,这是矛的雏形,后来演变为一种正式兵器,矛的制作工艺在商周时代就已经非常精良。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2)

耶耶耶,有矛在手,天下我有

史料记载“矛为纯粹刺兵,制作极为简单,杀敌之效力颇大,故自汉以降,戈废戟衰,而矛制独存,今人犹复用之,其形制使然也。” 啥意思?就是老祖宗用这些武器的时候,用来用去,觉着还是矛顺手,于是干脆把其它武器Out掉了。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3)

矛在当时属于重兵器,矛杆以枣木等硬木或者直接用金属制成,基本没有韧性。矛头的刃面比较长,像匕首或短剑,能砍也能刺,堪称实战多面手。因此,矛得以在中国古代兵器的大家族中,笃笃定定的当老寿星。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4)

枪的出现,传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关,东汉末年三国争霸,蜀国因为偏居一隅,不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远远无法与北方的曹魏相比,但兴复汉室的北伐大计还是要执行的,因此,就要对手里的这点资源精打细算,于是卧龙先生发现,如果矛的头更小一些,本来用铁杆的咱换成木杆,那同样锻造一根武器,所需要的铁要远远少于矛,但所制作的武器杀伤力却相差不大,基于这种开源节流过日子的务实想法,枪出现了,因此,枪可被视为矛的简化版本,所以,打仗就是拼财力啊,一边是财大气粗的曹操横槊赋诗,一边是走槊的反方向发展路线转矛为枪。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5)

诸葛武侯

这件事,在《武器事典》中有记载:“矛与枪可说是相同的兵器,而正式有所区分的也是诸葛亮发明枪以后的事。”不过,在矛变枪的过程中,也多了一些设计上的改变,如枪的中央棱形更为突出,在刺击时更容易造成洞状伤口,而不是容易愈合的扁平伤口,这个原理与管制刀具三棱刀到是很相似,由此看来,在对敌人残忍方面,古人也是不遑多让。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6)

因为枪长且锋利尖锐,使用灵便,枪头刃可刺可斩,可刺穿盔甲;枪杆抓住,可格挡兵器,也可棒打或投掷杀敌,威力比棍棒类钝器强。武将可骑战马冲锋刺敌,或下马步战。因此,枪于南北朝后,逐渐代替了矛的大佬地位,成为军械一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随着火器的兴起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所以,枪在军中或民间都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枪矛为什么成为主流?

那问题来了,纵观各朝各代,为什么枪矛成为主流,而非刀剑棍等兵器呢?其实,想想枪矛现在为什么退出舞台就知道了,热兵器的出现将对敌距离拉之百米开外,甚至更远到跨洋打击。这就是关键,如果能在更远的距离上能解决敌人,是谁也绝不会选择靠近敌人,这是避险天性所在,也是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所在。

而枪矛就体现了这种战略思维:一般枪长,以人站立后手臂举起后中指离地高度为宜,约2.5米左右,但在《考工记·庐人》:“凡兵无过三其身”(即不超过3倍身高)这个指导框架下,也有5米甚至7米长的枪出现,所以,拉开距离造成伤害枪矛类武器的第一要义,这也是枪矛类武器经久不衰,在冷兵器时代占据军械咖位的奥秘所在。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7)

另外,在武器设计上,枪由一杆、一头组成,攻击距离远的同时,直出直入,攻防变化快,杀伤力大。持器械对抗时,就出现了其它诸器械遇枪难敌的状况。至于原因,清代枪神吴殳《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势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势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儿戏也。不知者曰:血战利短器。夫敌在二丈内,非血战乎?真枪手手杀人,敌未有能至一丈内者,短器何所用之?唯劫营巷战,宜用刀鞭棒耳。至于弓弩鸟铳之发,必在二十步外,牌盾可御,大炮不能命中,付诸天数。二者虽更长于枪,而非所畏也。”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8)

远距离攻击、攻击效果杰出,枪矛自然会脱颖而出成为武者第一器械。明代枪术宗师程宗猷说:“枪乃艺中之王,以其各器难敌也。”

易学难精的枪术

枪既然在武林中得了“诸艺之王”“四兵之首”的名头,是不是一个武者专心练枪就可以了呢?还真不是,枪术是所有兵器武艺中最难练的器械,圈里素有棍月、年刀、一辈子枪的说法。这句话在老舍先生在小说《断魂枪》里有所提及且流传甚广。

在中国传统武术的里,要先学拳脚和发力的,目的是练习肢体的协调性,以及有基本的格斗意识后再上手兵器,徒手练好了,开始练棍的话,一般来说练个把月就基本够用了。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9)

老话说棍乃百兵之祖,一方面说的是棍可以算是最早的兵器,怕是在远古时代,那时猴子头也会抄起棍子来打猎或者干架,因此,棍法是最朴素和最基本的器械运用,学好了棍法,各种长杆兵器基本都能拿起来就会用。可以算是各种长杆武器技法的源头。棍法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学会发力,学会不同攻击距离的变化,能知道怎么躲闪格挡,知道怎么抓住攻击时机,差不多就有些火候了。这个时候,如果遭遇突发情况,而你手里有一根长棍的话,估计等闲三,五个人靠近不了你。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0)

如果是练刀,就不是练个把月就能出去跟人PK的事了。练个把月的刀,跟人打对抗,对面如果是老手,对面真的能吊打你。所以,功夫下足一年,跟人打的时候,至少能把招数递得有模有样,不是拿着本能瞎抡,来来往往的也有那么点攻防含义,所以说是年刀。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1)

枪就有意思了,它比较特殊,下限超低,上限超高。随便吃瓜群众学上两下子,就能端着5米长枪上阵杀敌。所以,这种情况下炮灰也多,但如果要把枪术练到“如臂指使”的标准,那就不是一般功夫能练出来的,即使你练出来了,而你用的枪是2.5米,结果别人的用的是3.6米,你枪头还没碰到敌人,敌人已经戳你好几次了。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2)

我长,我长长长

而且,时代背景下,同样练枪的乌央乌央哪哪都是,面对同样的武器,你想活下去你就必须比别人用得更好才行,于是就只能卷,不断的抠技术细节,挖空心思要比别人技巧更高,所以,枪术练一辈子也不为过。要活命不?要的话就练!

那一枪的芳华

真实人物也好,虚拟人物也罢,历朝历代用枪名家不胜枚举,那在枪术史上,谁有资格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供后代瞻仰和膜拜呢?但从对枪术的价值看,我们可以拎一下这根主线:四大枪术和三本书。

◐ 四大枪术(1):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杨家梨花枪

杨家枪因舞时如梨花摇摆,故全名“杨家梨花枪”,又名梨花枪,传由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山东红袄军起义者杨妙真所创。戚继光《纪效新书》介绍此枪法说:“杨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且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枪无敌手。” 杨家枪在明代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古兵武《阵记》、《剑经》、《武编》、《纪效新书》等均有记载。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3)

杨妙真,我不是杨门女将哦

杨家枪基本式号称八母——拦、拿、提、撸、颠、缠、还、圈,并有六合之变化, 一接二进三拿四缠五拦六直,同时还有口传的二十四门头,是杨家枪法的奥秘所在。

◐ 四大(2):一花开二叶 - 少林枪法  

少林寺在棍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各枪之精华,融会贯通,创出以枪为主,兼用棍法,枪棍合一,以力度见长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刚柔兼施,风格独特的少林枪法。因少林枪法系统合理,精妙实用,理明法备,受到武林人士的珍视,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4)

少林枪系一门两传,一花二叶:梦绿堂枪法和程冲斗枪法。梦绿堂枪法是少林寺第一代枪法,它由少林寺武僧洪转大师所创。吴殳在《武僧录》中曰:“少林僧洪转,彼家堂头也,所著《梦绿堂枪书》有八母、六妙、五要、三奇之法 。”他又曰:“八母本也,六妙用也,五要变也,三奇巧也。尽此诸法,枪可以贯诸艺矣。”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5)

程冲斗枪法,创始人是程宗猷,他曾在少林寺学艺达十年之久,先得高僧洪转、洪纪真传,后又得河南李克复枪技。程冲斗将二者融会贯通,对少林枪法进行改革,创造了新的少林枪法,风行海内,享有盛誉。他大力提倡崩枪之法,将棍法效果运用到枪术中,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现代武术中,不论是规定枪术套路还是传统枪术流派,崩枪目前都是必备的枪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枪同棍用,像吴殳就说这种做法纯粹就是误人子弟。可能在吴大神心里,枪已经这么强大了,枪的技能你都没开发完,当什么棍子用。

◐ 四大(3):峨嵋天下秀 - 峨嵋枪法

天下武术流派,除了少林武当两个泰山北斗之外,峨嵋派系也是江湖大佬之一,其峨嵋枪术在明清枪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始人是四川峨嵋山普恩禅师。相传普恩遇异人授以独特枪法,他曾经两年于秘室研习,始彻悟其枪理与精义,遂挟枪技游弋武林,无有比肩者,名重一时。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6)

普恩将其枪法传于徽州程真如和月空行者,二人将这技艺风格独特的枪法带回中原进行传播。后来程真如达其义,手著成书,命名为《峨嵋枪法》,传于朱熊占。朱熊占于1662年在鹿城盛辛五家中巧遇江苏太仓人吴殳,朱熊占慧眼识人,收文武兼备、年已51岁的吴殳为徒,亲传峨嵋枪法并赠其书。吴殳于1678年将《峨嵋枪法》收入他的名著《手臂录》使其流传千古,成为武林名枪之一。

◐ 四大(4):百家合流 - 吴家枪法

吴家枪的创始人为吴殳(音shu),吴大神就是不一样,连名字都是武术的谐音。吴殳先后师从枪术大师石敬岩和朱熊占,尽得真传的同时,博览众家之长,挑选出最具实用价值的枪法而独创吴家枪,此枪被认为是明清枪术大发展的代表作。吴家枪法的风格是:枪如蛇行,手足迅疾,见肉分枪,贴杆深入,圈为元神,分形入用,急进连击,刚柔相济,攻守兼施。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7)

吴殳在《手臂录·卷二·针度篇》中云:“予受敬岩戳革之法,练习二年,手臂粗得柔熟,敬岩猝死于王事。虽脱化之微意,余已领会,终不知枪有若干法也,广而求之于程 冲斗之书,得棍法于洪转之书,得少林枪法于郑华子,得马家枪于倪近楼,得杨家枪、沙家竿子于柳城,得敬岩所自出之淄川韩氏枪法,而昔所未闻者,备闻之矣。最后得程真如峨嵋枪法。悉心所得,遂有五百余法,亦觉其中多空疏不切实用者,而以为皆出自名家,不敢轻动,其后自有省发,不得不收,今得一百十法亦云溢矣。”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8)

吴殳对于枪法的改革和最大贡献在于他对步法的重视,峨嵋枪法有“不言步法,不言立势”之语、杨家枪也存在“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的说法,这意味着,枪递出去了,步子不跟上,这样就会使枪的进攻范围限制在一个人手臂 今后退步的范围内,进攻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吴殳提出了“足不可松,其妙在于活,退则以长制短,进则以短制长”的观点。他把十五种步法列入枪法技术规范之中,从而丰富了枪法技术体系的内容,增强了枪法的技击威力和枪术的实用技击价值,突出了“以攻为主”武术技击思想。

◐ 三书1:戚继光《纪效新书》

抗倭名将戚继光作为带军将领,一直对枪术尤其是杨家枪推崇备至。他认为短兵对抗长枪时,“彼之长枪闪闪而进,疾如流星”,你短兵使得再怎么精熟,最多也只能“格得彼枪不中入身耳”,至于进击,则是妄谈,因为“短兵利在速进,终难接长,持久即为所乘”。对于杨家枪,他认为「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19)

戚继光将他对军事的理解成书为《纪效新书》,这部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习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水陆兼具,洪纤毕备,相当于一本完整的操练手册,这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可谓卓尔不群,独树一帜。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20)

由于戚继光对枪术的推崇,其纪效新书中对于枪法有着相当系统化的说明,对于枪法理论也有详尽的论述,枪术上,则记录了杨氏八枪母、六合枪、二十四式等实战枪法。他的枪法体系为军阵对峙时枪术的运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想。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21)

纪效新书

◐ 三书2:程冲斗《耕余剩技》

程冲斗,明代著名武术家,字宗猷,号新都耕叟,徽州休宁人。他的长枪和单刀技艺非常精湛,他的长枪法学自少林洪转和河南枪术名师李克复,单刀则传自一代宗师刘云峰,再加上他自己善于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因而武功达到出神入化之境。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22)

程冲斗的著述《耕余剩技》含《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等四部子集,是继戚继光《纪效 书》之后,又一部系统且完备的武术专著,《耕余剩技》中的《长枪术选》,是后世研究少林枪术体系的宝贵资料。

程冲斗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在《长枪术选》中明确提出:“制胜之方其要亦唯以中平为主,虽有擒拿勾捉等法,深思临敌便捷可望常胜者,无过大封大劈为最。”这是他提倡崩枪发的初衷。

◐ 三书3:吴殳《手臂录》

吴殳,江苏太仓人,后入赘到昆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卒于康熙三十四年。他是明清最有成就的武术家之一,更是继程冲斗之后,唯一留下大量著作的古代武术家。他的名著《手臂录》自1678年正式刊行以来,被历代武术界尊为“枪法大成”,列为典籍。它融经论谱诀于一体,图文并茂,理法技艺俱佳,是我们研究古代枪法和枪术发展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什么枪穿透力最强(你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23)

吴殳作为枪术的超级发烧友和枪术大家,他以行家的眼光勤求博采、潜心研究,从500余种古代枪法中,精选出110种,组合形成了吴家枪法,并最终促成了《手臂录》的诞生,因此,他的确可以被认为是枪术实战和理论的集大成者,称之为枪神也不为过,他的这本著作为后世研究枪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上面的四术三书为枪术的世界勾勒出一片大致的轮廓,让我们可以看到武林中枪术这方天地的种种,也牵引我们去看到里面的英雄豪杰和江湖故事。

花开自有花落处,最该珍惜当下时

随着热武器的发展,冷兵器的时代已然结束。但这从不妨碍我们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历史武林的百花齐放,从刀光剑影里咂摸人生百味。器械只是工具,唯一不变者,唯有人之精神,我们愿意从历史天空留下的沧桑里,看到先人们的奋争和生活百态,以对自己的生活升起更多的精神,创造更多的精彩。而待到闲暇时,走,斗枪去!(歪想的罚站15分钟)。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