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什么时候受五戒?儒家五常

东汉年间,来自天竺的佛教逐渐传入我国,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为了适应在中原的传播,也不断地进行着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调和。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阶段,并形成了完全汉化的佛教宗派。

即使如此,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儒家始终有着不小的争执与冲突,“三武一宗灭佛”便是佛教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四次法难。

北宋时期,虽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排佛、灭佛的大事件,但理论上的排佛之议在文人士大夫们中从未停下,比如朝堂上的重臣范仲淹、富弼、文彦博、韩琦、欧阳修等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排佛倾向。

面对这些优秀的儒家代表们的攻击,北宋的佛教徒们则采取了调和的态度,他们努力在思想理论的深层次上使佛教与儒学融为一体。

学佛什么时候受五戒?儒家五常(1)

这其中,佛门中的一位高僧提出了儒家“五常”=佛门“五戒”的理论,大大缓解了儒学与佛教的冲突,他就是被誉为“一代孝僧”的——契嵩禅师。

契嵩禅师(1007--1072年),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出生于藤津(今广西藤县)。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年六十六岁。

契嵩7岁时,母亲钟氏将他送到本地东山寺内。13岁时落发为沙弥,一年后即受具足戒,并开始了“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四处周游生涯。

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文学界兴起一股古文运动的热潮,他们羡慕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尊敬儒学,排斥佛教,一时也成为文人士大们的一种风尚。

有着千古伯乐之称的欧阳修,在当时也对佛教颇有微词,认为佛门的出家人都是平庸之辈。

学佛什么时候受五戒?儒家五常(2)

契嵩禅师针对来势汹汹的排佛浪潮,专门写成一篇《辅教篇》的文章,阐明儒、佛二教的思想实质,上奏到朝廷,以反驳欧阳修等人的辟佛之说。

当欧阳修读了契嵩禅师的《辅教篇》后,不禁拍案叫绝,第二天就约上韩琦一道去拜访契嵩禅师,他们一见如故,畅谈终日不愿离去,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于是,契嵩禅师一下出名了,上至皇帝宋仁宗,下至文人士大夫,无不为之所倾服,轰动了当时文坛。

那么,契嵩禅师究竟提出了什么理论,能让大文豪欧阳修为之改变思想,不再排佛呢?

契嵩禅师调和儒佛争执的理论是属于高层次的,他不像早期的佛教徒那样,简单地从字面上寻找儒佛两家的相似之处,而是在心性论上找两者的相同的,他认为:

学佛什么时候受五戒?儒家五常(3)

“古之有圣人焉, 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异焉者,分家而为其教者也。”

契嵩禅师还说“儒者,圣之治世者也,佛者,圣人之治出世者也”。这也就是说,儒家和佛教都是圣人之道,一者治世,一者治出世,分工虽然不同,但二者相辅相成,异曲同工,互不可缺。

在此基础上,契嵩禅师全面调和佛教的戒律和儒家的纲常,他把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等同了起来。

佛门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儒家“五常”就是我们熟悉的:仁、义、礼、智、信。

契嵩禅师认为,不杀生就是仁,不偷盗就是义,不邪淫就是礼,不饮酒就是智,不妄语就是信。这样,佛门的“五戒”就成了儒家的“五常”。

学佛什么时候受五戒?儒家五常(4)

同时,契嵩禅师还提出了“孝为戒先”的重要命题。

在以往的儒、佛冲突中,孝道问题往往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契嵩禅师极力宣扬孝道,承认孝在戒先,实质上是承认了儒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表面佛教自愿向儒家靠拢。

正是因为如此,契嵩禅师作为北宋佛教界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他提倡佛儒调和,宣扬孝道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了“一代孝僧”之美誉。

契嵩禅师的这些理论,甚至影响了北宋的一些大儒,如张载、朱熹,以及南宋时期的陆九渊,他们的“天命之性”、“心即理也”、“发明本心”等学说,与契嵩禅师的禅学思想有不少的契合之处。

契嵩禅师的儒、佛融合的理论,使宋代的儒学家们从尊儒排佛,到重新认识佛教后,对佛教采用取长补短的方式,促成了儒学与佛学的融合,使儒佛两教和谐相处,乃至北宋以后的历朝历代,再也没有发生无论大小的排佛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