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2号古船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入坞)
“长江口二号”打捞弧形梁穿梁现场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示意图 新华社发
长江口二号古船模拟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文艺 图/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除署名外)
11月21日凌晨,备受瞩目的清代古沉船“长江口二号”浮出水面,在长江口横沙水域实现完整打捞。昨日,这艘古船顺利入驻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
这是继2007年广东南宋沉船“南海Ⅰ号”出水之后,整体打捞方式在沉船考古作业中的第二次成功运用,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长江口二号”打捞当晚,央视新闻客户端对打捞过程进行了近3小时的直播,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张华、上海航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叶冲等专家齐聚,为观众在线解读古船的奥秘。
现场可知,与“南海Ⅰ号”一样,“长江口二号”也是一艘木质贸易商船。其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是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沉船。拥有31个舱室的它,所载货物以陶瓷器为主,局部已清理出水600余件文物。
为进一步了解“南海Ⅰ号”与“长江口二号”的异同,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岩,以及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以期解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岩认为,从聚落考古的视角可以将“长江口二号”看作一个小的生存单位,它所反映出的贸易形态及社会生活等内容,与先于它沉没七百年之久的“南海Ⅰ号”古船有很大不同。
2007年,拥有“水下殷墟”之称、出水超18万件(套)精美文物的宋代古船“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对它的发掘保护曾举世称奇。如今,作为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再次拉近了公众与水下考古的距离。
古船整体打捞“红利”明显
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打捞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主作业船“大力号”先在古船四周放下22根巨型弧形梁,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柱沉箱,然后把重约8800余吨的古船和泥沙海水包裹起来、提升出水,并“嵌入”另一艘为古船量身定制的工程船“奋力轮”的中部开口月池中。
央视直播中,褚晓波馆长将“奋力轮”形象地比喻为“袋鼠妈妈”。古船打捞出水、“嵌入”成功后,就由这艘“袋鼠妈妈”工程船怀抱着,驶往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将“安家”于黄浦江畔。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崔勇,15年前见证了首创整体打捞方式的“南海Ⅰ号”的全部打捞过程。2007年,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为“南海Ⅰ号”专门定制了一个巨型沉井,打捞时,是将沉井压入海底整体罩住沉船后,再从沉井底部穿引36根钢梁,用时七个月,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最后由量身定做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将“南海Ⅰ号”从30米深的海底“牵”出水面,进入阳江海陵岛上专为它修建的博物馆中——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大获成功。
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他也数次参与方案论证会,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崔勇对羊城晚报记者说:“长江口二号古船延续了‘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异地发掘’理念,但同时根据它所处的海况和埋藏环境的差异,以及对迭代升级的水下工程技术的运用,最终制定了适合其自身的现行打捞方案。”
崔勇认为,“南海Ⅰ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整体打捞的红利,为后续其他古船的打捞树立了信心。“整体打捞能提取的信息量与传统的水下提取相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毫无疑问,‘南海Ⅰ号’古船在打捞和发掘上都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一条“沪味”浓郁的沙船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中,一个底款为“同治年制”的绿釉杯,确认了古船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在一百多年前的长江口水面,这艘载满货物的大船从哪儿来?又将驶向何方?这两个问题亟待考古学界回答。
在这艘古船上发现、现已入库清理的600余件水下文物中,有大量产自景德镇窑的青花瓷。褚晓波推测,“长江口二号”很有可能在长江口上游的景德镇装好货物后,进入长江流域,最后意外沉没于长江口。
“对古船的前期探摸中,我们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船底是平坦的,没有明显突出于船底外部的龙骨,它的船型很可能是当时上海广泛使用的沙船。”上海航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叶冲在直播中介绍,多桅多帆的沙船是上海古代贸易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因而它的形象作为主要元素如今出现在上海市市徽设计中。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进一步采访时,补充说:“在西方的蒸汽动力船进来之前,上海最主要的运输船只就是沙船,最兴盛的时期有数千条。同治年间,西方的蒸汽动力船已经来到上海,当时处于沙船与蒸汽动力船的交替期。”
沙船,与福船、广船、浙船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船型,叶冲指出:“这四种船型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功能需求所决定的。沙船主要航行于长江口以北地区,属于平地浅吃水的一种船型,载货量大,涉浅适航能力很好。”
或属于内航线上的北行船
航行性能决定了一艘船的足迹范围。李岩认为:“像长江口二号古船这样的平底沙船抗风浪性相对较弱,不适合远洋航行,一般在近海和内河使用较多。”
而在广东阳江海域沉没的“南海Ⅰ号”则是典型的福船。福船底尖,在海上有良好的运动性,遇上大风浪也不会轻易翻覆,适合远洋航海。以“南海Ⅰ号”为代表的福船,开启了中国古代的海洋之路,并成为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帆船。
李岩认为,“长江口二号”驶离上海后,向北航行的可能性比较大,目的地可能是到北方的天津、辽宁等地,走的是一条内航线。他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大多数沙船的航线是从长江口往北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抗日战争前夕;二是现有文献记载,向我国北方地区运送景德镇窑瓷器的线路有三条,分别是陆路、大运河和海上航线。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沉没,船上发现的景德镇窑瓷器证明它是走海上航线、向北方地区运送瓷器的一艘船。
李岩表示:“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发现走这样航线的沉船,也没有发现清代晚期的沉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确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的研究空白。”
翟杨则表示,对于“长江口二号”的航线问题,因为目前掌握的资料有限,他还不能轻易做出判断。
上海开埠史的重要见证
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已顺利入驻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上海市委市政府已正式决定,利用上海船厂旧址两个老船坞和保留的历史建筑来筹建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长江口二号”将进入考古发掘、文物整体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的新阶段。
在南海之滨的广东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主要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崔勇告诉记者:“预计明年,‘南海Ⅰ号’古船的发掘工作将告一段落,开始进入保护为主、发掘为辅的全面保护阶段。”
“南海Ⅰ号”古沉船在2007年打捞出水后,经过多次试掘和多种发掘方案的制定,在2014年正式开始大规模发掘,至今不断有考古新发现面世。实证“南海Ⅰ号”曾经到过广州,就是近期有关发掘保护的重要发现之一,这一发现有助于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此前,我们一直困惑从福建出发前往东南亚的‘南海Ⅰ号’为什么会沉没在航线西南方向的阳江海域,如今这个谜团终于揭开。经过考古调查,我们明确了‘南海Ⅰ号’沉船部分酱釉罐等器类的产地为佛山南海,并且今年7月对外发布了研究成果。”崔勇说。
崔勇认为,相对而言,长江口二号古船与上海这座城市的联系可能更加密切。他说:“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上海开埠史的重要见证,对于研究城市发展史十分重要。这也是‘长江口二号’虽然年代较近,但仍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翟杨进一步表示:“同治时期,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的特殊时期,也是上海城市建设的起始阶段。‘长江口二号’的发现,为当时上海作为贸易航运中心提供了实证。”
来源: 羊城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