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

你看过《悬崖》,但你未必知道编剧和导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1)

全勇先,朝鲜族,作家,编剧。十七岁发表小说《黑衣少年》,二十岁闯进神农架抓野人,代表作有《悬崖》、《雪狼》、《母亲》等。为人仗义,爱读书也爱喝酒。

到农架找野人去。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2)

全勇先出生在佳木斯人。厚重的黑土地、悲怆的伪满洲国历史、对历史真相的向往,激发了他创作《悬崖》剧本的灵感和冲动。

全勇先从小喜欢看电影。看完电影眼睛都发亮,脸蛋子通红,像着魔一样地手舞足蹈。

浪漫,幻想虚拟世界,常被自己编织的故事感动得两眼泪花。

一位作家夸他天生的作家坯子。

老男人饭局的王小峰喜欢拿他开涮:人小鬼大,小学二年级就设计过无墩桥,图纸寄到了中国科学院,天天盼着回信…

年轻时的全勇先脑袋里确实充斥着飞碟、野人等幻想。读书和旅行加深了他的人生感悟,受G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的影响较深,对世界充满好奇。轻时留着两撇小胡子,整天背着大帆布兜子,夾着吉它,豪情万丈,满世界流浪,总感觉前方有个奇迹在等着自己。他加入“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去了神农架,并在那里度过了20岁生日。

《三联生活周刋》主笔王小峰喜欢祸害全勇先:好几个月在深山老林风餐露宿,弄得胡子拉碴,蓬头垢面。野人没找着,却被山民当成了野人。那里人迹罕至,山民根本听不懂他那哇里哇啦的佳木斯话,以为是野人,于是弄翻捆绑,将其送到实验室,险些被当活体解剖。幸亏那位科学家有过知青经历,听懂了他的话…

全勇先九死一生,终日里搜山不止,梦想逮着个野人。有一天,在天门桠终于逮着了一个,但不是野人是真人,是一个山民遭难了。全勇先见状不顾危险,奋力向前,成功解救了山民,英雄事迹刋登在《中国青年报》。

陈晓卿导演眼中的全勇先。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3)

全勇先参加工作就与爬格子的人打交道,北京城老男人饭局便是他的一个圈子。成员都是文艺圈里的名人,有陈晓卿、张立宪、罗永浩、王小峰、楊葵、王小山等人,还有一个异类柴静。全勇先说,大家平时压力山大,偶尔聚到一块,喝酒聊天,务虚不谈事,全无功利动机,非常开心、放松。后来不知不觉就有了个说法,渐渐成了局。

老男人饭局的招集人陈晓卿导演是美食达人,他那部《舌尖上的中国》,暴虐了亿万中国人的嘴巴。他摩仿宋石男喝酒:手握酒杯,胳膊在酒桌上划个大大的圈子,仰脖举杯作干杯状,尺度奇大,酒却不见少。他学得维妙维佾,夸张搞笑,令人喷饭。陈晓卿说,他的朋友全勇先是另一个套路,经常把我灌醉弄翻,整不明白。全勇先笑了说:酒桌上我只盯着你,你敬别人酒,我就立刻跟着敬你一杯,这样我打乱了你的节奏,让你乱了阵脚。老男人饭局有这帮文人撑着,想不出名都难。

合勇先和朋友喝酒比谈女朋友重要。陈晓卿曾经给全勇先介绍过一位女朋友,见面饭吃完后,让他送送姑娘。初次见面总要陪一陪,说说话。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把女朋友放了单飞,自己凑过来继续喝酒,让人哭笑不得。全勇先仗义豪爽,人缘好,是个有故事的人。

全勇先把细节看成作品生命。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4)

全勇先:看电影其实是在观察细节。…创作者运用细节的力量,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

全勇先讲韩剧《杀人回忆》里的一个细节:法医解剖一具新鲜的女尸时,需要揭开粘在她背上的一块创可贴。拍摄时,导演为了追求皮肤被创可贴拎起来的逼真效果,把创可贴涂上胶水再贴在演员后背上…

这个动作时长不过几秒钟,画面区区数十格,导演却煞费心机,力求真实。这样精心处理细节,电影能不好看吗?

因此,全勇先创作的《悬崖》剧本,所有的细节都经得住推敲,服化道伪满洲国警察机构宪兵保安局科室配置,都艺术地再现了历史原貌,还原了旧时代的氛围。乌苏里虎计划以及共产国际特科,都是真实历史事件,有史料做为依据。全勇先说:细节的真实,罗辑的真实,是本剧不懈追求。如果导演拍摄中能像编剧一样的

一部留下许多遗憾的经典。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5)

《悬崖》播出后好评如潮。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悬崖》是一部具有历史品味和美学品味的佳作。

社交网站的《悬崖吧》,关注者近十万用户,而《潜伏吧》只有二千多个用户关注。

一部影视剧能受到评论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说明它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了一定高度,另一方面说明多年来难得见到佳作。所以人们称为谍战剧经典。

《悬崖》并非完美无缺,它本来可以拍得更好,拍出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全勇先说:编剧不可能对拍出来的东西都满意,如果说满意,那一定是假话。因为,虚拟世界的呈现永远是完美的,经过现实世界的过滤,就会流失。

《悬崖》剧本拍摄过程中流失了诸多元素,甚至破坏了剧情结构,毁掉了《悬崖》续集。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就像维纳斯,虽然缺了手臂,但仍然很美。不能不说,《悬崖》的“编导演、服化道”等,都为它奉献了技艺和心血。

正如制片人所说,零下三十多度实拍,演员穿着单衣站在雪地里…

别杀纪连葵,他是《悬崖》续集里的重要人物。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6)

剧作家契可夫说:如果第一幕里出现一把枪,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

《悬崖》开机前,全勇先己经同制片方签订了续集的拍摄合同。因此,他在《悬崖》剧本里埋下了许多伏笔。其中包括续集当中的一些情节、人物、台词。

比如纪连葵,他是续集里的关键人物,比“那把枪”重要得多。但导演容不得他将戏份演完,就让他提前下课了。

原剧本里的纪连葵遭逮捕后关押在牢房,周乙成功地将他和孙悦剑营救了。这之前的剧情沉闷压抑,看得很憋屈。如果观众看到纪连葵和孙悦剑逃脱了魔窟,坐着周乙的车飞驰而去,那是何等的畅快淋漓啊!

导演修改了剧本,让纪连葵咬死了“沙多”,然后“杀死`了纪连葵。那个场景血腥刺激,但简单的视觉冲击不是全勇先的风格,他追求的是深层次的心灵触动。

全勇先发现纪连葵命运被改写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纪连葵被枪杀了。全勇先质问导演,为什么这样拍?回答说为了营造千钧一发的紧张气氛。双方发生争执,他请求采取补救措施。导演说,演员都走了,外景地换了,无法补了。

“编导演制”是一个摸糊地带,编剧的“保护著作完整权”、导演的最终剪辑权,、制片人的剧本改动权,还有演员的即兴权,究竟如何把握?当事人各执一词,观众一头雾水。

全勇先忍让了,大概出于对导演的尊重,也可能碍于出品人的情面。悬崖剧本的初稿曾经一度搁浅,全勇先拿着前六章草稿给几个制片人和导演看过,他们认为剧情不够狗血,不适合市场,婉拒了。后来熟人老曹得知这个情况,要走了初稿。老曹一一就是后来的《悬崖》出品人,他看完前六章初稿后打电话给全勇先,要求他继续往下写,强调说:”不要再给别的人看了”,“这部戏我做定了”。老曹慧眼识珠,得了狗头金。前面那几位大概有点酸,怕是肠子都悔青了。有了这层原因,全勇先不好再说什么。

全勇先一一像营救地下党一样营救周乙。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7)

分镜头剧本是二度创作,对原剧本作适当改动在所难免。但前提是不要改变主要人物命运,这些原则在《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完整性”条款中有明确规定。

全勇先觉得,周乙的结局太悲惨了,好像故意送死。

为了救活周乙,全勇先曾同有关方反复交涉,可谓绞尽脑汁。

《悬崖》剧组筹建时,全勇先曾与导演刘进、主演张嘉译在丽都饭店进行一次长达十二小时的长谈。尽管相谈甚欢,但全勇先仿佛予感到一絲不祥。他最后调侃说二位说:千万给周乙留口气。不料竟一语成箴。

第一次争执。有一次,全勇先看毛片时发现不对头:行刑地枪声响,画面里全黑了…周乙死了。怎么会是这样?他非常着急,马上跟制片方和导演商量,千万枪下留人,有约在先呀,他甚至妥协说,只要把枪声去掉就行了。对方不置可否,只说肯定会采用开放式结尾。由于原剧本的结尾部分还没拍,全勇先以为周乙肯定还有救。

第二次争执。江苏卫视播放后,全勇先从朋友嘴里听说周乙牺牲了,非常失望,以前的争取白费了。他急忙找制片方商量补救措施,希望在主流电视台播出时去掉周乙中枪倒地的镜头,这事不难。走到这一步,全勇先只求周乙别中弹倒地就阿弥陀佛了。制片方同意了和卫视台协商。恰好这时又传来了央视一套要购买《悬崖》的消息。

第三次争执。视一套购买了《悬崖》后,要求将四十集压缩到三十六集。真是天赐良机,剪辑时去掉周乙中枪倒地的镜头不就完了嘛。于是全勇先又去商量,同时希望在卫视播放时也能照此办理。答应说可以和电视台商量。全勇先半信半疑,三番五次地折腾让他失去了信心。果然,后来回话说,审查通过版不能动…

全勇先十分气愤,剪掉个镜那么难吗?事情竟究卡在哪里?他始终不得要领。

编剧把剧本看成自已的孩子,把剧中人物当成鲜活的生命,他为主人公的命运奔走呼号,其情令人动容。全勇先愤怒地表示:这样的结局,编剧所有的努力、续集情节的设计和编织,在枪声中化为乌有。

影片结尾是个大窟窿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8)

周乙死得太窝囊,影片结局是个大窟窿。

周乙是个睿智、冷静的特工,全勇先说他是个殉道者。许多次,特务科抓捕地下党,周乙知情,有报告上级机会,但为了潜伏,他听从命令,放弃救助,眼睁睁看着地下党被杀害了。让这样一个思维缜密的人,冒失地跑到边境去见顾秋研,人物性格反差太大,其行为显得异常,不但情理不符,罗辑上也不通。周乙之死引发了观众强烈不满,甚至到了义愤填膺的地步。

周乙死了,倒在了墙角,和他唱对手戏的高彬、鲁明、刘魁还在在舞台上挂着,观众趐首以待,不知所终。

这不是”开放式结尾”,这是有头无尾。这样的结尾方式,不符合大众惩恶扬善的欣赏习惯。

全勇先表示:《悬崖》人物命运随便被改……一个故事的完整性被粗暴打断,等于把观众给扔在半道上了。

细节上的瑕疵一一司令员吃草根,战士不吃土豆皮。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9)

细节处理粗糙,有悖全勇先的创作理念。日军围剿下的抗联生存环境恶劣,战士们饥寒交迫。日军档案记载:日本军医解剖杨靖宇时发现,他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这令日军十分震惊,抗联战士的钢铁毅志,磐石般信仰,让日本侵略者恐惧万分。

小董在抗联营地吃土豆那场戏,远比“创可贴”重要。“土豆”承载了很多历史信息,它原本应该再现抗日联军的真实处境,让后人了解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因为抗日史已经被神剧糟蹋得面目全非了。遗憾的是,小董吃土豆时尽管狼吞虎咽,但他吃得很挑剔,明显怕脏,是在啃着吃,还把皮扔了。人饿急了眼是那个样子吗?抗联司令吃草根和棉絮,战士却扔土豆皮!可能吗?小董勇敢机智、敌人严刑拷打也不背叛组织出卖同志,演员对人物的闪心刻画令人动容,观众心里充满敬意。但扔”土豆皮”那一刹那,让人心里闪过一絲别样滋味。

“炸薯条”思维当然无法理解土豆皮对于抗联战士的意义,没有经历过饥饿,又不了解抗联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不要轻率地评论“土豆皮”。

全勇先说:国内的影视作品不太注重细节,也不太关注人的心理层面。他说的这些通病,在《悬崖》若隐若现。

悬崖有两个结局(悬崖背后的故事)(10)

追求影视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应当形成社会共识,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客观地看待一部影视剧作品是社会成熟的表现,理智地评论作品既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也将促进观众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文艺作品评论的偏激和绝对化倾向是十分有害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