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80后的游戏故事-34)

幻想是人类的天赋,也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因为有了幻想,因为我们能想象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才能向着只存在于头脑中的目标前进。反过来,想象又是现实世界的产物,我们所想象出来的东西虽然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却都根植于现实世界。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实的世界并没有独角兽,但我们可以幻想出独角兽,因为独角兽不过是现实世界中的马,长出现实世界中其他动物的角而已。

角和马都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而独角兽却不存在。其他幻想中的东西也是这样的,比如当年并不存在的飞机,只是具有飞行功能的机器,相当于鸟和机械的结合体。天使的形象来自于一般的人类以及鸟类的翅膀。中国的龙,则是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也就是说,其实人类是根本没法想象出自己完全没见过的东西的,我们的想象力深深地受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经验的局限。虽然你能想象出一个别人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东西是每个人都认识的,只不过是一些我们平时早已司空见惯的元素的另类拼贴。

没有幻想的能力,就没有艺术品。电子游戏正是现阶段人类幻想的最高表现形式。

首先,电子游戏是多媒体的。传统媒体都是单一的媒体,只拥有文字、图像或声音之一,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就是如此。后来有了电影和电视后,多媒体开始崛起,人们能够享受到视听盛宴了。电子游戏的输出设备无疑比电视和电影更加先进,除了显示器和音箱以外,我们还有震动的手柄,甚至还有些能利用上嗅觉的街机。这种优势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80后的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80后的游戏故事-34)(1)

以《罗拉快跑》为代表的多结局电影看起来十分费劲,但电脑游戏却由于其互动性而很多作品都是多结局的

其次,电子游戏具有互动性。八种传统艺术——绘画,文学,舞蹈,音乐,建筑,雕塑,摄影,电影,观赏者无一不是只能被动地听或看。虽然很多文学家认为只有人写的作品并不完整,有人读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艺术品,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形而上的一厢情愿。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互动艺术,让人们真正地能够享受艺术的过程。我们不妨想一想这个例子:多结局的电影,比如《罗拉快跑》或者《机遇之歌》。这种电影我们看起来总会觉得十分别扭,因为虽然有着很多结局,但是观众无法自主选择。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而故事本身也是有着时空的,在电影中就是“电影时空”。

用线性时间的电影这种形式来讲述时间非线性的故事,必然会感到奇怪。而电子游戏,尤其是RPG游戏,开放性与多结局是多么的普遍,我想不用我多说了。没人会觉得多结局的电子游戏奇怪,因为无论你得到了哪个结局,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你不会像电影一样,一次看到好几个平行世界的存在。这种互动性,这种主动权,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更何况电子游戏不只是人-机交互,还可以做到人-机-人交互。

“我国儿童的想象力受到戕害”这一论调,总是被人提起。有人说外国的儿童画出来的太阳是五颜六色的,而中国儿童画出来的太阳全是红色的——虽然其实大部分时间太阳都不是红色的。锻炼想象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他们展示幻想的世界,而体验幻想的世界的最佳方法,就是电子游戏的世界。

幻想生物在游戏中比比皆是,无论是西方奇幻体系的生物——矮人、龙、精灵,还是东方神话的生物——麒麟、白骨精、刑天,都在多种游戏中频频亮相。游戏对于这些神怪的影响,不亚于电视剧对于小说的影响:诸如《西游记》、《水浒传》等等名著,由于搬上了屏幕,各种特色鲜明的虚构角色经过演员活灵活现的演出而真实地存在于我们面前,这样一来,单媒体的小说就变成了多媒体的电视节目。

同样的道理,不管是《山海经》还是《指环王》,我们在游戏中也能找到令爱好者们如雷贯耳的各种怪物。弗兰克·赫伯特的经典科幻巨著《沙丘》相比不少人都听说过,但片中的一种虚构生物“沙虫”的样子,在不同的游戏和插画中却并不相同,在某些插画中杀虫长着同心圆式的嘴,而在某些游戏中则是长着三瓣嘴,在电视剧中和电影中又是另一种模样。游戏对于这种虚拟生物的构造,和插画家的工作是一样的,但游戏的互动性却使得玩家能更真实地接触到这种虚拟生物——无论是插画还是电视,观众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沙虫耀武扬威,而在游戏中玩家不但能随心所欲地观察沙虫,甚至还能和他进行互动,引诱他、驾驭它或者与其对抗,这自然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提供的体验。

80后的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80后的游戏故事-34)(2)

虚拟现实技术(VR)必然首先在游戏中得到应用

不少人应该都玩过一款叫做《VR战警(Virtua Cop)》的老游戏,94年于街机平台发售,95年移植土星,97年移植到了Windows上。还有很多别的系列游戏也叫VR,比如《VR快打》,《VR网球》等等,英文名皆冠以“Virtua”,意为“几乎不可能的”或者“不是真实的”,这些系列在国内统统译作了VR,但是问题就出来了:原文中并没有R这个字母。我并没有找到这一译法的来源,因而我猜VR用的是“Virtual reality”缩写之意,即“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境”,顾名思义,就是用计算机技术虚拟一个空间,但用户却觉得十分真实。想要欺骗人类的全部感官,何其容易?

听觉视觉嗅觉触觉,都想通过计算机使得与真实的世界一样,在现在依然是十分不可能的,何况是94年?但那个时候3D技术还很不发达,由于这游戏是完全的3D游戏,因此在视觉方面可以说是十分突出的,当时的人们一定由此感慨VR技术指日可待,所以才把这游戏翻译作了UR吧。

80后的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80后的游戏故事-34)(3)

幻想生物在游戏中随处可见,异形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没有眼睛,因此你永远无法知道它是不是在盯着你

 现在的科技,首先在听觉上,达到VR标准了,声音的采样率只要超过44100赫兹,人耳就听不出来与真实声音的差别了。图像方面,至少在色彩上达标了,人眼能识别的颜色数量为2的24次方,因此24位色叫做真彩色,32位色在肉眼看来与24位色没有什么差别,而16位色则差很多,道理也正是如此。触觉方面现在的游戏则远远不够,仅靠手柄的震动,与真实的触觉相差的还很远,而且触觉比起其他感官也许更为危险,不少科幻作品(尤其是赛博朋克)中都有这样的科技:直接通过神经与计算机网络相连,这样一来VR自然就实现了,触觉自然不在话下,而如果你在虚拟世界中被杀死,在现实世界中也会死亡——这是《黑客帝国》的说法。如果到了这个地步,VR(虚拟现实)就已经不再V(虚拟)了。

80后的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80后的游戏故事-34)(4)

据说有着两百种以上结局的《辐射3》,这是多结局电影所完全无法匹敌的

单单的3D游戏其实是远远无法欺骗我们的知觉的,因为毕竟显示器还是2D的,我们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是3D模型的2D投影。今年自从《阿凡达》上映以来,掀起了一股“全民3D视觉”的风潮,真正的3D视频技术,也开始向PC和家用机游戏走进——微软与LG联手,这样一来3D电视与Xbox得以结合,而久游也开始推出支持3D视觉特效的网络游戏,单机方面诸如《生化危机5》等大作也支持nVidia显卡的3D视觉特效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言,完全欺骗人类感官的“终极VR”,也许真的会出现吧。到那时候,游戏会是什么样子,一定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