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两句话(关于抑郁症)

今天上午,#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登上了热搜。

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两句话(关于抑郁症)(1)

随着近些年,国内心理科普的发展,大家对“抑郁”这个词都不再陌生。但「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谅,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网络上还出现了许多嘲讽、滥用的情况。

近些年,我国抑郁症就诊率仍然偏低,正是许多人对抑郁症的偏见和不正视所造成的。

今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想要在这里向大家呼吁,一起关注了解「抑郁症」:「抑郁症」究竟是什么?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抑郁」?

一起来看看吧。

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

而是一种疾病

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么感觉也没有(Knightsmith,2015)“,甚至时间久了后,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心境低落,对身边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和愉悦感,活动明显减少,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很难集中注意力,不断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能会有自杀倾向等等。

甚至部分长期抑郁的人与长期对自杀的渴望感相处。刚开始,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吓到ta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ta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自杀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但是这不代表长期抑郁的人不会快乐。

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ta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一想到短暂的快乐会消失,ta们会更加低落。也有人误以为当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ta们觉得心情很好时,反而会愧疚,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果然是假装的(Knightsmith,2015)。

有些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ta们会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这种现象在一些心理学学术讨论中,被称为“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

虽然“微笑抑郁”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它是一类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反应模式,临床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

“微笑抑郁”的风险在于,ta们的抑郁不但很难被身边的人所感知到,有时候就连本人也难以发觉自己得了抑郁症。当ta们感知到那些“不对的”情绪时,有时会想,“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感到非常空虚,但也没什么不对劲的”,ta们只是把自己的情绪放到一边,不去处理,继续前行。

有时候,抑郁症的人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会很容易。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Knightsmith,2015)。

还有一些抑郁的人逐渐感到“抑郁”成了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不是患有抑郁,我就是个抑郁的人(I didn't just get depressed. I was a depressed person)。”抑郁已经影响到了ta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ta们生活和行动的中心(Folk-Williams, n.d.)。

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两句话(关于抑郁症)(2)

期的抑郁,

还会留下“人格伤疤”

抑郁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吗?曾有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所思所想时,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伤疤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人们注意到,比起从没有患过抑郁的人,曾经抑郁发作过的人在将来也更容易再次发作抑郁(Wichers, 2010),就像受过伤留着伤疤的地方,下次也会更容易受伤一样。

比如,抑郁症的首次发作会源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事件(e.g. 失去挚爱);而在这次发作缓解后,患者会因为更温和的事件(e.g. 失去宠物)、甚至在没有社会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复发抑郁。

研究发现,抑郁发作后人们“回避伤害(harm avoidance)”的程度会增加(Rosenström, 2015)。

伤害回避程度较高的人会更神经质、对让人不舒服的刺激反应更激烈。并且即使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中,ta们依然会感到害怕,这种下意识的“感到世界很危险”的感觉不受自己控制。同时,ta们应对外界刺激时也会表现得更消极,更容易感到疲劳,也相对更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伤害回避的程度会上升,是人们患病后的适应性调整(Rosenström, 2015)。

当我们在抑郁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状态不佳、应对危险的能力有所下降,于是会自发采取更谨慎的态度来应对外部环境,也会对负面的刺激更加敏感,这些原本是为了更好地自保。但事实上,这种变化反而使得人们更容易抑郁。

以社交为例,抑郁症患者会过分担忧社交时被拒绝带来的痛苦,一方面,痛苦给ta带来的感受会更强烈;另一方面,对痛苦的担心会让心情更糟。于是,ta自发地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而这种自我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反而加重了抑郁(Steger & Kashdan, 2009)。

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两句话(关于抑郁症)(3)

么,长期感到抑郁该怎么办?

1)有时候,药物治疗是必须的。

很多人会担心吃抗抑郁药会导致成瘾,因此抗拒用药。实际上,抗抑郁药并不会让人成瘾。但每个人对于每种精神科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尝试和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

Q1: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药物治疗?

如果你持续的存在植物性症状(vegetative symptoms),应该考虑寻求药物治疗,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在生物化学层面上出现了紊乱。

和抑郁障碍有关的植物性症状有:睡眠改变、食欲改变、疲劳感、性欲减退、注意力严重无法集中、记忆显著减退、白天感觉很不好(特别刚醒来的时候)、完全无法产生愉悦感等等。

Q2:用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虽然药物可以帮助消除或减缓植物性症状,但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它无法让你的空虚与不快乐消失不见。

其次,药物的生效需要时间,一般2~4周起效。很多人没有立刻看到效果,以为药物无效而私自断药。而随意停用药物会增加复发几率。切忌在和医生讨论前就擅自停药,不然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但如果过了6-8周,你依然没有感受到抗抑郁药带来的效果,应该和医生讨论,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剂量或种类。

而服药开始后,个体需要的服药时间不同,通常服药6-8周会度过抑郁急性发作期,但这时不能停止继续服药,通常需要继续服药6个月,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如果过程中复发,则恢复用药。

另外,抗抑郁药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刚开始用SSRI时,可能会感到嘴干、恶心、头痛甚至失眠。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随着时间过去而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可以告知医生,医生能通过更换药物或改变原有药物剂量等方式降低副作用。

最后要说的是,抑郁症患者因为受到抑郁影响,容易对治疗感到绝望和消极。特别对周期性抑郁症患者来说,反复经历发作会让人沮丧而疲惫(Van Rhoads & Gelenberg, 2005)。但保持对治疗的期待是重要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在治疗中获益,那么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Rutherford, et al., 2010)。

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的两句话(关于抑郁症)(4)

2)除了向专业人士求助外,也有些日常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抑郁。

你可以写日记。不止记录发生的事件,而是要记录围绕这个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时常会描述自己的思想像是“被困住了(stuck)”,好像头脑结成了一块,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写日记正可以帮助我们同自己的心智(psyche)对话。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察觉自己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当个人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的文字呈现在纸上,你就可以去观察它、去改变它、甚至去摧毁它,你可能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种与当时不同的方式去描述,用不一样的感受去应对(Grayson-Mathis, 2002)。

记住自己感受良好的时刻。即使接受了治疗,我们也会有感觉非常糟糕、甚至生不如死的时候。但是,记住自己曾经感受良好的时刻,这样我们会知道抑郁带来的痛苦不会是永恒的,而自己有能力感到快乐。

最后,要对抑郁有合理的期望。和抑郁为伴可能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反复;而即使经过治疗,我们在将来可能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感到低落或痛苦。虽然治疗无法彻底消除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更好地和抑郁共存,到那时,可能你会发现抑郁也并非那么可怕。

抑郁确有其事。它是一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臆想。如果你感觉到你的症状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如果你身边有人表现出抑郁,即使你难以理解,至少可以学习尊重。看到这里的你,也可以把本文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以上,晚安。

ps.其实ky创始人小姐姐也是一个抑郁症康复者。可以在微博、小红书、b站搜索“钱庄钱笑笑”关注她的个人账号。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Cheung, R. Y., & Park, I. J. (2010). Anger suppressio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depression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6(4), 517.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 Reddit.

Folk-Williams,J. (n.d.). Has depression become part of your identity? Storied Mind.

Grayson-Mathis,C.E. (2002). Writing your way out of depression. WebMD.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

Rosenström, 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 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5), 337-344.

Rutherford, B. R., Wager, T. D., & Roose, S. P. (2010). Expectancy and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and effects on patient outcome. 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 6(1), 1-10.

Steger, M. F., & Kashdan, T. B. (2009). Depression and everyday social activity, belonging,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2), 289.

Wichers, 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 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0(3), 359-36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