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翻译注释及原文六十七卷(大越史记全书卷一)

按黄帝时建万国,以交趾界于西南,远在百粤之表尧命羲氏宅南交,定南方交趾之地禹别九州,百粤为杨州域,交属焉成周时,始称越裳越之名肇于此云 鸿厖氏纪 泾阳王 讳禄续,神农氏之后也 壬戌元年初,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岭,接得婺仙女,生王王圣智聪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让其兄,不敢奉命帝明于是立帝宜为嗣,治北北,封王为泾阳王,治南方,号赤鬼国王娶洞庭君女,曰神龙,生貉龙君〈按《唐纪》,泾阳时有牧羊妇,自谓洞庭君少女嫁泾川次子,被黜寄书与柳毅,奏洞庭君则泾川、洞庭世为婚姻,有自来矣〉 貉龙君 讳崇缆,泾阳王之子也 君娶帝来女,曰妪姬生百男(俗传生百卵),是为百之祖一日谓姬曰:“我是龙种,儞是仙种水火相克,合并实难”乃与之相别分五十子从母归山,五十子从父居南〈居南作归南海〉封其长为雄王,嗣君位 史臣吴士连曰:天地开肇之时,有以气化者,盘古氏是也有气化,然后有形化,莫非阴阳二气也《易》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故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然后有君臣然而圣贤之生,必异乎常,乃天所命吞玄鸟卵而生商,屐巨人迹而兴周,皆纪其实然也神农氏之后帝明,得婺仙女而生泾阳王,是为百粤始祖王娶神龙女生貉龙君君娶帝来女而生育有百男之祥此其所以能肇我越之基也欤考之《通鉴外纪》,帝来,帝宜之子据此所载,泾阳王,帝宜之弟,乃相为婚姻,盖也尚鸿荒,礼乐未著而然者欤 雄王 编辑 貉龙君之子也〈缺讳〉都峰州〈今白鹤县是也〉 雄王之立也,建国号文郎国〈其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接胡孙国,即占城国,今广南是也〉分国为十五部,曰交趾、曰朱鸢、曰武宁、曰福禄、曰越裳、曰宁海、曰阳泉、曰陆海、曰武定、曰怀驩、日九真、曰平文、曰新兴、曰九德,以臣属焉其曰文郎,王所都也置相曰貉侯,将曰貉将〈将后讹为雄将〉王子曰官郎,王女曰媚袅有司曰蒲正,世世以父传子,曰父道世主皆号雄王时山麓之民,见江河濮水,皆聚鱼虾,率相渔食,为蛟蛇所伤,白于王王曰:“山蛮之种,与水族实殊彼好同恶异,故有此病”乃令人墨迹画水怪于身自是蛟龙见之,无咬伤之害,百粤文身之俗,盖始此 雄王六世,武宁部扶董乡,有富家翁,生一男,三岁馀,饮食肥大,不能言笑适国内有警,王令人求能却敌者其日,小儿忽能言,告其母邀天使来,曰愿得一劔一马,君无忧也王赐之劔马,小儿即跃马挥劔而前,官军从后,破贼于武宁山脚贼自倒戈相攻,死者甚众,馀党罗拜,呼天将,即皆来降小儿跃马,腾空而去王命开所居园宅,立庙,时祀焉后李太祖封为冲天神王〈其神祠在扶董乡建初寺侧〉 周成王时,我越始骋于周〈未详第几世〉,称越裳氏,献白雉周公曰: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命作指南车,送还本国 时属季世,王有女,曰媚娘,美而艳蜀王闻之,诣王求为婚王欲从之,雄侯止之曰:彼欲图我,以婚姻为由耳蜀王以是衔怨王欲求可配者,谓群臣曰:“此女是仙种,才德兼备者,方可为姻”时见二人外来拜见庭下,求为婚姻王异而问之对曰:“一为山精,一为水精皆在境内,闻明王有圣女,敢来请命”王曰:“我有一女,岂得两贤乎”乃约来日能具聘礼先来即与两贤应诺,拜谢而归明日山精将珍宝、金银、山禽、野兽等物来献王如约嫁之山精迎回伞圆高峰居之水精亦将骋财后至,恨悔不及激遂兴云作雨,水涨溢,率水族追之王与山精,张铁网横截慈廉上流以捍之水精从别江,自莅仁入广威山脚,缘岸上喝江口,出大江,入陀江,击伞圆,处处凿为渊为潭,积水图袭之山精神化,呼得蛮人,编竹为篱御水,以弩射之,鳞介诸种,中箭避走,终莫能犯也〈俗传山精水精是后世雠,每年大水,常相攻云〉 伞圆乃我越巅山,其灵应最为显验媚娘既嫁山精,蜀王愤怒,嘱其子孙,必灭文郎而并其国至孙蜀泮,有勇略,乃攻取之 史臣吴士连曰:雄王之世,建侯立屏,分国为十五部十五部之外,各有长佐,而庶子以其次分治焉其五十子从母归山,安知不如是耶盖母为君长,诸子各主一方也以今蛮酋有男父道,女父道之称,观之〈今朝改为辅导是也〉,理或然也若山精水精之事,亦甚怪诞,信书不如无书,姑述其旧,以传疑焉 右鸿厖氏,自泾阳王壬戌受封,与帝宜同时,传至雄王季世,当周赧王五十七年癸卯终,该二千六百二十二年 蜀纪 安阳王 在位五十年 姓蜀,讳泮巴蜀人也都封溪〈今古螺城是也〉 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王既并文郎国,改国号曰瓯貉国初王屡兴兵攻雄王雄王兵强将勇,王屡败雄王谓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废武备而不修,需酒食以为乐蜀军逼近,犹沈醉未醒,乃吐血堕井薨,其众倒戈降蜀王于是筑城于越裳,广千丈,盘旋如螺形,故号螺城又名思龙城〈唐人呼曰昆仑城,谓其城最高也〉其城筑毕旋崩,王患之,乃斋戒祷于天地山川神祇,再兴功筑之 丙午三年〈东周君元年〉(公元前二五五年)春,三月,忽有神人到城门,指城笑曰:“工筑何时成乎”王接入殿上问之,答曰:“待江使来”即辞去后日早,王出城门,果见金龟从东浮江来,称江使,能说人言,谈未来事王甚喜,以金盘盛之,置盘殿上,问城崩之由金龟曰:“此本土山川精气,前王子附之,为国报仇,隐于七耀山山中有鬼,是前代伶人死,葬于此,化为鬼山傍有馆,馆主翁曰悟空者,有一女并白鸡一只,是精之馀气凡人往来,至此夜宿必死,鬼害之也所以能啸聚成群,堕坏其城若杀白鸡,除此精气,则其城自尔完固”王将金龟就馆,假为宿泊人馆主翁曰:“郎君即贵人也,愿速行,勿留取祸”王笑曰:“死生有命,鬼魅何能为”,乃留宿焉夜闻鬼精从外来,呼开门金龟叱之,鬼不能入鸡鸣时众鬼走散金龟请王追蹑之,至七耀山,精气收藏殆尽王还馆明旦馆主翁以为王必死,呼人就馆,欲行收葬见王欣笑语,趋拜曰:“郎君安得若此,必圣人也”王乞取白鸡,杀而祭之鸡杀,女亦死即令人掘山,得古乐器及其骸骨,烧碎为灰,散之江河,妖气遂绝自此筑城不过半月而成金龟辞归,王感谢请曰:“荷君之恩,其城已固如有外侮,何御之”金龟乃脱其爪付王,曰:“国家安危,自有天数,人亦防之倘见贼来,用此灵爪为弩机,向贼发箭,无忧也”王命臣皋鲁(一云皋通),造机弩,以爪为机,名曰灵光金爪神弩唐高王平南诏,兵还过武宁州,夜梦异人,称皋鲁,曰:“昔辅安阳王有却敌大功,被貉侯谮去之没后,天帝悯其无过,命赐一条江山,管领都统将军征讨寇贼,及农时稼穑,皆主之今既从明公讨平逆虏,复至本部,不告谢,非礼也”高王寤,以语僚属,有诗曰:美矣交州地,悠悠万载来,古贤能得见,终不负灵台 壬子九年〈东周君七年〉(公元前二四九年)秦、楚、燕、赵、魏、韩、齐凡七国 是岁周亡 庚辰三十七年〈秦始皇吕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并六国,称皇帝时我交趾慈廉人李翁仲,身长二丈三尺少时往郷吧供力役,为长官所笞遂入仕秦,至司隶校尉始皇得天下,使将兵守临洮,声振匈奴,及老归田里卒始皇以为异,铸铜为像,置咸阳司马门,腹中容数十人,濳摇动之,匈奴以为生校尉,不敢犯(唐赵昌为交州都护,常夜梦与翁仲讲《春秋左氏传》因访其故宅,在焉立祠致祭,迨高王破南诏,常显应助顺高王重修祠字,雕木立像,号李校尉其神祠在慈廉县瑞香社) 丁亥四十四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发诸道逋亡人、贽婿、贾人为兵,使校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使史禄凿渠运粮,深入岭南,略取陆梁地,置桂林(今广西明贵县是也)、南海(即今广东)、象郡(即安南),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龙川,南海属县),领谪徒兵五十万人戍五岭嚣、佗因谋侵我(贽婿,男无财聘,以身自质于妻家,曰贽婿如人身之疣贽,是馀剩之物陆梁地,岭南人多处山陆间,其性强梁,故曰陆梁) 辛卯四十八年〈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一〇年)冬,十月,秦始皇崩于沙丘任嚣、赵佗帅师来侵佗驻军北江仙游山与王战,王以灵弩射之,佗败走时嚣将舟师在小江〈即都护府,后讹为东湖,今东湖津〉,犯土神,染病归,谓佗曰:“秦亡矣,用计攻泮,可以立国”佗知王有神弩不可敌,退守武宁山,通使讲和王喜,乃分平江〈今东岸天德江是也〉,以北佗治之,以南王治之佗遣子仲始入侍宿卫,求婚王女媚珠,许之仲始诱媚珠,窃观灵弩,濳毁其机,易之托以北归省亲,谓媚珠曰:“夫妇恩情不可相忘,如两国失和,南北隔别,我来到此,如何得相见”媚珠曰:“妾有鹅毛锦褥常附于身,到处拔毛置岐路,以示之”仲始归以告佗 癸巳五十年〈秦二世胡亥二年〉(公元前二〇八年)任嚣病且死,谓佗曰:“闻陈胜等作乱,民心未知所附此土僻远,吾恐群盗侵犯至此,欲与绝道〈秦所开越道也〉,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曰:“番禺(汉曰南城)负山阻水,东西各数千里,颇有秦人相辅,亦足建国兴王,为一方之主也郡中长吏无足与谋者,故特召公告之”因以佗自代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檄至,州郡皆应之于是尽杀秦所置长吏,以其亲党代为守佗发兵攻王,王不知弩机已失,围棋笑曰:“佗不畏吾神弩耶”佗军逼近,王举弩已折矣寻走败,坐媚珠于马上,与王南奔仲始认鹅毛追之王至海滨,途穷无舟楫,连呼金龟速来救我金龟涌出水上,叱曰:“乘马后者是贼也,盖杀之”王拔剑欲斩媚珠媚珠祝曰:“忠信一节为人所诈,愿化为珠玉,雪此雠耻”王竟斩之血流水上,蛤蚌含入心,化为明珠王持七寸文犀入海去(今辟水犀也世传演州高舍社夜山是其处)仲始追及之,见媚珠已死,恸哭抱其尸,归葬螺城,化为玉石仲始怀惜媚珠,还于妆浴处,悲想不自胜,竟投身井底死后人得东海明珠,以井水洗之,色愈光莹 史臣吴士连曰:金龟之说信乎有莘降神,石能言,容或有之盖神依人而行,托物以言也国之将兴,神明降之,以监其德将亡,神亦降之,以观其恶故有待神以兴,亦有以亡安阳王兴功筑城之役,有不节民力,故神托金龟告之非怨讟动乎民,而能然耶,犹似之也及其忧后患而要请于神,则私意起矣私意一萌,则天理随灭神安得不羞以祸耶其脱灵爪付之,谓足以却敌,其祸之萌乎如神有赐虢土田之命,而虢随以亡也厥后果然,何莫非依人而行也如无要请之言,但循理而行,安知国祚之不长久乎至于媚珠鹅毛表道之事,未必有也如或有之,仅一见焉可也后赵越王女,再模仿言之,何耶盖编史者,以蜀、赵亡国之由,皆出于女婿故因一事而两言之欤然则鬼能隳城亦信乎曰伯有为厉之类也,彼立其后,得所归而止此除其妖,无所附而止至于史记安阳王败亡,因神弩易机,赵越王败亡,因兜鍪失爪,乃假辞以神其物尔若夫固国御戎,自有其道,得道者多助而兴,失道者寡助而亡,非为此也 右安阳王,起甲辰,终癸巳,凡五十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一终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二 赵氏纪 在位七十一年,寿一百二十一岁 赵氏因秦衰乱,杀秦长吏,据有岭南之地,称帝,与汉抗衡,享国传祚,百年而后亡,亦英雄之主也 姓赵,讳佗〈汉真定人也〉,建都番禺〈今在广东是也〉 甲午元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二〇七年)帝并有林邑、象郡之地,自立为南越王 乙未二年〈西楚霸王元年、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二〇六年)是岁,秦亡 丁酉四年〈楚项籍三年、汉刘邦三年〉(公元前二〇四年)冬,十月,晦,月食 十一月,晦,日食 戊戌五年〈楚项籍四年、汉刘邦四年〉(公元前二〇三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 己亥六年〈汉高帝五年〉(公元前二〇二年)春,二月,汉王即皇帝位是岁,西楚亡 癸卯十年〈汉高帝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帝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 乙巳十二年〈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汉既定天下,闻帝亦己王越,因遣陆贾,往拜帝为南越王,授玺绶,剖符通使,使和集百粤,毋为寇灾使者至,帝踞见贾贾曰:“王本汉人,亲戚、坟墓皆在于汉今反本俗,欲据于此,与汉抗衡为敌,岂不谬哉且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惟汉帝宽仁受人,民皆乐从起丰沛,先入关,据咸阳,攘除凶丑,五年之间,拨乱反正,平定四海,此非人力,殆天与也汉帝闻王王此,常欲一决胜负,以百姓新劳苦,故罢之遣使奉其印绶遗王,王宜郊迎谒,示其敬也今既不然,备礼见之,可也奈何,自恃百粤之众,慢易天子使者天子闻之,发兵问罪,则王将如之何”帝蹶然兴起曰:“居此日久,殊失礼义”因问贾曰:“我与萧何,曹参孰贤?”曰:“王自贤”又问:“我与汉帝孰贤?”贾曰:“汉帝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乎汉,人以亿万计,地方万里,物殷民富,政由一家,开辟以来未之有也今王,众不过十万,杂处山海间,譬如汉一郡也,何乃比于汉”帝笑曰:“吾恨不起于彼,何远不若汉”贾默然色沮乃留贾居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贾槖中装直千金及贾归,复赐千金〈槖中装,谓以珠宝装里入囊槖中〉 丙午十三年〈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年)夏,四月,汉帝崩 庚戌十七年〈汉惠帝盈四年〉(公元前一九一年)夏,汉立原庙于渭北 癸丑二十年〈汉惠帝七年〉(公元前一八八年)春,正月,朔,日食 夏,五月,日食,既 秋,八月,汉帝崩 乙卯二十二年〈汉高后吕雉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夏,六月,晦,日食 丁巳二十四年〈汉高后四年〉(公元前一八四年)汉禁南越关市铁器帝曰:“高帝立我,通使共器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汉越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汉威德,图我国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戊午二十五年〈汉高后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春,帝即皇帝位,发兵攻长沙,败数郡而还 庚申二十七年〈汉高后七年〉(公元前一八一年)汉使隆虑〈音林闾〉侯周灶击南越,以报长沙之役会暑湿,大疫,遂罢兵帝因此以兵威财物,招抚闽越,西瓯貉(即交趾、九真)皆从属焉东西万馀里,御黄屋左纛,称制与汉并 辛酉二十八年〈汉高后八年〉(公元前一八〇年)秋,七月,高后崩,诸大臣迎立代王恒,是为文帝 壬戌二十九年〈汉文帝恒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汉帝为帝亲冢在真定者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昆弟为尊官,厚赐之问宰相陈平,举可使越者平言陆贾先帝时,曾使越,汉帝召贾为太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使,往遗帝书,曰:“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朕,高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诸吕擅权为变,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其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之也朕欲定地犬牙之相制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界长沙者,王之地也不得擅变焉’今也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悪,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陆贾往驰谕告王以朕本意,王亦受之,毋为灾矣因以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消忧,存问邻国”贾至,帝谢曰:“谨奉诏为藩王,长供职贡”于是下诏曰:“朕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去帝制、黄屋、左纛因为书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昩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越吏也,高帝赐玺绶,以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赐老夫者甚厚高后用事,别异华夷,出令曰:‘毋予南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老夫处僻,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使潘、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泯,故吏相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无以自高异于吴’,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谮,故发兵以伐其边老夫处越四十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蔓之色,耳不听锺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朽,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因使使者,献白璧一双,翠羽千尾,犀十座,紫贝五百,桂壸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昩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陆贾得书还报,汉帝大悦自是南北交好弭兵,民得休息矣 癸亥三十年〈汉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冬,十月,晦,日食 甲子三十一年〈汉文帝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冬,十月,晦,日食 十一月,晦,日食 辛巳四十八年〈汉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一六〇年)夏,四月,晦,日食 甲申五十一年〈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一五七年)夏,六月,汉帝崩,诏短丧 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乙酉五十二年〈汉景帝启元年〉(公元前一五六年)汉诏令郡国立太宗庙 丙戌五十三年〈汉景帝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冬,十一月,有星孛于西方 丁亥五十四年〈汉景帝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春,正月,长星出西方是月,晦,日食 戊子五十五年〈汉景帝四年〉(公元前一五三年)冬,十月,晦,日食 癸巳六十年〈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夏,四月,有星孛于西北 秋,九月,晦,日食 甲午六十一年〈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一四七年)秋,九月,有星孛于西北是月,晦,日食 乙未六十二年〈汉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一四六年)冬,十月,晦,日食 丁酉六十四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秋,七月,晦,日食时,帝凡遣使如汉,则称王、朝请以比诸侯,于国内则从故号 戊戌六十五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一四三年)秋,七月,晦,日食 庚子六十七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一四一年)冬,十月,日月皆赤 十二月,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庭中〈天庭即龙星、右角、太微、宫垣十星,在翌轸之地、天子之宫、五帝之座〉 春,正月,汉帝崩 壬寅六十九年〈汉武帝彻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年)春,正月,晦,日食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癸卯七十年〈汉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年)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九月,晦,日食 甲辰七十一年〈汉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年)帝崩,谥武孙胡立〈后陈朝封帝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 〉 黎文休曰:辽东微箕子不能成衣冠之俗,吴会非泰伯不能跻王霸之强大舜,东夷人也,为五帝之英主文王,西夷人也,为三代之贤君则知善为国者,不限地之广狭,人之华夷,惟德是视也赵武帝能开拓我越,而自帝其国,与汉抗衡,书称老夫,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其功可谓大矣后之帝越者能法赵武,固安封圻,设立军国,交邻有道,守位以仁,则长保境土,北人不得复恣睢也(恣睢反目貌) 史臣吴士连曰:传曰: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帝何修而得此哉亦曰德而已矣观其答陆贾语,则英武之成,岂让汉高及闻文帝为帝亲冢置守邑,岁时奉祀,及厚赐其昆弟,则又屈于汉于是宗庙飨之,子孙保之,非以德耶《易》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帝其以之 文王 在位十二年,寿五十二岁 王感邻以义,却敌安边,亦称愿治之君也 讳胡,仲始之子,武帝之孙也 丙午二年〈汉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闽越王郢侵我边邑王守汉约,不擅兴兵,使人赍书言其事于汉汉多义之,大为发兵,遣王恢豫章,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粤不受正朔,非强不能服,威不能制,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今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夷狄也且越人轻薄反复,不用法度,非一日之积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间者,岁比不登,民生未复,今发兵资粮,行数千里,夹以深林丛竹,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欧泄,欧与呕同泄,弋掣反,亦吐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陛下德配天地,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于心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甲卒暴露中原,霑渍山谷,边境之民,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及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耐其水土也臣闻道路言,闽越王弟甲弑而杀之,甲已诛死,其民未有所属陛下若使重臣临存〈临存,以尊适卑曰临,恤问曰存〉,施德重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若无所用之,则存亡继绝,建其王侯,此必委质为臣,世共贡职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顿与钝通〉,而威德并行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逃入山林,背而去之,则复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倦与倦同〉,食粮乏绝一方有急,四面皆耸,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较也如使粤人徼幸以逆执事,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厮,析薪者舆,主驾者〉,皆贱役之人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羞之陛下以九州为家,生民皆为臣妾夷狄之地,何足以一日之间〈间音闲〉,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猷允塞,徐方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是时,汉兵未逾岭,闽越王发兵拒险其弟馀善乃与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汉发兵来诛汉兵众强,即幸而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不如杀王以谢汉,愿罢其兵”遂杀王郢,使使奉其头致王恢恢乃以便宜按兵,告韩安国,而使使奉其头驰告汉帝使庄助来谕意于王王顿首曰:“天子为寡人兴兵诛闽越,虽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质,因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寡人方日夜整装,入见天子”助还,群臣咸谏于王曰:“汉兵诛郢,欲以警动我越且先帝有言,事汉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说读曰悦〉,入见,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王乃称疾,竟不入见 丁未三年〈汉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秋,七月,晦,日食 甲寅十年〈汉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春,三月,晦,日食 乙卯十一年〈汉元朔三年〉(公元前一二六年)王病甚,太子婴齐归自汉 丙辰十二年〈汉元朔四年〉(公元前一二五年)王薨,谥曰文王子婴齐立 史臣吴士连曰:文王交邻有道,汉朝义之,致为兴兵助击其雠又能纳谏,称疾不朝于汉,遵守家法,贻厥孙谋,可谓无忝厥祖矣 明王 编辑 在位十二年 王不谨夫妇之端,醸成国家之乱,无足称者 讳婴齐,文王长子也 丁巳元年〈汉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以吕嘉为太傅 己未三年〈汉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夏,五月,晦,日食 壬戌六年〈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春,有星孛于东北 夏,长星出西方 乙丑九年〈汉元鼎元年〉(公元前一一六年) 戊辰十二年〈汉元鼎四年〉(公元前一一三年)初,王为世子,入质放汉,在长安娶邯郸樛氏女,生子兴及即位,乃藏其先帝玺,上书于汉,请立樛氏为后,兴为世子汉数使使者讽谕王入朝王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王固称疾不从,乃遣子次公入质是岁王薨,谥曰明王子兴立 哀王 在位一年 母后宣淫,强臣専国,弱年庸主,何以堪之 讳兴,明王次子也 是年,王既即位,尊母樛氏为太后初,太后未嫁明王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安国,姓少季,名〉是岁汉使安国少季来谕王柔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复令辨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决,卫駄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时,王年少,樛后乃汉人少季至,复与私通焉国人知之,多不附太后太后恐乱起,欲倚汉威,数劝王乃群臣求内附即因汉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汉帝许之,赐王与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馀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比内诸侯,使者皆留镇抚之 己巳元年〈汉元鼎五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年)王及太后饬治行装,重赍为入朝具时宰相吕嘉年长〈长一作老〉,历相三朝,宗族仕官为长吏者七十馀人,男皆尚公主,女皆嫁王之子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得众心,愈于王上书数谏王,王弗听,因为叛心,数称疾,不见汉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王及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欲令汉使者权谋诛嘉等,乃置酒请使者饮,大臣皆侍坐饮,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酒行,太后谓嘉曰:“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若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杖〈杖,持也〉,遂莫敢发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太后怒,欲〈撞也〉嘉以矛,王止之嘉遂出,介〈分也〉其弟兵就舍称疾不肯见王及使者,阴与大臣谋作乱王无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太后欲独诛嘉,又力不能汉帝闻嘉不听命,王乃太后孤弱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及太后已内附,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往使庄参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以为也”辞不可,汉帝乃罢参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一区区之越,又有王、太后为内应,独丞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三百人,必斩嘉以报”于是汉使千秋与樛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遂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本汉人也又与汉使者乱,专欲内附,尽持先王宝器入献于汉,以自媚,多从人〈乃相从之人也〉,行至长安,虏卖以为童仆,自取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计虑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王,遂弑王与太后,尽杀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诸郡邑,立明王长子术阳侯建德为王王已遇害,谥曰哀王 史臣吴士连曰:哀王之祸,虽出于吕嘉,而实兆于樛后夫女色之能覆人家国也多端,其兆不可逆睹故先王必制大婚之礼,必谨夫妇之端,必别嫌明微,必正位内外,必闲出入之防,必备三从之训,夫然后祸无由至哀王年少,不能防闲其母,吕嘉当国,内外之事,宁不预知大国宾至,接之有礼,居之有次,供亿有数,馆伴有人,何至与母后通也母后深居宫中,不预外事,有事而出,鱼轩翟茀,嫔嫱陪从,何至与使客通也嘉等与其扑燎原之火于方炽之中,孰若社祸乱之机于未兆之日之为愈也故曰为人君而不知《春秋》之义,必蒙首悪之名为人臣而不知《春秋》之义,必陷篡弑之罪明王、哀王,吕嘉之谓也 术阳王 编辑 在位一年 赵氏社稷,樛后倾之,本既先拔,末从而顚 讳建德,明王长子,越妻之子也 时冬十一月,宰相吕嘉既立王,而韩千秋兵入境,破数小邑嘉乃开直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出兵击千秋等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节置塞上〈即大庾岭名〉好为谩辞〈欺诈之语也〉,以谢罪,发兵守要害处汉帝闻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戈船将军严〈名严,史失其姓〉出零陵,下濑将军甲〈名甲,史失其姓〉下苍梧,驰义侯贵〈名贵,史失其姓〉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咸会番禺 庚午,元年〈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冬,汉杨仆精兵九千,先陷寻狭,破石门〈嘉积石于江,曰石门〉,得我粟船,因推其船,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博德曰:“因道远后期与楼船会至番禺”时有千馀人,遂俱进,杨仆前至番禺王及嘉皆守杨仆自择便,居东南面,路博德居西北面会暮,仆攻败之,纵火烧城博德不知兵多少,乃为营,遣使招降者,赐以印绶,复纵令相招楼船将军杨仆力攻,反驱入路博德营军中黎〈比也〉旦,城中皆降王及嘉与数百人夜走入海博德又问降者知嘉所在,遣人追之校尉司马苏弘得王,越郎都稽〈一伯孙都〉得嘉时,下濑、戈船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而我越已为路博德、杨仆所平矣〈时,我越令三使者牵牛三百头,携酒一千锺,持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户籍迎降路博德因拜三使者为三郡太守,治民如故〉遂以其地为南海〈秦故郡今,明广东是也〉、苍梧〈唐曰益州,古瓯貉,我越之地〉、郁林〈桂林郡,汉武更名〉、合浦〈秦象郡,廉州之属郡〉、交趾、九真、日南〈秦象郡〉、珠崖、儋耳〈并在大海中〉九郡自是汉始置刺史、太守 黎文休曰:吕嘉之谏哀王及樛太后,使毋求为汉诸侯,毋除边关,可谓能重越矣然谏不从,义当尽,率群臣于朝廷,面陈帝臣汉帝越之利害,庶几哀王太后有所感悟若犹不从,则引咎避位,不尔则用伊、霍故事别选明王子一人代位,使哀王得如太甲、昌邑保全性命,则进退不失今乃弑其君以逞私怨,又不能以死守国,使越分裂而入臣汉人,则吕嘉之罪有不容诛者矣 史臣吴士连曰:五岭之于我越者是为险塞,国之门户,犹郑之虎牢,虢之下阳也帝越者固宜设险守国,不可使之失也赵氏一失其守,国亡统绝,土宇瓜分,我越又分,南北之势成矣后有帝王之兴,地险已失,复之必难故征女王虽能略定岭南之地,不能据得岭险,旋底于亡士王虽复全盛,然犹为当时诸侯,未正位号,没后又失之而丁、黎、李、陈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复赵武之旧,势使然也 右赵氏,自武帝起甲午,至术阳王终庚午,凡五世,共九十七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二终 外纪卷之三 属西汉纪 辛未〈汉元封元年〉,我越既属于汉,汉以石戴为九郡太守〈汉制:以州领郡,除珠崖、儋耳,皆在海中馀七郡属交州戴为州太守,西汉守任治所在龙渊,即龙编;东汉在麋冷,即安朗〉及戴卒,汉昭帝以周章代之至王莽末,交州牧邓让及诸郡闭境自守汉将岑彭素厚让,与让书,陈汉威德于是率交趾太守锡光及诸郡太守杜穆等,遣使贡献于汉,汉悉封为列侯当时汉光武建武五年己丑也锡光汉中人,在交趾教民以礼义复以任延为九真太守延宛人九真俗以渔猎为业,不事耕种延乃教民垦辟,岁岁耕种,百姓充给贫民无聘礼者,延令长吏以下省俸禄,以赈助之同时娶者二千人视事四年召还,九真为之立祠,其生子置名皆曰任焉岭南文风始二守焉 己亥〈汉光武刘秀建武十五年〉,交趾太守苏定为政贪暴,征女王起兵攻之 右属于汉,自辛未,至己亥,凡一百四十九年 征女王纪 在位三年 王甚雄勇,逐苏定,建国称王然以女主,不能成再造之功 姓征讳侧,本姓雒峰州麋冷县雒将之女,朱鸢县诗索之妻也〈诗索亦雒将子两家子相为婚姻,《纲目集览》以雒为姓,误矣〉都麋冷〈麋音縻〉 庚子元年〈汉建武十六年〉春二月,王苦太守苏定绳以法,及雠定之杀其夫,乃与其妹贰举兵,攻陷州治定奔还南海九真、日南、合浦皆应之,略定岭南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始称征姓焉 辛丑二年〈汉建武十七年〉春二月,晦,日食 汉以征氏称王,举兵攻陷城邑,边郡苦之乃命长沙、合浦及我交州,具车船,修桥道,通障溪,储粮谷,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来侵 壬寅三年〈汉建武十八年〉春正月,马援沿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至浪泊上〈罗城西街之西名浪泊〉与王战王见虏势大张,自度乌合之众恐不能支,退保禁溪〈禁溪史作金溪〉众亦以王女子,虑不能胜敌,遂走散国统复绝 黎文休曰:征侧、征贰以女子,一呼而九真、日南、合浦及岭外六十五城皆应之其立国称王,易如反掌可见我越形势,足致霸王之业也惜乎继赵之后以至吴氏之前,千馀年之间,男子徒自低头束手,为北人臣仆,曾不愧二征之女子,吁,可谓自弃矣 右征女王,起庚子,终壬寅,凡三年 属东汉纪 癸卯四年〈汉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征女王及其妹贰与汉兵拒战,势孤,遂皆陷没马援追击其馀众都阳等,至居封县降之乃立铜柱为汉极界〈铜柱相传在钦州古楼洞上援有誓云:“铜柱折,交州灭”我越人过其下,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恐其折也唐马总又建二铜柱于汉故处,记着马德,以明其为伏波之裔,今未详所在左右二江各有其一〉援以西于县有户三万三千,因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汉帝从之援又筑玺江城于封溪其城圆如玺,故以为名我越遂属于汉后三年,援还土人哀慕征女王,立祠奉事之〈祠在福禄县喝江社番禺旧地城亦有之〉 史臣吴士连曰:征氏愤汉守之虐,奋臂一呼,而我越国统几乎复合其英雄气概,岂独于生时建国称王,没后能捍灾御患凡遭灾,伤水旱,祷之无不应征妹亦然盖女有士行,而其雄勇之气在天地间,不以身之没而有馁也大丈夫岂可不养其刚直正大之气哉 甲辰〈汉建武二十年〉,自此以后,历汉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凡五世,共八十二年惟明帝时,南阳人李善守日南,以惠爱为政,怀来异俗迁九真太守 丙子〈汉顺帝保永和元年〉,太守周僘以交州在九围之外,百越之表,上表请置方伯汉帝以僘为刺史,都监郡县 丁丑〈汉永和二年〉,日南象林蛮〈古越裳国界〉区怜等,攻郡县,杀长吏交州刺史樊演发州兵,及九真兵万馀人救之兵士惮远役秋七月,二郡兵反攻府治,其势转盛 戊寅〈汉永和三年〉夏五月,侍御史贾昌与州郡并力讨区怜等,不克为所攻围岁馀,兵毂不继汉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椽属,问以方略皆议遣将发荆、杨、兖、豫四万人赴之李固驳曰:“荆杨盗贼盘结不散,长沙、桂阳数被征发,如复骚动,必更生患兖、豫之人远赴万里,诏书迫促,必致叛亡南州暑湿,加以瘴疠,致死亡者,十必四五远涉万里,士卒疲劳比至岭南,不复堪斗军行日三十里,而兖豫去日南九千馀里,三百日乃到计人廪五升用米,六十万斛,不计将吏驴马之食设军所在,死亡必众计不足御敌,当复更发此为刻割腹心以补四肢九真、日南相去千里,发其吏民犹且弗堪况乃苦四州之卒,以赴万里之难哉前中郎将尹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后就征还,以兵付判州张乔乔因其将吏旬日之间殄灭群盗此发将无益之效,州郡可任之验也宜更选有勇略仁惠可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徙日南吏民北依交趾还募蛮夷,使自相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降,许以裂土之封前并州刺史祝良,性勇决;张乔前在益州,有破虏之功,皆可任用四府必从固议”即拜良为九真太守,乔为交州刺史乔至,开诚慰谕,众皆降服良单车到九真,示以威信,降者数万人 甲申〈汉建康元年〉秋八月,汉帝崩 冬十月,日南复攻烧郡邑九真刺史夏方招降者而抚谕之寻转桂阳太守,以刘藻代之 壬辰〈汉桓帝志元嘉二年〉冬十一月,九真郡人复屯据日南,众转强盛时夏方已徙桂阳太守,因复拜为刺史方威惠素著,及至日南,众聚万馀人,相率诣方降 戊午〈汉灵帝宏光和元年〉夏四月,州人及乌浒蛮久为乱,牧守周喁不能御,州人梁龙等因之起兵,攻破郡县,有众数万人 辛酉〈汉光和四年〉,汉帝使兰陵令会諬上虞人朱俊救喁道过本乡,募家兵及所调兵五千,从两道入先使人观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土郡兵逼进,杀梁龙,降者数万人 甲子〈汉中平元年〉,州人屯兵,执刺史周喁杀之,遣人诣阙,数喁罪状汉帝闻之,诏精选能吏有司荐东郡聊城人贾琮以为刺史〈琮初为刺史〉先是为刺史者,以其地有明珠、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材之物,率无清行,财计盈给,辄求迁代,故吏民皆叛之及琮到部,讯其叛状佥曰:“前政赋敛深刻,百姓莫不困乏京师遥远,无所告诉,民不聊生故相聚以拒之,非真叛也”琮乃遣人分行慰谕,使各安其业招抚流亡,蠲复赋敛于是诛为苛虐之魁首者,简良吏守诸郡县百姓以安,街巷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不敢复叛”琮任事三年,征拜议郎,使李进代之〈李进我交州人〉 黎文休曰:观史,至我越无主之时,为北人刺史之无清行者所困北京地远,无所告诉不觉愧感交集,翼见精诚如后唐明宗时,焚香祝天,愿天为我越早生圣人,自帝其国,以免北人之侵渔者也 右属于汉,自癸卯,至丙寅,凡一百四十四年 士王纪 在位四十年,寿九十年 宽厚谦虚,人心爱戴保全越之地,以当三国之强既明且智,足称贤君 姓士讳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鲁国汶阳人也,北朝王莽之乱,避地于我越六世至王父赐,汉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王少游学汉京,从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为注解,举孝廉,补尚书郎以公事免官父丧阕〈音缺,尽也〉后举茂才,除巫阳令,迁交州太守,封龙度亭侯,都籯溇〈溇一作楼,即龙编〉后陈朝追封善感嘉应灵武太王 丁卯元年〈汉中平四年〉王有弟三人,一、鲔、武时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王乃表一领合浦太守,鲔领九真太守,武领南海太守王器礼宽厚,谦虚下士国人爱之,皆呼曰王汉之名士避难往依者以百数 庚辰十四年〈汉献帝协建安五年〉刺史李进上言于汉帝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建安五年登仕朝廷,皆中州之士,未尝奖劝远人”辞意感切,多所援引汉帝诏我州之有孝廉、茂才,许除补属州长吏,不得任中州进复上疏曰:“所举孝廉,请与十二州博士以人才专对”而有司恐远人虚诞,毁折中朝,不许时我越人李琴〈琴交州人〉宿卫在台,遂邀乡人卜龙等五六人,当正元万国朝会之日,俯伏殿庭曰:“皇恩不均”有司问其故琴曰:“南越迁远,不为皇天所覆,后土所载故甘雨不降,凉风不飞”辞意恳苦诏慰劳之,以我茂才一人为夏阳令,孝廉一人为六合令后李琴仕至司隶校尉,张重为金城太守则我越人才得与汉人同选者,李琴、李进有以开之也〈重日南人初入洛正旦大会,晋明帝曰:“日南北视日耶?”重对曰:“今郡有云中者,不必有其实至于风气暄暖,仰见日影,在生民之上,则有之矣”按:宋文帝元嘉中,南征林邑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九寸一分交州影在表南三寸三分交州去洛水六七千馀里,表取其弦直,当下千里唐开元十二年,测交州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三分,与元嘉所测同王充《论衡》曰:“日南郡去洛且万里,为日南”李筌曰:“安南府至长安七千二百五十里”孟琯云:“以四方揆之,安南适当中国末地耳”〉 史臣吴士连曰:君子于辞不可已也昔鬷蔑如无辞,则终与草木俱腐矣李琴苟无辞,何以见用于世?而我越英特之才,北人安得而知之哉?辞之不可已也如此夫虽然此特为人才论,若颜闵则无是言矣 丁亥二十一年〈汉建安十二年〉,汉袁徽遗尚书令荀彧书曰:“交州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强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如之?官事少闲,辄玩书传春秋左氏传凡简籍无征辄以咨问,即传诸疑,皆有师说,意思详密又尚书古今大义详备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鼓箫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十妻妾居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佗不能逾也”〈徽时寓交州〉及汉帝遣张津为刺史〈津守任在汉建安六年〉,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巾,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令赖恭代津汉帝闻津死,赐王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塞如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卿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州太守如故”王遣吏张旻奉贡,诣汉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王不废职贡汉帝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后苍梧太守吴巨与恭相失,举兵逐之恭走还零陵 庚寅二十四年〈汉建安十五年〉,吴王孙权遣步隲为交州刺史隲到,王率兄弟奉承节度吴王加王左将军后王遣子〈鱼锦反〉入质于吴,吴王以为武昌太守王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王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可亥反〉等,率郡民人,使遥来附吴吴王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王每遣使诣吴,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琉璃、翠羽、玳瑁、犀象之珍奇,及异果、蕉椰、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又贡马,凡数百匹吴王作书,厚加宠赐,以慰答之 黎文休曰:士王能以宽厚,谦虚下士,得人亲爱,而致一时之贵盛又能明义识时虽才勇不及赵武帝,而屈节事大,以保全疆土,可谓智矣惜其嗣子弗克负荷先业,使越土宇既皆全盛,而复分裂悲夫 丙午四十年〈汉后主禅建兴四年,吴孙权黄武五年〉,王薨初,王尝病死三日,仙人董奉与药一丸,以水含服,捧其头摇措之少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平复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复能误遂复常〈奉字昌异,侯官人,见《列仙传》侯官,县名,在福州〉 史臣吴士连曰: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子之不肖,乃子之罪尔世传王既葬之后,至晋末,凡百六十馀年,林邑人入寇,掘发王冢见其体面如生,大惧,乃复封瘗土人以为神,立庙事之,号士王仙 右士王,起丁卯,终丙午,凡四十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三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史记翻译注释及原文六十七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史记翻译注释及原文六十七卷(大越史记全书卷一)

史记翻译注释及原文六十七卷

按黄帝时建万国,以交趾界于西南,远在百粤之表。尧命羲氏宅南交,定南方交趾之地。禹别九州,百粤为杨州域,交属焉。成周时,始称越裳。越之名肇于此云。 鸿厖氏纪 泾阳王 讳禄续,神农氏之后也。 壬戌元年初,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岭,接得婺仙女,生王。王圣智聪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让其兄,不敢奉命。帝明于是立帝宜为嗣,治北北,封王为泾阳王,治南方,号赤鬼国。王娶洞庭君女,曰神龙,生貉龙君〈按《唐纪》,泾阳时有牧羊妇,自谓洞庭君少女。嫁泾川次子,被黜。寄书与柳毅,奏洞庭君。则泾川、洞庭世为婚姻,有自来矣〉。 貉龙君 讳崇缆,泾阳王之子也。 君娶帝来女,曰妪姬。生百男(俗传生百卵),是为百之祖。一日谓姬曰:“我是龙种,儞是仙种。水火相克,合并实难。”乃与之相别。分五十子从母归山,五十子从父居南〈居南作归南海〉。封其长为雄王,嗣君位。 史臣吴士连曰:天地开肇之时,有以气化者,盘古氏是也。有气化,然后有形化,莫非阴阳二气也。《易》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故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然后有君臣。然而圣贤之生,必异乎常,乃天所命。吞玄鸟卵而生商,屐巨人迹而兴周,皆纪其实然也。神农氏之后帝明,得婺仙女而生泾阳王,是为百粤始祖。王娶神龙女生貉龙君。君娶帝来女而生育有百男之祥。此其所以能肇我越之基也欤。考之《通鉴外纪》,帝来,帝宜之子。据此所载,泾阳王,帝宜之弟,乃相为婚姻,盖也尚鸿荒,礼乐未著而然者欤。 雄王 编辑 貉龙君之子也〈缺讳〉。都峰州〈今白鹤县是也〉。 雄王之立也,建国号文郎国〈其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接胡孙国,即占城国,今广南是也〉。分国为十五部,曰交趾、曰朱鸢、曰武宁、曰福禄、曰越裳、曰宁海、曰阳泉、曰陆海、曰武定、曰怀驩、日九真、曰平文、曰新兴、曰九德,以臣属焉。其曰文郎,王所都也。置相曰貉侯,将曰貉将〈将后讹为雄将〉。王子曰官郎,王女曰媚袅。有司曰蒲正,世世以父传子,曰父道。世主皆号雄王。时山麓之民,见江河濮水,皆聚鱼虾,率相渔食,为蛟蛇所伤,白于王。王曰:“山蛮之种,与水族实殊。彼好同恶异,故有此病。”乃令人墨迹画水怪于身。自是蛟龙见之,无咬伤之害,百粤文身之俗,盖始此。 雄王六世,武宁部扶董乡,有富家翁,生一男,三岁馀,饮食肥大,不能言笑。适国内有警,王令人求能却敌者。其日,小儿忽能言,告其母邀天使来,曰愿得一劔一马,君无忧也。王赐之劔马,小儿即跃马挥劔而前,官军从后,破贼于武宁山脚。贼自倒戈相攻,死者甚众,馀党罗拜,呼天将,即皆来降。小儿跃马,腾空而去。王命开所居园宅,立庙,时祀焉。后李太祖封为冲天神王。〈其神祠在扶董乡建初寺侧。〉 周成王时,我越始骋于周〈未详第几世〉,称越裳氏,献白雉。周公曰: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命作指南车,送还本国。 时属季世,王有女,曰媚娘,美而艳。蜀王闻之,诣王求为婚。王欲从之,雄侯止之曰:彼欲图我,以婚姻为由耳。蜀王以是衔怨。王欲求可配者,谓群臣曰:“此女是仙种,才德兼备者,方可为姻。”时见二人外来拜见庭下,求为婚姻。王异而问之。对曰:“一为山精,一为水精。皆在境内,闻明王有圣女,敢来请命。”王曰:“我有一女,岂得两贤乎。”乃约来日能具聘礼先来即与。两贤应诺,拜谢而归。明日山精将珍宝、金银、山禽、野兽等物来献。王如约嫁之。山精迎回伞圆高峰居之。水精亦将骋财后至,恨悔不及。激遂兴云作雨,水涨溢,率水族追之。王与山精,张铁网横截慈廉上流以捍之。水精从别江,自莅仁入广威山脚,缘岸上喝江口,出大江,入陀江,击伞圆,处处凿为渊为潭,积水图袭之。山精神化,呼得蛮人,编竹为篱御水,以弩射之,鳞介诸种,中箭避走,终莫能犯也〈俗传山精水精是后世雠,每年大水,常相攻云〉。 伞圆乃我越巅山,其灵应最为显验。媚娘既嫁山精,蜀王愤怒,嘱其子孙,必灭文郎而并其国。至孙蜀泮,有勇略,乃攻取之。 史臣吴士连曰:雄王之世,建侯立屏,分国为十五部。十五部之外,各有长佐,而庶子以其次分治焉。其五十子从母归山,安知不如是耶。盖母为君长,诸子各主一方也。以今蛮酋有男父道,女父道之称,观之〈今朝改为辅导是也〉,理或然也。若山精水精之事,亦甚怪诞,信书不如无书,姑述其旧,以传疑焉。 右鸿厖氏,自泾阳王壬戌受封,与帝宜同时,传至雄王季世,当周赧王五十七年癸卯终,该二千六百二十二年。 蜀纪 安阳王 在位五十年。 姓蜀,讳泮。巴蜀人也。都封溪〈今古螺城是也〉。 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王既并文郎国,改国号曰瓯貉国。初王屡兴兵攻雄王。雄王兵强将勇,王屡败。雄王谓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废武备而不修,需酒食以为乐。蜀军逼近,犹沈醉未醒,乃吐血堕井薨,其众倒戈降蜀。王于是筑城于越裳,广千丈,盘旋如螺形,故号螺城。又名思龙城〈唐人呼曰昆仑城,谓其城最高也〉。其城筑毕旋崩,王患之,乃斋戒祷于天地山川神祇,再兴功筑之。 丙午三年〈东周君元年〉(公元前二五五年)春,三月,忽有神人到城门,指城笑曰:“工筑何时成乎。”王接入殿上问之,答曰:“待江使来。”即辞去。后日早,王出城门,果见金龟从东浮江来,称江使,能说人言,谈未来事。王甚喜,以金盘盛之,置盘殿上,问城崩之由。金龟曰:“此本土山川精气,前王子附之,为国报仇,隐于七耀山。山中有鬼,是前代伶人死,葬于此,化为鬼。山傍有馆,馆主翁曰悟空者,有一女并白鸡一只,是精之馀气。凡人往来,至此夜宿必死,鬼害之也。所以能啸聚成群,堕坏其城。若杀白鸡,除此精气,则其城自尔完固。”王将金龟就馆,假为宿泊人。馆主翁曰:“郎君即贵人也,愿速行,勿留取祸。”王笑曰:“死生有命,鬼魅何能为”,乃留宿焉。夜闻鬼精从外来,呼开门。金龟叱之,鬼不能入。鸡鸣时众鬼走散。金龟请王追蹑之,至七耀山,精气收藏殆尽。。王还馆。明旦馆主翁以为王必死,呼人就馆,欲行收葬。见王欣笑语,趋拜曰:“郎君安得若此,必圣人也。”王乞取白鸡,杀而祭之。鸡杀,女亦死。即令人掘山,得古乐器及其骸骨,烧碎为灰,散之江河,妖气遂绝。自此筑城不过半月而成。金龟辞归,王感谢请曰:“荷君之恩,其城已固。如有外侮,何御之。”金龟乃脱其爪付王,曰:“国家安危,自有天数,人亦防之。倘见贼来,用此灵爪为弩机,向贼发箭,无忧也。”王命臣皋鲁(一云皋通),造机弩,以爪为机,名曰灵光金爪神弩。唐高王平南诏,兵还过武宁州,夜梦异人,称皋鲁,曰:“昔辅安阳王有却敌大功,被貉侯谮去之。没后,天帝悯其无过,命赐一条江山,管领都统将军征讨寇贼,及农时稼穑,皆主之。今既从明公讨平逆虏,复至本部,不告谢,非礼也。”高王寤,以语僚属,有诗曰:美矣交州地,悠悠万载来,古贤能得见,终不负灵台。 壬子九年〈东周君七年〉(公元前二四九年)。秦、楚、燕、赵、魏、韩、齐凡七国。 是岁周亡。 庚辰三十七年〈秦始皇吕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并六国,称皇帝。时我交趾慈廉人李翁仲,身长二丈三尺。少时往郷吧供力役,为长官所笞。遂入仕秦,至司隶校尉。始皇得天下,使将兵守临洮,声振匈奴,及老归田里卒。始皇以为异,铸铜为像,置咸阳司马门,腹中容数十人,濳摇动之,匈奴以为生校尉,不敢犯(唐赵昌为交州都护,常夜梦与翁仲讲《春秋左氏传》。因访其故宅,在焉。立祠致祭,迨高王破南诏,常显应助顺。高王重修祠字,雕木立像,号李校尉。其神祠在慈廉县瑞香社)。 丁亥四十四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发诸道逋亡人、贽婿、贾人为兵,使校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使史禄凿渠运粮,深入岭南,略取陆梁地,置桂林(今广西明贵县是也)、南海(即今广东)、象郡(即安南),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龙川,南海属县),领谪徒兵五十万人戍五岭。嚣、佗因谋侵我(贽婿,男无财聘,以身自质于妻家,曰贽婿。如人身之疣贽,是馀剩之物。陆梁地,岭南人多处山陆间,其性强梁,故曰陆梁)。 辛卯四十八年〈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二一〇年)冬,十月,秦始皇崩于沙丘。任嚣、赵佗帅师来侵。佗驻军北江仙游山与王战,王以灵弩射之,佗败走。时嚣将舟师在小江〈即都护府,后讹为东湖,今东湖津〉,犯土神,染病归,谓佗曰:“秦亡矣,用计攻泮,可以立国。”佗知王有神弩不可敌,退守武宁山,通使讲和。王喜,乃分平江〈今东岸天德江是也〉,以北佗治之,以南王治之。佗遣子仲始入侍宿卫,求婚王女媚珠,许之。仲始诱媚珠,窃观灵弩,濳毁其机,易之。托以北归省亲,谓媚珠曰:“夫妇恩情不可相忘,如两国失和,南北隔别,我来到此,如何得相见。”媚珠曰:“妾有鹅毛锦褥常附于身,到处拔毛置岐路,以示之。”仲始归以告佗。 癸巳五十年〈秦二世胡亥二年〉(公元前二〇八年)。任嚣病且死,谓佗曰:“闻陈胜等作乱,民心未知所附。此土僻远,吾恐群盗侵犯至此,欲与绝道〈秦所开越道也〉,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曰:“番禺(汉曰南城)负山阻水,东西各数千里,颇有秦人相辅,亦足建国兴王,为一方之主也。郡中长吏无足与谋者,故特召公告之。”因以佗自代。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檄至,州郡皆应之。于是尽杀秦所置长吏,以其亲党代为守。佗发兵攻王,王不知弩机已失,围棋笑曰:“佗不畏吾神弩耶。”佗军逼近,王举弩已折矣。寻走败,坐媚珠于马上,与王南奔。仲始认鹅毛追之。王至海滨,途穷无舟楫,连呼金龟速来救我。金龟涌出水上,叱曰:“乘马后者是贼也,盖杀之。”王拔剑欲斩媚珠。媚珠祝曰:“忠信一节为人所诈,愿化为珠玉,雪此雠耻。”王竟斩之。血流水上,蛤蚌含入心,化为明珠。王持七寸文犀入海去(今辟水犀也。世传演州高舍社夜山是其处)。仲始追及之,见媚珠已死,恸哭抱其尸,归葬螺城,化为玉石。仲始怀惜媚珠,还于妆浴处,悲想不自胜,竟投身井底死。后人得东海明珠,以井水洗之,色愈光莹。 史臣吴士连曰:金龟之说信乎。有莘降神,石能言,容或有之。盖神依人而行,托物以言也。国之将兴,神明降之,以监其德。将亡,神亦降之,以观其恶。故有待神以兴,亦有以亡。安阳王兴功筑城之役,有不节民力,故神托金龟告之。非怨讟动乎民,而能然耶,犹似之也。及其忧后患而要请于神,则私意起矣。私意一萌,则天理随灭。神安得不羞以祸耶。其脱灵爪付之,谓足以却敌,其祸之萌乎。如神有赐虢土田之命,而虢随以亡也。厥后果然,何莫非依人而行也。如无要请之言,但循理而行,安知国祚之不长久乎。至于媚珠鹅毛表道之事,未必有也。如或有之,仅一见焉可也。后赵越王女,再模仿言之,何耶。盖编史者,以蜀、赵亡国之由,皆出于女婿。故因一事而两言之欤。然则鬼能隳城亦信乎。曰伯有为厉之类也,彼立其后,得所归而止。此除其妖,无所附而止。至于史记安阳王败亡,因神弩易机,赵越王败亡,因兜鍪失爪,乃假辞以神其物尔。若夫固国御戎,自有其道,得道者多助而兴,失道者寡助而亡,非为此也。 右安阳王,起甲辰,终癸巳,凡五十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一终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二 赵氏纪 在位七十一年,寿一百二十一岁。 赵氏因秦衰乱,杀秦长吏,据有岭南之地,称帝,与汉抗衡,享国传祚,百年而后亡,亦英雄之主也。 姓赵,讳佗〈汉真定人也〉,建都番禺〈今在广东是也〉。 甲午元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二〇七年)。帝并有林邑、象郡之地,自立为南越王。 乙未二年〈西楚霸王元年、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二〇六年)。是岁,秦亡。 丁酉四年〈楚项籍三年、汉刘邦三年〉(公元前二〇四年)冬,十月,晦,月食。 十一月,晦,日食。 戊戌五年〈楚项籍四年、汉刘邦四年〉(公元前二〇三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 己亥六年〈汉高帝五年〉(公元前二〇二年)春,二月,汉王即皇帝位。是岁,西楚亡。 癸卯十年〈汉高帝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帝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 乙巳十二年〈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汉既定天下,闻帝亦己王越,因遣陆贾,往拜帝为南越王,授玺绶,剖符通使,使和集百粤,毋为寇灾。使者至,帝踞见贾。贾曰:“王本汉人,亲戚、坟墓皆在于汉。今反本俗,欲据于此,与汉抗衡为敌,岂不谬哉。且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惟汉帝宽仁受人,民皆乐从。起丰沛,先入关,据咸阳,攘除凶丑,五年之间,拨乱反正,平定四海,此非人力,殆天与也。汉帝闻王王此,常欲一决胜负,以百姓新劳苦,故罢之。遣使奉其印绶遗王,王宜郊迎谒,示其敬也。今既不然,备礼见之,可也。奈何,自恃百粤之众,慢易天子使者。天子闻之,发兵问罪,则王将如之何。”帝蹶然兴起曰:“居此日久,殊失礼义。”因问贾曰:“我与萧何,曹参孰贤?”曰:“王自贤。”又问:“我与汉帝孰贤?”贾曰:“汉帝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乎汉,人以亿万计,地方万里,物殷民富,政由一家,开辟以来未之有也。今王,众不过十万,杂处山海间,譬如汉一郡也,何乃比于汉。”帝笑曰:“吾恨不起于彼,何远不若汉。”贾默然色沮。乃留贾居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贾槖中装直千金。及贾归,复赐千金〈槖中装,谓以珠宝装里入囊槖中〉。 丙午十三年〈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年)夏,四月,汉帝崩。 庚戌十七年〈汉惠帝盈四年〉(公元前一九一年)夏,汉立原庙于渭北。 癸丑二十年〈汉惠帝七年〉(公元前一八八年)春,正月,朔,日食。 夏,五月,日食,既。 秋,八月,汉帝崩。 乙卯二十二年〈汉高后吕雉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夏,六月,晦,日食。 丁巳二十四年〈汉高后四年〉(公元前一八四年)汉禁南越关市铁器。帝曰:“高帝立我,通使共器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汉越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汉威德,图我国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戊午二十五年〈汉高后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春,帝即皇帝位,发兵攻长沙,败数郡而还。 庚申二十七年〈汉高后七年〉(公元前一八一年)。汉使隆虑〈音林闾〉侯周灶击南越,以报长沙之役。会暑湿,大疫,遂罢兵。帝因此以兵威财物,招抚闽越,西瓯貉(即交趾、九真)皆从属焉。东西万馀里,御黄屋左纛,称制与汉并。 辛酉二十八年〈汉高后八年〉(公元前一八〇年)秋,七月,高后崩,诸大臣迎立代王恒,是为文帝。 壬戌二十九年〈汉文帝恒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汉帝为帝亲冢在真定者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昆弟为尊官,厚赐之。问宰相陈平,举可使越者。平言陆贾先帝时,曾使越,汉帝召贾为太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使,往遗帝书,曰:“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朕,高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诸吕擅权为变,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其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之也。朕欲定地犬牙之相制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界长沙者,王之地也。不得擅变焉。’今也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悪,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陆贾往驰谕告王以朕本意,王亦受之,毋为灾矣。因以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消忧,存问邻国。”贾至,帝谢曰:“谨奉诏为藩王,长供职贡。”于是下诏曰:“朕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去帝制、黄屋、左纛。因为书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昩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越吏也,高帝赐玺绶,以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赐老夫者甚厚。高后用事,别异华夷,出令曰:‘毋予南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老夫处僻,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使潘、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泯,故吏相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无以自高异于吴’,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谮,故发兵以伐其边。老夫处越四十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蔓之色,耳不听锺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如故。老夫死,骨不朽,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因使使者,献白璧一双,翠羽千尾,犀十座,紫贝五百,桂壸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昩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陆贾得书还报,汉帝大悦。自是南北交好弭兵,民得休息矣。 癸亥三十年〈汉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冬,十月,晦,日食。 甲子三十一年〈汉文帝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冬,十月,晦,日食。 十一月,晦,日食。 辛巳四十八年〈汉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一六〇年)夏,四月,晦,日食。 甲申五十一年〈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一五七年)夏,六月,汉帝崩,诏短丧。 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乙酉五十二年〈汉景帝启元年〉(公元前一五六年)。汉诏令郡国立太宗庙。 丙戌五十三年〈汉景帝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冬,十一月,有星孛于西方。 丁亥五十四年〈汉景帝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春,正月,长星出西方。是月,晦,日食。 戊子五十五年〈汉景帝四年〉(公元前一五三年)冬,十月,晦,日食。 癸巳六十年〈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夏,四月,有星孛于西北。 秋,九月,晦,日食。 甲午六十一年〈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一四七年)秋,九月,有星孛于西北。是月,晦,日食。 乙未六十二年〈汉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一四六年)冬,十月,晦,日食。 丁酉六十四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秋,七月,晦,日食。时,帝凡遣使如汉,则称王、朝请以比诸侯,于国内则从故号。 戊戌六十五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一四三年)秋,七月,晦,日食。 庚子六十七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一四一年)冬,十月,日月皆赤。 十二月,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庭中〈天庭即龙星、右角、太微、宫垣十星,在翌轸之地、天子之宫、五帝之座〉。 春,正月,汉帝崩。 壬寅六十九年〈汉武帝彻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九年)春,正月,晦,日食。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癸卯七十年〈汉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年)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九月,晦,日食。 甲辰七十一年〈汉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年)。帝崩,谥武。孙胡立〈后陈朝封帝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 〉 黎文休曰:辽东微箕子不能成衣冠之俗,吴会非泰伯不能跻王霸之强。大舜,东夷人也,为五帝之英主。文王,西夷人也,为三代之贤君。则知善为国者,不限地之广狭,人之华夷,惟德是视也。赵武帝能开拓我越,而自帝其国,与汉抗衡,书称老夫,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其功可谓大矣。后之帝越者能法赵武,固安封圻,设立军国,交邻有道,守位以仁,则长保境土,北人不得复恣睢也(恣睢反目貌)。 史臣吴士连曰:传曰: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帝何修而得此哉。亦曰德而已矣。观其答陆贾语,则英武之成,岂让汉高。及闻文帝为帝亲冢置守邑,岁时奉祀,及厚赐其昆弟,则又屈于汉。于是宗庙飨之,子孙保之,非以德耶。《易》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帝其以之。 文王 在位十二年,寿五十二岁 。 王感邻以义,却敌安边,亦称愿治之君也。 讳胡,仲始之子,武帝之孙也。 丙午二年〈汉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闽越王郢侵我边邑。王守汉约,不擅兴兵,使人赍书言其事于汉。汉多义之,大为发兵,遣王恢豫章,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粤不受正朔,非强不能服,威不能制,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今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夷狄也。且越人轻薄反复,不用法度,非一日之积。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间者,岁比不登,民生未复,今发兵资粮,行数千里,夹以深林丛竹,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欧泄,欧与呕同。泄,弋掣反,亦吐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陛下德配天地,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于心。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甲卒暴露中原,霑渍山谷,边境之民,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及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耐其水土也。臣闻道路言,闽越王弟甲弑而杀之,甲已诛死,其民未有所属。陛下若使重臣临存〈临存,以尊适卑曰临,恤问曰存〉,施德重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若无所用之,则存亡继绝,建其王侯,此必委质为臣,世共贡职。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顿与钝通〉,而威德并行。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逃入山林,背而去之,则复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倦与倦同〉,食粮乏绝。一方有急,四面皆耸,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较也。如使粤人徼幸以逆执事,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厮,析薪者。舆,主驾者〉,。皆贱役之人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羞之。陛下以九州为家,生民皆为臣妾。夷狄之地,何足以一日之间〈间音闲〉,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猷允塞,徐方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是时,汉兵未逾岭,闽越王发兵拒险。其弟馀善乃与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汉发兵来诛。汉兵众强,即幸而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不如杀王以谢汉,愿罢其兵。”遂杀王郢,使使奉其头致王恢。恢乃以便宜按兵,告韩安国,而使使奉其头驰告。汉帝使庄助来谕意于王。王顿首曰:“天子为寡人兴兵诛闽越,虽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质,因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寡人方日夜整装,入见天子。”助还,群臣咸谏于王曰:“汉兵诛郢,欲以警动我越。且先帝有言,事汉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说读曰悦〉,入见,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王乃称疾,竟不入见。 丁未三年〈汉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秋,七月,晦,日食。 甲寅十年〈汉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春,三月,晦,日食。 乙卯十一年〈汉元朔三年〉(公元前一二六年)。王病甚,太子婴齐归自汉。 丙辰十二年〈汉元朔四年〉(公元前一二五年)。王薨,谥曰文王。子婴齐立。 史臣吴士连曰:文王交邻有道,汉朝义之,致为兴兵助击其雠。又能纳谏,称疾不朝于汉,遵守家法,贻厥孙谋,可谓无忝厥祖矣。 明王 编辑 在位十二年。 王不谨夫妇之端,醸成国家之乱,无足称者。 讳婴齐,文王长子也。 丁巳元年〈汉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以吕嘉为太傅。 己未三年〈汉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夏,五月,晦,日食。 壬戌六年〈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春,有星孛于东北。 夏,长星出西方。 乙丑九年。〈汉元鼎元年〉(公元前一一六年) 戊辰十二年〈汉元鼎四年〉(公元前一一三年)。初,王为世子,入质放汉,在长安娶邯郸樛氏女,生子兴。及即位,乃藏其先帝玺,上书于汉,请立樛氏为后,兴为世子。汉数使使者讽谕王入朝。王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王固称疾不从,乃遣子次公入质。是岁王薨,谥曰明王。子兴立。 哀王 在位一年。 母后宣淫,强臣専国,弱年庸主,何以堪之。 讳兴,明王次子也。 是年,王既即位,尊母樛氏为太后。初,太后未嫁明王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安国,姓。少季,名〉。是岁汉使安国少季来谕王柔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复令辨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决,卫駄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时,王年少,樛后乃汉人。少季至,复与私通焉。国人知之,多不附太后。太后恐乱起,欲倚汉威,数劝王乃群臣求内附。即因汉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汉帝许之,赐王与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馀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比内诸侯,使者皆留镇抚之。 己巳元年。〈汉元鼎五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年)。王及太后饬治行装,重赍为入朝具。时宰相吕嘉年长〈长一作老〉,历相三朝,宗族仕官为长吏者七十馀人,男皆尚公主,女皆嫁王之子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得众心,愈于王。上书数谏王,王弗听,因为叛心,数称疾,不见汉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王及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欲令汉使者权谋诛嘉等,乃置酒请使者饮,大臣皆侍坐饮,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酒行,太后谓嘉曰:“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若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杖〈杖,持也〉,遂莫敢发。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太后怒,欲〈撞也〉嘉以矛,王止之。嘉遂出,介〈分也〉其弟兵就舍称疾不肯见王及使者,阴与大臣谋作乱。王无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太后欲独诛嘉,又力不能。汉帝闻嘉不听命,王乃太后孤弱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及太后已内附,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往使。庄参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以为也。”辞不可,汉帝乃罢参。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一区区之越,又有王、太后为内应,独丞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三百人,必斩嘉以报。”于是汉使千秋与樛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遂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本汉人也。又与汉使者乱,专欲内附,尽持先王宝器入献于汉,以自媚,多从人〈乃相从之人也〉,行至长安,虏卖以为童仆,自取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计虑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王,遂弑王与太后,尽杀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诸郡邑,立明王长子术阳侯建德为王。王已遇害,谥曰哀王。 史臣吴士连曰:哀王之祸,虽出于吕嘉,而实兆于樛后。夫女色之能覆人家国也多端,其兆不可逆睹。故先王必制大婚之礼,必谨夫妇之端,必别嫌明微,必正位内外,必闲出入之防,必备三从之训,夫然后祸无由至。哀王年少,不能防闲其母,吕嘉当国,内外之事,宁不预知。大国宾至,接之有礼,居之有次,供亿有数,馆伴有人,何至与母后通也。母后深居宫中,不预外事,有事而出,鱼轩翟茀,嫔嫱陪从,何至与使客通也。嘉等与其扑燎原之火于方炽之中,孰若社祸乱之机于未兆之日之为愈也。故曰为人君而不知《春秋》之义,必蒙首悪之名。为人臣而不知《春秋》之义,必陷篡弑之罪。明王、哀王,吕嘉之谓也。 术阳王 编辑 在位一年。 赵氏社稷,樛后倾之,本既先拔,末从而顚。 讳建德,明王长子,越妻之子也。 时冬十一月,宰相吕嘉既立王,而韩千秋兵入境,破数小邑。嘉乃开直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出兵击千秋等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节置塞上〈即大庾岭名〉。好为谩辞〈欺诈之语也〉,以谢罪,发兵守要害处。汉帝闻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戈船将军严〈名严,史失其姓〉出零陵,下濑将军甲〈名甲,史失其姓〉下苍梧,驰义侯贵〈名贵,史失其姓〉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咸会番禺。 庚午,元年〈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冬,汉杨仆精兵九千,先陷寻狭,破石门〈嘉积石于江,曰石门〉,得我粟船,因推其船,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博德曰:“因道远后期与楼船会至番禺。”时有千馀人,遂俱进,杨仆前至番禺。王及嘉皆守。杨仆自择便,居东南面,路博德居西北面。会暮,仆攻败之,纵火烧城。博德不知兵多少,乃为营,遣使招降者,赐以印绶,复纵令相招。楼船将军杨仆力攻,反驱入路博德营军中。黎〈比也〉旦,城中皆降。王及嘉与数百人夜走入海。博德又问降者知嘉所在,遣人追之。校尉司马苏弘得王,越郎都稽〈一伯孙都〉得嘉。时,下濑、戈船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而我越已为路博德、杨仆所平矣〈时,我越令三使者牵牛三百头,携酒一千锺,持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户籍迎降。路博德因拜三使者为三郡太守,治民如故〉。遂以其地为南海〈秦故郡。今,明广东是也〉、苍梧〈唐曰益州,古瓯貉,我越之地〉、郁林〈桂林郡,汉武更名〉、合浦〈秦象郡,廉州之属郡〉、交趾、九真、日南〈秦象郡〉、珠崖、儋耳〈并在大海中〉九郡。自是汉始置刺史、太守。 黎文休曰:吕嘉之谏哀王及樛太后,使毋求为汉诸侯,毋除边关,可谓能重越矣。然谏不从,义当尽,率群臣于朝廷,面陈帝臣汉帝越之利害,庶几哀王太后有所感悟。若犹不从,则引咎避位,不尔则用伊、霍故事别选明王子一人代位,使哀王得如太甲、昌邑保全性命,则进退不失。今乃弑其君以逞私怨,又不能以死守国,使越分裂而入臣汉人,则吕嘉之罪有不容诛者矣。 史臣吴士连曰:五岭之于我越者是为险塞,国之门户,犹郑之虎牢,虢之下阳也。帝越者固宜设险守国,不可使之失也。赵氏一失其守,国亡统绝,土宇瓜分,我越又分,南北之势成矣。后有帝王之兴,地险已失,复之必难。故征女王虽能略定岭南之地,不能据得岭险,旋底于亡。士王虽复全盛,然犹为当时诸侯,未正位号,没后又失之。而丁、黎、李、陈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复赵武之旧,势使然也。 右赵氏,自武帝起甲午,至术阳王终庚午,凡五世,共九十七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二终 外纪卷之三 属西汉纪 辛未〈汉元封元年〉,我越既属于汉,汉以石戴为九郡太守。〈汉制:以州领郡,除珠崖、儋耳,皆在海中。馀七郡属交州。戴为州太守,西汉守任治所在龙渊,即龙编;东汉在麋冷,即安朗。〉及戴卒,汉昭帝以周章代之。至王莽末,交州牧邓让及诸郡闭境自守。汉将岑彭素厚让,与让书,陈汉威德。于是率交趾太守锡光及诸郡太守杜穆等,遣使贡献于汉,汉悉封为列侯。当时汉光武建武五年己丑也。锡光汉中人,在交趾教民以礼义。复以任延为九真太守。延宛人。九真俗以渔猎为业,不事耕种。延乃教民垦辟,岁岁耕种,百姓充给。贫民无聘礼者,延令长吏以下省俸禄,以赈助之。同时娶者二千人。视事四年召还,九真为之立祠,其生子置名皆曰任焉。岭南文风始二守焉。 己亥〈汉光武刘秀建武十五年〉,交趾太守苏定为政贪暴,征女王起兵攻之。 右属于汉,自辛未,至己亥,凡一百四十九年。 征女王纪 在位三年。 王甚雄勇,逐苏定,建国称王。然以女主,不能成再造之功。 姓征讳侧,本姓雒。峰州麋冷县雒将之女,朱鸢县诗索之妻也〈诗索亦雒将子。两家子相为婚姻,《纲目集览》以雒为姓,误矣〉。都麋冷〈麋音縻〉。 庚子元年〈汉建武十六年〉春二月,王苦太守苏定绳以法,及雠定之杀其夫,乃与其妹贰举兵,攻陷州治。定奔还南海。九真、日南、合浦皆应之,略定岭南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始称征姓焉。 辛丑二年〈汉建武十七年〉春二月,晦,日食。 汉以征氏称王,举兵攻陷城邑,边郡苦之。乃命长沙、合浦及我交州,具车船,修桥道,通障溪,储粮谷,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来侵。 壬寅三年〈汉建武十八年〉春正月,马援沿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至浪泊上〈罗城西街之西名浪泊〉与王战。王见虏势大张,自度乌合之众恐不能支,退保禁溪〈禁溪史作金溪〉。众亦以王女子,虑不能胜敌,遂走散。国统复绝。 黎文休曰:征侧、征贰以女子,一呼而九真、日南、合浦及岭外六十五城皆应之。其立国称王,易如反掌。可见我越形势,足致霸王之业也。惜乎继赵之后以至吴氏之前,千馀年之间,男子徒自低头束手,为北人臣仆,曾不愧二征之女子,吁,可谓自弃矣。 右征女王,起庚子,终壬寅,凡三年。 属东汉纪 癸卯四年〈汉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征女王及其妹贰与汉兵拒战,势孤,遂皆陷没。马援追击其馀众都阳等,至居封县降之。乃立铜柱为汉极界。〈铜柱相传在钦州古楼洞上。援有誓云:“铜柱折,交州灭。”我越人过其下,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恐其折也。唐马总又建二铜柱于汉故处,记着马德,以明其为伏波之裔,今未详所在。左右二江各有其一。〉援以西于县有户三万三千,因请分为封溪、望海二县。汉帝从之。援又筑玺江城于封溪。其城圆如玺,故以为名。我越遂属于汉。后三年,援还。土人哀慕征女王,立祠奉事之。〈祠在福禄县喝江社。番禺旧地城亦有之。〉 史臣吴士连曰:征氏愤汉守之虐,奋臂一呼,而我越国统几乎复合。其英雄气概,岂独于生时建国称王,没后能捍灾御患。凡遭灾,伤水旱,祷之无不应。征妹亦然。盖女有士行,而其雄勇之气在天地间,不以身之没而有馁也。大丈夫岂可不养其刚直正大之气哉! 甲辰〈汉建武二十年〉,自此以后,历汉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凡五世,共八十二年。惟明帝时,南阳人李善守日南,以惠爱为政,怀来异俗。迁九真太守。 丙子〈汉顺帝保永和元年〉,太守周僘以交州在九围之外,百越之表,上表请置方伯。汉帝以僘为刺史,都监郡县。 丁丑〈汉永和二年〉,日南象林蛮〈古越裳国界〉区怜等,攻郡县,杀长吏。交州刺史樊演发州兵,及九真兵万馀人救之。兵士惮远役。秋七月,二郡兵反攻府治,其势转盛。 戊寅〈汉永和三年〉夏五月,侍御史贾昌与州郡并力讨区怜等,不克。为所攻围岁馀,兵毂不继。汉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椽属,问以方略。皆议遣将发荆、杨、兖、豫四万人赴之。李固驳曰:“荆杨盗贼盘结不散,长沙、桂阳数被征发,如复骚动,必更生患。兖、豫之人远赴万里,诏书迫促,必致叛亡。南州暑湿,加以瘴疠,致死亡者,十必四五。远涉万里,士卒疲劳。比至岭南,不复堪斗。军行日三十里,而兖豫去日南九千馀里,三百日乃到。计人廪五升用米,六十万斛,不计将吏驴马之食。设军所在,死亡必众。计不足御敌,当复更发。此为刻割腹心以补四肢。九真、日南相去千里,发其吏民犹且弗堪。况乃苦四州之卒,以赴万里之难哉!前中郎将尹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后就征还,以兵付判州张乔。乔因其将吏旬日之间殄灭群盗。此发将无益之效,州郡可任之验也。宜更选有勇略仁惠可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徙日南吏民北依交趾。还募蛮夷,使自相攻,转输金帛以为其资。有能反间致降,许以裂土之封。前并州刺史祝良,性勇决;张乔前在益州,有破虏之功,皆可任用。四府必从固议。”即拜良为九真太守,乔为交州刺史。乔至,开诚慰谕,众皆降服。良单车到九真,示以威信,降者数万人。 甲申〈汉建康元年〉秋八月,汉帝崩。 冬十月,日南复攻烧郡邑。九真刺史夏方招降者而抚谕之。寻转桂阳太守,以刘藻代之。 壬辰〈汉桓帝志元嘉二年〉冬十一月,九真郡人复屯据日南,众转强盛。时夏方已徙桂阳太守,因复拜为刺史。方威惠素著,及至日南,众聚万馀人,相率诣方降。 戊午〈汉灵帝宏光和元年〉夏四月,州人及乌浒蛮久为乱,牧守周喁不能御,州人梁龙等因之起兵,攻破郡县,有众数万人。 辛酉〈汉光和四年〉,汉帝使兰陵令会諬上虞人朱俊救喁。道过本乡,募家兵及所调兵五千,从两道入。先使人观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土郡兵逼进,杀梁龙,降者数万人。 甲子〈汉中平元年〉,州人屯兵,执刺史周喁杀之,遣人诣阙,数喁罪状。汉帝闻之,诏精选能吏。有司荐东郡聊城人贾琮以为刺史。〈琮初为刺史。〉先是为刺史者,以其地有明珠、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材之物,率无清行,财计盈给,辄求迁代,故吏民皆叛之。及琮到部,讯其叛状。佥曰:“前政赋敛深刻,百姓莫不困乏。京师遥远,无所告诉,民不聊生。故相聚以拒之,非真叛也。”琮乃遣人分行慰谕,使各安其业。招抚流亡,蠲复赋敛。于是诛为苛虐之魁首者,简良吏守诸郡县。百姓以安,街巷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不敢复叛。”琮任事三年,征拜议郎,使李进代之。〈李进我交州人。〉 黎文休曰:观史,至我越无主之时,为北人刺史之无清行者所困。北京地远,无所告诉。不觉愧感交集,翼见精诚如后唐明宗时,焚香祝天,愿天为我越早生圣人,自帝其国,以免北人之侵渔者也。 右属于汉,自癸卯,至丙寅,凡一百四十四年。 士王纪 在位四十年,寿九十年。 宽厚谦虚,人心爱戴。保全越之地,以当三国之强。既明且智,足称贤君。 姓士讳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鲁国汶阳人也,北朝王莽之乱,避地于我越。六世至王。父赐,汉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王少游学汉京,从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为注解,举孝廉,补尚书郎。以公事免官。父丧阕〈音缺,尽也〉。后举茂才,除巫阳令,迁交州太守,封龙度亭侯,都籯溇〈溇一作楼,即龙编〉。后陈朝追封善感嘉应灵武太王。 丁卯元年〈汉中平四年〉。王有弟三人,一、鲔、武。时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王乃表一领合浦太守,鲔领九真太守,武领南海太守。王器礼宽厚,谦虚下士。国人爱之,皆呼曰王。汉之名士避难往依者以百数。 庚辰十四年〈汉献帝协建安五年〉。刺史李进上言于汉帝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建安五年登仕朝廷,皆中州之士,未尝奖劝远人。”辞意感切,多所援引。汉帝诏我州之有孝廉、茂才,许除补属州长吏,不得任中州。进复上疏曰:“所举孝廉,请与十二州博士以人才专对。”而有司恐远人虚诞,毁折中朝,不许。时我越人李琴〈琴交州人〉宿卫在台,遂邀乡人卜龙等五六人,当正元万国朝会之日,俯伏殿庭曰:“皇恩不均。”有司问其故。琴曰:“南越迁远,不为皇天所覆,后土所载。故甘雨不降,凉风不飞。”辞意恳苦。诏慰劳之,以我茂才一人为夏阳令,孝廉一人为六合令。后李琴仕至司隶校尉,张重为金城太守。则我越人才得与汉人同选者,李琴、李进有以开之也。〈重日南人。初入洛。正旦大会,晋明帝曰:“日南北视日耶?”重对曰:“今郡有云中者,不必有其实。至于风气暄暖,仰见日影,在生民之上,则有之矣。”按:宋文帝元嘉中,南征林邑。五月立表望之,日在表北九寸一分。交州影在表南三寸三分。交州去洛水六七千馀里,表取其弦直,当下千里。唐开元十二年,测交州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三分,与元嘉所测同。王充《论衡》曰:“日南郡去洛且万里,为日南”李筌曰:“安南府至长安七千二百五十里。”孟琯云:“以四方揆之,安南适当中国末地耳。”〉 史臣吴士连曰:君子于辞不可已也。昔鬷蔑如无辞,则终与草木俱腐矣。李琴苟无辞,何以见用于世?而我越英特之才,北人安得而知之哉?辞之不可已也如此夫!虽然此特为人才论,若颜闵则无是言矣。 丁亥二十一年〈汉建安十二年〉,汉袁徽遗尚书令荀彧书曰:“交州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强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如之?官事少闲,辄玩书传。春秋左氏传凡简籍无征。辄以咨问,即传诸疑,皆有师说,意思详密。又尚书古今大义详备。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鼓箫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十。妻妾居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佗不能逾也。”〈徽时寓交州。〉及汉帝遣张津为刺史〈津守任在汉建安六年〉,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巾,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令赖恭代津。汉帝闻津死,赐王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塞。如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卿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州太守如故。”王遣吏张旻奉贡,诣汉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王不废职贡。汉帝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后苍梧太守吴巨与恭相失,举兵逐之。恭走还零陵。 庚寅二十四年〈汉建安十五年〉,吴王孙权遣步隲为交州刺史。隲到,王率兄弟奉承节度。吴王加王左将军。后王遣子〈鱼锦反〉入质于吴,吴王以为武昌太守。王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王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可亥反〉等,率郡民人,使遥来附吴。吴王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王每遣使诣吴,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琉璃、翠羽、玳瑁、犀象之珍奇,及异果、蕉椰、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又贡马,凡数百匹。吴王作书,厚加宠赐,以慰答之。 黎文休曰:士王能以宽厚,谦虚下士,得人亲爱,而致一时之贵盛。又能明义识时。虽才勇不及赵武帝,而屈节事大,以保全疆土,可谓智矣。惜其嗣子弗克负荷先业,使越土宇既皆全盛,而复分裂。悲夫! 丙午四十年〈汉后主禅建兴四年,吴孙权黄武五年〉,王薨。初,王尝病。死三日,仙人董奉与药一丸,以水含服,捧其头摇措之。少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平。复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复能误。遂复常。〈奉字昌异,侯官人,见《列仙传》。侯官,县名,在福州。〉 史臣吴士连曰: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子之不肖,乃子之罪尔。世传王既葬之后,至晋末,凡百六十馀年,林邑人入寇,掘发王冢。见其体面如生,大惧,乃复封瘗。土人以为神,立庙事之,号士王仙。 右士王,起丁卯,终丙午,凡四十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三终

外纪卷之四 属吴晋宋齐梁纪 丁未〈汉建兴五年,吴黄武六年〉。吴主闻士王薨,以交州悬远,乃分合浦以北属广州,吕岱为刺史;合浦以南属交州,戴良为刺史。又遣陈时、大王为太守。岱留南海,良与时俱前行。到合浦,而王子徽以自署为太守,发宗兵拒之。〈汉末宗室相乱,南人率宗室相聚为兵以自卫,故名宗兵。〉良留合浦,王吏桓邻叩头,谏徽迎良。徽怒,笞杀邻。 史臣吴士连曰:自古杀谏臣,未有不亡者。陈杀泄治,齐杀孤喧,陈齐事可鉴也。以此垂戒,犹有杀谏臣如士徽者,继统不旋踵而死亡宜哉。 邻兄子治发合宗兵击徽,徽闭城门自守。治等攻之数月,不能下。乃和亲,各罢兵。而吕岱奉吴诏诛徽,自广州将兵,昼夜驰入合浦,与良俱前,诱士王之子中郎将匡,与徽说,令伏罪,虽失郡守,保无他忧。岱寻匡后至。徽兄祗,弟干、颂等六人肉袒迎岱。岱微服前至郡下。明早,施帐幔,请徽兄弟以次入。宾客满座。岱起,拥节读诏,数徽罪过。左右因反缚以出,皆斩之,传首武昌。 史臣吴士连曰:士徽父薨不请命自立,又发兵拒命,义固当讨。然吕岱诱之以降而杀之,非也。夫信者,国之宝也。徽既降,缚送武昌,使生杀出于上,威信行乎?下不亦善乎?孙盛曰:柔远能迩,莫善于信。吕岱杀降邀功,君子非之。以是知吕氏之不延也信哉。 一鲔、匡后出,吴主原其罪,及王赘子皆免为庶人。数一鲔坐法诛。唯匡先病殁。及卒,徽大将甘醴及桓治率吏民共攻岱。岱击破之。于是除广州,复为交州如故。岱进攻九真,斩获以万数。 辛亥〈汉建兴九年,吴黄武三年〉,吴武陵五溪蛮反。主以南土清定,召刺史吕岱还。合浦太守薛综上疏曰:“昔帝舜南巡,崩于苍梧。秦置桂林、南海、象郡,则四国内属久矣。赵佗起于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崖之南是也。孝武诛吕嘉,开九郡,设交趾刺史,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闲,稍使学书,粗通礼化。及锡光守交趾,任延守九真,建立学号,道以礼义。由此而降,四百馀年,民似有类。然土广人众,险阻山林,易以为乱。臣所见南海黄盖为日南太守,下车以供设不备,挝杀主簿,仍见驱逐。九真太守詹萌为妻父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功曹潘歆起舞。属京不起,歆欲迫强。萌怒杀歆。歆弟率众攻萌。故交趾太守士燮遣兵讨之,不克。会刺史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渔百姓黄鱼一尾、牧稻一斛。百姓怨判,出攻州郡。符走入海。步隲以次锄治纪纲适。后吕岱平士徽乱,改置长吏,章明王纲,威加万里,大小承风。由此观之,绥边抚裔,实在其人。伯牧之任,宜择清流。荒服之外,祸福尤甚。今交州虽云粗定,尚有高凉宿贼。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崖四郡未绥,聚作寇盗。若岱不复,南新刺史,宜择精密方略智计之人,以抚按之庶可补缊。但中人,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则郡恶日滋。”吴王拜岱为镇南将军,进封番禺侯〈一云封魏郡陵厉公〉。 戊辰〈汉延熹十一年,吴永安元年〉,九真复攻陷城邑,州郡骚动。吴主以衡阳督军都尉陵胤〈一云陵商〉为刺史兼校尉。胤入境,谕以恩信,降者三万馀家,州境复清。后九真郡女赵妪〈妪乳长三尺,施于背后。常乘象头与敌交战〉。聚众攻掠郡县。胤平之。〈《交趾志》:九真山中有赵妹女子,乳长三尺,不嫁。结党剽掠郡县。常著金褐齿,徙聚象头。斗战死,面为神。〉 癸未〈汉炎兴元年,吴永安十六年〉春三月。初,吴以孙谞为交州太守。谞贪暴,为百姓患。至是吴主遣邓询至郡。询又擅调孔雀三十只,送建业。民惮远役,因谋作乱。夏四月,郡吏吕兴杀谞及询,而请太守及兵于晋。〈按《纲目》云:请吏于魏。明年魏禅位于晋,则魏亦晋也。〉九真、日南皆应之。是岁汉亡。 甲申〈魏主曹奂咸熙元年,吴主孙皓元兴元年〉秋七月,吴分交州置广州。时吴已附于晋。晋以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以南中监军霍弋遥镇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选用长吏。弋表爨谷〈一云焚谷〉为太守,率牙门董元、王素等将兵助兴。未至,兴为功曹李统所杀,谷死之〈一云病卒〉。 乙酉〈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吴甘露元年〉,吴以刘俊为刺史。俊与太都督修稷[则]、将军顾容前后三攻交州,稷皆拒破之。郁林、九真皆附于稷。稷遣将军毛灵、董元攻合浦,战于古城〈即合浦城也〉。大破吴兵,杀刘俊,修稷馀兵散还合浦。稷因表灵为郁林太守,元为九真太守。 己丑〈晋泰始五年,吴建衡元年〉冬十月,吴遣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太守丹阳陶璜从荆州道,监军李鼎、督军徐存从建安海道,皆会合浦以击稷。〈李鼎一作李勖〉。 夏四月,虞汜、薛珝、陶璜拒稷,战于汾水。璜败,退保合浦,亡其二将。珝怒谓璜曰:“若自表讨贼而丧二师,其责安在?”璜曰:“下官不得先其意,诸军不相顺,故致败耳。”珝怒未解,欲引军还。是夜璜以兵数百袭董元,获其宝物,船载而归。珝迺谢之,以璜领交州为前部都督。璜复从海道出其不意迳至州。元拒之,大破元等,杀元。以前所得船货宝及土物锦数十疋,遣扶严贼帅良齐。齐将万馀人助璜。时杨稷以其将王素代元,元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使弟象为书与系。又使象骑鼗车,鼓吹导从而行。素等曰:“彼象尚如此,系必有去志。”乃杀系,珝、璜遂陷州。吴因用璜为刺史。璜有谋策,周穷好施,得人心,故人人乐为之用,所至有功。先是,晋帝以杨稷为交州刺史,毛冕为太守。印绶未到而稷、冕先已败死。因赠稷、冕及松、能〈松、能无所考〉,并为关内侯。九真郡功曹李祚保郡内附晋,璜遣将攻之,不克。祚舅黎桓〈一云黎明〉随军,遣祚降。祚苛答曰:“舅自吴将,祚自晋臣,惟力是视耳!”逾时乃拔。 史臣吴士连曰:守土之臣,能以李祚之心为心,可谓忠于所事矣。 吴主以璜为刺史,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前将军、州牧。武平、九德、新昌土地险阻,夷獠劲悍,历世不宾。璜征讨平之。开置三郡及九郡属国三十馀县。吴征璜为武昌都督,以合浦太守修元代之。土人请留璜以千数,于是遣还旧任。及吴主降晋,手书遣马息融敕璜归顺。璜流涕数日,遣使送印绶诣洛阳。晋帝诏复其职,封宛城侯,改冠军将军。璜在州三十年,威惠素著,为殊俗所慕。及卒,举州啼哭,如丧慈亲。晋帝以员外郎散骑常侍吴彦为都督刺史。初,璜之死,九真戍兵作乱,逐太守。其渠帅赵祉围郡,彦悉平之。在任二十五年,恩威宣著,州民宁静。自表求代,晋帝以员外郎散骑常侍顾秘代之。秘为人温良纯雅,举州爱之。未几卒,州人逼其子参领州事。参寻卒,弟寿领州事。州人不听,寿固求之,遂领州事。迺杀长吏胡肇等,又将杀帐下都军事梁硕。硕走得免,起兵讨寿,擒之。寿母令鸠杀之。硕遂专制。〈一云并其母皆鸠杀。〉恐民情不协,乃令璜子苍梧太守威领刺史。威在职,甚得百姓心,三十年卒。威弟淑、子绥相继为刺史。自基至绥,凡四世,并为刺史。基,璜之祖父也。 戊寅〈东晋元帝司马睿大兴元年〉冬十月,晋帝诏加广州刺史陶侃都督交州诸军事。 壬午〈晋永昌元年〉,晋王敦以王谅为刺史,使攻梁硕。硕举兵围谅于龙编。 癸未〈晋明帝绍太宁元年〉春二月,陶侃遣兵救王谅。未至,梁硕拔龙编,夺谅节。谅不与,硕断谅左臂。谅曰:“死且不避,断臂何为!”逾旬而卒。硕据州,凶暴失众心。侃遣参军高宝攻硕,斩之。晋帝以侃为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未几,吏部侍郎阮放求为刺史,晋帝许之。放至宁浦,遇宝为设馔,伏兵欲杀之。宝觉,举兵击放〈放,咸之族子也〉,放走得免。至州少时,暴渴,死。 癸丑〈晋穆帝珊永和九年〉春三月,晋阮敷为交州刺史。敷讨林邑,破五十馀垒。初,晋平吴,征交州兵。交州刺史陶璜上言曰:“交州外距林邑才数十里。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王,数攻百姓。且连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往隶吴时,劫掠良民,杀害长吏。臣昔为故国所釆,编戍在南十有馀年,虽剪其魁桀,而深山僻穴尚有逋窜。初,臣所统之卒八千,南土温润,多有毒气,累年征讨,死亡减耗,见在二千四百人。仅四海混同,无思不服。当卷甲销兵,令其损约,以示单弱。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臣亡国之馀,议不足取。”晋武从之,至今犹见其效。 冬十月,九真太守李逊据州反。 辛巳〈晋太元六年〉,交州太守杜瑗斩李逊,州境乃平。进瑗为交州刺史。〈瑗,我国朱鸢人。《交趾志》著在我国人物类,在士王之后。〉 己亥〈晋安帝德宗隆安三年〉春三月,林邑王范胡达陷日南、九真,遂寇交州。杜瑗击破之。 辛亥〈晋义熙七年〉夏四月,永嘉太守卢循来奔。初,刺史杜瑗卒〈或云瑗本属京兆。祖元守合浦,因居交趾。〉,晋帝以其子慧度为刺史代之。诏书未至,循攻破合浦,迳向交州。慧度率州府文武拒循于石埼,破之。循馀众犹二千,李逊馀党李脱等结集俚、獠五千余人以应循。庚子,至龙编南津。慧度悉散家财赏军士,与循合战,掷雉尾炬,焚其舟舰,以步兵夹岸射之。循舟舰俱燃,遂大溃。循知必死,先鸠妻子,召妓妾问曰:“谁能从我者?”多云:“雀鼠贪生,就死实难。”或云:“官尚当死,某岂愿生?”循乃悉杀诸辞死者,因自投于水。慧度取其尸斩之,并妻子及脱等,函首送建康。 癸丑〈晋义熙九年〉春二月,林邑王范胡达寇九真,慧度击斩之。 乙卯〈晋义熙十一年〉冬十二月,林邑寇交州,州将败之。 庚申〈晋恭帝德文元熙二年,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秋七月,慧度击林邑,大破之,斩杀过半。林邑乞降,许之。前后为所掠者,皆遣还。慧度在州,布衣蔬食,禁淫祠,修学校。岁饥以私禄赈给之。为政织密,一如治家。吏民畏而爱之。城门夜开,道不拾遗。慧度卒,赠左将军,以其子弘文为刺史。是岁晋亡。 丁卯〈宋文帝义隆元嘉四年〉夏四月,庚戌,宋帝征弘文为廷尉,王徽之为刺史。时弘文有疾,自舆就道。或劝之待病愈,弘文曰:“吾仗节三世,常欲投躯帝庭,况被征乎?”遂行,卒于广州。 辛未〈宋元嘉八年〉林邑王范阳迈寇九真,州兵击却之。 壬申〈宋元嘉九年〉夏五月,林邑王范阳迈遣使入贡于宋,求领交州。宋帝诏答以道远,不许。 黎文休曰:贲育之稚幼,则不能抗跛尪之壮年。林邑乘我越无君之时,乃寇日南、九真,而求领之。岂当时我越不能支此林邑耶?特以无统率之者故也。时不终否而必泰,势不终屈而必伸。李太宗斩其主乍斗,圣宗擒其主制矩,而系其民五万人,至今为臣仆,亦足以雪数年污辱之雠耻也。 丙子〈宋元嘉十三年〉春二月,宋帝遣交州刺史檀和之讨林邑。初,林邑王范阳迈虽遣使入贡,而寇盗不绝,故宋帝使和之讨之。时南阳人宗悫,家世业儒。悫独好武事,常言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及和之伐林邑,悫自奋请从军,宋帝以悫为振武将军。和之遣悫为先锋。阳迈闻军出,遣使表请还所掠日南民,输金一万斤、银十万斤。宋帝诏和之:若阳迈果有诚款,亦与其归顺。和之至朱梧戍〈小注:朱梧县,自汉以来属日南郡,时于其地置戍〉,遣府户曹参军姜仲基等〈府者,交州刺史府也〉前诣阳迈,阳迈执之。和之怒,进围林邑将范扶龙于区粟城。阳迈遣其将范昆沙达救之。悫潜兵迎击昆沙达,大破之。 五月,和之等拔区粟城,斩扶龙,乘胜入象浦。阳迈倾国来战,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悫曰:“吾闻外国有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拒。象果惊走,林邑兵大败。和之遂克林邑,阳迈及其子仅以身免。所获异名之宝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还家之日,衣栉萧然。 史臣吴士连曰:有用之才,无施不可,岂可拘于世哉!人之立志,有异尔。志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动其心;志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动其心。宗悫之志,盖志乎功名者欤?还家之日,财物一无所取,此富贵不足以动其心之实也。较之志道德者,固不可及;而视其志富贵者,风斯下矣。 丁丑〈宋元嘉十四年〉冬十月,壬午,檀和之去官归。 戊申〈宋明帝彧泰始四年〉春三月,刺史刘牧卒。州人李长仁杀州牧北来部曲,遂据州反,自称刺史。 秋八月〈宋帝以南康相刘勃为交州刺史〉。勃至,为长仁所拒。未几卒。 十一月,李长仁遣使请降,自贬行州事。许之。 己未〈宋顺帝准升明三年,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春三月,齐帝以李叔献为交州刺史。叔献,长仁之从弟也。初,叔献代领州事,以号令未行,遣使求刺史于宋。宋以南海太守沈涣为刺史,以叔献为宁远军司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叔献既得朝命,人心服从,遂发兵守险,不纳涣。涣留郁林卒。即以叔献为刺史,抚安南土。是岁宋亡。 甲子〈齐武帝颐永明二年〉,李叔献既受命而断割贡献,齐帝欲讨之。 乙丑〈齐永明三年〉春正月,丙辰,齐帝以大司农刘楷为刺史,发南康、庐陵、始兴兵讨李叔献。叔献遣使乞罢兵,献二十队纯银兜鍪及孔雀毦。〈毦,仍吏反,以孔雀毛为饰也。〉齐帝不许。叔献惧为楷所袭,间道自湘州朝于齐。楷迺入镇。 庚午〈齐永明八年〉冬十月,刺史房法乘代刘楷,专好读书,尝属〈之欲反,托也〉疾不治事。由是长吏伏登之得擅权,改易将吏,不使法乘知。录事房秀文白之,法乘大怒,系登之于狱。十馀日,登之厚赂法乘妹夫崔景叔,得出。因将部曲袭州,制法乘,谓之曰:“使君既有疾,不宜烦劳。”囚之别室。法乘无事,复就登之,求读书。登之曰:“使君静处,犹恐疾作,岂可观书?”遂不与。乃奏法乘心疾动,不能任事。 十一月,乙卯,齐帝以登之为刺史。法乘还,至五岭卒。 史臣吴士连曰:房法乘好读书而废事,致长吏擅权,改易将吏,书癖之过也。至于系狱而治之,能补过矣。及听请托之言,乃置之不问,其失大矣。宜其反为所袭,不死幸矣。故凡事过中,未有不凶者也。 是岁齐亡。 乙酉〈梁天监四年〉春二月,交州刺史李元凯据州反,长吏李畟讨平之。初,元凯代登之为刺史,以梁受齐禅而恩德未加,因举州叛。至是,畟以宗兵讨元凯,杀之。 丙申〈梁天监十五年〉冬十一月,诏李畟为刺史。畟又斩李元凯馀党李宗老,传首建康。州乃平。 右属于吴、晋、宋、齐、梁,起丁未,终庚申,共三百十四年。 前李纪 前李南帝 在位七年。 帝志在灭贼救民,不幸遭陈霸先侵伐饮恨而没,惜夫! 帝姓李,讳贲,龙兴太平人也。其先北人,西汉末苦于征伐避居土,七世遂为南人。有文武才。初仕梁,遭乱,归太平。时守令暴刻,林邑寇边,帝起兵攻逐之,称为南帝,国号万春,郡龙边。 辛酉元年〈梁大同七年〉,交州刺史武林侯萧咨以刻暴失众心。帝世家豪右,天资奇才,仕不得志。又有并韶者,富于词藻,诣求官。梁吏部尚书蔡樽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还鄕里,从帝谋起兵。帝时监九德州,因连结数州豪杰,惧响应。有朱鸢酋长赵肃者,服帝才德,首率众归焉。咨觉之,贿输于帝,奔还广州。帝出据州城,即龙编也。 壬戌二年〈梁大同八年〉冬十二月,梁帝命孙冋、卢子䧺来侵。冏以春瘴方起,请待秋时。广州刺史新喻侯瑍不许,武林侯咨趣之。子䧺等到合浦,死者十六七,众溃而归。咨诬奏冏及子䧺追遛,皆赐死。 癸亥三年〈梁大同九年〉夏四月,林邑王寇日南。帝命其将范脩击,破之于九德。 甲子天德元年〈梁大同十年〉春正月,帝因胜敌,自称南越帝,即位建元,置百官,建国号曰万春,望社稷至万世也。起万寿殿以为朝会之所。以赵肃为太傅,并韶范脩等并拜将相官。 乙丑二年〈梁大同十一年〉夏六月,梁以杨㬓〈纯招反,又七妙反〉为交州刺史,陈霸先为司马,将兵来侵,命定州刺史萧勃会㬓于江西。勃知士卒惮远役,因诡说留㬓。㬓集诸将问计。霸先曰:“交州叛换,罪由宗室,遂使溷乱数州,逋诛累岁。定州欲偷安目前,不顾大计。节下奉辞伐罪,当死生以之,可逗浏不进长寇沮众乎。”遂勒众先发,㬓以霸先为前锋。至州,帝率众三万拒之,败于朱鸢,又败于苏历江口,帝奔嘉宁城。梁兵追围之。 丙寅三年〈梁中大同元年〉春正月,霸先等克嘉宁城。帝入新昌獠中。梁兵遂屯嘉宁江口。秋八月,帝复率二万,自獠中率屯典澈湖,大造舟舰,充塞湖中。梁兵惮之,顿湖口不敢进。霸先谓诸将曰:“我师已老,将士疲劳,且孤军无援,入人心腹若。一战不利,岂望生全。今藉其屡败,人情未固,夷獠乌合,易为摧殄,正当共出百死,决力取之,无故停留,时事去矣。”诸将皆默然莫应。是夜江水暴涨七尺注湖中。霸先勒所部兵,随流水先进。梁众鼓噪而前。帝素不为备,因大溃。退保屈獠洞中,治兵欲复战。委大将赵光复守国,调兵击霸先。 丁卯四年〈梁太清元年〉春正月,朔,日食。赵光复与陈霸先将持,未决胜负。而霸先军甚盛,光复度不能支,乃退保夜泽,其泽在朱鸢,周回不知里数,草木榛莽,丛薄交蔽,中有基地可居,四面泥淖沮洳,人马难行,惟用独木小舟篙行于水草之上乃可到。然非谙识,岐路则迷,不知处误堕水中,为虫蛇所伤死。光复谙得脉络,率二万馀人屯泽中址,昼则泯绝烟火人迹,夜则以独木船出兵击霸先营,杀获甚众,所得粮食为持久计。霸先蹀而攻之,竟不能得。国人号夜泽王〈世传雄王时,王女仙容媚娘出游海口,船回至褚家鄕洲,步行洲上,遇褚童子,裸身先匿苇丛中,自以为月老苇缘其合为夫妻,畏罪避居岸上,所居便成都会,王调兵讨之,童子仙容恐惧待罪,忽夜半风雨暴至,舂撞所居,栋宇自拨,居人及鸡犬一时同升于天,留其空址在泽中,时人呼其洲曰自然洲,其泽曰一夜泽,今存旧号云。〉。 右前南帝,起辛酉,终丁卯,凡七年。 赵越王纪 按旧史不载赵越王、桃郎王,今釆野史及他书,始载越王位号,附桃郎王以补之。 赵越王 在位二十三年。附桃郎王。 王据险设奇,以摧大敌,惜夫过爱其女,致有女婿之祸。 王姓赵,讳光复,赵肃之子,朱鸢县人,威壮勇烈,从南帝征伐有功,拜左将军。南帝薨。乃称王,都龙编,迁武宁。 戊辰元年〈梁太清二年〉春三月,辛亥,南帝在屈獠洞中,日久,肙瘴病薨。 黎文休曰:兵法云:三万齐力,天下莫能当焉。今李贲有众五万,而不能守国,然则贲短于为将耶。抑新集之兵不可与战耶。李贲亦中才之将,其临敌制胜,不为不能,然卒以两败身亡者,盖不幸而遇陈霸先之善用兵也。 史臣吴士连曰:前南帝之兴兵除暴宜,若顺乎天矣。然而卒败亡者,盖天未欲我国平治耶。呜呼,非特遇霸先之善用兵,又遭江水之暴涨以助其势,庸非天乎。 己巳二年〈梁太清三年〉,王居泽中,以梁兵不退之故,焚香祈祷恳告于天地神祇,于是得龙爪兜鍪之瑞,用以击贼。自此军声大振,所向无敌〈俗传泽中神人褚童子,时乘黄龙自天而下,脱龙爪付王,俾戴兜鍪上以击贼〉。 庚午三年〈梁简文帝纲太宝元年〉春正月,梁授陈霸先威明将军交州刺史。霸先又图欲持守日久使粮绝兵疲则可破会。梁有侯景之乱召还委裨将杨孱攻王。王纵兵击之,孱拒战败死,梁军溃北归,国乃平。王入龙编城居之。南帝兄天宝居夷獠中,称桃郎王,立国曰野能国。先是,南帝避居屈獠之时,天宝与族将李佛子率三万人入九真。陈霸先追击之,天宝兵败,乃收馀众万人,奔哀牢境夷獠中。见桃江原头野能洞,地广衍沃,可居筑城,居之因地名建国号。至是众推为主称桃郎王。 乙亥八年〈梁敬帝方智绍泰元年〉。桃郎王卒于野能国,无嗣。众推李佛子为嗣,统其众。 丁丑十年〈梁太平二年,陈武帝先永定元年〉。李佛子率众东下,与王战于太平县。凡五接阵,未决胜负。而佛子兵少,却意王有异术,乃讲和请盟。王以佛子前南帝族,不忍绝遂,割界于君臣州〈今慈廉县上下葛二社是也〉居国之西,迁呜鸢城〈今慈廉县下姥社是也〉。其社今有八郎神祠,盖雅郎之祠也。后佛子有子雅郎,求婚王女杲娘。许之。遂成姻好。王钟爱杲娘,居雅郎为赘婿焉,夫居妻家日赘婿。 庚寅二十三年〈陈宣帝顼大建二年〉。雅郎谓其妻曰:“昔吾两父王为雠,今为婚姻不亦善乎。然此父何术,能却彼父兵?”杲娘不觉其意,密取龙爪兜鍪示之。雅郎潜谋易其爪,私谓杲娘曰:“吾闻父母深恩重如天地,吾夫妇雅相爱重,不忍契阔,吾且割爱归家。”雅郎归,与其父谋,袭王取其国。 史臣吴士连曰:妇人谓嫁曰归,则夫家迺其家也。王女既嫁雅郎,盍归诸夫家乎。何为循嬴秦赘婿之俗,以致败亡哉。 右赵越王,起戊辰,终庚寅,凡二十三年。 后李纪 后李南帝 在位三十二年。 帝用诈术以并国,望贼风而先降,终始所行,皆非义也。 帝姓李,讳佛子,前南帝族将也。逐赵越王,袭南帝位号,都呜鸢,迁峰州。 辛卯元年〈陈大建三年〉帝渝盟,举兵攻赵越王。越王初不觉其意,仓卒督兵,披兜鍪立以待。帝兵益进,赵越王自知势屈,不能御,乃携其女子南奔,欲择险地匿迹。所至,帝兵皆踵后。越王引马奔至大鸦海口,阻水叹曰:“吾穷矣!”遂投于海。帝蹑至渺然,不知所之,乃还。赵氏亡。后人以其灵异,立祠于大鸦海口奉事之〈大鸦今大安县是也〉。 史臣吴士连曰:以霸术观之,后南帝之攻赵越王为计得矣。以王道覌之,曾犬彘之不若也。何则前南帝在屈獠时,以军事委越王。王收残卒,据夜泽沮洳之险,当霸先一世之䧺,竟获其将杨孱,北人为之退师。时帝窜居夷中,图脱虎口而已。幸而霸先北归,天宝继没,乃举兵攻越王,谲计请和约为婚姻。王以诚待之,割地居之,所行皆出于正。交好有道,朝聘以时,岂非久安长治之道邪。顾乃用雅郎之邪谋,拂人伦之正道,㥯功利,灭仁义,攻取其国。虽曰得之,而雅郎先死,身不免为侼虏,岂为利乎。 壬戌三十二年〈隋文帝杨坚仁寿元年〉。帝遣其兄子代权据龙编城,别帅李普鼎据呜鸢城,时帝都峰州。隋杨素荐瓜州刺史长安刘方有将帅之略。隋帝诏以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统二十七营来侵。方军令严肃,有犯必斩。然性仁爱士卒,有疾病者,亲临抚养士,卒亦以此怀其德而畏其威。至都隆岭遇草贼,击破之。进军,临帝营,先谕以祸福。帝惧,请降,北归,薨。民为立祠于小鸦海口,以对赵越王祠。 史臣吴士连曰:南北强弱,各以其时。当北方之弱则我强;北方强则我亦为之弱。天下大势然也。若夫有国家者,脩尔甲兵,整尔车徒,预备无虞,设险守国,事大以礼,字小以仁。及其暇日,申之以孝悌忠信,使国人知亲上死长之义。或见侵陵,修之以文,告之以辞,将之以玉帛之礼,犹不免焉。虽至于困,背城一战,誓以死守,与社稷俱存亡,然后为无愧。安有贼人临境,兵刃未接,乃惧而请降之理哉?帝既柔懦,而当时将相曾无一言及之,可谓国无人矣。 右后南帝,起辛卯,终壬戌凡,三十二年,通计前南帝、赵越王合六十二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四终

打开主菜单 Wikisource 搜索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五 < 大越史記全書 其他语言 监视本页 编辑  外纪卷之四 ◄ 大越史记全书 外纪卷之五 ► 本纪卷之一  属隋唐纪 编辑 癸亥〈隋仁寿二年〉,刘方收获后南帝旧将,目为桀黠,皆斩之。 乙丑〈隋炀帝广大业元年〉春正月,刘方新平我土,隋群臣有言林邑多奇宝者。隋帝乃授方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方遣钦州刺史寗长真等,以步骑万馀出越裳。方亲率大将军张愻〈苏困切〉等,以舟师出比境汉〈汉县属,日南郡,隋置比境郡〉。是月军至海口。 三月,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刘方击走之。师度阇黎江。林邑兵乘巨象四面而至,方战不利,乃多掘小坑,草覆其上,以兵挑之,既战佯北。林邑人逐之,象多陷坑颠踬,转将惊骇,军遂乱。方以弩射象,却走躁其阵。因以锐师继之。林邑大败,俘馘万计。方进追之,屡战皆捷,过马援铜柱南,八日至其国都。 夏四月,梵志弃城走入海。方入城获庙主十八,皆铸金为之〈有国十八叶也〉,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肿足,死者十四五。方亦得疾死于道。 史臣吴士连曰:林邑自取败亡,有由来矣。自范胡达之陷日南、九真,寇交州为晋杜瑗击破,曾不是惩。今年寇九真,明年寇交州。杜慧度又破之,所杀过半矣。阳迈又寇九德,宋檀和之讨服其罪。虽遣使入贡,而盗寇如初。宗悫、和之长驱克林邑。阳迈幸脱虎口,挺身而走。自是南海澄波,庶几求戒矣。范志继立,又寇日南,范脩破于九德,终后南帝之世,不敢北窥中州,而其国亦段富矣。至是隋人贪其宝货,兴师伐之,踣其国都,污其室宫,虽曰贪暴之师,而蛮夷猾夏者亦可以惩矣。 戊寅〈唐髙祖李渊武德元年〉夏四月,钦州刺史寗长真以郁林、始安之地附于萧铣。汉阳太守冯盎以苍梧、髙要、珠崖、番禺之地附于林士弘。铣、士弘各遣人招交州太守丘和,和不从。铣遣长真帅领南兵自海道攻和,和欲出迎之。司法书佐髙士廉说和曰:“长真兵数虽多,悬军远来,粮少不能持久。城中胜兵足以当之,柰何望风,受制于人。”和从之,以士廉为行军司马,将水陆诸营逆击,破之。长真仅以身免,尽俘其众。和乃筑子城〈城内小城也〉周回九百步以御之。及隋亡,纳款于唐。唐诏李道祐持节授和交州太总管,爵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发师迎之。是岁隋亡。 壬午〈唐武德五年〉。初,隋末丘和为交趾太守,恃隋威势,巡边徼诸溪洞,居州凡六十年馀,林邑诸国遣和明珠、文犀、金宝,故和富埒王者。是歳唐改交趾曰安南都护府。 戊子〈唐太宗世民贞观二年〉,唐宗室李寿为交趾都督,贪墨得罪。唐帝以嬴州刺使卢祖尚,才兼文武,征入朝谕曰:“交趾久不得人,前后都督,皆不称职。卿有安边之略。为我镇之,勿以道远为辞。”祖尚拜谢,既而复悔,以疾辞。唐帝遣杜如晦谕㫖,固辞。又遣其妻兄周范往谕之曰:“匹夫相许,犹能存信,;卿面许朕,岂得背之,宜可早行,三年必召,朕不食言。”对曰:“岭南瘴疠,去无还理。”唐帝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复其官荫。 史臣吴士连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唐太宗使臣不行,谕之至再,可谓有礼也。祖尚于王事辞难,失节矣。;既许复悔,失信矣;言辞愤激,失礼矣。太宗杀之虽过,而祖尚具此三失,罪何如哉。 乙未〈唐贞观九年〉。唐宗室李道兴为交州都督,以瘴疠卒于官。 丁亥〈唐中宗哲嗣圣四年〉秋七月,岭南俚户旧输半课,都护刘延祐使之全输。俚户始怒谋作乱。李嗣先为谋主,延祐杀之。其馀党丁建等合众围府城。城中兵少不支,婴垒待援。广州大族冯子由幸立功,按兵不出。建杀延祐。后桂州司马曹直静攻建,杀之。 壬戌〈唐玄宗隆基开元十年〉,贼帅梅叔鸾据州,称黑帝,外结林邑、真腊人等,众号三十万。唐帝遣内侍左监门卫将军杨思朂、都护光楚客讨平之。 戊戌〈唐肃宗亨至德三年〉。唐改安南都护府曰镇南都护府。 丁未〈唐代宗豫大历二年〉。昆仑阇婆来寇,攻陷州城。经略使张伯仪求援于武定都尉髙正平。援兵至,破昆仑阇婆军于朱鸢。伯仪更筑罗城。时有全节妇者,交州陶齐亮母也。常以忠义诲亮,亮顽狠不听,遂绝之。自田而食,自织而衣,州里法焉。唐帝诏赐两丁侍养,令本道四时抚问。 戊申〈唐大历三年〉。唐复交州为安南都护府。 甲子〈唐德宗适兴元元年〉。九真姜公辅仕于唐,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翰林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尝请诛朱泚,唐帝不从。俄而京师乱,唐帝自苑门出,公辅又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以朱滔叛,夺其兵权,居常怫郁,请驰捕以从,无为群凶儿得之。”唐帝仓卒不及,听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所领皆朱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直趍泾原为变,非万全策也。”遂之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唐帝听卢杞之言,诏诸道兵距城一舍而止,欲待泚奉迎。公辅曰:“王者不严武备,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臣为陛下危之。”唐帝曰善,悉征入内。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为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谏厚葬唐安公主,忤㫖,陆贽为奏解之,不能回,竟下迁太子左庶子,又贬泉州别驾。唐顺宗即位,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弟姜公复亦举进士,终北部侍郎。 辛未〈唐贞元七年〉春,安南都护府髙正平为政重敛。 夏四月,交州唐林人〈唐林在福禄县〉冯兴起兵围府。政平以忧死。先是,冯兴豪富有勇力,能排牛搏虎。于唐代宗大历中,因交州乱,与其弟骇相率复诸邻邑,兴号都君,骇号都保,与正平相攻,久不能克。至是用本鄕人杜英翰计,率众围府。正平忧愤成疾,发背死。因居府治,未几卒。子安尊为布盖大王,俗谓父曰布,母曰盖,故以为名焉。王能显灵异,众以为神,乃于都府之西立祠,歳时奉祀,即孚佑彰信崇义布盖大王。其神祠今在盛光坊耤田东西。 五月辛巳,唐置柔远军于府治。 秋七月庚辰,唐以赵昌为都护。昌入境,众心遂安。昌遣使谕安,安率众降。昌增筑罗城,稍复牢固,在位十七年,以足疾乞还。许之,以兵部郎中裴泰代昌。 癸未〈唐贞元十九年〉。都督裴泰铲去城中沟地城,合为一城〈沟地一作沟池〉。州将王季元逐泰。唐帝召昌问状,昌年逾七十,奏事精白。唐帝奇之,复拜交州都护。昌至。州人相贺,乱乃定。 戊子〈唐宪宗纯元和三年〉。张舟为交州都护〈初舟为经略判官,至是迁为都护〉增筑大罗城,造艨艟短船也。三百艘,每船战手二十五人,桌手二十三人,桌船向背,疾如风。又筑驩、爱二城,以其城前被环王〈即占城王〉攻毁故也。 己亥〈唐元和十四年〉冬十月,都护李象古以贪纵苛刻失众心,其将杨清世为蛮酋,唐开元间为驩州刺史。象古忌之,召为牙将,至是令讨黄洞蛮。清因人心忿怒,夜还袭州,陷之,杀象古。清交州人,象古唐宗室人。诏桂仲攻清,不克。清入诸蛮獠中作乱,剽略城府。都护李元嘉攻之,不克,诱之,不来。由是黄洞蛮引环王入寇。 甲辰〈唐穆宗恒长庆四年〉冬十一月,李元嘉以城门有逆水,恐州人多生叛意,因移今城焉。〈时元嘉移抚治于苏历江,方筑小城,有相者曰:“君力不足筑大城,五十年后必有姓髙者于此定都建府。”。至咸通中,髙骈增筑罗城,果如其言。又按前此都护府城,今在东关外城,谓之罗城;后髙骈筑今城外,亦谓之罗城。〉 戊申〈唐文宗涵太和二年〉。都护韩约击峰州王升朝,克之,后为杨清所逐,奔还广州。 辛酉〈唐武宗炎会昌元年〉。唐诏之武浑代韩约为经略使。 癸亥〈唐会昌三年〉。经略使武浑役将士治城府,将士作乱,烧城楼,劫府库,浑奔广州。监军段士则抚安乱众。 丙寅〈唐会昌六年〉。南蛮入寇,唐诏经略使裴元又帅邻道兵讨平之。 丁丑〈唐宣宗忱大中十一年〉夏四月,唐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朱涯为交州经略使。 戊寅〈唐大中十二年〉春正月,唐以康王傅王式为交州经略都护使。式有才略,至府树芀木为梄,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植刺竹,寇不能冒,选教士卒甚锐。顷之南蛮大至,屯锦田步头,去州半日程。式意思安闲遣,译谕之陈其利害,蛮一夜引去,遣人谢之曰:“我自执叛獠耳,非为寇也。”又有都校罗行恭〈都校犹言都将〉久专府政,麾下精兵二千,都护中军才嬴兵数百。式至,丈其背,黜于边徼。初,都护李琢为政贪暴,强市蛮中牛马,一头止与盐一斗。又杀蛮酋长杜存诚,群蛮怒怨,导南诏侵盗边境。峰州桃林西原旧有防冬兵六千,其傍七馆洞蛮酋长李由独,常助之戍守输租税。知峰州者缺姓名言于琢请罢戍兵,专委由独防遏。于是由独势孤,不能自立。南诏拓东节度〈拓东,言将开拓东境也。交趾南诏东,故置焉〉以书诱之,以女妇其子,补拓东拓牙。由独遂率其众臣于南诏。自是交州始有蛮患也。是年五月蛮来寇,式却之。 秋七月,有恶民屡为乱,声言闻经略使朱涯在广州使麾下挍黄头军〈以黄冒头号黄头军〉,渡海来袭我矣。相与夜为城鼓噪:“愿送式北㱕,我欲顿此城,比御黄头军。”式方食,或劝出避之。式曰:“吾足一动,则城溃也。”徐食毕,擐甲率左右登城,建大将旗,坐而责之。乱者反走。明日悉捕诛之。时饥乱相继,六年无上供〈上供者钱帛之师以供上用也〉,输军中无犒赏。式始修贡赋,享士卒。占城、真腊皆复通使。 庚辰〈唐懿宗漼咸通元年〉春,浙东贼裘甫作乱。唐议选将平之。夏侯孜曰:“王式虽儒,家子前在安南,威服华夷,名闻远地,可任也。”御拜浙东观察使。 冬十一月,戊申土蛮引南诏兵合三万馀人,乘虚攻我府,陷之。都护李鄠与监军奔武州。 辛巳〈唐咸通二年〉春正月,唐帝诏发邕管及邻道兵来救鄠,击南夷。 夏六月癸丑,唐以盐州防御使王宽为安南经略使。时鄠自武州收集土军攻群蛮,复取府城。唐帝责其失守,贬儋州司户,寻流峰州,以王宽为都护经略使。鄠之初至也,杀蛮酋杜澄,故其宗党因诱导群蛮陷州。 壬午〈唐咸通三年〉春二月,南诏复入寇。王宽数遣使告急。唐帝以前湖南观察使蔡袭代之,仍发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道兵合三万人,授袭以御之。兵势既盛,蛮遂引去。 夏五月,岭南节度蔡京以袭将诸道兵来御蛮,恐其立功,忌之,因奏“南蛮远遁,边徼无虞,武夫邀功,妄请戍兵,虚费馈运,盖以荒陬路远,难于覆验,故得肆其奸诈。请罢戍兵,各远本道。”唐帝从之。袭累奏群蛮伺隲九,不可无备,乞留戍兵五千人。不听,袭以蛮寇必至,兵食皆阙,智力两穷,作十必死状中中书。时相信京言,终不之省。 秋七月,蔡京在任,为政苛惨,阖境怨之,为军士所逐,贬崖州司户,不肯之官,敕赐死。 冬十月,南诏群蛮五万人来寇,袭告急。唐帝敕发荆南、湖南两道兵二千,桂管义征子弟〈因其应慕从军名之也〉三千,诣邕州受郑愚节制,求救之。 十二月袭又求益兵,敕山南东道发弩手千人赴之。时南诏已围府,救兵不得至。袭但婴城固守而已。 癸未〈唐咸通四年〉春正月庚午,南诏陷府城,蔡袭左右皆尽。袭徒步力战,身集十矢,欲趣监军船,船已离岸,遂溺海死,阖家七十人。幕僚樊绰先携袭印符渡江得免。荆南、江西、鄂、岳、襄等州将士四百馀人走至城东水际。荆南虞侯元惟德等谓众曰:“吾軰无船,入水则死,不若还入城,与蛮人斗,以一人易二蛮,亦有利。”遂还向城入东罗门〈安南罗城东门也〉。蛮人不为备,惟德等纵兵杀蛮二千馀人。迨夜,蛮将杨思缙始自子城〈城内小城也〉出救,惟德等皆死。南诏两陷交州,所杀虏且十五万人。留兵二万,使思缙据我交州城。溪洞夷獠无远近皆降之。南诏以其属段酋迁领我府节度使。唐帝诏召还诸道援兵分保岭南西道。 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以右监门卫将军宋戎行交州刺史,以武义节度使康承训兼岭南及诸军行营。 秋七月,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以宋戎为经略使,发山东兵万人以镇之。时唐诸道兵来援者屯岭南不进,虚费馈运润。州人陈磻石上言,请造千斛舟自福建运来泛海,不一月至广州。从之,军食以足,有司以和雇为名,夺商人舟,委其货于岸侧,舟人海或遇风涛沉溺,有司囚繋纲史舟人,使偿其米,人颇苦之。 甲申〈唐咸通五年〉。唐帝以总管经略使张茵兼勾当交州事,益海门镇兵满二万五千人,令茵进取府城。 秋七月,茵逗遛不敢进。夏侯孜荐骁卫将军髙骈代之,乃以骈为都护总管经略招讨使,茵所将兵悉以授之。骈小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也。世典禁兵。颇折节为学,好谈论古今,军中之人更相称誉。少事朱淑明。有二雕并飞,引弓欲射,且祝之曰:“我长且贵,当中之。”一发遂叠中。众大惊,因号落雕侍御史。累迁右神策都虞候。党项叛,骈领禁兵万馀人戍长武,屡有功,迁秦州防卫使,复有功。时南诏占据我地,故委骈来代之。 乙酉〈唐咸通六年〉秋七月,骈治兵于海门未进。监军李维周恶骈,欲去之,屡趣骈使进军。骈以五千馀人先济,约维周发兵应援。骈既行,维周拥馀众不发。 九月,骈至南定,峰州蛮众近五万方获田禾,骈掩击,大破之,斩张诠等,收其所获以食军。 丙戌〈唐咸通七年〉夏四月,南诏除段酋迁为遣袭善阐〈善阐,南诏别都也,在交州西北〉节度使,张缉助酋迁攻交州,以范昵为我府都统,赵诺眉为浮邪都统。唐监陈〈读曰阵〉敕使韦仲宰将七千馀人至峰州。骈得以益其兵,进击南诏,屡破之。捷奏至海门,维周皆匿之。数月无声闻,唐帝怪之,以问维周。维周奏骈驻军峰州,玩敌不进。唐帝怒,以右武卫将军王晏权代骈,召骈诣阙,欲重贬之。是月,骈大破南诏蛮,杀获甚众。南诏引馀众奔入州城固守。 冬十月,骈围州城十馀日,蛮人困蹙甚。城且下,会得王晏权牒,已与维周将大军发海门。骈即以军事授仲宰,而与麾下百馀人北㱕。先是,仲宰遣小使王慧赞,骈遣小校曾衮共赍捷书㱕唐,至海中,望见旌旗东来,问逰船云:“此新经略使与监军来也。”二人谋曰:“维周必夺表留我。”乃匿于岛,闻维周过,即驰诣京师。唐帝得奏大喜,即加骈检校工部尚书,使骈来攻蛮人。骈至海门而还。晏权暗懦,动辄禀维周之命。维周㐫贪,诸将不为之用,遂解重围,蛮人遁去者太半。骈至,复督励将士,攻城扳之,杀酋迁及士蛮为南诏向道者朱古道,斩首三万馀级。南诏遁去,骈又破土蛮之附南诏者二洞,诛其酋长。土蛮率众㱕附者万七千人。 十一月壬子,唐帝诏交州、邕州、西州诸路军各保疆土,勿复进攻。置静海军于交州,以骈为节度使〈自此至宋朝,安南遂为静海军节镇〉。南自李琢侵扰,而群蛮焉患,殆将十年,至是始平。骈据我府称王,筑罗城,周回一千九百八十二丈零五尺,城身髙二丈六尺,脚阔二丈五尺,四面女墙髙五丈五寸,望敌楼五十五所,瓮门六所,水渠三所,踏道三十四所。又筑堤子,周回二千一百二十五丈八尺,髙一丈五尺,脚阔二丈,及造屋四十馀万间。 黎文休曰:一李琢之贪暴,致十数年蛮寇之患,况甚虐于李琢者乎。一高骈之督属,斩数万贼众之强,况贤于髙骈者乎。故琢不能自保,而骈据城称王,善为国者,当谨择焉。 丁亥〈唐咸通八年〉春正月,骈巡视至邕、广二州,海路多潜石覆船,漕运不通。遂命摄长使林讽、湖南将军余存古等领本部兵并水手一千馀人,往疏凿之,论曰:“天道助顺,神功扶直。今凿海派,用济生民,苟不徇私,何难之有。前时都护犒师不至,持法不坚,负约营私,人皆怠惰。今我则不然,祗要济王事耳。”言讫,讽等拜命而往。夏,四月五日,兴功䟽凿逾月之间,将欲开达,但中间两处俱巨石,缭亘数丈,凿下刅卷,施斧柯折,役者终日相顾,人功殆几中止。五月二十六日当昼,忽狂云怒风暴作,窥林若暝,视掌如瞽,俄而聂天雷震于大石之所数百声,倏然开霁。役者骏奔视之,石已摧碎矣。其西又値巨石立两处,众工亦不能措手。六月二十一日,复大震如初,巨石一时碎裂,港乃成,因名天威港。 史臣吴士连曰:髙骈凿港之役,何其异耶。盖所合理,故得天之助也。天者理也。地道有险夷,理之常也。人力有济险,亦理之常也。苟险而不能济天,何假于人哉。禹之治水不合乎理,天何由成,地何由平也。其效至于洛龟呈祥,非天之助乎。观骈之言曰:今凿海派,用济生灵,苟不徇私,何难之有。诚发于言,言岂不顺乎。孚信所感,通乎金石,况于天乎。天所助者顺也。易曰:履信思乎顺,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雷震巨石以助之,何足为袏也。 戊子〈唐咸通九年〉秋七月,唐帝以髙骈为右金吾卫大将军〈一云检校尚书仆射〉,至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徒西川节度使。骈以从孙髙曾为先锋,千冒矢石,为士卒倡,表荐代镇我土。唐帝从之。在镇共十三年,骈自咸通丙戌至甲午,自乾符乙未至戊戌。 庚子〈唐僖宗俨广明元年〉春三月,我府军乱。节度使曾衮出城走。〈衮代骈,抚字有声,人呼曰曾尚书,尝撰交州记一篇〉。唐诸道兵成邕管者往㱕自归。 乙丑〈唐哀帝祝天祐二年〉春二月戊戌,唐朱全忠以交州节度使同平章事朱全昱憨朴无能,自请罢之。全昱全忠之兄也。 右属于隋、唐,自癸亥,至丙寅,共三百四年。 南北分争纪 编辑 丁卯〈唐天祐四年,梁太祖朱全忠更名晃开平元年〉。梁以广州节度使刘隐兼静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时隐据番禺交州人曲颢据州治,称节度使,志在相图。 是岁唐亡。 辛未〈梁乾化元年〉。梁南平王刘隐卒,弟岩立。 丁丑〈梁末帝友贞更名顼贞明三年〉。梁广州知留后刘岩建国号曰汉,即南汉。纪元乾亨元年。曲颢遣子承美为欢好使如广州,因觇虚实。颢卒,承美袭位。 己卯〈梁贞明五年〉。曲承美遣使求节钺于梁。梁授之。汉主大怒〈汉主初名岩,更名涉,又名龚,因白龙见,故名焉。至晋天福大年,以龚为不利,乃自改䶮字而名之。〉。 癸未〈梁龙德三年,唐荘宗李存朂同光元年〉。是岁梁亡。 秋七月,汉主遣骁将李克正领兵攻交州,擒节度使承美以㱕,以其将李进代之。克正留守州,为曲颢将爱州人杨廷艺所逐。汉主授廷艺爵位,以李进为交州刺史,与李克正守其城,谓左右曰:“交趾民好乱,但可羁縻而已。” 史臣吴士连曰:刘䶮当北朝扰乱之时,席兄旧业,建国纪元,与曲颢争羁,卒擒承美,取交州䧺据一方,与北朝各国相颉顽。故前吴王之兴,虽歼其子,殁其军,而不能守其地。刘氏之统,绵绵不绝。至宋祖兴,而其地始入宋焉。 辛卯〈唐明宗嗣原长兴二年〉冬十二月,杨廷艺养假子三千人,图恢复。李进知之,驰以告汉主。是岁廷艺发兵围进。汉主遣承旨陈宝将兵救之,未至而城陷。进逃㱕。宝至,围城,廷艺出战,宝败死。于是廷艺自称节度使,领州事。 丙申〈唐废帝从珂清泰三年,晋髙祖石敬塘天福元年〉。是岁唐亡。 丁酉〈晋天福二年〉春三月,廷艺牙将矫公羡〈纲目作皎〉杀廷艺而代之。 戊戌〈晋天福三年〉冬十二月,廷艺牙将吴权自爱州举兵攻公羡。公羡遣使以赂求救于汉。主龚欲因其乱而取之,乃以其子万王弘操为静海军节度使,徙封交王,将兵救公羡。汉主自将屯海门,为之声援。问策於崇文使萧益,益曰:“今霖雨积旬,海道险远,吴权桀黠,未可轻也。大军当持重,多用鄕导,然后可进。”不听,命弘操将舟师自白滕江入,欲攻权,而权已诛公羡矣。权闻弘操且至,谓将佐曰:“弘操一痴儿耳,将兵远来,士卒疲弊,又闻公羡死无内应,气已先夺。吾众以力待疲,破之必矣。然彼利于舰,不先为之备,则胜负之形未可知也。若使人先于海门潜植大杙铁,其首冒之,以紩彼船,随潮涨入杙内,然后我易制,无有出此者。”计定,遂植杙海口两彷。潮涨,权使人以轻舟挑战,佯北以致之。弘操果进兵。至舟师既入杙内。潮退杙露,权乃进兵击之,皆殊死战。不暇治舟而潮退甚急,舟皆着杙以襨,苍黄崩溃,士卒溺死太半。权乘胜追击,擒弘操杀之。汉主恸哭,收馀众而退。汉主以名龚为嫌者,盖谓此也〈刘龚即刘䶮也〉。 史臣吴士连曰:刘龚贪人土地,欲拓封疆土地,未得而以毒其子及其人民,即孟子所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者欤。 右南北分争,自丁卯,至戊戌,凡三十二年。 吴纪 前吴王 在位六年,寿四十七岁。 王善谋善战,再造之功以成为诸王之冠。 姓吴,讳权,唐林人,世为贵族,父旻为本州牧。王生有异光满室,状类特殊,背上有三黑子,相者奇之,谓可为一方之主,乃命名曰权。及长魁梧〈奇伟也〉,目光若电,绶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抗鼎。为杨廷艺牙将,廷艺以女妻之,圈管爱州。至是诛矫公羡,自立为王,都螺城。 己亥元年〈晋天福四年〉春,王始称王,立杨氏为后,置百官,制朝仪,定服色。 甲辰六年〈晋齐王重贵开运元年〉。王薨。 黎文休曰:前吴王能以我越所集之兵,破刘弘操百万之众,拓土称王,使北人不敢复来者。可谓以一怒而安其民,善谋而善战者也。虽王自居,未即帝位改元,而我越之正綂,庶几乎复续矣。 史臣吴士连曰:前吴之兴,非徒有战胜之功,其置百官,制朝仪,定服色,帝王之䂓模可见矣。享国不永,未见治效,惜哉。 杨三哥 篡位六年。 三哥杨后之兄〈一作弟〉,前吴王家臣,僣称平王。 乙巳〈杨三哥元年,晋开运二年〉。初,前吴王病革,遣命三哥辅其子。王薨,三哥篡位。吴王长子昌岌惧,奔南册江,住茶鄕范令公家。三哥以吴王弟二子昌文为己子。次子南兴、乾兴尚幼,皆附于杨国母。久之,三哥遣指挥使杨古利、杜景硕将兵至令公家索取昌岌。凡三反命。令公惧,遂匿昌岌山洞间。三哥知之,复索如初,竟不能得。 史臣吴士连曰:范令公之用心忠矣哉。三哥以家臣,逐君之嫡而篡其位,以昌文为己子,假饰之辝尔。孰得而知哉。几且当时国人皆已君三哥,而令公敢匿昌岌,欲不绝吴氏之祀也。程婴、杵臼之事,再见于此。孰谓一国之大,而无忠臣义士哉。 丁未〈杨三哥三年,后汉髙祖刘知远仍称晋天福十二年〉。是岁晋亡。 庚戌〈杨三哥六年,汉隐帝承祐仍称乾祐三年〉。三哥遣昌文及杨、杜二使,将兵攻太平、唐阮二村。行至慈廉,昌文从容谓二使曰:“我先王之德,洽于民心,凡所施令,罔不悦从。不幸违弃群臣,平王自行不义,夺我兄弟之位,罪莫大焉。今又使我等征无辜之邑,幸而胜之利已,彼如不服,为之奈何”。二使曰:“惟君之命。”昌文曰:“我欲还师,揜袭平王,以复我先王之业,可乎。”二使曰:“善。”乃还袭三哥。众欲杀之,昌文曰:“平王于我有恩,岂忍加刑。”乃降为张杨公,因赐为食邑〈今章阳度是也〉。是岁汉亡。 黎文休曰:逐君之子而自位,公罪也;养君之子为已子而食邑,私恩也。逐昌岌而自位,篡逆之臣,于义固不容诛矣。后吴王不正其罪,乃以口体私恩,不忍加刑又赐之食邑,岂不大谬乎。 后吴王 在位十五年。 附天策王 王克正皇纲,光复旧物,惜其动干戈于邦域之内,反为所毙也。 王讳昌文,前吴王次子也。 辛亥元年〈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王既黜三哥,即王位,称南晋。遣使往迎其兄昌岌㱕京师,同理国事。昌岌称天策王。 史臣吴士连曰:南晋迎昌岌归,与之共政,可谓克恭厥兄,欲同其富贵矣。昌岌能以无功让之,俱享其禄,德岂不光大哉。乃拘于嫡长之分,称王视政,又擅作威福,至使南晋王不得预政,甚失友于之义,志趣甚卑陋矣。 时华闾洞人丁部领以山谿险固,不修臣职。二王欲兴师讨之,部领惧,遣其子琏入质,以止其兵。琏至,二王责其不庭,竟执琏往征之。逾月不克,乃悬琏竿上,使人谓部领曰:“不降则杀琏。”部领怒曰:“大丈夫以功名自许,岂效儿女之爱子耶?”遂令士馀弩注琏俱发。二王惊曰:“我之悬其子,欲使顾惜而速降,彼残忍如此,焉用悬为。”即不杀琏而班师焉。时天策擅作威柄,王不复预政。二王由是有隙。 甲寅四年〈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天策王薨。王复位,遣使请命于南汉主刘。以王为静海军节度使兼都护。 庚申十年〈周恭帝宗训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龙元年〉。是岁周亡。 乙丑十五年〈宋乾德三年〉。王帅师攻太平、唐阮二村。才入境,止船上战,为伏弩所中,薨。丁琏归华闾。 黎文休曰:吴南晋前为家臣三哥之拘囚,后为其兄昌岌之掩抑,一旦得志,不能自慎,而享国日浅,政绩无闻,惜哉。然观其免平王之罪过,岂非仁乎;容昌岌之骄倨,岂非恭乎。既仁且恭,亦可见其为人矣。 史臣吴士连曰:吴南晋以义除残,克复旧物,足以慰祖宗之灵,纾神人之愤。其于政治,方睹惟新,而乃以仁姑息,不正三哥篡夺之刑,武黜干戈,反为唐阮妄动之举终以自毙,惜哉。 吴使君 凡二年。附各使君 姓吴,讳昌炽。天策王避难时,取南册江女之所生,南晋王之侄也。 丙寅十六年〈宋乾德四年〉。南晋亡。群䧺竟起,各据郡邑自守。吴昌炽据平桥,矫公罕〈称矫三制〉据峰州〈今白鹤县〉,阮宽〈称阮太平〉据三带,吴日庆〈称吴覧公〉据唐林〈一云据胶水〉,杜景硕〈称杜景公〉据杜洞江,李圭〈称李朗公〉据超类,阮守捷〈称阮令公〉据仙游,吕唐〈称吕佐公〉据细江,阮超〈称阮右公〉据西扶烈,矫顺〈称矫令公〉据回湖〈今华溪县陈舍社,犹有城故址在〉,范白虎〈称范防遏〉据藤州,陈览〈称陈明公〉据布海口,号十二使君。 丁卯十七年〈宋乾德五年〉。时海内无主,十二使君争长,莫能相统。丁部领闻陈明公有德而无嗣,乃与其子琏往依之。明公见其形貌魁奇,又有器量,因养为己子,爱遇之恩日益隆厚,因授领兵使攻群䧺。皆拨之。范防遏以兵降丁朝,为亲卫将军。及明公卒,会杜洞江吴先主子弟五百人馀率众来攻,才入乌蛮,终为鄕人吴副使所败而还。部领闻之,举兵攻其江及洞,部落无不服者。自此京府史民皆心㱕之。吴氏亡。 史臣吴士连曰:天地之运,否必有泰,北南同一理也。北朝五代坏乱,而宋太祖起。南朝十二使君分扰,而丁先皇兴。非偶然也,天也。 右吴氏三王并杨三哥僣位,起己亥,终丁卯,共二十九年。 大越史记外纪全书卷之五终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