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

导语:在元春回家省亲那一回里,虽然她与黛玉、宝钗的交集并不多,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元春明显是在偏爱黛玉。不仅狠夸黛玉的诗作得好,还爱屋及乌的额外赏赐了酷似黛玉的龄官。

在这一点上,元春的举动与贾母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的。她们祖孙俩居然在不同的时间段做了“同样的事。”而且事先没商量过,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1)

令人感到费解的事还不止这一件,还有后来的端阳节赐礼,元春名义上赐的礼物是宝玉与宝钗的为“一对儿”,但细看之下,那礼物却有“张冠李戴”之嫌。也就是说,赐给宝钗的礼物符合“黛玉”的特征。

既然如此,元春何必要赐下这么一份不伦不类、令人质疑的礼物呢?或者说,莫非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什么信息?大家稍安勿躁,听我慢慢分解。

1:元春初见姑表妹,强忍心酸怜爱泪,仿若重逢小姑母,由此及彼肝肠碎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们不服,认为元春不过是第一次见黛玉,哪里来得如此“情浓”?充其量不过是形式上的客套和交集罢了。其实不然,元春与黛玉的情分“源远流长”,甚至与贾母初见黛玉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2)

在整个贾府的兄弟姐妹当中,甚至包括薛宝钗,对于元春来说,最喜欢的人除了宝玉就是黛玉了。朋友们先别抬杠,这是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元春比宝玉大十几岁,曾亲自教导宝玉读书写字,相当于幼儿园的老师,俩人虽名为姐弟,实际上却情同母子。黛玉比宝玉小一岁,却是贾敏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

如此算来,贾敏应该比元春大不了几岁,就跟贾兰和宝玉的年龄差相仿。古时候,侄女比亲姑姑岁数大的都有。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3)

这样一来,元春和她的小姑姑贾敏,就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共同成长。她们又同样是被贾母带大的,俩女孩儿一起上学读书,一起针线女红。虽名为姑侄,却情同姐妹。后来,贾敏出嫁,元春也进了宫,这对曾“亲如姐妹”的姑侄俩也从此天各一方,再难相见了。

所以说,元春和黛玉虽未相见,却已经有了这“上一辈的情分”基础在了。至于家中其他的姐妹,元春相对是淡薄的。因为她早年入宫,还没来得及与这些姐妹建立感情。再说,大伯那边的迎春,受贾母影响,元春也不会太喜欢,本身迎春也不是那种讨喜的孩子。

至于探春,虽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但终究接触得少。惜春就更别提了,元春进宫的时候,惜春还不一定出生呢。再就是宝钗,元春与宝钗的情分,也就是童年一起去姥娘家时偶尔见一面,谈不上感情。况且,这属于“外亲”,本身就比“内亲”要远许多。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4)

古时候的人,是很讲究“内亲”和“外亲”的,父亲这边的亲为内亲。如姑姑,叔叔,大伯。母亲那边的亲戚为“外亲”:如姨妈,舅舅等。而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内亲是“自家人”,外亲就要远许多。

所以,当元春省亲第一次见到黛玉时,内心难免会联想起自己的小姑姑,打量黛玉的形容气质,又像极了这个年纪时小姑姑此时的元春怎能不触景生情,心生怜爱呢?

她之所以喜欢龄官,还真不一定是因为龄官长得像黛玉,没准就是因为龄官长得酷似已经去世的小姑姑贾敏,所以才会格外怜爱龄官些,并让她去宫中唱戏。看到龄官,会让元春回忆起与小姑姑一起在贾母身边成长的那些时光,以及那些形影相随,亲密无间的快乐日子,甚至还会有一些令人羞涩甜蜜的闺阁趣事。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5)

否则,元春的审美点也不会与贾母如此默契,并保持着高度一致。黛玉才来荣国府几年啊?她们之所以都不约而同地喜欢酷似“黛玉”的龄官,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龄官长得像贾敏。于是,她们才会由此及彼,爱屋及乌。

当着众人的面,元春无法表达自己对黛玉的特殊感情,也只能借题发挥,猛夸她的诗作了。到底是借着诗夸人,还是借着人夸诗,只有元春自己心里清楚。对于诗这种文学体裁,也是各花入各眼,很难评判谁作得最好,只能看评判者是谁了。

就比如李纨,尽管大家都觉得黛玉的诗作得最好好,但李纨却坚持认为宝钗的诗为群芳之冠。这到哪儿说理去?李纨与宝钗是“同一类人”,所以,她才会更欣赏宝钗的诗风。同理可证,元春也会通过赞美黛玉的诗,来变相肯定黛玉“这个人”。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6)

换句话说,如果黛玉与宝钗是竞争对手、元春是法官或裁判的话。很显然,元春的天平已经明显倾斜了——是向黛玉这边倾斜的。

2:金玉良缘现危机,薛王二人暗着急,私下致信王子腾,强逼元春把心欺

正因为元春对黛玉的喜欢过于明显,以至于令薛姨妈和王夫人乱了阵脚。觉得不能再等了,这样等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元春一旦支持了“木石前盟”,那一切都无法转圜了。

情急之下,姐妹俩一合计,忙私下致信王子腾,希望王子腾能够以舅舅并“九省统制”的身份,向元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向”。“金玉良缘”的最初倡导者就是王子腾,他自然不会拒绝,并且,还会不遗余力地给元春施压。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7)

要知道,元春进宫那么多年都没封妃,却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封妃了。这与她那个在皇帝面前炙手可热、并一路青云直上、权倾朝野的舅舅不无关系。

所以,元春可以不在乎姨妈与母亲的看法,却不敢不顾及舅舅的看法,既然舅舅能够让她一步登天,就可以让她跌入深渊。

王子腾背后施压,让元春尽快以“娘娘的身份”表明态度,不要让事态进一步“恶化”了。于是,元春才会有那两份“诡异莫测”的端阳节赐礼。

无奈之下的元春,也只能通过那份礼物来做手脚,并趁机向贾母传达出自己的真实心意。暗示贾母尽可按照原计划撮合“木石前盟”,千万不要担心会“违背娘娘的意思”,因为娘娘的心意与她是相通的。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8)

元春赐的礼物虽然表面上看,宝玉和宝钗的是一对,也会暂时给人造成“支持金玉良缘的假象”,但实际上,“宝钗的那份礼物”却都是对应着黛玉选的。

不信咱们就来看看宝钗的礼物都是啥: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素有爱红的毛病,这个“红麝香珠”就不用提了,自然是指黛玉无疑,黛玉原本就是“绛珠仙草”转世,而绛珠就是“红色的珠”

再就是这个“凤尾罗”和“芙蓉簟,压根与宝钗就不搭边。黛玉住的是“有凤来仪”——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至于“芙蓉簟”,在《红楼梦》中,被比作“芙蓉”的人是谁,不就是黛玉吗?宝钗代表的是“牡丹”。所以说,这芙蓉簟跟她有啥关系?“凤尾罗”与她又有啥关系啊?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9)

既然如此,那么,元春为何要赏赐宝钗这么一份不伦不类,张冠李戴的礼物呢?很显然,她是想通过赐礼物来转达自己的心意——自己真正心仪的弟媳是住在“有凤来仪”的妹妹,也就是——“芙蓉花主”。

之所以“硬”塞给宝钗,暗示自己是被迫无奈地下的“表态”,在宫中受人胁迫身不由己。所以,她希望贾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事情有所转圜,不要顾及她的“做法”,而是要认真领会她的“想法”。

贾母获悉这份礼物后,秒懂了元春的苦心。这祖孙俩向来是心有灵犀,高度默契的。于是乎,才有了后来清虚观打醮那一幕,贾母一句:“有个和尚说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当场就把“金玉良缘”论打回原形了。

红楼梦元春探亲第几集(元春包办金玉良缘竟是受人胁迫)(10)

这样一来,元春既顺利完成了舅舅下发的“任务”,又成功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可谓一举两得。只是,不知冰雪聪明的宝钗是否读懂了娘娘的意思,如果懂了,戴着那个红麝串还有意思吗?大概要“没意思起来”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