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被移出课本(语文教材鲁迅大撤退)
伴随语文教材的数次改版,受到改动最大的章节应该属鲁迅的作品。所以,“去鲁迅化”逐渐成为时下社会关注的焦点。各路学者各执一词,纷纷对此现象发表出不同的看法。有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有从社会思考的角度,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
什么是“去鲁迅化”
“去鲁迅化”是近十年内新兴的网络词汇。它缘起于2010年左右,多地语文教材改版的过程中,文学宗师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从教材中消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等。“去鲁迅化”现象出现后,立刻引起各界学者的关注。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热议,大家便将此次教材改版称之为“去鲁迅化”,或者“鲁迅大撤退”。
有时候,网络的传闻未必千真万确。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用它来形容网络江湖倒是十分贴切。很多网友慷慨激昂地为鲁迅各种鸣不平。实际情况,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根本没有减少,只是不同作品相互替代。比如将《药》替换为《祝福》,将《为了忘却的纪念》替换为《纪念刘和珍君》。网络谣传的“去鲁迅化”多少有些言过其实。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语文教材的常青树。到现在为止,大约有七十年的入选历史。从最初入选语文教材开始,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都是动态的调整中。每隔几年便有一次作品的相互替代,这种做法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拓展语文阅读的初衷。因为总不能一代又一代的人,自始至终都读一样的文章,认识一样的鲁迅。
为什么会出现“去鲁迅化”平心而论,文学本身一种很模糊的事儿,没有好坏优劣的评价标准。有人喜欢鲁迅,有人喜欢巴金,有人喜欢茅盾,大家喜欢谁的作品,往往是由自身的喜好和性格所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则应该考虑到不同时代学生的接受能力。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晦涩难懂”为一大特点,它是由鲁迅所处的时代所决定。鲁迅成为文学家时,刚刚赶上白话文的萌发阶段。当年文坛大师胡适想推广白话文写作,但是没有找到具体可行的方法。所以,胡适便找到鲁迅,希望他能够尝试地写一些白话文作品。
那时的鲁迅比较年轻气盛,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上来写出一部《狂人日记》,从此拉开白话文写作的序幕。《狂人日记》也由此成为近代首部成功的《白话文》小说,它不仅奠定文学作品的地位,也将鲁迅推向文坛的巅峰。
鲁迅的观点是成熟的,鲁迅的思想是先进的。但从白话文写作的角度来说,鲁迅的很多作品在语句措辞方面又略显“生涩”。它相当于是早期的白话文作品,放在今天来看,甚至会有大量的病句掺杂其中。
中小学生的本身年纪较小,人生经历有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远远达不到读懂鲁迅的层次。若是让他们鉴赏鲁迅的作品,必然要绞尽脑汁,费尽千辛万苦。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有老师强行帮助学生解读,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课再强行记忆。这种教学的方法非常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内心中必然会萌生抗拒心理,认为鲁迅大师像是在“神侃”。
二知一席话
“去鲁迅化”现象惹来的热议,说到底是一群大人站在自身立场的辩论。没有切身实际地替中学生考虑,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必须是严谨正规的训练。比如小时候,大家识字练字都是从笔画开始做起,慢慢地再学习正规的语句表达,鲁迅的很多作品难以与标准的白话文相并行。学生一边学习正规的遣词造句,一边再看鲁迅的写作风格,很容易把学习的思绪搞乱。
读书是一个人终生的爱好。鲁迅先生的作品更适合放在日常生活中品读,需要有一定的阅历作为支撑,那种对生活的体会,不是少年时代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比如,鲁迅《秋夜》一文中,写道“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学生很难从中明白鲁迅当时的孤独感。即便是没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人,都有可能觉得此处是病句。
所以,大家没有必要过于夸大所谓“去鲁迅化”。鲁迅永远都是鲁迅,鲁迅作品中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将历久弥新。
家长朋友若是坚持想让孩子更多地接触鲁迅,不妨让孩子读一下鲁迅的诗歌。就鲁迅而言,若不是他白话文写作的名气太大,现在的鲁迅或许是一位诗人。毕竟,他本身便是从诗歌起家,而且他的诗歌写得非常工整有力度。
比如他的《无题》一诗写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将朋友慷慨赴死时,内心的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