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郑庄公是虚伪的统治者(的郑庄公为什么自断其路)
引子
郑庄公,这位一代枭雄无疑是春秋时代一开场的主角,一出场他就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胞弟共叔段的叛乱,之后“以王命讨不庭”,攻宋、灭许,使立国没多久的郑国在中原诸侯中几乎称霸,连一代领袖都认为“此人很厉害”。
郑庄公最让后世读者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处理与周王室关系时的桀骜不驯。周郑交质、强割王田、繻葛之战,简直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这种公然蔑视王室的叛逆行为首开春秋“礼乐崩坏”之先河,极大的削弱了周王室的威望,也震惊了当时的诸侯列国。
一代枭雄郑庄公
可是静下心细细想来,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人做事都喜欢趋利避害,正常人一般不会去做对自己明显没有好处的事情,更何况是对自己有害的事。
郑庄公乃王朝卿士,可借天子之名行事,其曾经“以王命讨不庭”,假命伐宋。和周天子关系恶化,对他能什么好处?周王室还会让你打着天子旗号招摇撞骗?
事实上,降低周天子的威信使郑国失去了以天子之名命令他国的最大政治砝码,这对庄公的军国大计都有不小的损害。
既然如此,那么郑庄公为何要处处跟周天子作对呢? 难道庄公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天下诸侯,我敢和天子作对,你们谁也别惹我?恐怕被毛泽东评价为“很厉害”的“春秋三小霸”之首还不至于如此无聊。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效果,宋、卫等国依然不买郑国的账。
其实,这几次周郑冲突都是事出有因,并非郑庄公存心无事生非、没事找事。
周郑交质
郑庄公继位后,由于其母亲武姜对弟弟共叔段非常偏爱,一直存有废掉庄公,改立共叔段为国君的心思。因此庄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防范武姜和共叔段谋逆上,并由此懈怠了其王朝卿士的职责。周平王因此想把郑庄公王朝卿士的权力分给虢公。
然而,谁会愿意把自己碗里的肉分一半给别人呢?郑庄公对平王分权的行为表示很不满。而平王自东迁以来事实上一直依靠郑国的力量,因此不敢得罪郑庄公。在庄公表明态度后,周平王极力否认有分权这回事,并且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和郑庄公互换人质,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强割王田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他不甘心受郑庄公控制,因此决定依着平王原来的意思,将郑庄公的卿士权力完全交给虢公。郑庄公决定先发制人,震慑震慑这位新上台的周天子。于是四月派祭足率兵收取温地之麦,秋天,又派兵收取成周之禾。
繻葛之战
如此过了两年,郑庄公见周天子一直没什么反应,于是决定入成周朝见天子,他也想和天子和解,毕竟他还是很希望继续担任王朝卿士这一职位的。
这是周桓王继位后庄公的首次朝见,结果桓王完全不睬他,对他不加礼遇。郑庄公恼羞成怒,为了报复,未经天子同意便和鲁国私换许田,周桓王干脆把郑庄公革了职,让虢公忌父担任了卿士。至此周郑完全撕破脸皮。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终于忍不住郑庄公的无礼,御驾亲征,并联合蔡、卫、陈等诸侯,讨伐郑国,即为繻葛之战。结果却让世人大跌眼镜,天子联军溃败,周桓王自己也被射中肩膀。
周郑繻葛之战
所以,周郑交恶算是事出有因,矛盾是慢慢升级的,到底谁是谁非也难以说清。假如周天子能如周公黑肩所劝诫的那样,自始至终友好的对待郑国,让郑庄公安心的做王朝卿士,郑庄公应当也不会行挑衅之举。
周王室的实力早已经今非昔比,自平王东迁之后,其和诸侯的实力就是处于一个完全颠倒的状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郑庄公作为一个小小的伯爵,对周天子的命令竟然敢违背,还敢对天子有意见,挑衅天子,让天子依靠你,这是闹那样啊?难不成周王室的实力尚不如郑国?
没错,确实如此!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彼时各个新封诸侯不过弹丸之地,而周王室坐拥宗周、成周大片土地,相当于一个庞然大物,自然拥有对诸侯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但经过西周二百多年时间的经营,诸侯实力日渐增长,而周王室却在犬戎之乱以及东迁后没有能力收回宗周领地,实力已经远不如前,甚至及不上一个中等诸侯国。
西周王畿范围
对此,天下诸侯大都心知肚明。你看郑庄公如此欺负周天子,有其他诸侯为天子出声的吗?晋、齐、鲁、秦这些大国全都没事人一样,各个诸侯要么是忙于应付自家国内公子叛乱夺权,要么就忙于扩大地盘,而周王室的衰弱正是他们扩大实力的大好机会,岂能白白错过?
也就郑国对天子的事情还算热心,那也主要是因为看重王朝卿士的权力,因为郑国是东迁而来,在中原根基不稳,希望借天子之名来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所以,此时周天子只剩一个架子而已,所谓的“天下共主”早已名不副实。
周天子实力一落千丈
“以王命讨不庭”没给郑国带来多大利益,周郑交恶也没对郑国造成多大损失。
很多人有种错觉,郑庄公主要的手段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可能是因为很多文章都宣扬郑庄公是最早的“挟天子”之人。其实郑庄公真正的战略是联合齐鲁来打击宋卫,有点“远交近攻”的意思,而“以王命讨不庭”只是出兵的一个借口,一个具体的手段而已。
当是时,郑国和齐国、鲁国早已经结成联盟,即使没有周天子,郑庄公依然能够找到理由会同他国出兵伐宋,宋国也不会因为郑国打着天子旗号就束手就擒。所以“以王命讨不庭”对于郑国并非不可或缺,而周郑交恶自然也对郑国不会有太大影响。虽然冒犯天子属大不敬,但此时并没有真正的霸主来维持周礼秩序。
“以王命讨不庭”
虽然与周王室搞好关系对郑国的发展肯定是有助益的,但是郑庄公心里明白的很,自己是不可能真正控制周天子的。尤其是周平王去世以后,继位的天子不会让郑国白白利用自己的名号为郑国谋利,所以庄公早已做好了与周室分道扬镳的准备。
另外,郑庄公虽有小霸之名,但其实他离真正的称霸还差得远。要想称霸,依靠的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那样,还不如周天子自己直接号令诸侯呢,周天子自己都不好使了,挟天子又有什么效果呢?
称霸依靠的是绝对的国家实力,郑庄公虽然励精图治,政治、外交、军事都颇有建树,但论综合国力,郑国还是不足够的。一个宋国就让郑庄公折腾了下半辈子,也没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而且郑国地处中原,是四战之地,其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也决定了其发展的上限。
结语
郑庄公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枭雄,但是他的霸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强盛,周郑交恶其实也对郑国影响有限,归根结底,还是周王室自己的衰弱造成了秩序的破坏。诸侯趁机互相征伐,周天子无力维持秩序,只能眼睁睁看着周围诸侯做大。
不过秩序终究还是会有人来维护的,尤其彼时戎狄势力强盛,诸夏中小邦国面临存亡之难,而四极强国齐晋秦楚等国已经初步完成整合,实力足以睥睨天下,这时候新的霸主就呼之欲出了!
霸主的时代到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