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首都t1航站楼度过6小时(在机场到旅客居所24小时连轴转)
图说:徐汇区驻两大机场的工作组自3月6日驻场以来,6班志愿者24小时连轴转。徐汇区 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目前,上海的疫情外防输入压力陡增。徐汇区驻两大机场的工作组自3月6日驻场以来,6班志愿者24小时连轴转,与各街镇居委、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民警等一起,在旅客下飞机那一刻起,直到安全抵达住所,“无缝衔接”防控闭环,他们用平凡人的坚守为城市筑起一道不平凡的防线。
3月10日下午,徐汇驻浦东机场工作组接待了一位意大利籍男性旅客,当班的宋组长告知其将安排专车送至家中,并要14天居家隔离。在得知隔离期间生活物资等会由居委派无接触送上门时,他用流利的中文表示:“完美!你们的措施非常到位!”细心的小汤发现他戴的是普通棉布口罩,为了安全,特向他赠送了一个医用外科口罩。
图说:志愿者打造出了一条高效的办理“流水线”。
同时,他的信息被第一时间推送至居住地街道。经反馈,这名意大利籍旅客的住所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建议送去集中隔离点。志愿者向意大利旅客转告了这一要求,他非常不理解,展示了手机上的居所照片,认为符合居家隔离要求。于是,小宋让街道再次现场核实,经过反复沟通,确认他需要集中隔离。最终,在小宋和其他志愿者耐心解释和悉心安抚下,他表示了理解。
“我要拍下来给我女儿看,你们是我的新朋友!”一位居住在湖南路街道的美国旅客对工作组的高效服务大为赞赏,拿出手机与她们开心合影。
驻场工作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不能错,自上岗以来,志愿者们不断摸索经验、提高效率。第一天到浦东机场时,志愿者们“压力山大”,怕同时来数名甚至数十名旅客来不及接待,还要担心大部分旅客从飞机降落到抵达集中接待点大多耗时几个小时,加上语言不通,难免产生焦躁、急躁情绪。工作组分工合作、优化流程,打造了一条高效的办理“流水线”,在保证登记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尽快办完手续,工作组还准备了矿泉水、面包等提供给旅客。
图说:累倒的志愿者。
老周是驻浦东机场工作组中最年长的一位,每次护送还要联系居委等接车人员、拍照留存工作轨迹、有的旅客行李多还要帮忙拿行李……3月11日,一辆大巴同时护送12名旅客到达8个不同地点,一趟下来用了6个小时,直到下午4点老周和民警小陆才吃上午饭。下午6点,又要准备发车了,组里的队员想让他赶紧吃晚饭,可一找才发现由于劳累,他在椅子上睡着了。由于居住在徐汇须隔离的旅客较多,为了保证交叉感染的概率最小,每辆护送车辆都要求分排间隔落座,人数不能多、更不能满,旅客到达集中接待点的时间断断续续、战线拉得很长,为了不让已很疲惫的旅客等太久,所以护送班次也排得比较密集。每辆车都由一名志愿者和一名民警护送,每次护送完要整车消毒,所以一趟下来短则两个多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志愿者和民警12个小时按二级防护标准穿戴,一整天都很少喝水,有时碰到吃饭时间因为在途中也只能饿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