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

《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天我们我们来说下:三十而立,立是什么意思?三十而立,究竟立的什么?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1)

立的意思

要理解立的意思,得结合前后来理解。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那么,这里的立指的应该就是:立德、立言、立身。

在古时,"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现在社会与古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及思维观念有着天壤之别。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我们还需要加上立家与立业。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2)

三十而立德

说起立德,往往与修身联系在一起。中国以伦理立国,“立德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礼记》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认为只有先修身立德,才能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才能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祉。

立德修身是实现价值理想的自我需要。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来实现。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3)

三十而立言

立言是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言:指创立学说,成为名言,永为后人传诵。貌似立言对我们来说比较困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孔夫子的学问。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4)

三十而立身

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5)

三十而立业

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或者自己的事业了。

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

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6)

三十而立家

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

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

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我不是尚书

放尘心,勿多想,且过之。万事随风,平心相对。有悔,有愧,有缺,有叹,感慨于心,此乃人生!

三十而立是怎么背的(三十而立立什么)(7)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