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事情过左或过右怎么理解(一篇文章讲清楚什么是)

处理事情过左或过右怎么理解(一篇文章讲清楚什么是)(1)

文/小庄

一、

革命时期,乃至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左和右都是时常出现的语境,听得多了,大家可能凭感觉都能知道左和右各自代表什么意义。

但是具体的,到底是按照什么标准去划分?我们怎么去识别生活里的左和右各自代表什么含义?

这篇文章,我们就尝试讲清楚到底什么是左,什么是右?

一般地说:

左代表着激进、超前。

右代表着保守、落后。

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定一个决策,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观判断,刚好和客观规律完全吻合,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认为刚好不左不右,这是最完美的情况。

以这种完美的标准点为坐标系,超前了我们就认为是左,落后了我们则认为是右。

因为在实际的历史发展中,实际的生活状态下,主观判断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做一件事也好,定一个决策也好,通常是要么左一点,要么右一点。

只要偏离的不多,基本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都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以此推理,如果你的思想、决策、判断太激进,太超前,完全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我们就称为“左倾”,这时候我们一般会打上一个双引号,代表着你的思想、决策是错误的。

因为超前、激进的思想,往往会伴随着决策、行为上的冒险、投机、盲动等等,所以,“左倾”的语境中,通常会出现“左倾冒险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左倾盲动主义”等等。

同理,如果你的思想、决策、判断太保守,太落后,也是完全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我们就称为“右倾”,这时候我们一般也会打上一个双引号,代表着你的思想、决策也是错误的。

因为保守、落后的思想,在行为上,往往伴随着消极、投降、逃跑等等,偶尔也会伴随着投机,所以“右倾”的语境中,常常出现“右倾保守主义”、“右倾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取消主义”等等。

用毛主席说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讲:

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

好像妇女生娃娃,七个月就压出来,就是左了。过了九个月不准出来,就是右了。

好了,我们拿着这个标准,去回顾一下革命历史上出现的种种错误,就很清楚为什么叫“左倾”或者“右倾”了。

二、

我们从陈独秀的“右倾保守主义”开始吧。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即将破裂的前夕,因为陈独秀对我方力量的估计十分悲观,觉得自己的团队好像很弱小,对革命的前景也不看好,因此在行为上就显得十分保守,觉得这也干不了,那也不好干,具体表现在领导农民运动的发展,组建我方的武装力量,以及对国民党的斗争这三件事上。

虽然他也赞同这三件事的必要性,但是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处处妥协,实实让步,以至于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候,我方就陷入处处被动,处处挨打的局面,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所以,陈独秀的错误,就被定义为了“右倾保守主义”。

在1927年以后,陈独秀离开了领导岗位,但是他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还更进一步的发展了,以至于后来出现了陈独秀的“取消主义”,他认为孙中山和蒋介石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了,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现阶段已经不可能成功了,必须等到将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发展到最后阶段,才会出现无产阶级的革命。

因此出现了陈独秀的取消革命论,毛主席称其为“右倾取消主义”。

在1927年以后,瞿秋白短暂的领导了共产党的革命,因为在四一二以及后来的七一五事件中,我方遭到国民党的大肆屠杀,激起了一种仇恨情绪,因此思想和行为又变得激进起来,号召“杀尽一切土豪劣绅”,在敌我力量差距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开始组织各地党员纷纷起义,那段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等。

但是因为过于激进,在行为上就出现了盲动的情况,最后又纷纷遭遇惨痛的失败,这就是瞿秋白时期的“左倾盲动主义”。

这个时期持续得不长,错误即被纠正,毛泽东也就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领着八百残兵去了井冈山,开启了属于他的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时代。

在瞿秋白短暂的“左倾盲动”受挫之后,各地起义失败的队伍纷纷到了农村、以及军阀力量薄弱的边界地区,同样的开始了根据地形式的革命斗争。

在瞿秋白“左倾盲动”之后,因为吃了大亏,大家在思想上又陷入了保守悲观之中。

因此随后出现了以林彪为代表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也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天才般的预见能力开始逐步展现出来,著名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诞生了,这两篇著作从理论和策略上解决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以及该如何去打的问题。

后来,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发展, 红色力量的不断强大,又出现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左倾冒险主义”。

同样的,李立三的错误,本质上是对敌我力量的判断失误,对革命的艰苦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十分超前、激进,陷入了空想的斗争理论之中,轻易的发动了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

因此他的错误,同样带有“左倾”的性质,被称为“左倾冒险主义”。

李立三的错误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实践中很快被宣告了破产。

而随后,一场影响深远,造成损失巨大的思想理论错误开始进入它的统治阶段。

因为对苏联的迷信,对毛泽东发明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否定,从此开启了王明、博古时代的“左倾”理论和思想的统治。

因为以王明为代表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闭环,因此极难为普通人所发现,这个我们之前的文章专门论述过了。

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以“进攻路线”为代表,衍生出一整套的方法论,因此“左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左倾盲动主义”等等情况,全部都出现了。

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对于王明思想的定性,通常就是说的“左倾”思想,并没有出现具体的什么主义,是因为他几乎把所有“左倾”情况下可能犯的错误,犯了一个遍,你很难用一个具体的什么主义就把他的错误涵盖进去。

三、

在王明“左倾”思想的领导下,根据地几乎全部损失殆尽,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开始逐步走上领导的舞台。

随后,革命过程中便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失误了,因此这段时期,我们就没有看到关于“左倾”和“右倾”的大一些的错误。

当然,在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中,也曾局部出现过一些“过左”的倾向,但是整体上就没有什么错误了。

那么,建国后的“左派”,“右派”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在左和右的定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派别之争了。

我们说,左代表着激进,超前,右代表着保守、落后。那么左派和右派到底是怎么衍生出来的呢?

1949年,毛泽东带领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目标。

这个官僚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还不太一样。

官僚资本往往指代的是受官僚和帝国主义控制的资本主义,比如常见的帝国主义大买办。

这种买办吃里扒外,勾结外国压迫本国人民,勾结官僚剥削本国人民,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的目标。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允许本国的资本主义存在的,尤其是自己国家的资本家,我们通常称为民族资本家,这个阶级也叫民族资产阶级。

那时候,因为我国的经济状况十分落后,所以毛泽东赞成发展一段时间的资本主义,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

这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以及后来毛泽东的一些讲话中可以明确体现。

但是这必须有两个关键的条件:

其一是资产阶级必须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和统治之下,来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当两个阶级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以无产阶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原则;

其二是资本主义不能控制和操纵关乎国计民生的命脉行业。

后来,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分迅速,甚至超出了毛泽东的预计,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抗美援朝的胜利,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总之,快速的发展,使得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条件日趋成熟。

社会主义,自然就是较新民主主义更为先进和超前的一个历史阶段了,这个阶段里,就要逐步的向着消灭资本家、消除私有制的目标前进了,因此我们称为社会主义革命。

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名义上,实际就不存在所谓的资本家了,中国开始向着社会主义的阶段迈进了。

当然,因为刚刚进入社会主义,所以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遭遇了一些挫折。

在这种挫折出现以后,就出现了“左派”和“右派”的分化了。

我们说,左代表着激进和超前,右代表着保守和落后。

那么,我们拿社会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比较,自然就是社会主义超前,新民主主义落后了。

因此,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赞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称为“左派”,而赞成继续发展和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我们自然就称为“右派”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左派”和“右派”开始分化,逐步发展到对立的局面。

其实到了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来,谁比较支持停留和保持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呢?

自然是资产阶级,以及附庸在资产阶级身上的部分知识分子,因为这对他们有好处,私有制继续存在,资本家继续存在,资本主义可以继续发展。

反之,工人、农民和广大群众,自然比较拥护社会主义,因为这对无产阶级更有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说:

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然他们再走回头路。

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理解了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再来读毛主席讲的这段话,是不是颇有感慨?更能理解他的用心了呢?

当然,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所有人的逐步解放和自由的阶段,长远看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是短期必然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刚开始的时候,就逐步分化出了“左派”和“右派”。

从表象上看,“左派”也可以说是更赞成公平、民主的派别,他们在政治上更进步,思想上更拥护劳动人民、无产阶级。

其实本质上,是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同理,就很清楚了,“右派”更趋近于保持现状,维持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维护私有制的长期永恒的存在。

这也是他们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又逐步衍生,凡是赞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称为左派,凡是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嘲笑和污蔑社会主义的,那就是右派了,因此右派也被称为保守派,资产阶级派系。

因为这个左、右之争,也出现过一些乱象,有的人打着左派的名义,干了一些激进、过分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这种手段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希望维持右派的地位。

看上去很革命,很激进,实际上是故意要捣乱,我们称为行左而实右,也就是说行为看上去是左派,实际上是个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右派。

在这个乱象中,有一些知识分子,被草率的划成了右派。

抖音上很火的电影《牧马人》里面的许灵均,就是在这种乱象的斗争中,因为扩大化而被划成的右派分子了。

这个行左而实右的群体,自然就主要是出现在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官僚、资本家的阶层里了。

这真是一段悲伤的历史,我们此文不作详解,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讲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以及由这个左右之争,衍生出来的左派,右派的区别。

四、

其实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本质上都是脱离实事求是原则的一种表现。

而由这个左、右衍生变化出来的“左派”和“右派”却不同,我们把左派更多的用于代表赞成社会进步,拥护社会主义,赞成公平、民主等等的一个群体。

反之,希望继续停留在新民主主义,支持资本主义,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以及任何拥护剥削有功论,福报论,人民富豪论的人,统统称为右派。

值得注意的是,右派很不喜欢这种派别之争,他们往往对此嗤之以鼻,因为只要一提左派和右派,实际上就会出现对立,就会出现左派要起来同右派做斗争的局面。

因此他们的阶级思想,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希望淡化这种对立,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嘛,自然不希望任何对他们不利的对立局面出现,更不希望左派组织起来同他们斗争。

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明明是无产阶级,因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驯化,也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淡化这种派别的提法。

自然地,左派里面,也会出现一些激进分子,把矛盾激烈化,扩大化,严重化的现象。

以上,就是历史上所有的关于“左”“右”,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左派”、“右派”的区别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再去看一些“左”、“右”之争,自然就异常的清晰起来了。

处理事情过左或过右怎么理解(一篇文章讲清楚什么是)(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