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最大的危机 秦孝公弱冠之年临危受命
嬴师隰(xi),秦灵公的太子。在位太子两年,在河西(黄河)驻守。待到他继位后秦国实力衰微,河西地尽被晋夺,于是他便立志要将河西函谷关收回秦地。
周显王七年(前362)秋,位于黄河西岸的少梁谷地,以公孙痤和嬴师隰为首的魏秦两军列阵交战,双方均伤亡惨重。秦献公嬴师隰中了毒箭,魏军统领公孙痤也被献公嫡子嬴渠梁所擒。
此时军营的秦献公身负毒箭已久,面色惨淡,恐命不久矣,就吩咐嫡子嬴渠梁带兵撤回栎阳(秦国都城),嬴渠梁镇静如常,下令班师回朝,请将断后,长子嬴虔自告奋勇,嬴渠梁便嘱咐大哥嬴虔:"公父重伤,以大局为重,不能恋战。敌不追,我不动。坚守一夜后明日立即撤回,切记不要意气用事,我在栎阳等你。"嬴虔也猛然发觉,心中明晰。兄弟俩都心知献公的情况,谁是太子,这几日便可以决定很多事情,但都没有迟疑,两人都心知走错一步将使秦国陷入困境。
果不其然,魏军趁夜偷袭,扑了个空。
献公把这些看在眼里,提早撤回,一是为了避免魏军突袭救回统领公孙痤再受损失,二是为了预防稳定朝中的异动,秦献公心里很明白,自己一旦离世,考验的将会是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嬴虔和嫡子嬴渠梁,他们在紧要关头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夙愿未了,秦国将何去何从,看着两个儿子,他心中渐渐有了打算。
几日后在栎阳,献公决定将王位传给嫡子嬴渠梁,临终前叮嘱他三件事,一、富国强兵,二、善待臣下,三、要兄弟同心,这三件事对当时的秦国来说乃"韬光养晦"的安稳之策,也为未来秦孝公巩固统治,富国变法奠定了基础。一先富国,安养生息,如果再像秦献公一样打仗,以伤换伤,一个是秦国承受不起;二是稳定朝野上下的政权,如果这个时候大动改革,触动世袭元老们的利益,再说也无疑是火上浇油,三是长子嬴虔的支持利于稳固嬴渠梁的新君地位,原来秦献公早就将长子嬴虔召过立下血誓忠于新君嬴渠梁,他若有二心,嬴渠梁可将血誓公诸国人,使人人得而诛之。
众所周知,皇帝传位时要有权臣一旁听命,并且下诏继位新君,不然新君的威信是不足的,可献公在叮嘱完就骤然死去,恰巧身旁只有嬴渠梁,大臣们没有任何人接受辅佐重任,兄长嬴虔也非同时在场,这会使权臣疑虑重重,有可能凭空生出诸多变故。
此时的嬴渠梁冷静思索着,目前最大的关键人物是嬴虔,只有他可以力排众议拥立新君。嬴虔认,则国定。嬴虔不认,则国乱。那兄长嬴虔究竟会如何?嬴渠梁竟然一下子拿不准了。嬴渠梁素来与嬴虔兄弟情义甚笃,并且立下血誓,回忆起兄弟之间的点滴,最终嬴渠梁选择相信嬴虔。
大臣们心里焦躁不已,新君是谁,站对了位置很重要,许多人围着权臣,似乎想看出些,听到些什么,可他们也是虚以为蛇,模棱两可。像 "储君会是哪一位"这样的问题不能问,问了就表示自己不忠,谁敢国君刚死就问新国君是谁?这是会掉脑袋的事情。可当嬴渠梁一身布衣,头戴黑玉冠,从容进入政事堂,身旁站着恭敬的嬴虔时,大臣们又是惊愕,又是迷惑,在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拥立新君的大礼,一片沉默中陷入大为尴尬的局面。骤然间,嬴虔脸色变得铁青,高声怒喝:"国君遗命,新君即位,谁人不从!"大臣们看见嬴虔已经表率了,纷纷向新君俯首称臣。
嬴渠梁当立新君,嬴虔的强力支持十分重要,既表示自身立场拥立新君,避免朝中别有用心之人来与他商讨"有心之事",也使朝野避免陷入勾心斗角的权力争夺,存在内患。所以当时就算出现了意外,嬴虔也依旧会认弟弟为新国君,后来也证明嬴虔是一位值得信赖忠心的将才。
孝公罢兵,国耻昭昭图富强。稳定皇位之后,嬴渠梁为了安养身息,首先必须先稳住关口的魏国,嬴渠梁决定去拜访被困押的公孙痤,以让魏国撤兵。
公叔痤一时感慨新上任的秦君嬴渠梁有如此气魄。
嬴渠梁:"以石门之战以前的疆界为定,河西之地还是魏国的。"
"噢?秦公不觉吃亏太多?"公叔痤大为惊讶,不禁靠墙坐起。
"二十年后,我会夺回来的。"嬴渠梁一字一板。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嬴渠梁微笑,"丞相进食了"
嬴渠梁心里很清楚,父亲连年对魏国激战,本来是想要夺回河西后再封锁函谷关休兵养民。可是,秦国越打越穷,临死之际河西五百里土地还是没有夺回来,秦国根本打不下去了,这种战争对于魏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纵然失败几次,也无伤元气。可是,秦国不行,秦国已经不起再一次的失败了,当务之急必须要逐渐改变思路,由一味的打仗消耗到休养谋求自身发展,这一步很重要!
此间事了,国丧在前,罢兵在后,嬴渠梁自然懂得,知分轻重。执政初期他与嬴虔兄弟同德同心,他们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肃清朝野中的世族,而是徐徐推进商鞅等人的变法之术,解六国分秦之困。
时秦人常说"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人自知羸弱,力图奋强。秦国的命运当世人现在都已然知晓,可对当时秦孝公嬴渠梁来说,国耻昭昭,身上肩负着的不仅是家父收回函谷关的遗愿,更是秦人对"穷秦"崛起期望的使命,未来的我们也看到了这位君主确实是创造了大秦王朝崛起的绝佳契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