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1)

庚子年腊月十六——尾牙

(2021年1月28日)

辛丑年二月初二——头牙

(2021年3月14日)

导语

年暝岁尾,是莆田人到了岁末年终,常挂在嘴边的词。指得就是即将过年的这段日子,因为这段日子里有着各种的习俗、仪式和禁忌,因此,这个词的存在即带有善意的提醒,又有着时间的流逝感。

腊月十六的“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百姓家春节活动的先声。

年暝岁尾(上)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出品

厦门木末传媒有限公司 摄制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2)

“初二十六月月祭,头牙尾牙倍不同。为谢后土恩泽厚,年丰贡足香火红。”

——莆仙风俗竹枝词

《莆田十六尾牙赞句》

十六尾牙大欢喜,好啊!

红团春卷番薯起,好啊!

尾牙节瞑大用工,好啊!

老人呆伢齐加餐,好啊!

达池出箩煮香香,好啊!

吃了一厝都平安,好啊!

尾牙八肚吃饱饱,好啊!

祝愿万事很好果,好啊!

年暝岁尾,是莆田人到了岁末年终,常挂在嘴边的词。指得就是即将过年的这段日子,因为这段日子里有着各种的习俗、仪式和禁忌,因此,这个词的存在即带有善意的提醒,又有着时间的流逝感。

尾牙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3)

腊月十六的“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百姓家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本地的妇女们都会准备猪肉、白粿、油豆腐和水果、糕饼、米酒等各式供品去供奉土地公。点上香烛,燃送金纸、贡银,祈求土地保佑。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4)

很多商家、企业也会如法炮制,以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更会大摆“尾牙宴”宴请员工,感谢他们一年的辛劳。因为“尾牙”代表一年终了,欢庆丰收。所以莆田民间有“尾牙吃欢喜”的说法。

扫巡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5)

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可以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农历双日进行一次“扫巡”(扫尘),阖家以崭新的气象迎接新春佳节。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6)

“扫巡”的工具是很有仪式感的,一般用芦苇、青蒿、或稻草捆成把一大把,再贴上一张红纸,将它绑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灰尘、蜘蛛网等污物。这时的这把“扫把”同时具备了除晦消灾,去尘驱邪的特殊功用。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7)

“扫巡”一般先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门窗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然后把蒸笼、碗筷等厨具,桌椅、眠床等家具,被铺、蚊帐等床上用品都搬到户外,洗涤干净,让太阳曝晒;最后对地板砖进行擦洗,彻底清扫垃圾和废物。这一形式既卫生健康,又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红团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8)

随后便是备年,准备大小年货,是过年的常见风景。莆田逢年过节时的必备食品当属红团。它是本地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仅美味可口,也可渲染节日气氛,更多用于祭祀,是寓意深刻的乡土佳品。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9)

红团的皮一般是以糯米粉为原料,制作时先将糯米粉和面粉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揉成糯米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

馅有甜咸之分,甜馅多为糯米馅与绿豆馅,咸馅则是在糯米中加入肉丁、香菇、海味干货等。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10)

制作时把馅团成球状,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印好的红团用洗净的“鸡叶”(艳山姜的叶子)垫底,再抹上食红,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便可呈现在眼前。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大年(年暝岁尾探秘莆田尾牙)(11)

莆田的春节时光,就是这样用筵宴、洁净和喜庆开启,让忙碌了一年人们可以在温馨的氛围里歇歇脚,安心享受这团圆与幸福。

(来源:莆田旅游网 扬羽/文 编辑:吴智杰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