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免费的侗寨(盛放40年家国锦屏侗寨)
作者/王芳焯(侗族)
“放牛好耕田,养猪盼过年;喂鸡愁柴米,奔波为油盐。”这句民谚是家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由于远离城区,交通不便,散居在大山里的群众求学、就医、出行、发展生产极其滞后,人们过着“治安靠狗、交通靠走”的生活。
今天的彦洞村全景。
我的家在贵州锦屏的一个侗族山村里,这里人贫地瘠,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种树卖木、养牛喂猪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大米是不够吃的,蕨粑、小米和土豆是日常生活的主食,也是零食。
“怎么那个年代就那么穷!”母亲总是这样感慨,父亲迎娶她时的糯米、棉被、腊肉都是从我姨父家里借的,而母亲也只有如今放在床脚的那几口木箱作为嫁妆陪嫁。
2000年12月31日彦洞村发生特大寨火,废墟上的彦洞村百废待兴。
二伯家的蝴蝶牌缝纫机。
我二伯是独身,靠一台上海“蝴蝶牌”老式缝纫机给人缝缝补补维持生计。
修建好后的彦洞花桥,现称“彦洞回龙桥”
2014年彦洞村在石拱桥上新建花桥长廊七间。
晚上出门,二伯用的是三节手电筒,射得远,照得亮。二伯还有一宝——手表,好像是上海牌的机械手表。只要摸不准时间,母亲就使唤我去问,“二伯,几点钟了?”
小型水电站就建在石拱桥旁。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村里在“高花桥”(寨脚瀑布水口处)建起了一个小型水电站,电站要等到天黑过后才放水供电,11点后又得关闸蓄水。
村里有了电,也就有人家买起了电视。拥有电视机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看电视更是个新鲜事。还没等到天黑,我们就到主人家里抢凳子,正片一到,密密麻麻的一屋子人。电视只有一两个频道,印象最深的是《包青天》《封神榜》《唐太宗李世民》《白蛇传》等电视剧。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娱活动。
我的初中是在离家10多公里的黄门民族中学上的。一根独凳、几个编织袋和几片床板,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一个学期能坐两次班车回家,分别是新学期开学和期末考完试的那天,其他时间不管雨天雪天都得徒步来回。
2007年我上大学,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学业。如今我已成家,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努力工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虽然家乡身处僻远深山,但也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改革红利。
随着科技互联网和高铁时代的到来,大大促进了“农货上线、网货下乡”,缩短了农村与世界的距离。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干净笔直的彦洞街道。
如今的家乡,条条大路通门口,过着“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住在新农村,上网用wifi”的舒适生活。
虽然家乡还有贫困存在,但绝大多数村民已经过上衣食无忧,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生活,而且正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邮票上的彦洞村周家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