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好中华传统美德(如何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

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仁义礼智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传承好中华传统美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如何传承好中华传统美德(如何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

如何传承好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仁义礼智信
  2. 君子有三畏
  3. 德字的解释

一.仁义礼智信

仁-何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仁者是爱人的;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加给别人。这就是仁的要约和根本。要爱自己,也要爱他人。爱有无限的力量。这就是仁。

义-义字在中华民族美德中有很重的份量。何为义。义者,担道义也。对家人,对国家,对朋友,对他人。我们都应担当一份神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三国志中关羽,可说是义的典范。他自桃园三结义后,与刘备,张飞共谋大业。过五关斩六将,建奇功而不居伟,此为义也;千里护送两位嫂嫂(刘备的妻子),克尽职守,关爱有加,毕躬毕竟,从不悖逆。更没有冒犯的任何举止,此为大义也。关羽的大义,受到国人敬仰,在今天的台湾,到处供奉关帝庙就是最好的佐证。

礼-我们今天执守和奉行的礼,就是体现在各方面礼貌。对领导,对长辈,对老师要保持敬意和顺从。天地君亲师,不可悖逆。父母生养了我们实在不易。即使他们能力有限,甚至有缺点,我们仍然要保持一份敬义和顺从。当然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或主见,可以温和地表达,但是一定要在保持敬义的基礎之上。

智-何为智。我们可以用拆字的方法理解。智字拆开就是“知日”。知者,就是要有知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理工农医文都有知晓,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认知范围。有了这个基础就有更强大的创新和工作能力和效率。“日”在智中可理解为“客观规律”。要了解和遵循客观规律。一个无知愚昧的人不相信一小口百草枯就能致命。喝了一口,无药可救,一命呜呼。这是无智的极端例子。

一个有智的人还应当学会用优选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优选法是数学方法。我们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作出三个预案,权衡利弊,取最佳方案施行之,又有预案应对变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失必有一得。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是应用优选法的很好示例。

信-何为信。信者,人言也。语言是人独有的能力(动物也有语言,我们不太懂)做到信就是要言而有信。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说出的话一定要信守承诺。亚伯拉罕。林肯是律师出身的美国总统,他说“你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个人,或者在一定时间欺骗所有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林肯的话说透了言而有信的真谛和重要性。

一个有德的人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

一个人能让仁义礼智信贯穿整个人生,那他可以称得上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君子有三畏。这句话出自论语-季子。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就是公认的大圣人,他的话我们一定要遵从。

畏就是畏惧。天命我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客观规律。天命不可违。我们曾经以粮为纲,毁林造地,毁湿地造地。结果毁了这些,小气候变坏,土地沙漠化。粮食没有多,反而因沙漠化减产了。这就是不畏天命的恶果。

畏大人-谁是大人,领袖,首长,家长,老师,经过历史和实践考验的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和大科学都是大人。对他我们要有敬畏,对他们教诲我们要遵循。

畏圣人之言-何为圣人。历经历史和现实考验的大家都可称为圣人。孔子是是世界公认的大圣人。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巾,批林批孔,把圣人都批了,更不要说敬畏了。结果是社会的公序良为破坏,道德伦丧。社会一片动乱。这个创伤,历经数十年都难以修复。这是非常惨痛的教训。

人做到三畏就是一个有道的人。

德字的解读

何为德,我们可以再用拆字的方法理解。德者,十四人一心也。哪十四个人呢,肯定有大领䄂,有老师,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姑父母,兄弟姐妹。正好十四人。你做一件事,需要有这十四人的认可和同意,你就是一个有德的人。

以上就是我心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与大家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