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著名绝命诗(千家诗中的一个历史悬案)

#每天一首古诗词#

自古英雄出少年,历史上很多文人骚客都是少年成名,甚至有的在童年就能作诗,堪称神通。

比如我们小学时所学的《咏鹅》,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骆宾王也因此诗而被称为神童。

北宋诗人黄庭坚也是自幼成名的神童,他在七岁时随父出游,曾即兴作诗一首: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小小年纪就看透名利,如此才华心思,怎能不称之为神童。

近代最著名绝命诗(千家诗中的一个历史悬案)(1)

历史上的神童和神童诗还有许多,只不过大多都没有流传下确切的姓名。比如下面这首宋诗《答钟弱翁》,就是一首神童诗,丝毫不亚于黄庭坚之作,还被选录入《千家诗》中。

答钟弱翁

宋·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最早被南宋刘克庄记载于其选编的《千家诗》中,后来谢枋得编《重订千家诗》仍录此诗,近代合并《千家诗》,此诗编入七言绝句卷中。

近代最著名绝命诗(千家诗中的一个历史悬案)(2)

历代对此诗作者的标注都是“牧童”,牧童究竟是何许人已不可知,。据传是宋人钟弱翁与一道士云游时令一牧童所作。

当时钟弱翁有意考较好友,便指着牧童对道士好友说:“能对此景赋诗否?”。道士笑道:“牧童亦可作诗,何须你我!”。于是上前令牧童即兴赋诗,牧童当即吟出这首《答钟弱翁》。

钟弱翁是宋代名士,曾入朝为官,但多次遭贬谪,此诗大意似是劝慰钟弱翁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享受自然安宁的生活。

近代最著名绝命诗(千家诗中的一个历史悬案)(3)

诗中所描绘的是一派广阔田野的场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方圆六七里的一片田野尽是青青草地,人烟稀少;唯有牧童的笛声悠扬在晚风中,祥和安宁。

后两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描绘黄昏后放牧归来,一餐饱饭忘疲倦,不脱蓑衣,卧看明月,无拘无束,不思世间名利,自得山野之趣。

短短四句诗,营造出一番闲逸安宁的意境,旨在劝慰钟弱翁,与其眷恋官场和世间繁华,不如远离勾心斗角,归隐田园独善其身,享受这一番自然山野的宁静悠闲。

近代最著名绝命诗(千家诗中的一个历史悬案)(4)

如此文字优美,意境隽永而又含义深邃的诗作,竟然出自一牧童之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因此,后世也有人质疑此诗,认为是他人假托“牧童”之名所作,此说也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但苦于难以考证,无法证实,因此只能当作文学史上的悬案了。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