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怎样进行的(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CPR):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以恢复心肺功能为目的救助过程。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心肺功能及能较长时间生存的病人。目的是防止和救治突然的意外死亡,而不是延长无意义的生命。包括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以及脑复苏过程的延续生命支持(PLS)。1973年至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先后6次制定了心肺复苏标准。目前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出了"生存链"即"四早":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脉除颤;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病 因

1、心跳骤停:多发生于冠心病,多种非心脏疾病如休克、电解质紊乱,缺氧,酸中毒等可诱发心跳骤停。其主要病理生理为心功能降低,心律紊乱,冠脉供血不足和心输出量减少。

心肺复苏是怎样进行的(如何进行心肺复苏)(1)

2、呼吸骤停: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前者见于呼吸中枢及或其传导系统的严重疾病和损害,而呼吸器官正常。如脑卒中、脑外伤、中毒和严重缺氧等。后者主要为弱水各种原因的呼吸道阻塞右梗塞。心跳可维持30分钟,大脑在心跳停止4-6分钟可出现不可逆损害大脑死亡。临床上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常见如急性心梗,严重创伤,电击伤,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消失;

3、呼吸停止,口唇发绀;

4、瞳孔散大,无对光反射;

5、听不到心音;

6、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扑动)、心室静止(为一直线或仅有心波)、心肌电机分离(心电图虽有较宽而畸形、频率较高、较为完整的QRS波群,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

具备上述1、2两点即可做出诊断,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呼吸停止常在心搏骤停后15到20秒甚至更长时间产生,瞳孔散大在停搏数10秒后才出现,1-2分钟才固定。当发现患者呼吸已停止即开始人工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意味着有效的自主循环已丧失,即行胸外按压。

抢救措施

完整的CPR包括BLS、ACLS部分,BLS的主要目标是向心肌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包括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除颤(D);

ACLS主要为在BLS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药物等来保持自主呼吸和心跳。

基本生命支持(BLS)

是复苏的关键,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4分钟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救活,4-6分钟开始复苏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仅4%,超过10分钟者,存活可能少。

1、迅速判断呼吸心脏骤停:包括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2、高声呼救

3、体位:将患者翻成仰卧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4、打开气道(A):清理口腔异物或呕吐物。其手法:

(1)仰头-抬颏: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第2、3指放在一颌骨上将额上抬,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90度。

(2)托颌手法。有颈部外伤者用此法。(3)仰头-抬颌手法。禁止头颈外伤者。

5、人工呼吸(B):判断无呼吸器官者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2次。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患者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约为1秒)潮气量为6~7ml/kg频率为110~12次/分(约5秒一次),小孩16次/分。(约4秒一次)。

心肺复苏是怎样进行的(如何进行心肺复苏)(2)

6、胸外按压(C)

(1)判定有无心跳:听心音、触摸颈动脉。用一手示、中指并拢置于患者的颈前正中线,向外滑行至甲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稍加力度触摸。

(2)机制:"胸泵"及"心泵"理论。胸泵是指胸外按压时胸内压增高,胸内大血管、左心室等受到基本相同胸内压而血液挤出。因胸腔入口出大静脉的压陷与颈静脉瓣的作用阻止了血液的反流,加之动脉壁较静脉壁厚、管腔相对较小,抗血管萎陷的能大于静脉,因而保持开放,按压时血液只能从动脉搏计向前流动,主动脉压明显升高,推动血液胸腔外大动脉流动。按压放松时,胸内压回复到按压前,静脉受松解而管腔开放,体循环血液又可从静脉返回心脏,但动脉血受主动脉瓣的阻挡不能回心,部分流入冠状动脉被排出而流向动脉。按压松弛后,心脏恢复原状时将静脉血吸回心脏。

(3)体位:患者处于仰卧位,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右(或左)侧。

(4)按压部位:胸部正中,胸骨下半部,即双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为按压区。定位完,左手的根部留在该位置,将另一手掌放在其上双手手指交叉,上抬指端。仅以掌根接触胸骨。

(5)按压姿势: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依靠抢救者上半身的体重、肩、臂、的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按压。

(6)按压频率和深度:频率100次/分,使胸骨下陷4-5cm。儿童频率100-120次/分,深度3-4cm。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骨。

(7)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5次循环按压(30:2)后检查病人的颈动脉呼吸瞳孔变化及心电图,没有则继续按压。

(8)除颤:心跳骤停的原因80%为心室颤动。只除颤一次,能量为360j。然后进行CPR)。若心电图示心室静止或电机械分离,原则上不能除颤,可以用电起搏。目前已推广使用携带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