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

作者白柳

“能动手就别吵吵”是现代人常挂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多用来形容两人之间产生摩擦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不过,生而为人之所以有别于鸟兽,人的理性因素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与人之间在面对矛盾时不会轻易动手打架,而是通过骂架的方式发泄内心情绪,以此调节身心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反观骂架现象,这其实是一种哲学。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1)

诸葛亮大骂王司徒


现代人骂架的方式千姿百态,随意性强。仅凭一张嘴,只要跟爹娘老子、妻儿叔伯扯上关系,都能通过文字符号表现出来,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些骂人用语,特别是精英阶层之间的骂架,通常隐藏着较高的文化内涵。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2)

范增骂项羽


但如果谈及骂人中的文化,恐怕现代人的骂架技术与古人相比还差得很远。毫不夸张地说,古人骂架一言一语不动声色,却能让把对方气得捶胸顿足的事例并不少见,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很能说明古人骂架技术之高超。

中华文化5000年,骂人从未间断过。纵观古代脏话史,古人的骂架风格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从形式上界定大致可分为现实主义、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四个流派。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3)

王司徒气急败坏


一、现实主义流派

现实主义的骂人风格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人们在骂架时多以贬低对方社会地位为目的,由此形成的骂架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比较接地气。《战国策•赵策》中记载齐威王骂周王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婢就是婢女、丫鬟之意,齐威王嘲讽周王的母亲是个贱民,此等身世天下人都会耻笑。先秦时期,受宗族家长制思想的奴化,古人具有很强的等级观念,婢女这样的称呼虽不含半个脏字,却带有极大地讽刺性。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4)

诸葛亮舌战群儒


另有一种比较狠的骂人方式在《孟子》中多有体现。《滕文公下》曾记载孟子批判杨朱“为我”和墨子“兼爱”的观点时骂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孟子使用禽兽骂人,已同现代人的对骂风格颇为相似。再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言下之意就是,孔子说那个最早发明出使用人俑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作为至圣先师能口出此言,孔子一定达到了他的忍耐极限,在整个《论语》中这是不曾有过的,毕竟这样的语言放在今天也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5)

至圣先师孔子也骂人


此外在现实主义骂人风格中,还有几种委婉的表达方式颇有韵味,比如嘲笑对方没文化时常用匹夫,骂对方是贱人时称其为“役夫、非人”。据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记载,楚成王的妹妹江芈骂楚穆王时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意思是说难怪君主想杀你呢,你就是个贱人。《世说新语》里记载,陈太丘跟友人相约,友人因迟到他等得不耐烦而走了,友人到达后发现他不在,于是大怒:非人哉!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6)

亚圣孟子


二、反现实主义流派

反现实主义骂人流派最早源自汉高祖刘邦,其方式是通过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贬低他人。《史记》中关于刘邦骂人的言辞较为普遍,他在开骂时先称自己乃公,而后骂对方竖子。乃公就是老子的意识,竖子就是奴才。现在人常说“你奶奶的,老子……”就是由此演变而来。谋士范增曾斥责项羽:“竖子不足为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意思是你这个幼稚无知的人,没办法与你共事,以后抢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刘邦。刘邦出身农家布衣,逼格相对不高,范增作为谋士,也用竖子骂人,多半可能受了刘邦的影响。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7)

刘邦


三、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的骂人流派主要是以动物为载体否定对方的身份。比如明代随笔札记《五杂俎》里记载过苏东坡与司马光之间的一段对话:“一日,相与共论免差役利害,偶不合,及归舍,方卸巾弛带,乃连呼曰:‘司马牛!司马牛!”意思是说苏轼和司马光讨论免去差役的利弊,因意见不合,苏轼回家后大骂司马光是头犟牛。此外《水浒传》里武松骂王婆是老猎狗,李逵常说怕你个鸟人作甚;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骂郑屠:“你这个杀猪卖肉的屠夫,就是狗一样的东西”,此外还有清代古装戏里骂下人是狗奴才等等,都是借物骂人的集中表现。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8)

鲁智深大骂郑屠


四、自由主义流派

自由主义式的骂人,更多的体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就像现代人一样动辄把对方的母亲搬出来。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伶牙俐齿,理不饶人,经常把“放你娘的屁”挂在嘴边。《水浒传》中的路人调戏孙二娘,结果被蒙汗药迷倒在地,孙二娘大骂:“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三国演义》里的张飞骂吕布是村野匹夫、三姓家奴(形容做人虚伪,不忠不义);诸葛亮同王朗的骂战中,王朗被骂成皓首匹夫、谄谀之臣、无耻老贼、断脊之犬、二臣贼子,当属三国时期骂人之最。此外《论语》中关于骂人的言辞诸如“老而不死是为贼”、“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可谓声声刺耳,怒火中烧,对于心理脆弱者实难承受。

古人骂人都有什么风采(在古代都是怎么骂人的)(9)


放眼古人的骂架文化,言语间遣词造句或含而不露,或大显其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其中体现出的“文斗”思想,与其说是骂人,倒不如说是谋略与气势的针锋对决。

处于文明社会的今天,主观骂人不可有,礼貌用语方位上,特别是在矛盾面前,骂人既不是明智之举,也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追溯古人如何骂架的同时,透过古人的语言了解过去的历史,从而更好的鉴古知今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白柳读史@作家冯骥才@今日头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