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六月天,下雨天。

连续的下雨,下雨,再下雨。

难免让人的心情烦躁。

正好,今天继续来写吐槽文。

茶圈里面,关于岩茶的槽点,真真是一箩筐。

静心坐下来,先喝一泡足火的肉桂。

当唇齿间浸透过浓郁纯正的果香、桂皮香、花香后,今天的吐槽大会要开始了。

打开电脑开始工作,本篇的吐槽主角,还是老丛水仙。

外面那些没实力,没真正喝过好茶,还敢宣扬错误观点的人,槽点让人多到可是写不完呐。

随便拈来几点,就能让人笑疼了肚子!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2)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3)

《2》

槽点一,香就是苔藓味?

真相,别用臭味来定义丛香。

潮湿的雨季,地面一直是半干不湿的状态。

青苔、苔藓、地衣等,长出了一大片。

当你撑伞走过青石板的路面,一不留神还会踩滑了脚。

铺垫了半天,到底什么是苔藓味嘛?

说句实话,它就是臭味的一种啊。

能让人联想到讨厌的梅雨季,联想到湿漉漉的青苔,联想到阴暗潮湿的环境。

这种不干燥,不清爽,不好闻的气味,怎么能出现在好茶里呢?

用苔藓味定义老丛水仙的丛香,压根是指鹿为马。

闻着一团臭气,还要昧良心直夸好香,太虚了嘛!

人家真正的丛香,才不是这么乌烟瘴气。

丛香闻起来的感觉,是一种老树木,老森林、老纤维的感觉。

有一回请了从云南过来的朋友喝老丛,人家尝了第一口,就感慨说像是在云南古茶园的感觉。

当走进丛林深处,呼吸吐纳间都是浓郁的、幽深的、沁凉的气息。

找到这样的感觉,才算找对了丛香。

如果将丛香歪解成又潮又腥的苔藓味,那太香臭不分了!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4)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5)

《3》

槽点二,**老丛水仙,树龄一看就有120年?

真相,超能力出现了。

无意中刷到一条小视频,在介绍老丛水仙。

开场白就是,“你看这茶树,枝干这么粗,树龄一看有就120年。”

这里要考一考大家了,究竟哪说得不对?

提示一个点,抓细节,做细节控。

那段视频的介绍内容里,明明确确的指120年树龄,没有说多,也没说少。

最最主要的是,他压根没提到“左右”、“大概”这样的词,把数字说得非常死。

要知道,麻花从好几户有慧苑山场的茶农那听过不少介绍。

“我家的那片山场靠近***,曾爷爷辈就开始种了,树龄你们自己想吧。”

“那片老丛,树龄起码七八十年以上,这都是打底的。”

但极少极少,很少很少,会从茶农口中蹦出确切的数字。

这是为啥呢?

一棵树的年龄,不好一眼看穿啊。

要么是搞专业点,测一下碳-14,搞一个认证。

要么是把树直接锯了,数一数树轮。

不然光是靠肉眼看,还真猜不准具体的数字。

另外,如果在对外宣传的窗口,白纸黑字的表明***老丛树龄有120年。

那请问,从严谨的角度起见,那到了第二年,是不是得改口成121年?第三年是122年?

未来的这些变化,大家完全可以一起见证嘛。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6)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7)

《4》

槽点三,老丛茶汤的汤感表现,有粘稠感?

真相,语文没学好就出来乱说。

粘稠是什么意思?

搬出说文解字的解释,粘是有粘性的意思。

粘稠,是浓厚而带粘性。

带粘性的茶汤,喝起来像浆糊那样的茶汤,麻花喝了很多年茶,从来没有发现喝到过。

不论是好茶,或者烂茶。

茶汤喝入口,能够达到有粘性的状态,不会有。

喝茶又不是喝胶水,哪能喝出“拉丝”效果呢?

按那样的理解,可就太离谱,太夸张了!

然而然而,圈子里却有不少不专业,语文没学好,对茶叶知识似是而非的同行,老是用错了粘稠这个词。

实际上,形容老丛水仙的汤感,应当用的是 “醇厚”。

醇,最早是指酒味厚。

到现在,醇厚指口味纯正浓厚,汤感饱满,又非常有内容。

老丛水仙,树龄不低于60年,历经了多年修炼。

醇不过水仙,是对武夷水仙的礼赞。

而用在老丛水仙上,那可是极醇,极醇。

形容一款茶的味道,在“醇厚”与“粘稠”这两个形容词之间,傻傻分不清楚。这可是误会闹大了呀!

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没念好。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形容喝茶感受时,可是会闹出奇葩故事啊!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8)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9)

《5》

槽点四,老丛水仙可以分清香,浓香?

每每看到有人在文章里写,**是清香、***是浓香。

下意识的麻花就会感觉,这是写铁观音的吧。

再不然,它就是一个卖白酒的。

岩茶是基本不提清香、浓香的。

特别是老丛水仙,它只分为一种情况。

看丛香,看丛香,还是看丛香。

聊一段插曲,给列位看官们讲一讲蒸馏白酒的简单区分。

白酒就可以分为清香(汾酒)、浓香(五粮液)、还有酱香型(茅台)。

听从朋友讲过选茅台的经验,真正的好酒,酒头和酒尾是不要的。

只有中间那段,才是精华。

这道理,麻花觉得用在岩茶上很合适。

真正有实力的老丛水仙,用不着花里胡哨的卖点。

只需要点名两点,丛香凸显,汤感极醇,足矣!

随便乱用概念,这不是扯虎皮拉大旗么?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10)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11)

《6》

槽点五,老丛水仙是发酵茶,可以随时喝?

真相,焙火的岩茶要等褪火。

老丛水仙,是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是六大茶类里的青茶。

按乌龙茶的定义,它是半发酵茶。

但在实际的加工上,根据做青、摇青的轻重,发酵程度肯定也会有区别!

提到茶叶的发酵,很多新人搞不懂这个概念。

按《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酵,意为“酵母,酵母菌,真菌的一种”。

换言之,有微生物的参与,才是真正的发酵。

从制茶工序上可以看出,红茶和乌龙茶的“发酵”,就是揉捻后将茶叶放置,等到“发酵”,没有微生物的参与。

乌龙茶发酵的实质,不像发面条,而是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

除了黑茶外,大部分茶叶的发酵,并非真正的发酵。

解清楚“发酵”这个概念后,再来看一款茶适合什么时候喝的话题。

茶叶经过发酵,就随时随地都适合喝?这前后逻辑根本不对嘛。

一款茶迎来适合喝的时机,要看它的风味。

对焙火的岩茶而言,是等茶叶退火,进入适饮期后喝茶,才是适合的。

过早,茶叶没退火,不好。

过迟,岩茶返了青,更是不好!

提岩茶随时都可以喝的人,压根就武夷岩茶的特殊性不了解!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12)

武夷岩茶为什么这么多水仙(武夷岩茶中老丛水仙的丛香)(13)

《7》

香与臭是一对冤家。

尝不出臭味,喝不懂怪味,那未免喝茶水平太弱了吧。

噢,不对。

香臭分辨不清,那可不止不会喝茶这么简单,那可是嗅觉出问题了呀。

将又腥又臭的苔藓味,定义为丛香。

看一眼,就准确说出某株茶树的高龄。

尝一口,就感慨汤水好粘稠。

还没真正喝过岩茶,就点名要尝试浓香老丛水仙。

这一桩桩的奇葩事,在岩茶圈可是太离谱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