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

(图片来源于自拍)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1)

  每次和朋友们相约爬山,来‬到大山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石头。它们有‬的‬横在眼‬前‬,有的‬被踩在脚下,有的‬不‬知什么‬时候架在了‬大‬树丛中,还‬有‬的‬躺在溪流里,卧在草坪上,任凭水‬冲雨淋,风吹日晒,浑然不动。树木在石缝中生长,秃鹫在悬崖上筑巢,羚牛站在石边饮水,苔藓爬满青石,山因为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石头显得更加‬伟岸‬俊美,也因有了这些石头的存在,生命才会得以‬在这里繁衍。爬‬山‬遇‬见得多了,和这些石头有了很‬深‬的感情,总想把它们一一记住,只可惜颜色、形状、大小实在‬是太多太‬杂‬,很难分清,最终经过考虑统一叫它‬们‬为‬“山‬石‬”。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2)

  见‬过‬的‬山石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就‬是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如‬同‬世上没有相同一片树叶一样。走进大山中,一种红色山石就可以叫出好几种,有丹红的、褐红的、赤红的、朱红的、血红的等等,还有些山石颜色黑的如煤,白的如雪,粉的如桃花,青的如海水,蓝的如晴空;山石里颜色灰黑色‬的要属最多、最常见,偶尔也会遇到一块山石同时有几种颜色的,这些不同的颜色构成了生物界栩栩如生的原生态图案,专家们说这是动物化石,自己不太懂,也没细细的研究,只是觉得这些山石长‬得‬特别神奇罢了。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3)

  山石除了颜色不同外,形状也是各异。有圆的鹅卵石,方的像豆腐块,有三角形的、长方形的,还有梯形的,这些有一定规则形状的山石大都被当地山民利用了,有的用来铺台阶,有的用来围田,有的用来做房基,有的还来做门墩石,做墓碑,有的山石虽然不规则,但中间有许多马蜂窝似的窟窿,人工非可为,窟窿可存水,苔藓常常长在这些山石上,山石也有了生机,这样的山石一些被人们带回家做成假山,上面养些植物,石山又变成了家中一道亮丽的盆景;有些山石形状像石桥,我们叫它天生桥,有的像圭,我们叫它圭峰山;那些形状怪异、菱角锋利的山石更是数也数不清,看也看不完,还有一些材质比较硬,质底比较好的山石被人们做成卧佛、大佛、观音等石像供奉在山里的寺庙里,供香客祭拜。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4)

  山里的石头除了颜色、形状不同,大小更是迥异。有的大到一个山峰就是一块巨石,人们干脆给山用石头起了名,叫光头山、圭峰山、鳌山等等,去过华山的朋友更能体会到什么是山的险峻,什么叫万丈沟壑,也会真真的明白什么是坚如磐石;有的石头看上去有几百吨重,横卧在溪流中,水从四周流过,想这么重的石头也只有水才能搬动它了,“上善若水,以柔克刚”这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有的山石小到需要几个人、或机械就能移动;有更小的就是比鹅卵石还要小的石头了,人们叫它沙粒,建筑工地是少不了的,不过从整块石头变成沙粒不经过一些年头恐怕是不行的。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5)

  山里的石头用它的五颜六色、千奇百怪构成了山里一幅幅美丽的花卷。树木在石缝中汲取水份和营养,茂密顽强地生长着,秃鹫在悬崖边筑巢觅食自由翱翔,驴友们爬山也会远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在不断的洗涮着山石,潭中小鱼游来游去好生自由。每次爬山到此绝佳处,汗出透,力用尽,全身的炙热瞬间让山石透出的凉气给一扫而光。埋锅架灶,生活做饭,实是惬意!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6)

  有时一人独想,如果山没有了这浑然不动的石头,或许水早把山冲成平地,风也会把山头刮掉,多年后人们再也不会看到“凝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了。山里的树木不断地由小变大,草地枯了荣了,进山的路被枯叶覆盖,被雨水冲断,唯有山石很难改变,有了这些常年不变的山石,我们才能更容易找到进山的路,不变的山石,总让爬山的驴友看到希望。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7)

  山石不仅让山变得伟岸‬俊美,而且让‬生命得‬以在这里繁衍。树成林,溪成河,百兽相聚,万禽成群,不错的,这些生灵给深邃的大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欣欣向荣,但千年不变的山石功牢最大!山石见证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见证了日出日落,见证了花花草草绿了枯了,再绿了,再枯了,山石任凭风吹日晒,水冲雨淋,那怕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我更有“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之意。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8)

  和朋友爬山次数多了,和山石走的更近,虽然有些山石是爬山路中的难路虎,多少次被它们碰破了头皮,擦伤了膝盖,但一次次越过山石这个天梯后,看到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山石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同样激励自己将奋力前行。

山居笔记的散文风格(散文随笔山中石头)(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