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卖车为什么这么坑(汽车销售行业乱象逐渐被揭露)

4s店卖车为什么这么坑(汽车销售行业乱象逐渐被揭露)(1)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舆论的聚焦,汽车销售行业的乱象逐渐被揭露,4S店里的“坑”也渐露马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4S店里“坑”出不穷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亏本卖车”成为扭曲市场秩序的诱因

“价格倒挂”“亏本卖车”已成为大部分汽车经销商面临的严峻问题。某4S店销售人员表示,除部分特定车型销路较好,甚至需要加价预订外,大部分车型只有靠打折才卖得出去。

一位从事汽车销售工作20年的李经理透露,一辆新车指导价20万元,进价约18万元,市场终端售价为16万元,经销商每卖出一辆就会亏损2万元。以该型号车型每月单店平均销量40辆来计算,每月单纯一款车型销售造成的亏损就达80余万元。“于是,经销商就会想尽办法在各种‘衍生收费’上做文章。”

“金融购车服务费为贷款比例的6%,贷款10万元就会收取0.6万元左右的服务手续费;抵押担保费0.2万元;代办上牌费0.1万元;新车装潢约1万元;行业保险返利15%,0.1万元左右。如果所有‘衍生收费项目’客户都愿意购买,就基本上可以补齐亏损差价。”李经理说。

但是,很少有客户会将销售环节上的“营销套路”照单全收,这样亏损不能完全弥补。西安某汽车销售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售后服务中的“产值”,以及完成厂家计划考核销量后的厂家返利,就成了另一个重要的盈利来源。

“以一辆销售额为20万元的汽车计算,假设完成厂家全年计划2000辆目标,便可获总销售额4亿元的2%奖励,约800万元的厂家返利。”该管理人员说,为了获得这个奖励,各经销商就会打价格战以完成厂家制定的营销任务。

而对于造成“价格倒挂”的成因,汽车行业投资人熊先生认为,目前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但技术创新速度较慢,传统产能过剩,大量的车辆生产出来后压向经销商,成为经销商必须卖出去的库存压力。“同时,不少品牌厂家疯狂扩网,在一个地方过度增加经销商,导致经销商之间竞争白热化,只能打价格战。”

汽车行业投资人张先生说,2008年至2013年大部分经销商是盈利的。从2013年至今,汽车销售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颓势明显,尤其近两年,大部分经销商已开始赔钱,只有依靠各类“套路”弥补亏空。

汽车销售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但这并不能成为4S店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理由。”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副局长刘林说,“此次事件爆发后,陕西省、西安市都已开展打击汽车消费领域乱象的专项行动。”

在采访中,多位汽车销售人士承认自身的做法存在问题,愿意接受整改。但他们同时表示,当前汽车销售行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厂家与销售商之间应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

“未来4S店的模式肯定是要改变的,走向轻资产、集约化将是方向。比如目前特斯拉的销售模式,线下建体验店、线上选车订车,没有中间环节。这样既能节省经销商大量资金成本,土地、人工成本等也会大幅降低。”卢博实说,“目前传统4S店模式已经到了生命周期末期,更加高效、便捷、集约化的销售模式即将到来。”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彻底扭转传统4S店销售模式仍需要一段时间。李经理说,目前厂家强势、经销商弱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厂家在同一个城市可以任意批建新的4S店,既有经销商无权过问。第二,大部分经销商没有向厂家选择性订货的权力,经销商的库存结构完全取决于厂家的出库计划,敢于叫板的经销商,下一年度代理资格就可能出现问题。第三,投资一家4S店至少需要3000万-4000万元,如果是高端品牌则可能需要上亿元资金,经销商即便对厂家不满,也很难有能力更换品牌、重建渠道。”

行业乱象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

汽车消费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高居榜首。

2018年汽车消费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大部分消费者在进行汽车消费时,或多或少地都遭遇过销售环节设下的“坑”,如被强制收取“金融服务费”等。

据行业监管部门调查,购车消费中的违规“衍生收费”还有很多,包括“强制装潢”“强制保险”等不一而足。而在车辆后期的维修保养中,一些4S店“偷换零部件”“增加维修工时”“不按三包法退换车辆”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大对行业乱象的打击力度。2017年,浙江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就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汽车消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2018年,河南省商务厅从当年4月开始在全省开展汽车销售市场专项执法百日行动“回头看”活动……然而,严查的时候违规现象偃旗息鼓,“风头一过”又卷土重来。

投资多家互联网车企的博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博实说:“4S店投资、运营成本都很高,目前行业整体利润减少,厂家给经销商下的任务、指标依然很多,于是这些4S店就会打歪主意,从而造成整个行业的乱象‘按下葫芦浮起瓢’。”

相关链接

收取金融服务费有无依据?

专家认为,经销商收取金融服务费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存在诸多违规问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认为,金融服务费纯属经销商巧立名目进行乱收费,不当得利应予退还。

“没有事前明确告知要交纳金融服务费,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的是事前告知了,但其实也是一个霸王条款,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权,要办理车贷只能选择交服务费。此外,这笔收费不开具发票,甚至直接进入了私人账户,这就涉及偷税漏税问题。”上海沪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绍平说。

记者梳理发现,多地监管部门和法院对汽车金融服务费不予支持。

3月中旬,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中就与汽车金融服务费有关。合肥通源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丰田金融”按揭贷款销售汽车100辆,并向100位消费者收取金融服务费总额41.74万元,最终,该公司被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43万元。

2017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决了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朝阳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宏和通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不具备提供金融服务的资质,实际上也没有向购车者提供任何金融服务,故宏和通达公司向购车者收取金融服务费没有依据。

银保监会表示,将根据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的调查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