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

说起项羽,历来都是颇受争议,欣赏他的人如李清照就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语,不欣赏他的人则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之语。但不管是欣赏还是不欣赏,谁都不能否认项羽的英雄气概,就像李晚芳曾评价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1)

而成就项羽英雄气概的,其实不仅仅是他曾经志得意满时取得的成就,也有他英雄末路时的不愿忍辱偷生。垓下之战,项羽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夜间四面楚歌起,项羽坐在军帐中,已经知道大势已去,接下来这场战斗基本是必死的局面,于是便悲歌以叹: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首句感慨的是自己的英雄气概,有拔山的气力,也成叱咤风云气盖当世。次句则是慨叹自己当时的处境,天时不利导致乌骓马不能再奔驰,其实不能奔驰的又何止是乌骓马,项羽也是一样。同时这里只说乌骓马也可以看出项羽的那种唯我独尊,似乎他建立功业靠的就是他自己和胯下的乌骓马,其他人对他的帮助并不大,这样的自负傲岸令人心折。但即便是勇猛如他,面对不利的天时,也无能为力,这样的无奈又有谁知。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2)

第三句看似叹问,乌骓马不能奔驰能怎么办?其实项羽已然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对此也很坦然,没有悔恨也没有叹息,只是有些无可奈何。最后一句,虽然项羽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结局,但是看着陪伴在身边的虞姬,他还是不由开始担心,自己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怎样?其实不用说也能知道,所以他忍不住悲叹,虞姬啊虞姬,我到底该怎么安排你?其中深藏的是对虞姬的深沉的爱意。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3)

听到项羽的这首《垓下歌》,虞姬也是悲痛难当,于是便为项羽最后舞了一回剑,边舞剑便边唱和了项羽的悲歌:

《和垓下歌》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4)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他们现在所处的局面,汉王刘邦的兵马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徒弟,四面都响气了楚歌声,听着就让人悲伤不已。这两句其实也是说明虞姬知道楚军败亡已然是定局。后两句则是对于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回应,项羽知道自己败亡后虞姬的结局会很凄惨,虞姬何尝不知道,她深爱着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男子,眼看着他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气志消磨殆尽,她的悲伤可想而知。他在的时候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坐享荣华富贵,现在他即将败亡,那自己又何必苟且偷生?随他一起逝去便是。这也是虞姬对于项羽晶莹无暇的纯粹爱意。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5)

其实虞姬这首诗,也是希望能够斩断项羽的后顾之忧,激起他再战的斗志,倘若能够突围,未来未必没有机会卷土重来。而项羽最终也是成功突围,本来可以渡江逃到江东,但是在乌江之畔他却选择了自刎,成就了自己的英雄末路,虽然说的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但或许他只是舍不得那个唱着“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女子。

项羽的《垓下歌》是楚辞体的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在项羽之前早已有之。不过虞姬这短短20字,无一生僻字的《和垓下歌》却是意外开创了一种重要的全新诗体——五言诗。在宋代王应麟著作的《困学纪闻》中便认为虞姬这首《和垓下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五言诗。

垓下悲歌项羽虞姬(四面楚歌时虞姬临死唱出这首诗)(6)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其实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霸王别姬》那部电影更是深入人心。不过一直以来项羽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一个莽夫,而虞姬则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弱女子,但谁又能想见他们写起诗歌来竟是这般直击人心,虽然言语简单直白,但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却让人动容。

对于项羽和虞姬的悲歌,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