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

有人说最近挺累的,没有了卓sir充当中间商,明星们下场撕X,围观者要“自觉地”扮演起侦探,工作量大增。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

然而我觉得,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也是嘴上说累,行为上却出卖了自己。在围观“薛李大战”之际,还能去开辟另外的战场。

他们有空去说“当年你为什么没有直接死了,这让我给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跟被骂之人之间得有多么浓烈的深仇大恨。

然而事实上,这是他们在俞灏明的微博底下留下的“污言秽语”。

在俞灏明的微博里,有很多类似语言的弹幕截图。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3)

这些截图,来源于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作为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从上线就吸引了大批流量。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4)

何润东脱离了泡面头的“黑历史”,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成为团宠,一堆人嚷嚷着要嫁给他。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5)

俞灏明就没有这么好命,不仅没有得到安慰,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攻击。

因为他演了一个大反派,杜明礼。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6)

杜明礼很多面,可以说“表里不一”。

对外他是一个从商的乡绅,实际上是被人操控的“公公”;他设计杀人时毒辣和麻木,然而对待情感却也有希冀和柔肠的一面。杜明礼在剧中既要有谋略手段,也要隐忍克制。

这是个充满矛盾和悲剧的人物,而俞灏明和角色在“坎坷经历”上确实契合。

七年前因为一场剧组事故,让事业正当头的俞灏明“毁容”。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7)

12年复出表演时他唱了一首《其实我还好》。

平凡的苦衷 说爱说痛都太笼统

被故事选中 没资格懵懂

就算没观众 自己第一个被感动

我相信 到最后 一分钟

太多不由衷 不过是岁月的内容

叹息过 再继续 向前走

但在《星空演讲》里,他坦白:其实我不太好。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8)

仓促复出,被父亲“大义灭亲”的逼着去剧组完成拍摄,被主办方“晒出”事故视频,他的内心是崩溃的:我根本没办法自如的面对闪光灯和话筒,我的泪止不住的往外流。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9)

出事的时候,俞灏明也才20出头,这个年纪大概换了谁都会崩溃吧。

我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纠结,也许是看到了自己“猪头”般的脸(玩笑中他自己讲是猪头),慢慢的接受了现实。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0)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1)

他从黄渤、李雪健的故事里,受到了启发:他要做一个专业演员。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2)

为了磨演技,他开始搭档“戏骨”。

跟黄志忠在《暴雨将至》中对戏时,他说他感受到了好演员的魅力,便更加坚定了他做“实力派”演员的决心。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3)

作为转型路上关键的一个角色,《那年花开》里的杜明礼表现如何?

抛开经历上的契合度,单纯的从他的表演来评价,他跟“好演员”还是有很大差距。

不仅仅是周围的人太厉害了,杜明礼这个角色本身都有很大的挑战性。

非科班出身的俞灏明,他的台词功底不足,自信之气欠缺,这些都能看出来。

但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用心和诚意。比如口音中带有的京腔,身段手势的拿捏,以及对眼神的揣摩。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4)

不得不说,和他以往的青春偶像剧相比,这部剧里的演技提高了不少,确实进步很大。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5)

如他所言,他不再是十年前那个顶着“花仙子”头的“端木磊”了。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6)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7)

将一个反派演得OK,明明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事情,却总是招来是非。

这种无理取闹式的人身攻击,将对角色的“厌恶”情绪转嫁到演员身上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数次。

1945年,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先生因在《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太过经典,而被误以为是成本色出演。

他被台下突然飞出的无数果子袭击,“黄世仁”被打成了“乌眼青”;还有一位战士情绪激动,用枪瞄准他,咬牙切齿地要打死“黄世仁”,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没酿成恶果。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8)

1988年,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剧中扮演容嬷嬷的李明启老师,生活中处处被人排斥:上街买菜被菜场小贩扔鸡蛋;小孩子见到她会被吓哭;出门打车没人载,坐公交还会被人在背后指着骂“呦,这死老婆子也坐公交车啊。”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19)

2001年,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播出,引起了全国震惊。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0)

剧中扮演家暴医生安嘉和的冯远征在现实中却遭受如此对待:他的车胎经常被扎、还有人要直接动手打他,他的朋友在电视剧开播的时候,还给他发了条短信——这几天别让我看见你,不然非揍你一顿。

时至今日,冯远征老师的剧照,还被人“顺手”当做家庭暴力的反面教材出现在各大社交网站。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1)

这三个经典“角色转嫁”案例,经常在各种反对“网络暴力”的文章中“抛头露面”。

因为无论时间的长河怎样肆意流淌,观众的脚从来都能神奇的踏进同一条河流。

今年《我的前半生》播出后,吴越感受到了“转嫁”的“威胁”,温婉的大姐姐惊乱中只能关闭评论来换取宁静。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2)

《我的前半生》热度退却,《那年花开》接棒,“谩骂转嫁”也被俞灏明接过。

而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大错特错。

对于演员而言,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一个演员,他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没有赢得鲜花掌声,反倒是要成为攻击对象,这难道不让人心寒?

如果大家都去唱白脸,黑脸怎么办?那些对演员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上去演吗?可惜他们没有这个本事。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3)

但这些谩骂之人外表看来都是大奸大恶吗?芸芸众生,很多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生活中的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也许在同事朋友亲友口中他们还很单纯善良。

很难想象这么恶毒的话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吧?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4)

那他们为何还要做这么LOW的事情?

有人说,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我可不敢苟同。

举个栗子,最近网上又开始讨论Kimi死因,明明警方已经盖棺定论,但依然有人相信这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相信那些荒谬说法的,竟然有不少是来自名校、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5)

我想说明什么呢?

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有足够的理性和判断力。这个结论放在“转嫁”行为上同样适用。

而很多事实也能证明这一点。

比如能上网这事儿,至少说明他们是识文断字的,跟半个世纪以前的文盲士兵比几乎可以说是“博学”,但行为却不比半个世纪前的人优化到哪里去。

所以不能说他们“无知”,而是智商欠费。他识字,但却没有独立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分不清现实和戏剧。

仔细算下来,是不是挺多?!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6)

有人说是他们太压抑,需要发泄情绪。

真当世界是自己的家开的了?发泄的方式千千万,哪条道不好偏要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

他们自己爽快过后,就忘了这件事,但是留给演员的一片滩涂和无限阴影。

你说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的罪恶吗?我想没人不知道。

说轻了是自私,重了就是“恶”。

我甚至看到了一类言论:诅咒不好,但长得丑演技差就不能被讲?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7)

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能品评长相,但是也没有人教导我们当着别人的面甚至专门跑去私信,进行人身攻击。

所以这种隔山观虎斗,拉偏架甚至充当搅屎棍的行为同样可恶,甚至还是“大恶”。因为有许多“无脑者”喜欢跟风啊~

俞灏明剪光头完整版(从冯远征到俞灏明)(28)

很多时候大家都把这些“转嫁行为”当做“网络暴力”来看,有人说只要微博实名制这种事情就会少,我双手赞成微博实名(但要完善用户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但是简单的把这种事儿归类为“网络暴力”确实欠妥。

因为几十年来它一直都在,当初那批辱骂李明启老师,向冯远征老师扔臭鸡蛋的人和如今这些网上的喷子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的发达,让过去那些和你隔着十万八千里,你看得到看不到的,你听说的你没有听说的,全都摆在你面前让你都看到听到。

如果没有网络,那些“恶语”就不存在吗?还是存在的,只是隐藏起来你看不到而已。

所以这件事情跟时间、技术不甚相关,而是人心未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