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1)

储君25年,当皇帝8个月,最后被迫禅位。唐代第10位皇帝李诵在位的8个月,可谓轰轰烈烈又跌宕起伏。12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李诵唐丰陵最新考古成果,在其陵园内不仅发现了下宫,还发现了唐代阙楼建筑中最高等级三出阙。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2)

被迫禅位的改革派皇帝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和节度使藩镇割据十分严重。唐顺宗李诵当了25年太子,一直想要铲除这两大隐患,重振大唐繁荣昌盛。当时擅长围棋的王叔文和擅长书法的王伾,都是李诵太子时期的侍读,意欲帮李诵推行改革。身边逐渐汇集了一大批政见相和的文人士大夫,刘禹锡﹑柳宗元等都在内。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3)

史料记载,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驾崩,李诵即位。他一上台,就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任命王叔文、刘禹锡等在朝廷身担要职,意欲产出宦官专权。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顺宗和这些革新者们都操之过急了。他继位时身体就已经非常羸弱,国家大权长期掌握在宦官和藩镇节度使手中。被触动利益的宦官集团和藩镇割据势力,联合起来抗衡唐顺宗。宦官们拒绝把兵权交给皇帝的人,又借皇帝身体羸弱为由,合谋劝顺宗立广陵王李纯为皇太子,参与军国大事。

当李纯成为皇太子之后,手握兵权的节度使们纷纷上奏,逼迫唐顺宗禅位给皇太子李纯。顺宗终于扛不住了,仅仅当了8个月皇帝,就禅位给皇太子李纯(唐宪宗),自称太上皇。于是,极力推行革新的这些人则全部被贬为偏远地区的州司马,新政彻底失败,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发现唐代阙楼最高等级三出阙

李诵的一生经历了藩镇叛乱的割据和烽火,也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此次丰陵的发掘工作显示,陵园整体上略呈近方形,有两座乳阙,东西相距128米,地面以下部分保存尚好。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下宫,除西面墙址破坏无存外,其余三面墙址保存较好。在下宫南门外的台地上还发现建筑基址1处。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4)

据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有前介绍,乳阙是陵园三道门的第二道。西乳阙遗址位于南神道石柱以南690米处,整体为夯土结构,北侧大部保存完好,其上阙体为三出阙结构,这是唐代阙楼建筑中的最高等级。

田有前表示,丰陵西乳阙是继乾陵、顺陵以来发掘的第三处乳阙遗址。乾陵、丰陵乳阙遗址的三出阙结构与顺陵乳阙的近长方形结构,显示了帝陵与普通陵墓之间显著的等级差异。

除了乳阙,考古队在陵园内还发现了下宫遗址,田有前说:“下宫是唐代帝陵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一般是守陵的嫔妃宫女居住生活之所,也是皇帝谒陵的临时处所。作为帝陵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下宫一般仿唐长安城的宫城而建,其内最重要的建筑为寝殿,殿内树有帝王牌位,是供日常祭祀的主要地方。”

在下宫南侧,考古队发现了一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屋结构的建筑遗址。目前清理出门道、踩踏面、柱础、墙址等建筑结构,部分墙体保存有白灰墙面,上有红色线条。田有前表示,这是第一次在唐陵陵园发现此类建筑,与下宫南门之间有道路相通。它的形制、作用以及与下宫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5)

神道西侧发现保存完好的翼马

此外,在西乳阙及下宫南侧建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莲花瓦当、鸱吻、条砖、方砖等,还有一些陶器及瓷器残片。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6)

陵园石刻原存3件,即南门神道石柱1件,西门和北门石狮各1件。此次又新发现神道石柱1件、翼马2件、石马和牵马人各3件。石马及牵马人均残损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神道西侧的翼马保存完好,雕刻精致,是难得一见的石刻珍品。

唐玄宗初期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派皇帝8个月败给宦官专权)(7)

丰陵遗址的发掘,搞清了陵园西乳阙、下宫南侧建筑的形制结构,了解到现存陵园石刻的具体数量和保存现状,为研究唐代陵墓制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也为丰陵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唐帝陵整体申遗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

来源: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编辑:王少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