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文字演变(史上最古老的字典)
汉字是我们伟大的语言,不仅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九月曾经在李宁老师解说徐健顺教授的《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听到这一句“我们的文化复兴,好像要从重编字典开始”,突然想起了许慎的《说文解字》。
单说书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说文解字》是什么,但是如果说它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词典的话,你就会知道一个大概了。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东汉许慎。
它是在第一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的书籍,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许慎是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他不满足于学术上的既有现状,在今天看来条件还很有限的情况下,在前无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广泛吸收两汉经学关于文字训诂的研究成果,吸取《尔雅》式字书广袤的释义内涵和分类编篆的经验,更继承发展了汉代小学家编篆《三苍》和为《三苍》作注,以及古来说解字形的传统,花费了10年时间草创初稿,又用20年光阴精心订补,开创性地构思酝酿成熟了《说文解字》。
而许慎形成的许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炙手可热的学问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经历了1800多年而能比较完整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一部著作。
该书一举登上了字书编篆的高峰,确立了汉语文字学字书的主流方向。
从《说文》中的汉字起源和演变,可以初步看出中国文化的一些特征和中国人特点的原始雏形:
2、中国文化的自我修正性。《说文》中,“”是最初表示方位“左”的本字,“又”是最初表示方位“右”的本字。而“左”字的最初含义是“佐”(佐助的意思),“右”字的最初含义是“佑”(帮助的意思)。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这些字随着应用便利性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改变的其原意,体现了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
3、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引伸。《说文》中,“殊”的本意是“死也”,死罪者身首分离,引申为“断”,断开的两截不同,于是引申为现在“不同”的含义。“普”本意是“日无色也”,日无光则远近皆同,引申为“遍”,然后就有了现在“全、广”等含义。“每”本意是“草盛上出也”,因为草太茂盛了,处处都一样,引申为“每每”,然后有了现在的含义。中国诗词歌赋中大量出现了这种隐喻换喻的引申用法。
通过它,可以清晰的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演变过程。如果想要学习以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说文》是必不可少的经典工具。
所谓“说文解字”,就是准确地解读古人书写下来的文字,从而正确地了解古人表达的意思,读懂古人留下来的书。
所以说,许慎对字形的解读,对字义的诠释,对字声的记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读懂古书
陆宗达先生曾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真称得上是一部汉代的百科全书”,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学习《说文》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文化,比如三字经里面,人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性”是什么呢?通过《说文》就能帮助我们理解——“性”这个字,它的右面是一个生长的“生”。
其实在早期的时候,“生”和“性”是一个字,在古文字中,“生”的样子是下面一横是大地,上面是草芽,所以“生”这个字取象于草木的茁壮生长,“生”是用草芽来表示草的生机。
这样就很好理解了,什么叫“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呀,都具有一个善的萌芽,谁的内心都有一些好的念头、好的想法,都有这种自然而然的、求善的萌芽。
因为汉字是记录了古人对于历史遗迹世界观察,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还能看到关于古代历史文化的世界。
比如下面这个字,非常的瘦小,尾巴尾巴也不弯了,注意它的脑袋旁边有啃碎的渣,有一些碎屑,那什么样的动物,会在脑袋边啃一堆碎屑呢?
这个字是老鼠的“鼠”。
说文解字其实就是一把帮助我们打开古代历史文化的钥匙,更能深入的理解中华文字的美。
清代大儒王鸣盛把《说文》称为“天下第一种书”,国学大师黄侃先生认为《说文》是语言文字学中的“主中之主”。
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说文》更值得我们来翻读。
这套《说文解字》是组织了全国百名大学教授进行重新整理的。
它的底本由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进行了校勘,不仅所有内容都保留了原著的面貌,专家们以及学者又经过了精心的比对。
从内容以及版本上尽力做到精准以及科学,三校三审,不管是图片还是标点符号,都力争完美。
一套全四册,仅需要89块钱,可以说是非常值了!
点击下方的商品卡下单,便可享受到这上千年的文字之美,一起来看看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