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到底需不需要煲机(不是玄学的玄学)

耳机到底需不需要煲机(不是玄学的玄学)(1)

即使是现在,很多朋友仍然不知道动圈耳机为什么要煲,煲的是什么。

耳机到底需不需要煲机(不是玄学的玄学)(2)

耳机到底需不需要煲机(不是玄学的玄学)(3)

煲机是一个非常大众的话题,因为大多数普通用户买来耳机,都会被告知耳机需要煲,但是怎样煲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很多普通用户煲机的方式非常不对,所以也经常有一些看上去特别玄乎的煲机教程出现;结果甚至因此有很多人并不认为煲耳机是真实有效的,还有阴谋论称煲耳机是耳机销售的一大阴谋,目的是让用户使用时间超过电商的七天无条件退货期限来减少不满意的退款率。

其实稍微有经验的烧友都知道煲耳机并非玄学,这是有客观理论和主观听感支撑的,那么请允许我在这里重新得对其予以更准确的讲解。

那么我们先说说为什么要煲机,所谓煲机其实是促进振膜老化,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振膜为何要老化?这个可以从振膜制造工艺说起,大部分聚合物振膜的成型都是通过热压工艺,而金属镀层振膜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金属蒸镀,关于为什么要进行这些处理我们以后再讲,今天的主题自然不是这个。振膜在成型之后一般来说其机械性能是均匀的,但是对于动圈耳机来说,并不是需要那么均匀的机械性能,因为振膜不同部位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有所不同,周边被称为折环的区域,在振动过程中更多是进行形变,而中心的“穹顶”区域,则是在振动的过程中保持形状。

而振膜通常使用均匀单一材料制成,为了保证穹顶的刚性大多采用刚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相对更不容易形变,所以为了折环部分能够更容易形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持续的振动让这一区域材料变得疲劳软化,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实使用音频测试仪器测试,也能看出煲机的变化,我曾经将同款煲开的耳塞与全新的耳塞放到音频测试仪下测试频响,煲机厚的耳塞的整个频响,都会比未煲的高1-4个db不等,这充分说明了煲机对于振膜性能的改善。

这个现象反映在听感上会是怎样的呢?新到手的耳机很多时候会声音干涩,不耐听,过于刺激,低频动态不足;或者动态不足声音发紧发闷,而煲机一般就是重点改善这些问题;比如索尼曾经的动圈旗舰EX1000使用的是LCP液晶聚合物作为振膜,这种材料极具刚性,所以初听会非常刺激,低频会太快速而显得生硬,被人称为有动铁味道的动圈;而经过煲机之后EXK的声音动态会提升,声音会更加舒展,低频也出来了,更加宽松,这是动圈煲机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现代设计比较考究的动圈耳机都会采用刚性优秀的振膜材料,煲机对于它们的改进都是非常明显的,至于动铁耳机,它也有折环,只是比较小,动铁耳机需不需要煲得看单元的型号了,不同的单元都有不同的设计特点。

至于静电耳机和平板耳机,由于其理论受力非常均匀,不会像传统动圈耳机一样存在振膜不同部位作用不一的问题,所以理论来说并没有必要像动圈那样煲机,虽然应该还是有改善,但是这类耳机一般开声就有很不错的表现。

那么怎样煲机为好?

其实简单的说,最佳的煲机方式,就是正常使用,不要刻意去煲。

原因很简单,正常使用的时候,音量适中,绝对在耳机的额定范围内,只需要长时间的使用,自然而人就能感受到声音的改善,就我个人而言除非要刻意让一个耳机快速进入状态以测试性能,一般不会对耳机刻意进行煲机,而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感受其改变,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那么为什么商家都建议煲耳机?因为大部分新用户并不了解煲机,可能由于开声的声音缺陷而新耳机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很多厂商都会给出煲机建议,让用户更快地听到进入状态后的声音,从而减少负面印象。其实非常有经验的发烧友很多在听到新耳机的缺陷时,很快就能判断出哪些是能够通过煲机改善的,也就不需要费那个心了。

有的厂家甚至非常体贴地在说明书上写上煲机的方式,包括音量,煲机时常,选用音乐;更有极端的甚至会写上诸如前多少小时用什么音乐煲,什么音量,休息一阵后换成什么音乐,又用什么音量……所以有时候有人会问我,真得非得这样煲么?

我的回答通常是:扯**蛋!

其实如果要煲机,只需要不要选用音量过于大起大落的音乐,防止突如其来的过大振动让一些太过脆弱的耳塞出现振膜与其他部件接触或者线圈脱落振膜上的连线断裂这种事出现就好了,然后只需要长时间煲就可以了,一般耳机都会给出煲机时长建议,按照那个时间煲就没问题;当然音量不要过大。

那么为什么厂家会给出那么复杂的煲机说明,有的也许有故弄玄虚的原因,当然更多是为了防止新用户擅自用不合适的煲机方式损坏耳机。有的朋友会问:真的存在会损坏耳机的不合适的煲机方式么?

其实有的,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音量过大,尤其是低音量。这个原因很简单,低音量过大会加大振膜振动幅度,可能会导致振膜与面盖接触或者线圈脱落/与盆架接触等,从而损坏单元;我数年前购买第一条好一点的耳机时就曾经以为煲机要用最大音量持续播放,因为(自以为)理论上这样有最高的煲机效率,然而结果是半个月后耳机线圈松动,彻底损坏;相信不少新用户也都会存在这样的误解,我曾经就遇到过不少。

说到最后,无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对于想要正常使用的普通用户,最好的煲机方式绝对是正常使用,耳机会慢慢进入状态,反正不是要去评判什么不必刻意去老化振膜。

而需要煲机的朋友也不用方,用比较柔和的,三频均衡的,不大起大落的音乐以一个正常听或者稍微小一点的音量长时间去煲既可以了,不必搞得太麻烦。当然如果你那敏感的耳朵并不在乎听到耳机中传出来的噪声,用白噪声信号或粉红噪声信号以正常偏小的音量煲机无疑是最有效率的。

用心·分享·聆听·态度

Earphones & Chatting

耳机与杂谈

不止谈耳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