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

刀叔导读:兰陵王高长恭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1)

据史书记载,兰陵王高肃,名孝瓘,字长恭(约541-573年),北齐大将,乾明元年(560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世称兰陵王。他的一生,谈不上波澜壮阔,也算不得精彩传奇。史书上仅留下了四百多字的记述,有趣的是,在民间的记忆中,兰陵王的形象却是出奇的鲜活。

其中传说最多的就是这位英俊的王子因为太过俊美,每次冲锋陷阵时,都会戴上一副狰狞的铁面具。这个传说固然生动,可在正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那么这个煞有介事的传说源头是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早在唐朝时这个传说就已经定型。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2)

《教坊记》“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

《乐府杂录》“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

可以说,高长恭是中国古代最生猛的面具男了!

对于他的长相,很多史书做出记载:《北齐书》《北史》中都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3)

关于他为何要带面具?有说兰陵王身材魁梧,但是脸蛋却像女孩一样秀气,在战场上起不到气势逼人威慑敌人的作用,所以每次出征时都戴面具。

当年张飞三声吼,吓得夏侯杰当场毙命,一是因为张飞的确是颇有名气,二也是张飞生得就吓人,有那种威慑人的气场。如果换成兰陵王,就算他武功再高,三声吼之后,换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厮杀,而不会有吓死人的效果——因为敌人从外表上就会轻视这个对手。

没有办法,那个年代也没有整容手术,谁也不能为了打仗去毁容,兰陵王只好命人做了一些面目狰狞的面具。每当出战的时候,兰陵王都会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人的目的。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4)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5)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冤死的结局。

当时长恭邙山之战胜利(此后就有了《兰陵王入阵曲》),高纬开庆功宴,宴席上高纬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长恭听后感动得回了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就是这“家事”俩字招来杀身之祸,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6)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的一天,北齐后主高纬派人来“看望”皇兄,可送来的礼物却是一杯酒。兰陵王望着那杯酒,心情惨然,他知道那是一杯毒酒!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毅然喝下毒酒,结束了自己才33岁的生命。

兰陵王长恭简介(兰陵王高长恭却因为两个字而死于同族之手)(7)

北齐在短短的28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位皇帝。皇族间相互残杀,手段一个比一个残忍,“变态”在那时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精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文史解读自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