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嘲讽来自妈妈的爱(有一种恨是来自妈妈的爱)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几乎没有人怀疑妈妈对自己的爱,然而,即便是这样,有些爱也会引起孩子的恨,这种恨是无比纠结、无奈与痛苦的。
邻居赵姨已经八十多岁,她是一个吃苦耐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就这么一个受人尊重的老人,每每提起她的母亲就会变得异常激动、眼圈发红。“她生下我就是让我干活,不让我上学,说闺女家‘赔钱货’,上什么学!我弟不想上学,她千方百计地哄着他去上学。”
“那是旧社会,你不能完全怪罪她,况且她对你们家有很大的资助,她是疼爱你们的。”我安慰赵姨。
在那个“重男轻女、妇女不是人、面条不是饭”的年代,赵姨的母亲一心想让赵姨多做针线活,剥夺她玩耍、上学的权力也是情有可原的。
尽管后来她母亲大力资助也弥补不了当年她给赵姨带来的伤害。她母亲的“偏心、残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体会不到在赵姨的母亲偏瘫的两个多月,赵姨床前床后悉心照料是什么样的心情。她的母亲去世将近二十年了,现在赵姨也是高龄老人,但她对她母亲的恨是想不得、提不得的。
赵姨因为她母亲的偏心而耿耿于怀一辈子,谁知天道轮回,她的二儿子也是同样恨赵姨。
原因是赵姨的老公是一名工人,1985年他单位有内招指标,当年她的大儿子20岁,老二18岁,都符合内招年龄,赵姨决定让老大先进单位上班,因为还有一个“接班”指标可以留给老二。
谁知1986年全国取消了“接班”制度,也就是老二失去了拿“铁饭碗”的机会。赵姨夫妻觉得亏欠了老二,为了让老二有一技之长,就给他花钱请木匠师傅教他手艺,后来又给他盖楼房、娶媳妇、帮着养孩子等各种帮助来弥补当初的遗憾。
老二因为有木工的手艺,会干装修,比上班的老大赚的钱多很多,但是提起当年父母的决定,老二就觉得自己仿佛是后娘养的孩子,一直不能释怀。
世界就是这样,母爱再伟大也有她顾及不到的地方,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常言说“要一碗水端平”,谁又能长久地把一碗水端平?
人生本就是一场非常不易的修行,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困在执念和过去的伤害中。原谅自己、放过别人,我们才能轻松、快乐地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