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人(养狗人)

1.

砂山东边有座南京桥,以前叫工农桥,以前的以前叫和平大桥。

很多人怀念“工农桥”这个名字,它伴随大家的时间最长。

工是桥北代表着工人阶级,农是桥南代表着劳动农民,寓意缩小城乡差别的美好愿望。

几十年过去了,愿望实现了。

那个时代中的建设者或老或没,这份念旧是人们对时代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

养狗人(养狗人)(1)

(南京桥南侧,曾经的大菜地如今的长白岛,照片拍摄于2019年)

桥北老城区显露出荣光已散的优雅,桥南长白岛呈现的是新式融合的崛起。

桥东桥西一直“界限分明”,有两种不同的“河边文化”,沈水湾里吹拉弹唱全面开花,砂山河边摔扑克打六冲厮杀声四起。

养狗人(养狗人)(2)

(沈水湾公园里吹萨克斯的老人,照片拍摄于2022年)

没人把这条河的南北东西分成段分成派,只是河边遛狗的人比较多,即便每个河边公园及公共场合都贴着公告:遛狗要系绳子或此处禁止遛狗。

养狗人(养狗人)(3)

(砂山里的遛狗人,照片拍摄于2022年)

挨着南京桥有条南运河,南运河与浑河交界有个坝,坝的旁边有个龙王庙泵站和龙王庙公园,一直以为那里有个龙王庙,六七年前才知道那里有个寺,叫山门寺,路过许多次也不见开门,也没兴趣研究其属性,只是听别人说里面有过香火,念过经。

在龙王庙公园我认识了董老三,刚认识他的时候我以为他是个傻子,认识时间长了,我发现我是个傻子。

说起董老三不得不说一条叫“雪糕”的小公狗。

养狗人(养狗人)(4)

(龙王庙公园附近的河坝,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5)

(龙王庙泵站,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6)

(龙王庙公园广场,狗的乐园。拍摄于2022年)

2.

“雪糕”以前的主人是个酒蒙子。

酒蒙子喝多了之后拿烟头烫它,它嚎叫,酒蒙子兴奋,它叫得越撕心裂肺,酒蒙子变态的愉悦感越强。

雪糕里里外外被烫了很多烟疤,麻麻赖赖的像斑秃。

酒蒙子从不给雪糕洗澡,它身上的白毛生着虱子,灰不喇唧的纠在一起,伤口流着脓水,后背有的地方被烫掉了毛,露出了刺眼的红皮,皮很薄,像皮肤包裹着骨头,骨瘦如柴的雪糕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四肢软弱无力,眼神无精打采。

养狗人(养狗人)(7)

(历经磨难的“雪糕”又遭遇了睾丸囊肿做了手术,在主人小店门前养伤,拍摄于2022年)

酒蒙子酒醒后踢狗肚子泄酒气,一脚下去,雪糕能飞出去老远,吭叽吭叽的不敢叫,它每次的嘶吼只会换来更凶狠的踢打,雪糕被踢飞的刹那,疼的是它的五脏六腑,满足的是一个变态人的嗜好。

养狗不喂狗还打狗,是酒蒙子的养狗经。

雪糕每天重复着饿了沿街“乞讨”,晚上回家守门受虐的日子。

祸不单行,雪糕中了风,嘴歪眼斜,它已被酒蒙子折磨得满身伤痕狗命呜呼,有天它离开了家,奄奄一息地趴在了门山寺门前的一棵大树下,闭着眼睛,淌着哈喇子,等着咽气。

它和其他老狗一样,自知身体不行了,在外边找个地儿等死。

这种死法是狗最后的尊严。

3.

一个散步的女子看到了奄奄一息的雪糕,雪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睁开眼睛看了看眼前这个女人,吭叽了两声昏了过去。

女子抱着半死的雪糕经过寺门,山门寺很少上香,那天一缕青烟缭绕在浑河之上,寺内也难得有念经,此女子走后,寺里传来了和尚念经声。

养狗人(养狗人)(8)

(沈阳砂山附近的山门寺,位于沈水湾公园内,据说此处原为沈阳长安寺的山门所在,照片拍摄于2022年)

雪糕命不该绝,新主人一刻没停地把它送进了宠物医院,打上了点滴,调养了些日子,生命迹象强了些,医生又开了个方子,中药加食补,吃了七七四十九天,雪糕恢复了健康。

新主人善良,从她抱起雪糕的那刻起,她的人性光芒四射。

养狗人(养狗人)(9)

(专属摇椅上的“雪糕”,它在老年时面对无数前来慰问的人们,吭叽吭叽的在专属的摇椅上荡来荡去,它的眼神透出的是一条狗的前世今生。拍摄于2022年)

董老三的狗叫球球,它和雪糕关系好,两条狗经常在龙王庙公园相遇,那里遛狗的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狗和狗好的话狗和狗的主人关系也融洽。

谈起雪糕的新主人,董老三流露出敬佩,“救这条狗花了万八块钱,这样的人太少了。”

不仅是这样善良的人少,这样瘸着腿的狗出现在龙王庙广场上也是独一份。

雪糕被烟头烫伤,导致了部分肌肉组织损害,影响了它的走路姿态,即便雪糕一瘸一拐地在各类名犬面前穿梭,也会换来牵狗人的尊敬。

龙王庙公园里的所有狗不懂为啥冲着雪糕叫会换来主人使劲地抻狗绳,也不懂为啥如此步履蹒跚的丑狗会在各个主人面前得宠,狗们百思不得其解。

养狗人(养狗人)(10)

(雪糕和新主人,拍摄于2022年)

久而久之,狗脖子被勒疼了,有了记性,他们跟着主人们一样,见到雪糕尾巴都耷拉着,狗眼尽是温柔。

大家尊重的不是雪糕,而是敬畏生命,大家尊重的不是雪糕的新主人,而是心善之人自带气场。

董老三说心善的气场无需表白,一动不动就是威慑。

他经常探望雪糕,给它带点好吃的,他说在东北啊,老狗也得尊敬。

养狗人(养狗人)(11)

(河边用电动车遛狗的人,拍摄于2022年)

4.

在龙王庙公园活跃着一群养狗的人,圈内人称他们为“狗人儿”。

刚进砂山那会,“龙王庙”这个名字吸引了我,我大学所在地也有座龙王庙,庙门一次没入,那时受教不入庙门要唯物。

在砂山发现这三个字时,我有种亲切感。带着对过往岁月的怀恋,对“龙王庙”仨字的好奇,我经常去龙王庙公园溜达。

养狗人(养狗人)(12)

(大连金州龙王庙,又叫龙王宫,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友谊街道龙王庙村金州湾畔的小山上,供奉龙王神像,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经历多次修建,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毁于战火,民国时期重建,“文革”时期又被毁坏,1998年在原址上使用旧的建筑材料重建,2012年3月,龙王庙被大连市政府公布为大连市第三批批重点保护建筑,照片源于网络。)

养狗人(养狗人)(13)

(龙王庙公园站,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14)

(龙王庙公园广场,白天很少有人遛狗,养狗人大多有礼节,在人们活动完之后他们才出来遛狗,避开人多的时间段,拍摄于2022年)

经常听遛狗的人说狗人儿狗人儿的,起初以为在骂人,因为在东北评价一个人德行不好就称其为“你真狗,狗人儿一个。”

后来才知道这里的“狗人儿”是对养狗人的统称。

我经常和“狗人儿”聊天。

有天大家聊起“龙王庙”由来时纷纷发言,有的说全国有很多个龙王庙,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自然鼎盛;有的说,以前这里是大菜地,哪来的庙?有的说百姓种地得有水,求雨祭拜龙王属正解,修的庙呗。有的说这里哪有龙王庙,只有一个山门寺。

董老三的狗在农村长大,刚来城市没几天,狗和他很像,闷了吧唧的。

那天他见我笑而不语便问我对“龙王庙”的名字有何高见,见他有侃大山的想法,我来了精神头。

养狗人(养狗人)(15)

(腼腆的球球和董老三握手,拍摄于2022年)

我说百姓信龙王,其实信的是蛇,梵文中的“那伽”本意是蛇而不是龙,魏晋时期,佛经的翻译过程中有了变数,中原僧侣将印度宗教中对蛇的认知与中国龙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全新的“龙王”。

董老三打岔,你不是胡编的吧?

我很深沉和他对视了一眼,“我听到啥和你说啥,你感觉我能编出来吗?还想听不?”

董老三连忙点头。

“对,你要尊重别人给我编故事的辛苦。时间一晃,到了唐朝,佛、道两家对“龙王”的宣传力度很大,民间修建了许多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清朝的时候,众多皇帝多次在龙王庙祈雨,民间跟风效仿,这片儿的人也跟着效仿呗。”

董老三问我从哪听来的,我说在一个瞎子那,你别当真啊。

他连着哦了好几声,和狗散步去了,离老远了突然转身问我,你过几天还来不?

我说,来啊。

董老三被狗带着小跑起来,看着他的背影感觉他虽然有点傻,但却憨厚。

养狗人(养狗人)(16)

(砂山养狗的老人很多,晚年大多是寂寞的吧?拍摄于2022年)

5.

看“狗人儿”时间长了,发现他们之间的称呼有讲究,年轻的叫狗爸爸,狗妈妈;老一点的人叫狗爷爷,狗奶奶。

有的人养狗是因为单身,养狗相依为伴;有的人养狗是为了锻炼,跟狗的作息时间一样,早睡早起;有的孩子喜欢狗,非要买,孩子只会喜欢也不懂怎么养啊,咋整,也不能撇了啊,只能大人养;有的是为了卖狗挣钱,他们是狗贩子;有的是因为喜欢狗而养狗;有的是没办法,董老三那样的,媳妇养的只能养下去;有的是捡的狗,有爱心,例如雪糕的妈妈;有的老年人实在寂寞养条狗,老人感觉狗比自己孩子亲,狗不离不弃,孩子是真不着家门啊。

这些人中,养狗的老人居多。

养狗人(养狗人)(17)

(砂山街里的老人和狗,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18)

(砂山里经常推着垃圾车遛弯、健身的老人与狗,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19)

(狗很听话,主人运动它从不在旁边捣乱而是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守卫,拍摄于2022年)

在“狗人儿”眼里,你得养狗才会聊狗的话题,然后再遵循狗和狗之间好,主人与主人之间关系就好;狗和狗之间总干仗,主人和主人之间就有隔膜的原则。

董老三的狗刚进城,没几个朋友,它第一天去龙王庙公园广场溜达,遇到的第一个同类是条大耳朵狗,耳朵能耷拉到地,大耳朵瞅都不瞅球球一眼,可神气了,一看就是城里的狗看不上土老帽,那天球球被咬了一口,现在腿上还有个眼儿。

董老三说面对陌生狗有排斥他理解,但他心里有些憋屈,他家就在龙王庙公园的小广场对面住,地理十分有优势,但狗却总被熊,他使劲锻炼球球,可是仍是经常受欺负。

球球不知道啥叫受欺负,它从不耷拉脑袋,董老三每天遛完狗准会耷拉脑袋进小区。

远远看去,狗仰着头若无其事,董老三耷拉着脑袋,不用多合计,狗又被熊了。

养狗人(养狗人)(20)

(董老三与球球,拍摄于2022年)

球球性格温顺不是干仗的料,但整个广场属它跑得最快。

董老三说农村的狗比城里的壮,在大野地里奔跑寿命长,城里的狗吃完了在家里一趴,吃点食料,吃完就困,睡完起来吃,出去哈哈的尿两泼尿,然后回家了,吃完睡,睡完吃,不可能健康。

他说农村的狗除非吃了耗子药和死耗子,容易得病,平时还真就没病没灾,狗饿了啊,小孩在拉粑粑,它就在后面舔,小孩害怕提裤子跑了,狗咵咵的就是造,城市里这不让吃那不让吃,往往活不过农村里的土狗。

聊到这时董老三笑着说,狗改不了吃屎是这么来的。

大家笑,我也忍不住笑,想起了小时候被狗舔屁股的尴尬往事。

养狗人(养狗人)(21)

(老年人除了养狗外还有对运动的执着,沈水湾公园数十个乒乓球台“满满登登”,照片拍摄于2022年 )

6.

董老三从不买狗粮,都是自己做。

他认为狗粮和猪饲料没有区别,吃完之后就会发胖,有激素刺激,吃完没劲没耐力,狗虽爱吃,但没营养,时间长了,狗就吃废了。

他会整苞米面放点蔬菜,早市卖猪肝六块钱一斤,超市打折时,三块钱一斤,他一买就是几十斤,把猪肝呼熟,切成丁倒在锅里熬,加蔬菜,放些许的调料,他说狗可爱吃了,连汤带水稀着吃,咵咵的就是造。

养狗人(养狗人)(22)

(农村来的球球过上了城市狗的生活,它的眼里一切都是新鲜、新奇的,它的经历如同曾经的工农桥北与桥南,照片拍摄于2022年)

球球和雪糕关系好,他俩都是温顺的性情,一个农村来的,一个苦尽甘来,俩狗没事遛弯,聊狗天。

除了这俩狗,别的狗都很好胜,东北话叫胜脸,在主人怀里时对敌对分子叫得比谁都欢,主人放下后,它一声没有。

真正咬人的狗从不乱叫,尾巴直勾的不摆一下,走到对手身边上去就是一口,咬住就不放,爱谁谁。

“狗人儿”都知道好叫的狗不厉害这个道理,对那些大隐于市的厉害狗都会离得远远的。

现实中人也是这样子,总表白的人,总爱表现的人,大多没啥本事。

不久前,雪糕睾丸上有了囊肿,为了保命,医生把命根子切除了,嘠蛋后恢复得比较慢,好多天不去龙王庙公园了。

董老三带我去看雪糕时,我感觉雪糕不太像狗了,而像人,绑着绷带,露着裤裆,一瘸一拐地在大家面前晒着阳光,小眼神里尽是期盼。

养狗人(养狗人)(23)

(睾丸手术后的雪糕在摇椅上和新主人互动,拍摄于2022年)

我问董老三,你没事就来看雪糕,咋的,可怜它?

董老三说,球球在城市就这一个朋友,我替它看看铁子。

印象中傻了吧唧的董老三说话时带着一股子善良,他爱狗也懂狗。

7.

董老三问我,你总端个相机拍这拍那的,你在拍啥呢?

我说没事拍拍狗,顺带拍拍养狗的人。

你拍狗行,尽量少拍人吧,别挨打,再有,你咋不养条狗呢?

我说养自己都费劲我还养狗?狗可养不了。

养狗人(养狗人)(24)

(砂山闵松理发店里的老顾客法斗,主人理发它准跟来,我问闵松你咋不养条狗,闵松说,我自己养自己都费劲我还养狗?这话我学了来,用在了与董老三的对话里。)

董老三憨厚的笑,话锋一转,肯定有别的缘故吧?

如今的董老三在我眼里可不是傻子喽,见他问的认真我答得仔细,“我爸以前养过一条黑狗,当兵走后,狗被村民勒死吃肉了,他啥心情我不知道,我想肯定特难过,那条黑狗陪他给我爷爷守过灵,黑狗的忠诚让我爸印象深刻,他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与人相比,我更相信狗的忠义。听话听音,他心被伤成那样,弯路我就直接省略了。”

董老三憨笑:你爸是个高人,话里带话啊。

我笑,他也笑。

养狗人(养狗人)(25)

(李人毅散文集《一个男人的远村》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获东北文学奖。第五章第二节《黑狗》讲述了一个军人与狗的故事。)

养狗人(养狗人)(26)

(砂山里的一条看门狗,远远望去它很老实,离近时它会猛的狂叫,印证了那句“会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人”,以及狗的忠诚,照片拍摄于2022年)

8.

虐待雪糕的那个酒蒙子死了,脑出血一头扎在路边没起来,这也印证了砂山地域养狗人多,酒蒙子多,脑血栓的人多的传言。

得知他死了,我挺替他难过的,他这辈子想必挺憋屈,要不然也不能把怒火都发泄在一条小狗身上。

好人坏人,做事要有个度,好过劲了别人说你傻,坏过劲了遭天谴,要有敬畏之心,别祸害生命,殃及无辜。

除了雪糕外,很少听过哪条狗被虐待,相反的,接触这么多狗人儿,都是对狗精心照顾。

砂山附近的浑河湾、长白、马路湾等新老城区养狗的家庭比例非常高,这不得不和城市里老年人比例挂钩,我没有做过相关调查,这和门山寺的由来一样,我查与不查,都是真实存在。

老年化群体比例高,在民生的倾斜上势必要做些侧重,这是该做的民生事业。也不知道有关部门研讨没研讨过狗多了的连锁反应是啥,老年化的状态该做点啥。

养狗人(养狗人)(27)

(砂山里的遛狗老人,拍摄于2022年)

一位狗人儿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狗人儿是大众群体,希望爱心普照,如果寺庙真可以净化心灵、驱邪除魔,希望雪糕似的遭遇不再发生,如果凡事都评选个最美,希望砂山这片儿最美的不止是一个公厕。

这个人大概六十多岁,听他说完我接茬:大叔说的可以,有点意思。

他微微一笑,“叫我老汉吧,有钱的叫大叔,普通人叫老汉。”

是啊,都是百姓,有几个百姓不普通?

养狗人(养狗人)(28)

(砂山附近的“最美公厕”,拍摄于2022年)

养狗人(养狗人)(29)

(原砂山农贸市场边上的流浪狗,经常有好心的“狗人儿”来投食,拍摄于2022年)

9.

后来在别人嘴里听说董老三儿子几年前当的兵,身体素质突出,全中队体能数一数二,平时不爱说话,大家对他儿子敬佩的同时,给他儿子起了个外号叫董傻子,有次民主测评,董傻子满票得了第一,领导纳闷,队里就一个董四啊,怎么出了个董傻子,怎么能这么开玩笑,后来大家解释,啥事他都抢着干,脏活累活都能看到他,休假回家协助警察抓了歹徒也不宣扬,叫他傻子是对他最高的称赞。

董老三说他儿子一定是个好兵,不是他傻,而是他像他爷一样认理儿。

儿子当兵走了,他养了球球,没事带着球球去看他爸妈,给老人做饭、剪指甲、搓澡、让他们逗狗玩。

他爸妈曾经也养条狗,十六岁时狗自己跑了,他们知道狗是找个没人的地儿啊,等死了,一般的老狗都不会死在家里,将死的时候都会离家出走,以此了结和主人之间的情谊。

我想起了雪糕。

如今我经常和看似傻不拉几的“狗人儿”董老三牵着闷不拉几的球球在龙王庙公园溜达,背后总有陌生人说,“看,那个傻子又遛那傻狗呢,旁边又多了一个傻乎乎的跟班的。”

一群“狗人儿”跟着笑,说话的人洋洋自得,他不知道,狗人儿是笑他呢,他在狗人儿眼里啊指不定是个什么玩意。

现实中有很多人时常以看傻子的眼光看别人。

也许我在董老三眼里真是个傻子。

我问过董老三对工农桥的印象,他说名字是人起的,起名有起名的道理,改有改的理由。

养狗人(养狗人)(30)

(南京桥墩,拍摄于2022年)

如今的董老三在我眼里不是傻子喽,在他身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名字是形式,意义是实质,狗名是形式,狗人儿是实质,如同南京桥、工农桥、和平大桥,都是在说同一座桥,一个符号。

想起《茶馆》里的一句话: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是人民的生活。

问一个养狗的老人,你为啥养狗。

老人扒拉着狗毛告诉我,养不明白人,那就养条狗吧。

养狗人(养狗人)(31)

(老李小二2014年自拍于沈阳某桥下。2014年至2020年拍摄了连通浑河南北两岸的十多座跨河桥,以此记录沈阳浑河南北以及砂山地域在其中的地理位置、人文意义。工农桥2014年没有更名,2015年更名为南京桥后,曾经关于工农桥的所有照片都已经成为历史。经与受采访人商议,此文隐去其真实姓名,本文人名均为虚构,狗名属实。狗没有顾忌,不被下毒、不吃死耗子都长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