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

卷毛佟第167篇原创文章

关注我,回复“手机”送你一个礼物

年初的时候,我安利了一部电影,由“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主演,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摔跤吧,爸爸!》,等了几个月终于在国内上映了,周末立即买票去看,2个多小时的时间仍然感觉意犹未尽。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的时候,都让我想到同样的励志男神彭于晏的《翻滚吧,阿信!》。都是肌肉男,都是运动片,都是一样的逆袭套路,都一样把我看到泪眼模糊。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做过运动员,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情有独钟吧。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2)

《摔跤吧,爸爸!》上映后,豆瓣的评分从9.6一直下滑到9.2。我看到很多评论和影评都在批评这部电影。说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是个直男癌,他把自己的个人欲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失去童年,承受本不是她们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痛苦,从而去为了完成爸爸未完成的梦想,还美其名曰说是为了解放印度女性。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3)

其实电影刚开场的时候,前十分钟,我也产生了这种感觉。当爸爸逼着两个女儿去练习摔跤的时候,逼着她们剪去长发的时候,逼着他们去跟男运动员比赛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活脱脱的“霸道总裁”,顽固,专横,自私。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4)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发现,是我理解的太肤浅了。至于阿米尔汗演的是不是直男癌,我不加以评论,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我想提一下他的女儿。在女性地位卑微到尘埃里的印度,女孩从生下来就是被鄙视,被诅咒的。印度有句非常狠毒的诅咒就是“愿你生个女儿”,相当于国内的“愿你断子绝孙”一样。

在印度的女性,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她们接受不到教育,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很多女孩十几岁就被嫁给从未谋面的男子,然后一辈子围着锅碗瓢盆打转,为家庭相夫教子。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5)

这就是她们的命运。电影里两个女儿如果不是因为他爸爸固执的帮她们规划了未来,也许她们真的没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摔跤手爸爸,虽然没有征得女儿的同意就让她们练摔跤,让她们忍受全村人的耻笑,让她们告别快乐的童年,看似是父亲是个直男癌。他是因为发现了女儿的天赋之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的女儿,才有了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6)

印度少女在公交上被轮奸报警后,又被警察强奸,在这样的一个女性不受尊重的社会里,如果没有爸爸对她们未来的强硬干预,她们在这个国家几乎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了。父亲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不让孩子听国家队教练的战术安排,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对墨守成规的制度的抵抗。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7)

孩子的妈妈说“你让她们练摔跤,以后谁敢娶她们”,而爸爸的回答是“我不要她们选男人,我要男人选她们”。其实爸爸只是两个孩子的引路灯,他强迫女儿跳到河里的时候,对她们说“不要总指望爸爸来帮你,你需要靠你自己”。这个铺垫到女儿在英联邦运动会决赛上得到印证。爸爸被小人教练锁到储藏室,不能现场指挥女儿。女儿没有爸爸在后方坐镇,最后是依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获得印度历史上第一枚女子摔跤金牌。夺得了人们的尊重。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8)

而且赛前,爸爸曾经告诉过女儿,我们一路走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女孩,我们与所有人为敌,与所有反对我们的传统思想为敌,我们要给那些地位卑微的女性做出榜样,你肩负的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使命。如果你赢了,胜利将不只属于你,还属于千千万万的印度女孩,告诉她们其实女性还有别的出路,打破所有对女性固有的偏见。这一段我们能看到父亲身上的国家荣誉和正义感。这也是对那些说父亲三观不正的人最有力的回击。

这部影片反应了印度非常现实的几个问题:

1,性别歧视问题,这个从头至尾都在讲述这样的国家现象,不受重视的女性,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未来,又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未来。

2,官员不作为问题,爸爸去体育局申请赞助时候被不尽职官员的冷嘲热讽和无情嘲笑。在国家队教练无能的指导和把荣誉揽到自己身上,反映出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却一直无法成为体育大国的真相。

3,宗教不融合问题,比如父亲为了帮助孩子增加营养,让她们吃鸡肉,而母亲因为信仰素食无法接受。还有传统保守的习俗,女儿被父亲剪掉长发,就会被当地人歧视,严重程度相当于你做了个变性手术。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9)

所以阿米尔汗的这部影片能得到全世界的一致好评,并不是因为仅仅是一部励志片,而是她真实的反应了印度国情,敢于揭露问题的真相,撕开了国家的伤疤。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糟糕的现状。

纵观阿米尔汗拍过的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部部精品。除了他自身的励志经历,优秀的演技。更多是因为他对于选择剧本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他这么多年拍的电影,每一部都是在揭露国家的伤疤,都是在反应国家存在的问题。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0)

2002年由他担任制片人和主演的电影《印度往事》就揭露了殖民问题,这部电影不仅仅向世界展示了印度的歌舞和板球运动,其深层次的问题是对英国的殖民者和殖民制度进行了毫无保留的唾弃。他第一次担任制片人的电影,就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1)

2006年和2008年,他的两部电影《未知死亡》和《为爱毁灭》又开始关注另一个印度现实的社会问题,包括宗教始终无法和平相处和彻底融合的问题,女性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种姓制度是男女自由恋爱最大障碍的问题等等。而阿米尔汗本人就是个挑战约束的人,阿米尔21岁的时候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孩,但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两方家长都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于是阿米尔决定私奔了。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2)

2007年和2009年的两部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阿米尔汗换个角度继续揭露国家伤疤,两部影片都是反应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印度高考也是改变种性的唯一渠道,他们的独木桥比我们还要窄,应试教育是他们童年的全部噩梦,他用电影来抨击高考和填鸭式的教育。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3)

而他的上一部电影,2014年的《PK》,又再一次揭露了印度的各种宗教,文化,习俗不融合的问题。虽然他的电影多数都很欢乐,有笑点,有泪点,但是仔细品味,每部电影都有深刻的寓意。

阿米尔汗说:“拍摄电影不是用来迎合谁的。其实当你拍摄了一部对自己国家有一定批判意义的电影时,这对国家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而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那一方面有欠缺。

其实除了电影,阿米尔汗也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做很多公益事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真正的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4)

2012年,他和妻子制作了一个访谈节目《真相调查》,连续播出三季,它反映了印度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真实情感,将社会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灯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节目里,他谈印度社会的各种问题:残杀女婴、儿童性侵、巨额嫁妆、家庭暴力、种姓制度等等。每一期节目都是在直戳印度社会最丑陋、最惨痛的伤疤。他把真相明明白白地放在每一个印度人面前。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5)

他说制作这档节目的原因:虽然他本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他人的种种苦难,看似不与他相关,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系列的事件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逃不掉。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有选择。所以他选择站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激烈的观点冲突,阿米尔·汗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在节目中,他常常拭去眼泪,用拥抱安慰受伤害的人,但他并不愤怒、并不控诉、并不煽动情绪。

阿米尔汗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催泪(阿米尔汗的每一部电影)(16)

因为这个节目的社会影响力,阿米尔·汗也因此登上2012年9月《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2013年以年度100大人物再次登上封面,被称为“印度良心”。其中探讨虐待儿童单元播出后,阿米尔·汗更获邀到国会作证,成功令国会通过保护儿童法案,可见节目影响之大。他是印度著名的非政府组织“Teach India”(执教印度)的成员,这个组织和成员致力于让印度包括“贱民”在内的所有阶层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没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演员,而是希望用自己职业的优势,能够呼吁社会关注国家问题,从而去真正的改变现状。并且不予余力在践行,把他称为印度“国宝级演员”真的不足为过。

—End—

感谢动动小手

点击下方广告图片,广告主会替您打赏

原创作者 | 卷毛佟

热爱生活并努力实践的“生活玩家”

阅读码字/登山徒步/画画摄影/手工匠人/生涯规划师

关注我,跟我一起

尝尽世间的精彩

去体验另一种成功

生活不会辜负用心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