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的由来(浙江台州的历史)
今天要讲的城市是台州市,别称海州,是浙江省的地级市,也是国家级小微金融改革试点城市。
台州夜景
秦朝时期,当时推行郡县制管辖地方,分为郡、县2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台州市属于闽中郡(东北部)管辖,东临东海,南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是南海郡,西靠庐江郡,北与会稽郡接壤。
西汉时期,当时的台州市属于会稽郡(面积增大)管辖,东临东海,南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市南海郡,西接豫章郡,北与丹阳郡接壤。当时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开国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存在郡县和自主权较大的封国管理地方。
东汉时期,当时的台州市仍然属于会稽郡管辖,东临东海,南与夷洲(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毗南海郡,西接豫章郡,北边与丹阳郡、吴郡(之前的会稽郡分割出来)接壤。东汉时期已经不存在封国了。
三国时期,当时的台州市属于临海郡(位于中心)管辖,东临东海,南与夷洲岛隔海相望,南接建安郡,北边与会稽郡接壤。三国时期的地方划分与东汉时期的变化差异很大,逐渐碎片化、缩小化。
西晋时期,当时的台州市属于临海郡管辖,东临东海,南与夷洲(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靠建安郡,西靠东阳郡(之前的会稽郡分出来),北边与会稽郡接壤。
隋朝时期,当时的台州市属于永嘉郡管辖,东临东海,南与琉求(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毗建安郡,西靠东阳郡,北边则是会稽郡。
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道、州、县3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现在台州市名称的由来)管辖,东临东海,南靠温州(现在温州市名称的由来),南与琉求(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是括州,西接婺州(金华市的古称),北与越州(绍兴市的古称)、明州接壤。今天许多城市的名称和古称来自大唐。
北宋时期,从开国的州、县2级发展成道、州、县3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管辖,东临东海,南与琉求(现台湾岛)隔海相望,南接温州,西南是处州,西接婺州,北边与越州、明州接壤。
南宋时期,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管辖,东临东海,南靠温州,南与琉求(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接处州,西毗婺州,北与绍兴府、庆元府(州府同级)接壤。
元朝时期,统治者推行行省制,地方分成行省、路、府(州)、县4个层级管理地方。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路管辖,东临东海,南靠温州路,南与琉球(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接处州路,西毗婺州路,北边与绍兴路、庆元路接壤。
明朝时期,地方分为省、府(州)、县3级地方管理。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府管辖,东临东海,南毗温州府,南与东番(现台湾岛)隔海相望,西南靠处州府,西接金华府,北边与绍兴府、宁波府接壤。
清朝时期,满族统治者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当时的台州市属于台州府管辖,东临东海,南接温州府,南与台湾岛府(隶属于福建省)隔海相望,西南接处州府,西毗金华府,北与绍兴府、宁波府接壤。
民国时期,废除府、州、厅制,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浙江省政府;1914年台州属于会稽道管辖,玉环县属于瓯海道管辖;于1916年废除道制,各县又直属浙江省政府;1921年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1922年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台州于1924年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1925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成立为浙江第六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将浙江第六专区改为台州专区;1952年宁海县归属宁波专区;1978年台州专区改为台州地区;1981年撤销海门区改为椒江县级市;1986年撤销临海县改为临海县级市;1989年撤销黄岩县改为黄岩县级市;1994年撤销温岭县改为温岭县级市;1994年,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椒江市,分别改为地级台州市、黄岩区以及椒江区;玉环县于2017年改为县级市。
现在台州市管辖区域: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以及代管临海、温岭、玉环3个县级市,台州市总面积为9411平方千米。现在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南接温州市,西接丽水市和金华市,北边与绍兴市、宁波市接壤。
老艾讲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