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

评测报告结构

【壹】前言

【贰】我与Nad

【叁】大师的指点

【肆】我眼中的Nad Viso1 BT

【伍】浅尝辄止的拆解

【陆】我与Nad Viso1 BT

▼ 然而,这是我睡梦中初醒的样子。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2)

▼ 揉三下眼睛后的样子。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3)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一章 前言

我是一个音盲,毫不避讳。能够有机会众测HIFi设备Nad Viso1 BT,不仅是意外,更是给我了极大的挑战。自从收到短信的那一刻起,三座大山时刻压在我心弦:我本音盲、Nad太高端、太想做好报告。

自我介绍

至此,我最高端的音频设备是惠威D1080 MKII;耳机还停留在百元以内、能用就行的阶段。D1080 MKII,已经给了我十足的震撼,我一直傻傻地认为用她来听区瑞强已经是享受,哪怕用的只是192kHz码率的mp3音源。

而身边已经有不少“声魔”,他们甚至已经不止研究喇叭,买线材花费也上了“天文数字”。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我只能赖着脸皮去请教大师了。最终结果是,大师终归是大师、大师到底是大师、大师就是不一样。这么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我本想迅速充电入门,不料天分太浅,始终徘徊在门口。

题外话,网站充斥着大量的关于众测的种种评论。但我这次的经验,至少说明众测君挑选人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给专业户,也会有名额给我等小白滴。

这不是我一个人在评测

这不是我第一次写众测报告,却是第一次写“团队众测报告”。话说,几个共测Viso1 BT的小伙伴,@Tomly_yu @dcvivi @崂山可口百事,可能我们在广州、在青岛、在苏州,或者在别的哪里;我们也几乎鲜有在大妈这里交流;但同样的Nad评测,让我们成为同班同学。我们几乎时刻在一起交流心得,共商评测大计。

Tomly_yu 同学急速给出了一篇教科书式的评测,令众位伙伴压力大大;dcvivi显然会在形式上创新:引入家庭式评测,满满的都是爱;崂山可口百事则引入美人腿,让人不自觉看三遍。然而,新三座大山又压在了我的脖子上……

然而,我还是一直想做一份不一样的众测报告,差异化的众测报告。

▼ 箱子正面,喜欢这一抹红色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4)

第二章 我与Nad

Nad音响设备,即便在国内HIFI发烧友世界,也不是众所周知的品牌,对于我等音盲更是少有接触了。其实,谁叫你这么久了还不打入中国市场?

然而,或许是机缘巧合,去年去探望移民美国的亲戚的时候,看到了他家的Nad功放。对于一切高端音响设备都过目就忘的我,居然记住了Nad,居然百度了(我还不会用谷歌),然而并没有什么信息,囧ing。让我能记住的是,居然功放机等音箱设备能够设计的如此活泼,如此不老态龙钟!见过了太多的马兰士和雅马哈的机子,稳稳的都是80年代的外表,有木有?!

同时,就忍不住美亚搜索了一番,恩,这货还真有一定的销量!所以,时至今日还未曾忘记Nad。然后我在众测计划中写了这件事,然后就是现在了。Nad Viso1 BT 成了我第一件HIFI设备。

▼ 据说下雨天,剪刀和封条更配哦。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5)

第三章 大师的指点

就在中秋假日,懒样的午后,我给那声魔朋友打了一通电话。

我:魔,最近我有个任务,想认识下Nad。

魔:啥?我不会海淘。

我:我是科技专栏作者,想写个评测,无奈肚子里没有墨水,无从下手。

魔:顺心而为吧,怎么喜欢就怎么写。

我:尼玛!这不是废话吗?难道你也在药王谷了?

魔:嘟嘟嘟嘟……

是呀,大师永远就是这样。话语如此让人迷迷糊糊,好似智慧更好似废话。然而,让我想起了我当初如痴如醉地学习摄影。从刚开始着了魔一样学习构图和曝光的“规律”,后来再从大量著名摄影师画册中去找“规律”,然而自我感觉也始终迷失在进步的路上。直到有一天,终于把所学的所有规律抛弃,才慢慢喜欢上自己的摄影作品。标准教科书是不会教你如何拍一张全黑只有一点光亮的照片,也不会教你拍一张只有三分之一脸的人像,而我却深深地喜欢这些照片。

难道,大师也是这一个意思吗?声音和图画、音响和摄影是相同的吗?但是,我又如何实现这一跨越呢?

然而,我做出了一个艰难又大胆的决定:顺心而为(不去追求模式),不怕人笑我小白(我本来就是小白),不做评测说感受(我根本不够格做评测)。

此时,电话响起。是大师。

魔:也许大概可以拆开看看。

我:嘟嘟,嘟嘟……

▼ 至于你,就这样静静的在我面前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6)

第四章 我眼中的Nad Viso1 BT

品牌身世

英国品牌,后被丹麦企业AudioNord收购,现在归属于加拿大Lenbrook公司。所以Nad产品兼有丹麦和加拿大的基因,甚至不少产品是丹麦大咖企业贵丰代工的!而这款Viso1 BT的发音单元就是加拿大设计。

身材长相

在之前几位小伙伴的文章中间,有值友说像鞋子,有说像鸽子,像啥的都有!这就是NAD的创新之处。在茫茫的方方正正蓝牙音箱中一眼就能认出!这也是很多Nad产品共同的特征之一:对于老态龙钟的声响器材外观的一阵新风。

▼ 你,48厘米长,我一直把你当篮子……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7)

来到中国

其实,也许是我不了解,Nad已经通过代理商进入中国了,而且就笨产品来讲,不仅外盒子上有中文标签,里面的说明书也是中文的。在此其实,在网络上也有其他网友的开箱,也见过贴有中文标签的Nad产品,尽管有的还是帖子外盒之外的塑料薄膜上的。不管怎样,相比如此普及的3B&W HIFI设备,Nad也是进入中国了。

▼ 箱子上的中文帖,是熔和国际代理。极有可能是本次众测主啊。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8)

气囊功率

这是NAD的看门技术。在高功率输出的时候提供更加强大的后勤电能,使之在大功率输出时候游刃有余,避免撕心力竭、上气不接下气的赶脚,最直观的就是提升器低音的表现。

数字功放

这是大轴戏了。可以想象,如果你不是怀旧,现在绝大部分音源都是数字的了,然而普通的功放设备需要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后再放大,而VISO1功放能直接处理数字信号,显然这样减少一次的转换能够直接避免因转换而损失的音质、细节。

所以,VISO1也就没有3.5mm接口的,因其也是模拟型号,再处理一次变数字再功放,显然和数字功放的理念相悖。而蓝牙和光纤则是数字信号。

▼ 背后的所有接口。miniUSB接口据说是用来升级固件的。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9)

第五章 浅尝辄止的拆解

顺着声魔朋友的建议,就必须拆解啊。但为嘛浅尝辄止呢?显然我目前的工具和能力还不足以完全拆解VISO1,只能嘎然而止。

拆解的好处,直接能了解其结构和用料,甚至清楚每一个零件。在整个拆解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而且每一个螺丝都是那么的紧,犹如直接拧入木材之中一样。我整整折腾了三四个小时,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实在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思路和力气了。我输了,VISO1赢了。

▼ 拿下罩子,你两个眼睛and硕大的嘴巴,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0)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1)

▼ 你的衣服,背面是如此的蜂窝结构,显然是声学的消音效果,防止余音相互干扰,很多会议厅就是这个设计,不少geek家装布设备也是这种设计。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2)

▼ 拆下15W的小喇叭在此,由加拿大psb(和Nad同属于Lenbrook旗下)设计。阻抗4欧姆。线材上有消声胶布缠绕,为了防止内部震动线材之间、线材和音响壁碰撞发出异响。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3)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4)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5)

▼ 中间50W的低音喇叭。同样PSB设计、4欧姆。重量达到一公斤之多!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6)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7)

▼ 然而,就到这里了。拆下了数十只螺丝,所有面板螺丝、喇叭螺丝、铝合金弧圈背面的螺丝、底部的螺丝都已经拧下,但始终无法打开音箱壳。厚厚的黑色塑料壁根本无法摆动,卡扣严密无比,根本看不到缝隙(能看到接合处有粘性剂)!这不是塑料,这不是音箱,这简直就是石头!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8)

说到严密的做工,本机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出色,有小伙伴的评测给出三个按键倾斜、不在统一平面的问题,我没有遇到类似情况。

▼ 铝合金弧圈上的三个按键特写

我说我想听声音(我想和声音聊聊)(19)

第六章 我与Nad Viso1 BT

每天早上起床,打开小米note通过蓝牙放音乐(据说小米note的音质不错,尽管没有apt-x蓝牙,吐槽ing)。VISO1 BT的音质对我来说就是前所未有。如此的低调又清澈。说低调,因为无法和更大功率的音箱或者家庭影院相比较,你永远没有那种震撼感。清澈则是细节的表现超过我听过的所有设备。

这种独特的清晰,非常适合听李健。这种清晰或许来自Nad独特的技术推动低阻抗喇叭、直接数字功放不损失细节,等等共同作用所得。

这种极为独特的特点,使得你不适合任何热闹的场所,比如广场舞、喧嚣的聚会等等,极为适合放在书房、房间的独自聆听。也正是有了你,才让我猛然知道,平时我听得音乐中还有那么多细节是从未听过。而我,非常享受这种发现和安静。

更过的专业的评价,由于我这个人是门外汉,我没法给出。或者说甚至没有一种直接的方式,把我听到的声音传递给大家。在此,我突然顿感无力,我苍白的语言实在没办法使得“说的比唱的好听”。但,还是必须强调这种前所未有的清澈。

至于值还是不值,这取决于你的耳朵。这种HIFI产品,本身都是没有了不会死但有了也不会爽死的东西。这完全取决于你喜欢的类型和你的耳朵。

▼ 恩,在此聆听你的声音。你一直都在。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点此投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