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怎么提高成绩(双减后考试少了)
学期过半,又到了期中考试的日子,但与往年不同,很多孩子现在没有了期中考试。
“双减”政策明确小学取消期中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安排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模考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考试减少了,孩子学习情况如何体现?家长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评估孩子的学习状况呢?让我们听听老师们的建议与妙招!
01
用好通讯录 看好反馈单
张凯旋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家长如何了解孩子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实现提升”等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今,学期过半,没有考试成绩与排名位次的参考,我们该如何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进而帮助孩子合理定位,配合学校进行下一阶段的培养呢?
首先,用好通讯录。各位家长可以直接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各项表现,不仅全面灵活,同时还能避免只以分数判定孩子的片面性。
其次,开好家长会。家长们可以利用好线上或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认真听取老师或者专家的教育形势介绍、班级情况介绍等,以便了解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而找到家庭教育的方向。
然后,看好反馈单。虽然没有考试或者排名,但是各科老师坚持甚至加强了对孩子的作业反馈力度,数量、质量、批改等,都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依据,拿出作业本,对照反馈单,“查漏补缺”似乎更具实效。
同时,调动孩子能动性。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直接向任课老师寻求意见和建议,回家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共同分析现状与提升方法。这样,孩子成为老师与家长的纽带,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孩子学习更有主动性,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从初中到高中一路教来,我见证了很多孩子六年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潜力足、发展好的孩子,始终是那些自主性强、基础扎实、学习品质优良、身心健康的孩子。而这,正是孩子们在“双减”政策下,有时间、空间进步,家长和老师有时间、空间对孩子产生正向影响的方面。学期过半,希望家长们能放下焦虑,适应节奏,帮助孩子多定位、定好位,扎实前行,稳步成长。
02
角色扮演 让孩子主动告知
朱亚迪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
“双减”后,小学取消期中考试。学校转变考试形式和评价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比如:“单词大比拼”“默写小能手”“数学每日一题竞赛”等,还可以进行口语测试、游戏性测试等非书面性考查。通过比赛、游戏的方式,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评价供家长参考,比如颁发“单词小达人”“记忆大师”“作文小能手”“数学每日之星”等不同奖项,促进学生有向上的动力。家长看到孩子们获得奖项的情况,同样可以了解孩子学习掌握情况。
面对“双减”后新的变化,家长可以调整观念,家校合力切实做好孩子学习的督促工作。
一方面,关注学习习惯,同伴促成长。家长和孩子要一起转变学习理念,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即便是没有考试也要学习。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应对各种挑战。
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太好,自控力比较差,学习时需要依靠外在的监督和督促,那么,考试取消之后,家长有必要适度介入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给孩子寻找一个榜样,通过同伴的监督、同伴的压力来督促孩子学习。
另一方面,关注学习方法。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学习结束之后,要进行复盘;每一个模块或者是每个章节学完之后,要及时总结。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孩子扮演老师,家长扮演学生,让孩子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对于小学生,可以帮助其建立错题本,将错题的考点、错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记录下来,再定期翻一翻,做一做,将思路比一比。通过语言将思维外化、通过错题整理将思维内化,进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提高了孩子语言表达、归类整理的能力。
03
家校配合 让习惯积累量变
陈亚萌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双减”后,小学期中考试没了,为了方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现状,老师们依据政策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反馈形式。
例如: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培养学生创造性讲故事的能力,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开展了讲个故事给家长听的亲子活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还围绕“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分小组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
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并结合学习需求有目的筛选整理资料,借助13课让学生查找杰出人物故事完成手抄报这个题,我们开展了绘制“英雄人物手抄报”活动,并请家长欣赏。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基础知识挑战赛”以竞赛、闯关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学情。当然,为了让每位家长真实且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老师们会不定期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微信、电话沟通,反映学生在校上课听讲情况、作业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
新变化下,孩子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会进一步增加空余时间。家长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来,切实做好孩子学习的督促工作。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关注学生预习习惯、复习习惯、积累习惯的养成。
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时,一般会要求学生勾画文本,在书上做适当标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问题等。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翻看孩子的书本、笔记本或者与孩子聊一聊预习中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复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能依据自身情况自主梳理把握。关于基础知识要学会依据自身的遗忘曲线规律,自主复习掌握关于语文要素的知识,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类梳理。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笔记中的二次痕迹,关注教师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或者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
积累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课内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课外知识的积累。家长可以在课外积累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帮助学生筛选课外阅读积累读物;创造亲子共读、亲子实践的学习机会,与学生一起积累课外知识;借助积累本、摘抄本、手账本、日记本、采蜜本等,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定期开展家庭分享会,分享新鲜有趣的课外知识。
来源: 首都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