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投资新型骗局(线上虚拟套现)

作者:何柳颖 来源:今日头条号包不同团队

导语:“保守估计,套现人群有数千万来计算,这都是一个每年千亿的市场”。

随着信用卡的广泛使用,相应的套现行为亦随之出现并快速向各个市场蔓延。因为人们消费的侥幸心理,此类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并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如今随着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虚拟信用卡”的诞生,线上的虚拟套现亦成为了行走在法律边缘的新型“金融黑手”。

虚拟投资新型骗局(线上虚拟套现)(1)

“虚拟套现”进化史:从淘宝店铺到020再到第三方平台

伴随着信用卡市场规模的扩大,信用卡套现风险随之勃发。由于信用卡用户有最高56天的“免息消费”期,信用卡套现使得持卡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规避了银行高额的取现费用,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极具诱惑力。但此种套现行为属于违规行为,不仅会推高信用卡坏账风险,更容易把持卡人推入以卡养卡、无力偿还的深渊,甚至会造成不良的信用记录。

而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虚拟信用卡”自被推出以来,也和信用卡一样难逃被套现的命运,其套现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最开始时,套现商家只要有一个淘宝店铺,让客户用花呗买一件指定商品即可,只要点击确认收货,花呗支付的款项就会到套现商家的支付宝帐户,商家再把扣除手续费后的钱返给客户。

因为淘宝套现的手续过于繁琐,套现商家又转战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携程等第三方平台。打开支付宝,进入“外卖”窗口,下一单虚拟的外卖单并完成交易,套现卖家用支付宝返现并扣除手续费。这样,买家就成功将花呗套现了。同样套路还可以用于其他提供团购、优惠买单的O2O平台上。

虚拟投资新型骗局(线上虚拟套现)(2)

随着有套现需求的人急速增多,专业帮别人套现的平台开始出现。在QQ群或者微博上搜索“花呗套现”的相关信息,能出来几十个花呗套现群。而当“云付”等线上钱包App出现后,套现的过程变得极其简单——注册、扫码、到账。例如,这款名为“俏美钱包”的APP,不仅支持支付宝,还支持微信支付、QQ钱包、京东钱包和银联快捷,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几款主流支付工具。下载这款产品之后,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及信用卡就可以生成付款码。在其交易类型设置为支付宝之后,用户打开支付宝扫描之前的二维码,可以选择使用信用卡或者花呗支付。就这样,花呗里的钱就转到了用户自己的银行卡中。而这项收款的服务费仅为0.49%。

其实,上述线上钱包的套现逻辑,和线下依然是一样的:在线下,你可以找一家有POS机的商家,将钱刷出来,商家扣掉一定费率,再将钱返给你。而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云付”、“俏美”等就相当于一个个人POS机。事实上,正规POS机在购买时都要求必须是商户,同时需提供工商和税务手续,个人一般不允许办理,然而该类“个人POS机”却能轻易买到,不需要营业执照,开通注册几乎“零门槛”,只需要简单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就可以轻易从花呗、白条及信用卡套现。也正因为如此,这类线上交易的风险要比实体的信用卡交易更大。

多级分销 大学生成“套现”主力军

对于此种交易,在其中盈利的中介美名为“创业”,面对外界对其“传销行为”的质疑,他们的回应是“这怎么是传销呢?这叫裂变发展”。其实,所谓的裂变发展,不过是一种分销渠道。

目前,“云付”等线上钱包主要靠两种方式在全国疯狂扩张,一种是纵向的多级分销,另外一种是横向的贴牌繁殖,“现在市面上的线上钱包,95%都是贴牌出来的”,某一家专门为线上钱包提供贴牌服务的市场负责人称。所谓的贴牌,就是将其他家“线上钱包”APP拿过来,换一个颜色和LOGO就直接用,快的话一天就可以上线。

在深圳三和,就有这样一种假手机专卖店,专门协助别人骗取分期贷款平台的钱。它们经营的业务有一个专有名词:做分期。关于这个分销的集中地,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被社会所抛弃,三和网吧就是你的灵魂避难所。只要能套现,只要能有现钱花,三和大神们根本不在意自己身上背了多少钱的债务……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此灰色行业里冒险的不仅是无业的“三和大神”,还有更大的一群用户是在校大学生。因为之前大学生网贷的社会问题已引起重视,相关法规已做出诸多努力进行整顿。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其中,包括名校贷、爱又米、优分期等多家校园贷平台已转型做年轻人消费分期业务。

虚拟投资新型骗局(线上虚拟套现)(3)

然而,据了解,目前虽然很多平台表面上已经禁止了网贷业务,但是分期业务没有取消,比如买了手机卖给黄牛依然可以套现,只不过要损失一些手续费。更甚的是,有些分期代理本身就是大学生,“一个学生做分期能获得不少提成,许多人不仅自己做,带着宿舍一起做,学校也没有明令禁止,平台虽然不能借钱了,分期买了实物套现却没法禁止,毕竟大学生也有消费的需求”,有学生表示。

“套现者”被套 相关治理仍在路上

上述套现渠道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若交给没有牌照的公司来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资金都难以保证。而因为着急用钱,套现者的安全意识也会偏低,在享受套现带来的便利之时,往往都会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隐患与危机。

《2015年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报告》披露,55%的网民曾遭遇网络诈骗,及时向警方报案的只有12.35%。其实,套现被骗就是不报案的典型,因为大多数人意识到套现行为本身触犯法律,鲜少进行报案,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将损失追回。

目前“套现者”被套主要有三种:付款后被拉黑。这种套路大致有两种:在淘宝上买东西付款后被对方拉黑,没有收到返现;在骗子发来的大众点评等“黑店”上付款后被对方拉黑,没有收到返现。

虚拟投资新型骗局(线上虚拟套现)(4)

花钱买了假账号。混杂在套现群里的还有一群人打着“强开微粒贷”“提高借呗额度”等旗号行骗,满屏都是叫卖微粒贷、苏宁任性付账号的广告,但是,当拿着账号登录后,要么发现账号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一个根本没有开通微粒贷的微信号。

木马中毒致密码泄露。受骗者点击了对方发来的木马链接,在操作过程中,对方将受骗者的支付宝账号和密码收入囊中。

而除了金钱的损失,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的“违法”性质。根据法律规定,信用卡套现数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将以非法经营罪处罚,如果恶意透支不予归还,将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对于信用卡的非法套现,收单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频率、检查内容、检查记录等管理要求,落实检查责任,如果发现有关商户涉嫌违规受理银行卡套现行为,收单机构会及时调查核实,并予以纠正。而花呗的套现走的同样是灰色通道,笼罩着的法律风险十分巨大,虚拟的线上交易变现更容易让资金脱离银行监管。

据相关人员做出估计,“套现人群有数千万来计算,这都是一个每年千亿的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背后是更大的金融风险。对于这些“金融黑手”的治理,相关机构已作出诸多努力。如2015年5月起,支付宝开始针对花呗套现进行严厉打击。目前,支付宝通过大数据等识别方式,已经做到对参与套现的淘宝店铺当天发现、当天处罚;针对O2O平台的非法套现,支付宝亦开始将准入的资质提高,定期清理有套现嫌疑的店铺。而今年6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公布消息称,“信掌柜”和“云付”两家公司,均涉嫌无资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这些被包装成创业项目的套现产业,曾经在全国召开大会拉人头,现如今却因为其非法性质被责令停顿,对于个中利害各位消费者还是得明辨慎行,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避免沉沦于此灰色地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