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1)

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

东方甄选的董宇辉火了。在他火之前,很少人可以把“直播带货”“学英语”“涨知识”联想到一起,但是董宇辉做到了——在他走红那几天,东方甄选直播间涨粉六百万,销售额破1.16亿元,新东方的股价也上涨了500%。

在他的直播间里,人们购买的似乎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安慰。

01

董宇辉讲书,一种阅读的“代餐”第一次进入新东方的带货直播间,正在直播的恰好是董宇辉,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本《活着》。和其他倒数3,2,1上架链接的主播不同的是,他滔滔不绝的是“面对如山岳一般的困难,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3万册《活着》售空。一边是不停飘过的、占据整个直播画面将近一半空间“没有买到”的弹幕;一边是屏幕对面,董宇辉心平气和地问导播能不能让出版社再加三万册。

几番联系过后,又上架了三万册。董宇辉的表达欲继续促使他讲出更多,这次他引用了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不到五分钟,三万册又售空了。

没有大呼小叫,没有早已令观众审美疲劳的网红脸滤镜,也没有20年前电视购物的精神遗产——表演痕迹严重的小剧场。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中一共70万人,最后售出了将近7万册《活着》。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2)

《活着》

余华 著

新经典 | 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7

《活着》首次出版是在1993年,截至今年,根据开卷的数据,零售渠道售出的《活着》有700万册,除以中国的人口,可以推测大概有5‰的中国人拥有这本书。

而在董宇辉的直播间,这个数字至少是10%.如果不是出版社的库存有限,可能还会更加夸张。这是实体书店难以想象的转化率。最后董宇辉说:“这么好的书,每多卖出去一本,都是我的福气,也是出版商的福气。”

讲解《活着》的时候,出现最多的弹幕是让主播“讲苏东坡”。第一次售卖《苏东坡传》时,董宇辉讲了将近半个小时苏轼的故事。

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轼三次被贬,一生仕途不顺,最后安居一隅,洒脱地过完一生。在年轻人焦虑泛滥的当下,这是份绝佳的鸡汤素材。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3)

《苏东坡传》

林语堂 著,张振玉 译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6

董宇辉自己的经历和苏轼的词产生了共鸣,他也不吝于把这些私人的感受分享给直播间的观众。讲故事是吸引人注意力效果很好的手段,和他在英语课上的手段一样——讲五分钟知识点,讲五分钟故事,穿插一些无伤大雅的才艺展示——谁不喜欢听故事呢?

更何况这些故事来自一个在小镇长大,长大后去了大城市打拼的普通年轻人。苏轼和董宇辉、董宇辉和观众、观众和苏轼,一层又一层的共情制造了一个情绪漩涡,漩涡的中心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出口。故事讲完了,书也卖完了。

除了《活着》《苏东坡传》《月亮与六便士》等畅销的经典书籍之外,新东方直播间中出售的其他书籍也保持着一定的质量。比如曾获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在全世界畅销数十年的《DK大百科》、人人都听过的西方哲学经典《理想国》。

从通俗文学到哲学著作,董宇辉的直播间被调侃更像是一个“文化沙龙”。在这里听他讲书,作为一种阅读的代餐,看直播的时间便也不算被“浪费”。人们满足了消费欲望的同时对知识的焦虑也被抚平。

02

董宇辉的金句

社交媒体上对董宇辉最多的评价是一句经常用来鼓励孩子多读书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宇辉信手拈来的书籍引用和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在人们看来是对这句诗的最好例证。比如网络上铺天盖地转载的董宇辉金句:

当你背单词时,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时,

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时,

地球极圈的夜空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想你要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未来可期,拼尽全力。

董宇辉还在新东方教英语时,这段他原创的心灵鸡汤在网易云音乐的热评已经频繁出现。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4)

董宇辉直播间的最大卖点,可能是他的金句。

和这一段类似的,还有前两天董宇辉卖地球仪也登上了热搜。在卖地球仪的时候,董宇辉说:

你会老去,这片土地会永存。

你终身可能都无法脱离这里,你跟800万种物种、70多亿人一起分享这片土地。

他们的故事会留在这里,星辰大海才是属于人类的终极浪漫。

地球仪在他手中转动,手机屏幕前的诸多看客也忍不住下了一单——几十元就能买到的让我们暂时逃离纷扰的浪漫,令人很难拒绝。

“中关村周杰伦”这个名号也并不是营销手段,而是在上中学的同学给随和的老师起的外号。在讲台上多年历练的嘴皮子功夫给他的走红埋下了一颗种子。如董宇辉自己所言,自己讲的东西还是那些。

03

他戳中了什么?

如果你仔细观察董宇辉的带货套路,就会发现,他的走红,是一种必然。如果更确切地说,是消费社会下的必然。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说:“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5)

《消费社会》

[法] 让·鲍德里亚 著

刘成富 、全志钢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在董宇辉的直播里,人们看到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共鸣和沟通。人们看到了一个小镇青年如何在困境之中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过程,这和董宇辉所卖的农产品、书籍等有着天然的联结,所以董宇辉本身成了手机屏幕前受众和商品之间的“转换器”。

董宇辉戳中了集体情绪,比如年轻人的迷茫和焦虑、在疫情时代人们想要远行的心情,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朴素渴望。

网络带货不是新鲜事,但是千篇一律的带货直播已经进入了疲乏状态。在线上生活逐渐侵蚀我们日常的赛博时代,董宇辉的走红再一次拓展了内容传播形式的边界。

你可能没有见过在菜市场里摆书摊,而让知识作为农产品的赠品出现在网络直播间却可以显得不那么突兀。

董宇辉推荐了哪些书(董宇辉卖最合适)(6)

董宇辉频繁登上热搜。

有人批评董宇辉的带货话术中鸡汤浓度过高,但不得不承认他给带货直播行业的冲击近乎一次革命。董宇辉的突然走红,与其说是利用文化知识带货剑走偏锋,不如说是对人们信息摄入方式的再教育。

一个以书籍作为精神消费品的主播,在短视频App上一边卖菜、一边用英文背诵许渊冲译的《水调歌头》,这和大部分几乎没有内容可言的短视频和直播来说无异于一次信息质量和信息密度上的降维打击。

一定程度上,新东方直播间在注意力经济的主战场帮助人们夺回了一点主动:在满是被电商直播攻略同化的复制品中,还可以选择看见一些更真诚、更独特的人,然后找到一份小小的安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