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剑客详细攻略(武士无赖流落街头的)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其中僧人精湛的武功,爆棚的正义感总能让所有观众都热血沸腾,也把少林寺武僧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后来还有许多关于少林寺的影视作品。
但是,包括《少林寺》电影中的情节,其实这些在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些僧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水平、做出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都不得而知,如今的很多传说传奇都是后人美好的想象。但而且其中的僧人只能被称作武僧,并不能被称为僧兵。
其实,最出名的僧兵并不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日本僧兵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于战国时期名声大噪,最后终结于德川幕府时期。那么,日本的僧兵是如何形成的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本来应该与世无争的僧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士兵呢?
一、 日本乱世,必须组建僧兵保护寺庙中世纪的日本和欧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采用的封建领主制。各个地方的小领主把自己的土地献给权势更大贵族和大寺社,并且几乎各庄园、各块土地上都由当地庄官建立了武装力量。
这些武装力量实际上完全掌握在这些庄官手中,即使是大领主、各“领家”都必须通过庄官才能操控这些武装。日本由于四面环海的特殊环境,很少有外族入侵的情况发生,但是领主之间的摩擦乃至武装冲突总是在不断发生。社会动荡十分剧烈,无论是哪方势力都在寻求自保。
794年,桓武天皇把日本首都从奈良迁到平安京(如今京都),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在之前的奈良时代晚期,由于佛教的盛行,僧侣的权力已经膨胀到了能够干政的地步。
桓武天皇此次迁都就是为了削弱奈良时代势头正盛的权势贵族和僧侣势力,但是公元九世纪左右,最大、最受宠的权门贵族藤原氏通过一系列手段,在日本建立起了天皇年幼时作“摄政”,成年后作“关白”的摄关政治,独揽朝政,再次大大削弱了天皇的权力以及以天皇为核心的律令政治。
中央集权本就薄弱的日本此时雪上加霜,日本内部的混乱更盛。日本武士这一日后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阶级也是在平安时期诞生。一些地方领主建立起自己的私人地方武装,并且借着这些武装来争夺土地以求向外扩张。
后来因为日本国内的混乱局面,各地叛乱频发,政府依靠自身的权威和兵力根本无法镇压规模如此之大、分布如此分散的叛乱,不得不转而集合、借助各地武士力量,这就等于直接官宣了武士的合法身份,本就重要的武士地位再次大大提高,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特权阶级。
因此,在日本的这个时期,既有传统的皇族与贵族之间的权力争夺,领主之间的权力争夺,更有新兴的特权阶级武士给传统的争夺更添一份混乱和暴力。在社会动荡如此剧烈,摩擦如此之多的情况下,任何势力都在考虑如何保全自己安全和利益。
寺庙以及僧侣作为日本最流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势力之一,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确实需要庞大的武装力量去守护自己。僧兵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
二、 为何僧侣不多但僧兵集团如此庞大?1. 虽叫僧兵,下层武士却占了大多数
崛起之后的日本武士阶级,实际上和贵族有着相似之处。一些上层的武士,他们有钱有势,地位在整个社会之中都相当之高,日本之后出现的幕府就是这些势力庞大的武士家族所建立的。
但是即使是地位较高的藩主之间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就像贵族中的落魄贵族、小贵族一样,武士中同样也有为了温饱四处打拼的下层武士,他们虽也属于武士这个特殊阶级,但是地位不高,收入也很少,常常生活在贫困之中,一无所有。
在当时的笑话中,甚至需要用石头来取暖,可见生活之艰苦。他们需要加入某个势力,有了一些靠山,才能得到一些保障和生存的机会。而恰恰是这些中下层武士,占据了武士阶层的绝大多数。再加上一些因为主人出现状况而被迫流浪的所谓“浪人”,实际上陷入贫穷的武士数量是相当之大的。
所以说,这些武士需要找到能够依靠的势力去服务,而寺庙就成为了他们最合适的去处。
他们本身不是僧人,也就不需要遵守寺庙中的各种规矩、各种条条框框,但是又能依附上寺庙借助信众积累起的庞大财富,行走在外也能借助寺庙的影响力做一些以下层武士的身份难以完成的事情。因此大量武士投奔寺庙,形成了僧兵的主要部分。
2. 僧兵自带佛教光环,战斗时更加轻松
在僧兵盛行的年代,佛教的兴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背景,当时佛教在日本各界的威望和影响力是十分之高的,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因此,对于很多日本官兵和百姓来说,同僧兵作战就如同和天兵天将、神兵神将作战一般,有着难以想象的威慑力。
另外,其实中印佛教很看重佛教教义和世界观里的哲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很全面、很详细思考,并运用于解释现实世界;但是日本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日本人更多地把佛教当作是一种“咒术”,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法术,是一种具有神秘性的工具。这样就更加加深了僧兵的神秘色彩。
与僧兵作战的军队中,有很多士兵甚至在双方短兵相接之前就害怕到了极点,或者是不愿意与僧兵作战,好像是在对抗神佛一般,因此在开战之前往往整个军队的士气就会十分低落,到了作战时也就很难抵抗僧兵的冲击。
因此,除非是和完全不信佛的军队进行战斗,其他时候僧兵的战斗都是占着心理上的巨大优势的,作战起来也就相对轻松容易,出现生命危险的机会也就小了很多,这也是许多武士选择加入僧兵的重要原因。
3. 信众自发组织,保护信仰
到了战国时期之后,僧兵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信众组成的,其中以一向宗和日莲宗最为出名。这两个佛教派别在战国时期都十分闹腾,经常对诸侯、领主十分不满而和他们之间产生争端。他们的信众,包括农民、武士、市民等等就自发组织了武装力量,保护他们信仰的佛宗。
以一向宗为例,他们通过传教,在农村吸引了大量需要宗教来获得现实中的解脱的农民。这些农民自发建立起了农会,慢慢因为战乱转变成了武装的组织,在越来越强大了之后慢慢开始反抗俗世的制度,比如拒缴田租,赶走领主。这样具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武装组织慢慢被一向宗所利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不相信佛教或者不信这一宗的普通百姓,尤其是加贺国人,也因为这种僧兵的势力庞大以及可以借此太高自身地位等各种原因加入了这样的组织,使得僧兵的集团更为庞大。一向宗的实力最庞大的时候,势力几乎涵盖了半个日本,影响力难以想象。
三、寺庙还要兼顾教派之争和出家的大人物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寺庙之间因为教派之争还有利益等各种原因,也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东大寺和兴福寺因为争夺地产,在40年之内两次发生惨烈的交战,双方各自损失惨重。
延历寺的僧兵称为山法师,最鼎盛时期有八千人,他们也经常与园城寺法师和兴福寺的奈良法师交战,除此之外,对别的寺庙也是毫不手软。1081年,山法师冲入三井寺,大肆屠杀、毁坏,许多珍贵的经文和历史悠久的建筑都在此役中被完全摧毁。
同时像日莲宗这样总是猛烈批判其他教宗的教派,自然需要比较稳健强大的实力进行自保,才有可能继续存活。所以说,一个比较庞大的僧兵集团能够在教派之争中取得十分明显的优势,寺庙也就需要尽可能多的僧兵。
另外,当时佛教的盛行,给寺庙带去的不仅是大批需要保护的信众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庞大财富,还有许多削发为僧,在寺庙出家的皇室成员和地方大员或者是他们的家人。这些人能够给寺庙带去相当厚实庞大的靠山,但是同时他们也是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
寺庙只有组建庞大的僧兵集团,才有能力保证这些重要人物的安全。一旦失去了这些人物,失去的就不仅是一顶保护伞,甚至有可能整个寺庙都会受到这些人物家人的报复。这也是寺庙建立僧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结语僧兵最后终结在了幕府手上,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掌权时都对僧兵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剿杀,收回寺庙的大量领地,没收僧兵的武器,织田信长作为本不信佛的人,更是因为对佛教毫无敬畏之心,屠杀大量僧兵、僧人和信众而被称为“佛敌”,其中以织田信长和延历寺、本愿寺的恩怨最为出名。
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僧兵基本被根除,消失在了日本的历史舞台上。所以说,僧兵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少林寺》里面那样匡扶正义、武功高强的世外高人,甚至真正的僧人只占了其中的很少数,大多只是武士和无赖。
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地方的割据势力,组成复杂但是又势力庞大、无恶不作,和土匪并无二致,也难怪最终日本僧兵虽然如此出名,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好名声,甚至可以说是臭名远扬。
参考文献:
新渡户稻造 《武士道》
坂本太郎 《日本史》
《早稻田大学日本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