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1)

上片主要抚今追昔,对比往日与现状。因为是同年好友,二人数十年的交情也算得上是经历过岁月的打磨和风雨的洗礼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酣耳热之际,这位“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的风流太守与故人一同回忆起了往昔二人金榜题名、挥斥方遒的峥嵘岁月。

那时的醉翁,还只是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才俊。欧阳修虽然参加了三次科举才得中功名,可中举时也只不过才24岁。那一年的春天,“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风华正茂的他在恩师胥偃的举荐下进入到了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随后,他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天圣八年(1030年),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自主持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年自己与朋友入宫参加殿试,同榜及第,在金銮殿上一同被皇上唱报名次,然后相约跨马游街,到琼林苑赴宴赏花。那一刻,在繁华的汴京中,他们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2)

风华正茂,恰逢凋零。年少趣事,却已消融。谁都不愿面对,可又不得不承认,那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他们,远离京城、身遭贬谪、官职低微,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却无所成就,徒然辜负了当年官家的隆恩和无限期许。

“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源于唐代。唐朝的进士科考试设在国都长安。春暖花开的时候,皇帝会在曲江皇家园林举行盛大的宴会,赏赐那些新科进士。在皇帝举行的曲江宴会上,进士们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曲江水面上,酒杯随水而流,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来,谁就拿起杯子饮酒作诗。同时,还要请两位最年轻英俊的进士去花园里采摘名贵的花草,分给各位进士佩戴。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3)

这个时候当时和自己一起风光无限的天之骄子,都已经中年,宦海沉浮之后,各自都有一肚子辛酸苦水。过去是踌躇满志的进士,跨马游街,心中满是自己描绘的大好前程,骄傲自信,像极了现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如今呢?步入仕途后,就要面对各种繁琐之事,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官场规矩与自己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能怎么办呢?只能接受现实,这不,现在的欧阳修和他同届的朋友,十五年后再聚首,肯定有一肚子的话说啊。有过去一起风光无限的回忆,但更多的是这十五年来官场上的吐槽。此情此景,性情中人欧阳公,便吟词一首,送给了即将赴任的同窗好友。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4)

现在你我,或许已经毕业数年,回想当初在大学里的时光,激情万丈,指点江山,天之骄子的光环每时每刻都在麻醉着自己。毕业典礼上,老师的演讲也是极尽宏观激情,大好祖国,正等着我们去建设、去奉献。可毕业后,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落差,把我们摔成了一条条咸鱼。

这个时候偶遇老同学,那可是了不得。因为只有这些老同学和自己一样,曾经满怀壮志,能体会这种巨大落差和现实的打击。还不赶紧找个餐厅,买几箱啤酒,和老同学喝个痛快。在这里,不需要劝酒,你一句当初的激情岁月,他一句现实的操蛋生活,都是最好的劝酒词,你一杯,我一杯,都不愿刹车!

等到都喝醉了之后,彼此读一读这首词,相信你们会再吹一瓶。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5)

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暗含词人心中之意。

开头两句写词人对老友的留恋与关心:听说你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如此自己今后就再也见不到你了,即使登上高楼也够不着神仙之地,看不到君之处所。多年好友,久别重逢,自然喜悦万分,然而转眼间便要天各一方,转念想来心中又是惆怅万分。

笔者窃以为,第二句有弦外之音。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出任谏官,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革新派力推“庆历新政”,成为革新派干将。新党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各项措施均遭失败。范、韩、富相继被贬出朝堂,欧阳修上书分辩,也被贬知滁州。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6)

一年半的新政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他出色的政治才干,满腔的热血和改革的决心,终是免不了与古往今来郁郁埋首的人落得同样结局。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韩、柳贬谪黜放的辛酸愁苦,如今欧阳修也尝了个透彻。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君”字的首条释义便是“君主”。“楼高不见君家。”或许,此处的“楼”,便是官家所居的“琼楼玉宇”,“君”便是词人魂牵梦萦的仁宗官家。在遐方绝域的滁州,看不到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中宵衣旰食的官家。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7)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如同韩文公一样,他欧阳修想替官家革除弊政、开创盛世,又怎会因年华逝去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他们因大宋而名垂千古,而大宋亦因为这些古仁人而彪炳日月。

接着,词人再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的离愁别绪。朋友的离去,使滁州似乎变成了孤城,太阳不再令人温暖,一天天的日子显得空虚、难以打发,生活孤单、清冷、无聊,心里充满无尽的离愁,只能将满腹相思付予那些经霜的红树以及远处与之相连的红霞。

欧阳修的思想主张(写出了同学相隔十年的心路历程)(8)

近代学者王国维对于欧阳修词作艺术高度推崇。《人间词话》未刊稿第四一则曰: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他把欧阳词评为“有篇有句”,即词作有警句、点睛之笔,通篇结构也完整,感情意境亦贯通浑融。

这首词风格飘逸,对比的色彩很浓。时间上,今昔对比;空间上,滁州与阆苑相比,境界开阔。并且想象奇特,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也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用“有篇有句”来点评它,再是合适不过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