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上海公园城市)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编者按】2021年,上海推出《关于推进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积极破解超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瓶颈,不断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推出上海公园城市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上海公园、绿地、园林、生态空间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记录当下,梳理历史,提出讨论。
鸟类的历史,比人类长得多。1860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发现的始祖鸟化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鸟类,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而目前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鸟类画像是刻于法国南部肖维岩洞洞顶的一只精致的长耳鸮,可以追溯至三万年前,人类看鸟的记录由此开始。
不管是远古,还是近代,人们从未停止对鸟类观察的兴趣。如今在城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内,仍然可以看到观鸟爱好者们,携带着“长枪短炮”,捕捉鸟类的倩影。观鸟,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最爱的户外活动之一。
近日,“上海城市考古(Urban Archeo)”组织了一场冬日观鸟活动,记者跟随二十多位观鸟爱好者,在生态学博士、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的带领下,前往中山公园进行观鸟体验。
一百多年前,来自英国的博物学家在中山公园开启了关于上海鸟类及生态研究的先河。今天城市居民如何与鸟类相处?如何认识城市环境与鸟类的关系?
中山公园里的“鸟类王国”
冬日上午八点,即便天气不够晴朗,中山公园已经相当热闹。
广场上,晨练的阿姨们跟着动感的音乐,热情地甩着手里的扇子。而在一侧的长廊下,大爷大叔们旁若无人地沉浸在“楚河汉界”的战斗里。
早晨的中山公园,十分热闹。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与人类活动同样热闹的,还有鸟类。走进一号门,就听到麻雀此起彼伏“歌唱”。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两只珠颈斑鸠不时飞下来,觅食或散步。
“对于大多数鸟而言,繁殖期以春夏为主,因为在冬天,鸟类很难在自然环境中找到更多的食物。但珠颈斑鸠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公园和绿地给它们提供了足够多的食物,所以我们发现,珠颈斑鸠在冬天也会繁殖,繁殖率相对比较高。”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向观鸟活动参与者们介绍道。
中山公园内的珠颈斑鸠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珠颈斑鸠,是上海常见的鸟类之一。通体褐色,唯独颈部至腹部略沾粉色,从体型上看,很像鸽子,因此也俗称“野鸽子”。但最大的特点是颈部两侧黑色的部分上密布着白色的斑点,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俗称“野鸽子”,颈部两侧黑色的部分上密布着白色的斑点。 视觉中国 图
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城市,相比较其他鸟类,珠颈斑鸠似乎并没有那么怕人。它们闲散地在公园的座椅边徘徊。行走中,一位小朋友还捡到了珠颈斑鸠散落的羽毛。
“平常我们说鸟的尾巴,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鸟类其实没有真正的尾巴,准确来说是尾羽。珠颈斑鸠的尾羽比较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出于惊恐和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尾羽容易脱落。不过鸟类都有换羽期,掉了还能再长出来。”
遇到危险时,出于惊恐和自我保护,珠颈斑鸠的尾羽容易脱落。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正在介绍的过程中,树枝上方突然传来了几声清脆婉转的叫声。何鑫示意大家抬头看,在不远处的枝桠上面,站着一只通体黑色的鸟,唯独嘴部有非常亮眼的黄色,可以说是“万黑从中一点黄”。 何鑫说,那就是乌鸫。
乌鸦和乌鸫,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两者的“歌喉”可谓天差地别,前者粗劣嘶哑,后者清脆婉转,百变多样。乌鸫甚至还可以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因而又得名“百舌鸟”。
乌鸫,“万黑从中一点黄”。 视觉中国 图
乌鸫可以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因而又得名“百舌鸟”。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何鑫说,平常人们听到的短促的鸟叫声,在鸟类学里,通常被称作“call(鸣叫)”,而在繁殖期,鸟类还会发出曲调更加婉转悠长的叫声,被称作“Song(鸣唱)”。乌鸫在繁殖期,可以鸣唱出多种曲调,而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异性。
“雌鸟会选择叫声更好听的雄性进行交配,因此乌鸫在春天的叫声往往会比冬天的更好听。”
在中国,乌鸫更偏爱气候温润、食物丰富的江南地带,并且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乌鸫渐渐不随季节迁徙,因此在北方分布较少。然而何鑫说在近十年间,一些研究学者发现乌鸫有北扩的现象。
“随着城市的发展,尤其中国东部城市连成片,乌鸫就随着城市的扩张慢慢进入北部,甚至到了东北。再加上城市的热岛效应,冬天也并不特别冷,有食物,乌鸫就可以生存下去。”
乌鸫给幼鸟喂食。 视觉中国 图
除了乌鸫,在中山公园见到的鸟类,大多也都是城市的留鸟,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方,像城市的上班族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时顺应城市的变迁而改变。
“通常人们会觉得城市里的麻雀数量特别多,但其实我们最近发现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麻雀的数量其实没有过去那么多了。这是因为现在城市的食物垃圾处理得越来越精细,麻雀作为杂食性鸟类,在地面活动时,能找到人类食物的机会越来越少。”何鑫介绍道。
成群结队的麻雀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100多年前的英式花园和鸟类学家
伴着动听的鸟叫,行走在中山公园,步道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给人一种浪漫的异国情调。
不过“法国梧桐”与梧桐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它真正的学名是悬铃木。悬铃木属主要有三种: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
据城市考古的创始人徐明介绍,上海老街区常见的“法国梧桐”主要是二球悬铃木,最早在1887年由当时的法租界公董局从法国引进,种植于当时的上海法租界,因其外形酷似梧桐,人们便习惯性误称它为“法国梧桐”。
但比起法国,它跟英国的渊源似乎更深一些。二球悬铃木是17世纪在英国伦敦培育出来的品种,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等优点,很快作为城市行道树推广到整个欧洲,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就种着这种树。因此英国人也自豪地称其为“伦敦悬铃木”。
中山公园的“法国梧桐”步道。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树洞也是鸟类栖息的居所。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中山公园所在的位置过去并不属于租界区。鸦片战争前,这里均为农田和坟地,仅在吴淞江边有一个名为吴家宅的村落。1862年前后,英租界以防备太平军进攻为由,越界强行辟筑极司非而路(Jessfield Road,今万航渡路)。英国地产商霍格兄弟趁低价,购买了吴家宅以西极司非而路两旁的大片土地,不久就在路南修建了一座占地70亩的乡间别墅。霍格兄弟当时在花园路(今南京东路)开办了一家公司,中文名称为“兆丰洋行”,因此,他们的别墅就被称为“兆丰花园”,也被习惯叫做“极司非而公园”。
极司非而公园(中山公园)旧影
蜿蜒的河道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大石桥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1914年,租界工部局收购了兆丰花园,并更名为“兆丰公园”。通过不断的改建和扩展,1925年,兆丰公园成为上海最大的租界公园,同时也是上海近代以来最早的西式园林。
为了满足租界侨民观赏和体验的需求,兆丰公园设计之初的定位,以英式园林景观为主。如今中山公园内,可以看到的大理石亭、大石桥、开放式广场绿地以及大悬铃木步道等,都是当时英式造景的杰作。
另外,公园还打造了月季园和日本鸢尾池,种植了大量中国本土的银杏、香樟、水杉、雪松,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各种花草树木,建造了一座充满野趣的“植物标本园”。
中山公园一角的红枫。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英式园林景观中带有东方色彩。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公园里的儿童乐园。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城市考古的徐明认为,兆丰公园出现后,租界侨民自然而然带来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观鸟活动最早起源于欧美,是西方最流行的户外活动之一。因此追溯历史,观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在上海出现。
“在那个年代,上海开埠没多久,城市的范围其实还很小,因此对他们来说,兆丰公园所在的区域是非常适合乡野活动的一个场所。尤其当时经历过工业革命后的英美人崇尚回归田园、贴近自然的生活理念。”
另外,西方自然科学研究起步较早,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外国科学家在上海自然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鸟类研究活动。
“据我们所知,在历史上,中山公园曾是当时在沪的英国博物学家苏柯仁重点研究的一个区域。”徐明介绍道。
苏柯仁在上海博物院
苏柯仁(Arthur de Carle Sowerby)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1885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在中国度过了童年。他14岁时回到英国接受教育,先后就读于英国巴斯美术学院和布里斯托大学,1905年曾返回中国,被聘为天津新学院教师,同时还负责为学校的博物院收集生物标本。
苏柯仁的家族与英国地质学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的高祖曾是18世纪著名的矿物学家。1911年,苏柯仁携妻子返回中国,陆续在东北、华西、东南多地进行生物考察,收集了大量动物标本。1916年,苏柯仁加入皇家亚洲文会。1927年,他正式成为亚洲文会博物院的名誉院长。
在任期间,苏柯仁将博物馆扩大并重新规划,引入了生态景箱这一当时世界同期自然博物馆最先进的展示方法。而亚洲文会博物院,就是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位于虎丘路20号的亚洲文会大楼现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在那个外国人还相当少见的时代,苏柯仁说着一口流利中文,踏遍了中国许多边缘的角落,留下了丰富的自然史记录。1916年,他发表了《华北哺乳动物研究》,为中国鸟类、哺乳动物研究的奠基之作,1943年出版了《上海地区著录的鸟类》(Birds Recorded from or Known to Occur in the Shanghai Area),是记录上海鸟类名录的重要资料。
其家人Richard Raine Sowerby为苏柯仁撰写的传记《中国的苏柯仁》(Sowerby of China : Arthur de Carle Sowerby)于1956年出版。
上海鸟种占全国1/3,值得更多探索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的观鸟活动及理念开始正式被引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一批本土观鸟爱好者。
随着人们对户外活动需求增加以及环保理念的普及,在过去20年间,观鸟活动在中国迅速发展,各个省市都相继建立起了民间的观鸟组织。观鸟活动不再局限于科研工作者,已经成为普罗大众可参与的重要活动之一。
中山公园落羽杉枝桠上的白头鹎。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据我所知,上海民间观鸟活动的兴起大概在2002年,最早是一些华师大的老师带领爱好者们一起去观鸟,我自己大概在2004年、2005年左右开始加入,后来我们也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开展了很多关于观鸟知识的科普活动,包括现在上海也有很多民间组织在开展类似的活动。”何鑫介绍道。
在中山公园观鸟活动中,参与者们都听得十分认真。不只是小朋友,一些成年人对鸟类知识也充满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向专家提问。2012年,中山公园进行过整体改造,根据过去几张黑白照片,重现了众多标志景观,比如铜顶、铜钟、四不像、露天音乐台等等,行走其中,还能感受到浓浓历史韵味。
2012年中山公园进行整体改造,重现了众多标志景观,图为铜顶。 视觉中国 图
半圆的露天音乐台再现了中山公园的历史记忆。 视觉中国 图
何鑫透露,根据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新的统计,上海目前有514种鸟类,而全中国鸟类有1400多种。
“单单一个上海就占了1/3以上,可见这里有非常多的资源,值得大家慢慢探索。”
“通过观鸟,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只是有人类,鸟类也有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多一些了解,多一点宽容之心,我们可以跟自然更和谐地相处。”何鑫说。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张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