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

导语: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康熙、乾隆亲手写的这几幅对联,值得一看

腊月即将过半,新春即将来临,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时间可有的忙了!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各家各户都开始了大扫除模式,大家都想在小年之前,把家中收拾得一尘不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按照传统来讲,小年之后,是神仙登天的日子,要给领导汇报工作,大家都想给神仙留一个好印象,方便以后祈福能有效果。

关于大扫除的一些禁忌,老唐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一些,有兴趣的可以移步了解一下。当然春节前的习俗还有很多,我肯定会遗漏一些,希望大家积极补充。关于大扫除的事情,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将家清理完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1)

大扫除之后,春节就将来临,所以门神、对联这些东西要准备好。门神就是尉迟恭和秦叔宝,没有选择难度,但是这对联该如何选呢?虽说对联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但是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大家都想挑一些对自己寓意好的,而且春联这种东西,毕竟已经在中国流传了那么多年了,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

春联的历史

最早的春联据说是出现在五代时期,当时的后蜀国君孟昶突发奇想,令手下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上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感谢先辈的遗泽,感叹新春的来临,上行下效,这样的方式,很快就风靡全国。

不过这时候对联一词还没有正式出现,到了宋朝时期,这种在桃木板上写对联的形式,已经深入人心,王安石所书的《元日》中,将这种美好的场景记录了下来,不过这时候人们还是称其为“桃符”。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春联一词才出现。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2)

朱元璋成功建立大明,结束了元朝对中原的统治,解开了人们头上的枷锁,这种行径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庆祝自己夺得江山,便在除夕前夕,让人在红纸上写对联,并贴在门框上。给百官打了个样,他们见状纷纷模仿,并且要求管辖内的百姓一起这样做,就这样春联一词正式出现。

朱元璋还专门巡视过百姓,有没有“跟风”,在百官的协同下,这个任务必然是圆满完成。有了上层领导的背书,这个习俗逐渐取代了桃符,被人民群众接受,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贴春联的的形式和规则就逐渐确定了下来。根据场地的不同,形式也不同,大致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一边是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对应的是两个门框;“横披”是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是根据内容来选择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通常是正方菱形。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3)

不过方式有了,我们该如何选择对联的内容呢?市面上的对联往往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可能有些人看不上这些完全商业化的东西,今天老唐给大家分享几幅对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几幅对联是清朝皇帝康熙、乾隆所书,不过也并非一定是好的,仅供大家参考。

先来说说康熙为长春宫所写的对联:麟游凤舞中天瑞,月朗风和大地春。

长春宫是后宫,是皇帝和妃子休息的地方,康熙在写的时候加入了凤,麒麟和凤凰两只瑞兽,在古代,通常被认为是盛世才能出现的局面,康熙这里有自夸的成分,瑞兽齐出,风调雨顺,可见他对自己治理的天下还是很满意的。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4)

如果我们要用这句话,当然就不是这意思了,多是对如今美好生活的赞美,再加上对琴瑟和鸣的期盼,龙凤呈祥,在线催婚,从春联做起!

这幅对联现在还在故宫长春宫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而乾隆不甘示弱,也在长春宫留下了一副对联,大家参考一下:万象皆春入凤琯,八方向化转鸿钧。

乾隆这位皇帝怎么说,文化素养确实很高,但是却写不出什么非常好的作品,留下很多的诗词墨宝,却几乎没有能达到万古长青的水准。不过他的对联,老百姓还是很喜欢的,十分的喜庆!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5)

五言春联:

1、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

2、天地三阳泰,乾坤万国春。

3、富贵三春景,平安两字金。

这里就给大家列举三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一搜,还有很多。

【结语】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家中有老人的对联:福凝东海增芝算,祥拥西池长鹤龄。

这是乾隆送给崇庆皇太后的一副对联,希望自己的亲人长寿安康,多福多寿。这是作为子女的一份孝心,老人们肯定会很喜欢。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妨点个关注,我将持续为大家分享。

皇帝对联30副欣赏(春节对联该如何准备)(6)

最后祝大家能过个好年!我是老唐,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