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牛郎为什么没在一起(原来织女是天鹅)
现在普遍存在人们印象当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织女牛郎为什么没在一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织女牛郎为什么没在一起
现在普遍存在人们印象当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是这样的:
牛郎饱受哥嫂欺负,分家时只给了他一个老黄牛,一天,老牛突然说话了,告诉他:“明天黄昏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然后在树林里等着,跑来向你要衣服的仙女就是你的妻子了。”
牛郎照做了,他在第二天傍晚看见果真有仙女洗澡并偷走了那件粉衫,跑来讨要衣服的当然就是织女,牛郎把衣服还给了她,双方诉说了各自的不幸的生活,相互同情之下遂结为夫妇,后生一儿一女,被王母知道后大怒,抓上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家里老黄牛的皮获得了法力,带上儿女紧跟其后,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出天河以阻挡牛郎的追赶,最后双方妥协之下,王母允许每年的七夕让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
这便是我们这几代人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了,甚至孩子们的教科书也有专门的课文,但诡异的是,聪明的孩子们和部分家长们为何读完这个故事如鲠在喉?我们一定敏感的发现在这则故事中,牛郎通过偷窥仙女洗澡以趁机会偷窃到了仙女的衣裳才有了织女这个妻子,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牛郎在老牛的提示下,为了能得到妻子而走了流氓式的行为,甚至带有胁迫性质,“偷窥”“偷窃”“拿走仙衣而迫使织女来讨要”这样的动作任何时候都是被有道德感的人们所痛斥和摒弃的,这恰恰违反了我们一直提倡的平等尊重——不管是普通男女两性之间的尊重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牛郎趁织女洗澡拿走了织女的衣服,或性别相反——织女趁牛郎洗澡而偷走了牛郎的衣服,都应当被我们批评和反思。
事实上,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流传了几千余年且直到上世纪50年代,现在这个看似深入人心的故事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完全的另外一个故事。
★ 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 ★
最早的牛郎和织女并非人类,乃是天上的两颗星星。夏夜的傍晚,抬头望天空,有一颗很是晶亮的星星,旁边还有四颗小星,好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人们把它叫做织女星。在和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东南方也有一颗亮闪闪的星星,它就是牛郎星。
跟着历史的长河延走,让我们来看看文献资料里的牛郎织女星是如何变成人类,又如何变成相爱的夫妻?如何在故事中有了“窃衣“的情节?王母娘娘在故事中是怎么成为反派的?
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中就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毫光。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忙。虽然一天一夜七移运转忙,终归不能织成美丽的文章。再看那颗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厢。)”的诗句,这是最早出现“织女”、“牵牛”的文字记载,但这里只是天上星辰,两者并无关系。
东汉时期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牵牛、织女”是对彼此爱慕的恋人,从星星变成了神人,牛郎织女二神为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故事,基本的构架已经成型。
到了南北朝时期,任昉《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故事到这里已经丰富很多,织女、牛郎都是天上的神仙,织女心灵手巧、每日巧织天衣,天帝怜其独处,准其嫁于牛郎;但婚后两人贪图享乐,荒废正业,激怒天帝,故而而受罚,只被准许每年七月七日相会。
若这便是牛郎织女故事最初的模样,那么“窃衣”的情节是如何出现的?
★ 牛郎为何“窃衣” ★
晋代的《搜神记》中一篇,是相对较早有“窃衣”情节的代表,原文: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飞去,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内容大略是:男子拿走了毛衣女的毛衣,使毛衣女丧失了飞行的能力,男子趁机娶她为妇,生了三个女儿后,毛衣女托付女儿去问毛衣所在,拿到之后即飞走,后来又回来把三个女儿也给接走了。
后来两则故事渐渐合并,毛衣女的故事就附会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去,毛衣女就是织女,豫章新喻男子即是牛郎,然后,牛郎从神仙变成了凡人,偷了织女的仙衣。在这个神话设定中,织女的仙衣和毛衣女的毛衣一样都是法力的象征,被人拿走之后没了神通,只得与拿衣服的人结为夫妇,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牛郎织女的结局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夫妻恩爱、被王母拆散的悲剧,这毕竟是一个带着强迫式的婚姻,之前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局和毛衣女的几乎一模一样,织女生下一对儿女后,托女儿问出了仙衣的下落,穿起后即飞往天庭,牛郎穿上老牛死后留下的皮也获得了飞天的神通,在织女后面紧追不舍,于是织女寻求王母的帮助,王母拔簪在俩人之间化了一道天河。
有些地区的民间传说是织女自己拔簪画了天河,甚至还有传说织女在被紧追中抛梭击打牛郎,总之因地区不同略有差异,但故事基本走向大致如此。
其实,“窃衣”或者“偷亦娶仙”的故事情节乃是从印度流传过来,被吸收到了中国的故事中,《毛衣女》的故事是已经吸收西域色彩的、相对较早的典型代表,印度故事的结尾也是仙女找到仙衣即飞走了。
★天鹅处女型故事 ★
这种类型的故事广为流传,西方用一个特定的术语统称为天鹅处女型故事:男子将化作鸟类的神女在洗澡时脱去的羽衣盗走,使其无法飞走,以与该男子婚配的故事,最终神女找到羽衣就穿上离开了。在亚欧大陆北方各民族中,这一鸟类往往是天鹅。
牛郎织女为什么到上世纪50年代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还要说新中国建立之后,迫切地需要戏曲、民俗改革以宣传新的意识形态,牛郎的农民身份被看成展示劳动的人民的形象,原有的两性冲突、胁迫式的婚姻主题被弱化,转而确立反封建的主题,于是王母娘娘就被塑造成封建压迫的大家长式的角色。故事就这样确立下来。
织女,岂止是一只天鹅?还是一只经过了男权文化改造后的天鹅。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