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息相辅什么意思(藏息相辅解释)

“藏息相辅”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藏息相辅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藏息相辅什么意思(藏息相辅解释)

藏息相辅什么意思

“藏息相辅”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藏”,原为“臧”,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在这里做为比喻讲解教育原则,即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的原则。出自“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就是说,大学的教学是依规定时间进行正课教学,课后进行课外练习。因为课外不练习好调弦技能,课内就完不成乐教的任务;课外不学习好歌咏知识,课内就完不成《诗》教的任务;课外学习不好洒扫应对等礼节,课内就完不成礼教的任务。总之,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的重要性,就完成不了正课教学任务。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务使学习正业时专心修习,退而休息的时候,就尽兴游乐。唯有这样,才能巩固所学,从而亲近师长,乐于交友,恪守信念,日后即使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师友的教导。两千多年前,《学记》的作者就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并精辟地阐述了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学习知识与休息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